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現狀與創(chuàng)新

時間:2022-10-18 10:17:45

導語:高校教育管理現狀與創(chuàng)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教育管理現狀與創(chuàng)新

摘要:世間萬物都遵循著優(yōu)勝劣汰的生存法則,要想在不斷變化、不斷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中擁有一席之地,那么就需要自身不斷去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十分重要的基礎,是其不斷進步的源泉和動力,在教育事業(yè)中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更好地適應當今社會的發(fā)展需求。作為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影響較大的教育管理工作,其管理機制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校所有資源來達到教學目標,培養(yǎng)出更優(yōu)秀的人才來服務于社會,推動社會的快速發(fā)展。

關鍵詞:新形勢;高校教育管理;現狀;機制創(chuàng)新

教育管理工作是通過行政管理部門和行政管理機制,使用教學管理措施引領教師完成教學目標。管理措施、對象和人員構成了教育管理中的三要素,其中的每一個要素都在管理中發(fā)揮著各自的作用。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教育管理工作雖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所以新形勢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就要樹立正確的目標,制定并完善管理措施。本文將對新形勢下高效管理的現狀和機制創(chuàng)新進行探討,目的在于使高校教育管理的水平得到提升。

1新形勢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現狀

1.1管理理念和內容較為陳舊,嚴重影響其效率。目前,我國大多數高等學校都是沿用計劃經濟時期的教育管理體制,雖然已經經歷了很多次的改革,但是這種教育體制已經根深蒂固,改革并未從根本上使其發(fā)生改變,因此我國高校管理理念十分陳舊?,F有的規(guī)章制度的內容比較陳舊,已經無法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使得管理的效果低下。所以,管理模式太行政化已經與現代的高等教育不相符,管理工作人員的管理理念也沒有隨著教育的改革而轉變,缺乏“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而管理理念的落后以及陳舊的內容將直接導致教學管理的效率低下,進而影響教學效果。1.2教育管理手段比較單一,管理制度相對落后。目前,我國的高校仍然沿用經驗教學的管理方式,因此教育管理手段就顯得十分單一、方法十分陳舊,過于注重工作的標準化和制度化,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的發(fā)展需求。并且,現階段的教育管理手段缺乏科學性,所有的工作都是人工管理完成的,可以說,我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沒有跟上科技進步的腳步。當今社會的市場競爭需要人才發(fā)生轉變,原有的教育管理制度已經無法保障優(yōu)秀、尖端人才的培養(yǎng),所以教育管理模式還需要進一步改革,在改革過程中要注重以人為本,注重學生在教育過程中所處的主體地位。1.3教育管理水平低下、缺乏科學性。目前,我國的高校雖然在教育管理的工作中增加了大量的人力、物理和財力,但是并沒有取得相應的成效。伴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學校的辦學體制也在不斷地改進、完善,教育管理的職能也在發(fā)生著轉變,不斷地趨向于服務與引導。在這一階段,要想更好地實現教育管理,就必須培養(yǎng)出比較精干的教育管理團體,以走出“為管理而管理”的誤區(qū),進一步推進甚至是達到“為了不管理而管理”的目標。而我國高校的教育管理缺乏科學性,很多管理制度只是表面的形式,不能發(fā)揮任何作用,以至于教育管理工作達不到新時代的要求。

2新形勢下高校教育管理的機制創(chuàng)新

2.1創(chuàng)新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目前,我國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比較落后,不能滿足當今社會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伴隨著教育教學道德不斷改革,對其的管理理念也在不斷地改善。為了使教育管理更好地服務于人才的培養(yǎng),就必須借鑒國內外成功、優(yōu)秀的管理模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只有這樣不斷地完善、改進,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高校的管理模式,更好地培養(yǎng)符合現代化需求的人才,在建設管理制度方面,必須要對管理制度和引導職能進行強化。因此,對教育管理制度進行改革要在保留原有職能的基礎上進行弱化,其弱化的目的在于要更好地突顯出教育管理是服務于學生。在進行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指導時,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落實好“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因材施教,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學習、平等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2.2運用新興管理載體,創(chuàng)新管理方法。我國現代的大學生在新興事物面前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強烈的主觀意識,所以高等院校要想實現運用新興管理載體,創(chuàng)新管理方法,就必須了解和明確現代大學生的內心想法與需求,通過運用新興事物來滿足大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教育管理者應在原有的管理方法基礎上吸收先進的管理理念,大學生是教育管理的主體,因此在管理方法上要體現出人格化、科學化,并且盡可能地靠近學生的興趣點,通過使用他們常用的軟件、先進的科技進行管理。應用現代的技術,跟隨時代的腳步,使教育管理與時俱進,提升教育管理效果。2.3完善評價體系,提高教育管理質量。評價體系主要是用來對教育管理工作進行檢驗的工具。相比較而言,我國現階段的高效管理評價體系缺乏科學性、公正性,因此要想提高教學管理的質量就必須要完善評價體系。首先,目標評價體系的建立。評價體系主要涉及的內容有教育的發(fā)展、教育的督導、教育的管理以及學生的發(fā)展,針對這四方面的內容應該建立并完善機制,以促進學生與教育、管理以及被管理都能順利地進行,這樣才能使評價得到具體的落實。其次,對學生的評價要全面,特別注重身心的全面評價。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全面人才,這就對大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只停留在傳統(tǒng)的幾個層面,全面的評價體系要包括學生的思想品德、身心發(fā)展、學習成績、勞動素質以及身體素質等多個方面,這樣才能更好地順應新時代下的素質教育,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綜合性人才。最后,注重教師的評價體系。教育評價的重點要放在教師的評價上,對教師的評價要全面,要從各個方面進行全面的考核,以便更好地審核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在評價體系中,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評價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這樣對教師的評價體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教師的創(chuàng)造潛能。

3結語

高效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先進的管理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引導。對于新形勢下的高校教學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必須與現在的教學管理現狀相結合,從實際的現狀出發(fā),根據事實切實地進行理念、模式的創(chuàng)新,以更好地滿足新時代需求的同時,快速地提升高校整體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最終提高高校的教育管理效率。

作者:張萍 單位:沈陽音樂學院

參考文獻:

[1]陳禮明.新形勢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現狀與機制創(chuàng)新構建[J].科技資訊,2013(16):16.

[2]莫麗萍.新形勢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現實困境與創(chuàng)新路徑[J].中國職工教育,2014(24):48.

[3]譚志勇.關于新形勢下高校教育管理現狀及機制創(chuàng)新的思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0):15.

[4]王芬蕾.新形勢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現實困境與創(chuàng)新路徑[J].遼寧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