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青少年思政工作

時間:2022-08-10 04:07:18

導語:增強青少年思政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增強青少年思政工作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將來建設祖國的重大任務將落到他們肩上,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宏偉艱巨的世紀工程,需要跨世紀的一代青年去奮斗、去完成。青少年一代肩負著如此的重任,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就必須加強。

1、我國各級各類學校都必須切實加強青少年的教育和培養(yǎng)工作

1.1培養(yǎng)青少年樹立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理想是人們對未來生活和奮斗目標的向往和追求。它是推動人們前進的巨大力量。但是,近年來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有的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了對青少年的政治思想工作。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嚴重侵害了我們青少年一代。我們各級各類教育機構,要充分認識這個現實,努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用共產主義理想武裝青少年的頭腦。要把共產主義理想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使學生從愛國主義出發(fā),接受馬克思主義,逐步確立為共產主義奮斗的志向和信念,使學生認識到共產主義是美好的,但要實現它需要長期的艱苦曲折的斗爭。對青少年一代進行理想教育,要和他們的學習、工作、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他們能夠胸懷大志,立足當前自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按照黨和人民的愿望鍛煉自己,以使自己成為在德、智、體、美、勞等幾方面都得到發(fā)展,成為有理想、有才干的人。

1.2認真抓好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是數千年來中國人民從未間斷地堅持并發(fā)揚光大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團結人民共同奮斗的一面旗幟,是鼓舞人民沿著民族振興之路勇往直前的強大動力。

1.3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青少年一代的頭腦。世界的發(fā)展需要中國,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改革開放是中國發(fā)展的必由之路,閉關自守只能帶來落后挨打。隨著改革開放向更深更廣的層次發(fā)展,各種意識形態(tài),各種文化思想,各種價值觀、人生觀,都不可避免地進入我們的生活,如何教育廣大青少年吸取外來文化的精髓,去除其中的糟粕,使他們能夠在改革開放中健康成長,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就是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1.4立足于現實生活,加強道德教育,培養(yǎng)青少年一代的優(yōu)良品德。遠大的理想,要從一點一滴開始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要在每一件小事中鍛煉,熱愛祖國,就先要從熱愛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熱愛自己所在的班級、學校,熱愛自己工作的單位做起;熱愛人民就先要從尊敬師長,尊重他人,禮貌待人,助人為樂做起。國家教委頒布的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生守則》是在校青少年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內容。廣大教育工作者要把《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guī)范教育放到重要地位,堅持不懈地培養(yǎng)學生切實遵守。我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許多傳統(tǒng)美德也是對青少年進行道德教育的內容,“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精忠報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至今仍是我們對青少年進行教育的重要內容。

2、加強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教育應該采取以下幾種措施

2.1學校應當充分利用政治理論課的學習,向學生傳授馬列主義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學校教育中的其他各學科教學也包含著豐富的德育內容,廣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發(fā)揮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學的科學性和思想性統(tǒng)一起來,在以系統(tǒng)的文化科學知識武裝學生的同時,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2.2充分發(fā)揮共青團、少先隊的集體組織的作用,深入開展“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手拉手”等活動,發(fā)揚互相關心,助人為樂的精神,調動青少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他們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在活動中認識自己,認識社會。通過活動,把遠大理想和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起來。

2.3社會各級各類教育機構還應當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如社會政治活動,生產勞動,社會公益勞動,自我服務性勞動等,通過這些勞動使他們了解沸騰的社會生活,對社會主義建設,對改革開放有切實的感受,使他們能夠從廣大工農群眾,尤其是英雄模范人物那里吸收豐富的思想營養(yǎng)。通過這些活動,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養(yǎng)成珍惜勞動成果,愛護公共財物的良好品德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2.4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等輿論宣傳部門應當樹立正確的創(chuàng)作思想,努力創(chuàng)作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統(tǒng)一,大力宣傳正氣的藝術精品,在豐富青少年業(yè)余文化生活的同時,讓具有無產階級思想的人物、事件感染他們、教育他們,充實他們的精神,提高他們鑒別是非的能力。

2.5家長應當擔負起教育和指導子女的責任,家庭是青少年首先接受教育和受到影響的地方,父母親實際上是學生的第一位教師,因此,家長自然而然地成為青少年校外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為人父母者當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并經常同學校及校外教育機構加強聯系,發(fā)揮家庭教育和家長指導的作用。全黨全社會都要十分關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

3、教育工作者要適應不斷發(fā)展的社會,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3.1廣大教育工作者要發(fā)揚敬業(yè)精神,奉獻精神,開拓精神,加強自身學習,學習新知識,樹立新觀念,研究新方法,明白我們身上肩負的重任,增強自己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努力把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3.2廣大教育工作者要認真學習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學習現代教育科學理論,研究當代青少年的心理狀況、思想狀況,對當前改革開放中的各種問題有清醒的認識,要加強日常工作中的政治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并注意和實際工作相結合,在工作中提高解決青少年實際思想問題的能力。

3.3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給經濟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機會與挑戰(zhàn),也給青少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廣大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斷加強學習,不斷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藝術,才能做好新形勢下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中要處理好教育小環(huán)境與社會大環(huán)境的關系,處理好思想政治工作與其他工作的關系,處理好德育過程中知、情、意、行之間的關系,發(fā)揮德育的整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