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時間:2022-01-22 03:26:00

導語:大學英語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英語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為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英語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作為經濟全球化時代的通用語言,英語已經引起國內各界的廣泛重視。英語兼具人文性和實用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載體。大學英語課程培養(yǎng)各專業(yè)學生掌握語言技能和專門用途基本用語,讓他們在未來走向工作崗位時更有競爭力。但是,大學英語教學不僅需要大學生掌握專業(yè)的英語知識及提高綜合應用能力,還需要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和敬業(yè)精神,所以有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學英語教育的課堂中。本文對大學英語教學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分析,提出了相應的措施,旨在對大學英語教學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參考。隨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著更高層次轉變,大學英語教學應該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上,為社會和國家培養(yǎng)具有高度國際視野和專業(yè)能力過硬的各類專業(yè)人才。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曾經發(fā)表過講話,指出如何培養(yǎng)人才,為誰培養(yǎng)人才,要把德育作為這一切培養(yǎng)目標的根本出發(fā)點,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一批批優(yōu)秀的人才。在教育過程中要不斷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開展教學,將學生培養(yǎng)為優(yōu)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社會主義建設者。大學在實施英語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大綱和目標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高校教師的思想要把好政治站位,和黨的教育方針政策保持高度統一,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纳鐣髁x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

1大學英語教學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現實性和可行性

1.1大學英語教學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英語作為大學學習中的一門必修課,影響著學生在校期間的學業(yè)評價和步入社會的發(fā)展后勁。新的英語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出,大學英語不僅僅是學科語言更是素質教育的關鍵。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要把大學階段相關的英語語言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把思想政治內容融合到英語學習中,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社會主義高校的專職教師理應為思想政治教育貢獻出自己應有的力量。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這種新的教學形式呼喚新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這首先需要英語課程教師要具備專業(yè)的教學能力、扎實的英語素養(yǎng)和政治理論素養(yǎng)。英語是一門大眾化的語言,任何人只要想學就都可以學習,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勢必會受到政治意識形態(tài)和經濟發(fā)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對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會有一定約束性。現在開放的網絡和開放的思想是大學生成長外部環(huán)境的特征之一,學生還未經過社會歷練也沒有成熟的自我判斷和甄別能力,在面對國外一些媒體缺乏中立的傳播時,很容易收到輿論操縱的侵襲,夾雜著不良的,甚至消極反動的文化價值觀極容易影響大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與其他學科相比較而言,大學英語具有文化傳播的功能。面對當今世界海量的信息轟炸,良莠不齊的碎片化信息更加難以讓人辨別。文化傳播有利有弊。以英語為載體的文化傳播一方面能讓大學生們了解到國外最新的消息和知識,還能更深入了解到國外的優(yōu)秀文化;另一方面則是文化傳播速度快而且魚龍混雜,一些不健康的文化,甚至消極反動的輿論宣傳會在一定程度上沖擊青年學生尚未定型的價值觀念。高校英語教師在進行備課授課的過程中要注意此類問題,讓學生學習國外的優(yōu)秀文化和思想的同時,取其精華,棄其糟粕。1.2思想政治教育與英語教學相融合的現實性。教育中所存在最大的不幸就是把思想政治和文化知識隔離開來,大學學習中仍然脫離不掉“唯分數論”,大學教師也十分看重學生個人的成績,反而忽視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各大高校都開始對學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忽然加入使得其處在較為窘迫的地位。部分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制定過于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不符合當代實際的發(fā)展,學生對其學習的興致不高,也不符合當代大學學生的心理訴求。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過程中內容枯燥無趣,傳統的以說教和講課為主進行教育灌輸的方式,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思想政治教育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獨立價值判斷和價值思考的能力。很多高校英語教師因為剛剛嘗試在英語課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對授課的方式方法還不能熟練地掌握,經常在講課的同時,沒有做到有的放矢,沒有很好地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地思政價值觀地引領。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一定會接觸到國外的相關文化,這就要求英語教師要能夠在充分細致備課發(fā)掘思政素材地基礎上,及時把握好時機和尺度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要讓學生學會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外來文化,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世界觀。1.3思想政治教育與英語教學相融合的可行性。知識的網絡應該是一個整體,每種不同的知識都滲透在各個科目當中,它們互相交叉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分散到每個學科和專業(yè)課程門類當中去。大學英語教育既是一門語言教育也是幫助學生拓開眼界和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文社會學科。大學生通過英語課堂和自主學習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和習俗。英語課程是情感表達的工具,同時也涵蓋了很多其他學科的內容。英語課程這種跨學科性和覆蓋面廣的特性決定它的受眾面大,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方便和高效,大學英語教學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也得到提高。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高校英語教師不能只限于說教式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灌輸,要潤物細無聲地做到培養(yǎng)學生文化素養(yǎng)和道德素養(yǎng)。作為歷史悠久和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英語本身就有很多值得學習和挖掘的內涵。高校英語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學科知識和技能,還要幫助學生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意識,要教會青年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學習并借鑒世界優(yōu)秀文化地同時,將祖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不斷發(fā)揚光大。

