六一兒童節(jié)語錄范文
時間:2023-03-29 09:36: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六一兒童節(jié)語錄,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過有很多的節(jié)日,有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等,但是我最喜歡的是六一兒童節(jié)。
六一兒童節(jié)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去游樂場去玩,我們玩了過山車,碰碰車,旋轉(zhuǎn)木馬,最好玩的要屬玩過山車了。車子開動了,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兒里,過山車突然沖到了老上面,接著過山車又往下面沖,沖下去的時候我聽見了風在我耳邊呼呼作響,然后過山車又轉(zhuǎn)到了最高處,我總是害怕掉下來,所以,特別害怕。過了一會,過山車停了,終于結(jié)束了,我的心又回到了原位,下來的時候我的雙腿直接發(fā)軟,我對爸爸和媽媽說:“我以后再也不玩過山車了。”媽媽和爸爸笑了笑說:“以后你要堅強一些?!?/p>
最后,我對爸爸媽媽說:“今天是我過的最快樂的六一兒童節(jié),謝謝你們,爸爸媽媽?!?/p>
篇2
關(guān)鍵詞: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教學策略
早期閱讀對于幼兒語言體系的形成與發(fā)展具有非常關(guān)鍵的作用,在最新的幼兒教育文件中已經(jīng)把幼兒園的早期閱讀納入了幼兒教學內(nèi)容中。教育研究實踐表明,3至8歲是培養(yǎng)幼兒閱讀能力的最佳時期,如果在這一時期,幼兒養(yǎng)成了愛好閱讀、會閱讀以及主動閱讀的好習慣就會建立一個扎實的文學基礎。
一、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的重要性
早期閱讀活動有利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決定行動,一個人只有在良好學習習慣的帶動下才能達到有效學習,幼兒在簡單的文字符號以及圖畫等形象的指引下,產(chǎn)生了對文字閱讀的濃厚興趣,培養(yǎng)了學習的興趣,在興趣的支撐下,主動拿起書本或者圖畫,主動閱讀,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形成自行閱讀的能力。從大的方向上看,培養(yǎng)兒童的早期閱讀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分析其優(yōu)點:一是通過培養(yǎng)閱讀能力,幼兒獲得了打開知識大門的通道。在以往的幼兒教學中,教師總是希望幼兒問問題,然后家長和教師積極地回答,對于他們不會的給予耐心的講解。但是,無論家長還是老師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照顧到每個孩子的成長或孩子的每一個問題。通過早期閱讀活動,幼兒的學習不再局限于教師身上,他們可以通過閱讀向書本發(fā)問,然后再通過閱讀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而且獲得的印象要比教師或者家長直接講述得到的更加深刻。二是早期閱讀為孩子未來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礎。教育工作者從多年的教育活動中感受到,很多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作文困難,一提到作文就頭痛,感覺到無從下筆,寫出的東西也毫無滋味,這說明他們沒有形成一定的閱讀基礎,肚子里面的墨水太少了,以后的語文學習都會受到影響。而那些從小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學生就能夠自由寫文章,思想感情自然地從筆端流出,不費吹灰之力,在未來的語文學習中也事半功倍。這是因為他們在幼年時期就對文字形成了感覺,各式修辭與表現(xiàn)手法不過是童年經(jīng)驗的再現(xiàn),良好的童年時代的記憶甚至能夠影響人的一生,這就是早期閱讀教育的力量。
由此可見,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無論是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還是對未來的學習能力的形成都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所以,培養(yǎng)幼兒早期的閱讀活動是十分必要的。
二、如何開展幼兒園的早期閱讀活動
(1)加大文化設施建設,為幼兒早期的閱讀活動的培養(yǎng)打下基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積極地開展幼兒的早期閱讀活動就必須加大文化設施建設,這其中包括:一定的幼兒圖書與閱讀環(huán)境,圖書數(shù)量要大,種類要齊全,而且布置要合理,幼兒能夠自己獲取;圖書內(nèi)部要形象生動,穿插圖畫和文字,符合幼兒的認知能力;圖書的存放環(huán)境要清潔整齊,圖書室的光線要寬敞明亮,墻壁要潔白,要溫馨,適合幼兒身在其中,不愿離開。幼兒在書的海洋中積極學習,不斷進取,實現(xiàn)對知識的追求消化。
