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閱讀改進策略3篇

時間:2022-05-06 10:56:01

導語:高中語文閱讀改進策略3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語文閱讀改進策略3篇

第一篇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1.教學目標偏離。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只注重對教學過程中相關(guān)的語文知識進行講解,往往忽視教授學生如何對這些知識進行運用。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傳授給學生一定的語文知識,更主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對自己掌握的知識進行利用。明確這些教學目標,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就會做到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但是,在我國許多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學目標一般都很模糊和寬泛,大多只是流于形式。

2.課堂方向偏離。新課改以后,高中語文教學更加注重新穎性。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有些教師為了顯示語文閱讀課堂的獨特,就偏離了閱讀的課堂主體。他們在閱讀課堂上,脫離語文閱讀文本,講述很多與語文閱讀無關(guān)的內(nèi)容,使語文課堂出現(xiàn)“非語文”傾向。在新時期,高中語文閱讀更加講究形象豐富和新穎性,但是基本的閱讀技巧和閱讀知識還是要掌握的。在教學課堂中,教師脫離語文閱讀文本,講述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可能會產(chǎn)生活躍課堂氣氛的效果。但是,長時間下來,將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利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進策略

1.重視課文朗讀,感受語文魅力?!皶x百遍,其義自見”,反復的朗讀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詞章語義,還能幫助他們再現(xiàn)情景,使學生更好地領悟文章內(nèi)涵,同時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在高中閱讀教學中,對于語言優(yōu)美或者包含感情的課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全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將進酒》為例,通過朗讀“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從中,學生可以感受到詩人字里行間體現(xiàn)出來的曠達情懷及渴望用世的積極思想情感,同時,這首詩語言豪邁沉著,奔放跌宕,氣象不凡,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還能充分地感受到漢語語言和形式之美,感受到語文的魅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2.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參與性。我國以往的語文教學中基本上都是傳授式教學方式,這種“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高,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形式,如問題探究式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以《等待戈多》為例,作為一部荒誕派的作品,內(nèi)容欠缺邏輯的劇情,沒有曲折離奇、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環(huán)境等雜亂無章,看不出有任何的進展和變化,語言支離破碎、顛三倒四,對白語無倫次、不知所云。不少學生覺得此文十分無聊,完全沒有讀下去的興趣。我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分別扮演作品中的兩個主人公,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體會將作品呈現(xiàn)出來,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樂于學習,同時學生為了在課堂上表演得更好,也更愿意花費時間去準備,而在反復朗讀、揣摩的過程中,自然也就更好地理解了作品的主題及藝術(shù)特色,體會到文學之美。

3.加強拓展閱讀,開闊學生視野。追求語文閱讀教學內(nèi)容的多樣性,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之一,但是并不能盲目地對其多樣性進行追求,一定要和語文閱讀教學的方向相一致。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不但講究豐富形象和新穎性,還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和閱讀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可通過課外閱讀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他們的視野,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而由于高三學生課業(yè)較重,課余時間較少,讓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難以實現(xiàn)。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針對班上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有關(guān)的文章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適當?shù)亟o學生推薦一些篇幅較短的課外優(yōu)秀作品,如余華的中篇小說《活著》、狄更斯中篇小說《圣誕頌歌》等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經(jīng)典作品。

4.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提高學習興趣。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主要是黑板和粉筆等,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科學技術(shù)手段不斷進步,出現(xiàn)了計算機等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在新時期,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也可以通過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工作效率。比如,一些選自文學經(jīng)典作品的課文,教師不僅要注重課文中的語言講解,還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果。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豐富他們的心靈世界。一方面,許多文學作品都會留下一些空白,給人以想象的空間。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動腦筋對這些作品的空白進行發(fā)散性思維的想象和思考,從而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另一方面,通過閱讀,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各種各樣的美,從而陶冶他們的情操,豐富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為了有效地改善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提高語文教學效果,還需要廣大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總結(jié)經(jīng)驗,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改進提供有效的幫助。

作者:李晶晶工作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鳴凰中學

第二篇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實施情感導入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重要轉(zhuǎn)折期,除了要面對升學考試,還要注重個性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處于這個階段的學生情感細膩,具有極強的求知欲。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就要迎合高中學生的特點,創(chuàng)設閱讀課堂教學情境,以激發(fā)起學生的情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才能夠成功地將其引領到知識的海洋中暢游。運用多媒體課件,通過播放與閱讀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動態(tài)畫面,配以合適的背景音樂,以將學生的思想導入到閱讀教學主題,激發(fā)起學生對于閱讀內(nèi)容的主動意識。比如,高中語文(人教版)詩歌鑒賞有的詞作《沁園春•長沙》,在閱讀課堂上,教師運用課件播放詩詞朗讀,并配以動態(tài)的風景畫面,兩者相得益彰,讓學生的聽覺和視覺都受到震撼,從而提高了學生對于語言的感受力。