2在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2.1教學內容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主義價值觀。大學英語是大學生學習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高校教學培養(yǎng)方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和中共中央中下發(fā)的文件中表示,要深入加強建設思想道德價值體系,進一步增強理論思想教育,并且在新的教學目標中加入了信念教育因素。大學教育重要的職能之一就是讓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讓學生對社會主義價值觀有正確的認知,并切身體驗到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優(yōu)越性。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幫助學生牢固確立學習信念,循循善誘,密切聯系實際,讓學生對思想政治相關的主題學習產生興趣,幫助學生全方面發(fā)展,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在期間,強調要堅定地堅持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兩大理想不動搖,要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英語在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深入挖掘英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聯系和素材,在英語學習和交流的過程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能深刻感受到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旗幟和引領作用,在培養(yǎng)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同時也接收到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實現雙贏的局面。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根據學習對象地水平差異融入不同側重的思想政治內容。教師通過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特征去定制學習內容。各類出版教材的編寫團隊大多側重于各個專業(yè)和人才培養(yǎng)某些方面的聯系,也難以兼顧學習對象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英語教材的伸縮性較小,不可能符合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實際認知水平,因此需要教師對學生的情況做到有針對性的掌握。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專業(yè)方向和就業(yè)前景為出發(fā)點,講解英語的過程中要緊密結合當下的時政和未來職業(yè)的發(fā)展前景,適當融入相關的企業(yè)文化乃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靈活加入敬業(yè)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內容。學生從英語課堂和第二課堂中學到的核心思想政治內容,英語課堂也將在最大限度上發(fā)揮出思想政治育人的功能。2.2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高校教師是傳播知識的工作者,教師向學生傳播文化的前提是自身具備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并且深刻領會思想政治的豐富教育內涵。當前一段時間,國內高校教師群體當中很大比例都是青年教師,授課經驗不足,思想政治素養(yǎng)不夠扎實,部分青年教師甚至高年資教師對西方的一些文化都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蝕,沒有深入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也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育人,工具性傾向明顯。大學英語教師迫切需要充分利用業(yè)余時間認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讀物,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和提高教育教學業(yè)務能力相結合,切實幫助學生提高思想政治水平。2.3讓學生回歸主體地位,更好的顯示出教育價值。傳統的大學英語教育側重于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測試成績和水平,在教學過程中也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作為傾聽者,被動學習,英語學習整體上并未達到預期效果。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即使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英語課堂結合起來,所達到的教育效果也難以讓人滿意,所以必須要讓學生回歸教育的主體地位,把學生作為教育的中心。圍繞學生的學習特征和認知水平來進行教學改革與設計。在備課和授課的過程中,既要傳授英語知識也要顯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作用。讓學生回歸主體地位后,能有效提高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面對問題時學生可以主動進行思考和探索,面對西方的文化和思想觀念的碰撞時,學生也會主動和中國思想教育觀念進行對比,從而確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教師在向學生傳授思想政治內容時也更容易獲得認同。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要不斷創(chuàng)新,靈活使用各種教學模式,將英語教學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讓學生學習西方文化時善于批判性思考。教師作為引導者,是思想政治教育進課堂的決定性力量。2.4為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建有利的校園環(huán)境。高??梢虻刂埔说亻_展豐富地英語第二課堂活動??梢酝ㄟ^演講比賽等形式,挑選當下熱點主題。青年學生在籌備參賽地過程中既可以鍛煉英語綜合應能力,還能夠不斷加深對當下思想政治熱點問題的敏感度。學生通過參加演講比賽建立起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讓學生對思想政治主題建立起正確和全面的認知。教師也通過此類活動達到了向學生傳授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目的。

3結語

通過大學英語教學進行思想政治育人的方式所達到的效果有待于不斷地驗證和提升。通過英語課堂進行滲透的方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相關知識,教師要敢于更新教學手段,通過不斷改革教學模式來讓學生更有效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進一步發(fā)揮社會主義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職能。

注釋:

[1]游曌.探析大學英語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徑[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07):147-148.

[2]鐘聰玲.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析[J].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0,13(03):86-90.

[3]王甲能,郭寧,賈愛武.《大學英語》課程思政: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探索[J].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2020,39(03):142-144.

[4]李晨,丁瑩.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可行性分析及其實施路徑[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6):40-43.

[5]魯阿鳳.芻議大學英語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J].新西部,2019(33):141-142.

[6]王曉清.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J].吉林醫(yī)藥學院學報,2019,40(04):319-320.

作者:徐楠 單位:南京醫(y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