(2)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常見的幼兒讀書活動為:書畫長廊,閱讀櫥窗,組織幼兒定期開展書畫展覽活動,將幼兒的閱讀作品定期展覽出來,并給予積極的評價,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①營造強烈的書香氛圍,增加圖書的使用頻率。鼓勵幼兒每周都要去圖書館借出自己喜歡的讀物,可以在花園或者樹林間懸掛一些比較美觀的標簽,在上面用簡單的語言向幼兒宣傳花草樹木方面的知識。在教室的墻壁上懸掛一些名人的畫像,并在下面寫出這些名人的名言語錄,定期向幼兒宣傳,讓他們從中獲益,一看到這些畫像隨時閱讀??梢栽诿刻煸绯可险n前,騰出十分鐘,向幼兒播放一些符合他們認知能力的詩歌或者散文。例如:《鋤禾》《鵝鵝鵝》等。幼兒在這些優(yōu)美詩句的陶冶中感受到了詩歌的魅力,完善了自身的閱讀能力。②開展圖書交流活動。圖書交流體現(xiàn)為幼兒之間書目的溝通與交流,可以在全體幼兒中間展開圖書交流活動,讓不同的幼兒分別展示自己的圖書,通過這種方式來充實幼兒的閱讀圖書量,鼓勵幼兒將自己看過的圖書一一說出來,向大家展示,以此讓更多的學生獲得更多的圖書閱讀的機會。可以將學生分組,兩人或者三人一組,相互交換各自的讀物,增進彼此的了解,交流彼此的讀書心得,獲得額外的收獲。③抓住節(jié)日,贈送圖書。為了提高幼兒的讀書興趣,教師要科學地把握好時機,在六一兒童節(jié)或者教師節(jié)向幼兒增送一些精美的圖書,讓他們在獲得精神上的幸福之余,興奮地打開圖書,閱讀里面精美的內(nèi)容,獲得自己需要的知識。④幼兒講述,教師聆聽。在每天的閱讀活動過后,教師要組織幼兒進行讀書回饋活動,聆聽學生關(guān)于讀書方面的心得,教師可以讓他們重述自己所聽到的故事,說出自己的感想, 表達自己的心聲。
(3)教師與家長積極配合,為幼兒提供更好的讀書環(huán)境。幼兒園只是幼兒閱讀與學習的半個場所,僅僅依靠幼兒園教師的教學不可能實現(xiàn)幼兒閱讀能力的快速提升,要把幼兒的這一活動拓展到家庭生活中去。家長與教師要積極配合起來,展開交流,交流應該如何促進幼兒的閱讀能力的提高,母親回到家中,與幼兒一道共同讀書,發(fā)揮母愛的作用,讓幼兒在一個積極的狀態(tài)下,聆聽父母的諄諄教導,及時為幼兒解決閱讀上的難題。
首先,向家長制定讀物。教師要與家長積極配合起來,教師向家長提供優(yōu)秀的幼兒讀物,建議家長天天與孩子一起學習,伴隨孩子讀書、看報,給孩子講故事、朗誦詩歌,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雅的讀書環(huán)境。其次,與孩子共讀書。家長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讀書的空間,在這個角落里有溫馨的讀物,每天要盡量抽出一些時間陪同孩子看書、閱讀,讓兒童觀察成人是怎么讀書的。家長要自覺地為孩子樹立榜樣,引導家長充分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條件,與幼兒展開讀書方面的交流,讓孩子感受到讀書的樂趣,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一遇問題,就開始發(fā)問,家長要積極為孩子解決問題,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空間。再次,引進信息技術(shù)。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shù)為兒童的學習提供了便利條件,教師和家長要積極引進這些條件,通過圖畫、聲音等對學生進行視覺與聽覺上的訓練,使學生獲得關(guān)于閱讀方面的資料,得到思維上的鍛煉。
書香是伴隨幼兒成長的最有利的因素,無論是幼兒園的教師還是家長都要為幼兒積極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的條件,讓幼兒的前途更加明亮,從小培養(yǎng)幼兒愛讀書的樂趣,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的習慣,在書香文字的熏陶中,取得進步、獲得成長,為以后的發(fā)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李 莉.幼兒早期閱讀:一種文化的視角[J].早期教育(教師版),2007(5).
[2]張玉竹.淺談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語文學刊,2009(20).
[3]張惠芳.論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18).
[4]王洪者.從興趣入手培養(yǎng)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J].科教文匯,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