二、以文本為基礎,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為了強化學生個性化閱讀,教師要引導學生將閱讀建立在文本的基礎上。比如,《荷塘月色》的閱讀,為了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教師首先讓學生對于荷花的印象用語言描述出來,并用課件播放一些荷塘的畫面。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僅僅描述的是月色渲染下的荷塘之美,其更是作者的情感抒發(fā),深刻的含義蘊于其中。閱讀教師將學生引導到荷塘之審美境界之后,還要讓學生領會美之內(nèi)涵才是文學作品之審美定位。然后讓學生查閱有關(guān)文學創(chuàng)作的背景資料以及當時朱自清的生活狀態(tài),當再一次閱讀《荷塘月色》的時候,學生就會從創(chuàng)作者的角度來體會其內(nèi)容,從而挖掘出這一散文的表達真諦。通過這種引導式閱讀教學,不但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而且還會因?qū)W生對于文學作品的審美角度不同而達到個性閱讀的目的。綜上所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是通過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以提高其對于文學作品的領悟力,不但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提高學生的審美層次。

作者:陳曉波工作單位:甘肅省鎮(zhèn)原縣三岔中學

第三篇

一、建立全新的閱讀概念,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钡莻鹘y(tǒng)的閱讀教學更加習慣于將課文中隱藏的知識點從文本中剝離出來,進行分層的分析解讀,或者將語文知識表現(xiàn)為一張張試卷,進行著機械重復的訓練,這樣不能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更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解讀,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理解。這樣就給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了全新的教學理念,更能創(chuàng)設更為生動、富有活力的閱讀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發(fā)展。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自身表情的和具體情境,創(chuàng)設情境化的教學環(huán)境,營造寬松和諧、愉快活潑的學習氛圍,引導孩子觀察并參與各類情境活動,多感官地感知和理解語言,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要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優(yōu)化語文閱讀教學結(jié)構(gòu)

語文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高中語文教師可以以啟發(fā)式教學的思想指導閱讀教學,精心設計幾個個能帶動整篇課文閱讀的中心提問,以強化學生深入思考,深入地領會課文的特點,分析課文的重難點,從而優(yōu)化語文閱讀教學結(jié)構(gòu)。閱讀理解一篇課文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提問,一個好的問題往往能帶動整篇課文的閱讀理解。圍繞一個中心提問可以牽動整個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體驗式閱讀是語文閱讀的主要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心理特點、興趣需要,創(chuàng)設適合的情境,以體驗為典型特征,以情緒推動學生的閱讀,使學生產(chǎn)生深刻的情感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拓展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能力

巴金曾說過:“我們有一個豐富的文學寶庫,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們教育我們,鼓勵我們,要我們變得更好、更純潔、更善良、對別人更有用,文學的目的就是要人變得更好”。通過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涵養(yǎng),對學生的人生都有很多的積極影響。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拓展課外閱讀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閱讀能力的提升是一個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因此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增加閱讀量。在老師的指導下將課內(nèi)講讀和課外導讀并舉,增加閱讀積淀。如鼓勵學生看一些經(jīng)典的名著,分析文本的特點,不僅能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能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在拓展課外閱讀的同時,語文教師也應該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社會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關(guān)注社會新聞,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長學生的見識。

四、讓學生學會主動閱讀,體驗多種閱讀方法

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中,許多教師往往容易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在課堂上力求把課文講深講透,盡管偶爾也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也是圍繞著知識的灌輸而進行的。這種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法顯然已經(jīng)不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新課改要求在教學中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墩Z文課程課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應“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去體驗,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學生在閱讀感悟課文時,往往會因為沒有過親身的體會而無法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無法感受到作品的精髓。為了讓學生能與課文中人物產(chǎn)生共鳴,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移情體驗;喚起他們生活中類似的經(jīng)歷,從而能更加深刻地體會文本的精髓和人物的特點。倘若學生與文本之間沒有產(chǎn)生一點共鳴,自然就不能理解文本的深意。如在學習《紅樓夢》的時候,讓學生進行討論,進行移情體驗,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探究個性的形成原因,教師可以進行適當?shù)囊龑?,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和討論,對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不僅可以理解文章的思路,更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結(jié)語

閱讀在學生的語文聽說讀寫能力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所以開展語文有效閱讀的教學方法的研究,應該是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關(guān)鍵。學生是閱讀的主體,教師只是配角,在整個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發(fā)揮學生閱讀主體的作用,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活動。閱讀是一種綜合性的學習活動,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的努力。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蔽覀冊谡Z文閱讀理解訓練中,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只有遵循正確的教育規(guī)律,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收到語文閱讀教學的良好效果。

作者:劉康平工作單位:湖南省衡東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