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教學模式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22 05:27:00
導語:化學實驗教學模式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演示講授模式
演示講授模式主要受演示實驗和教師講授兩方面策略的制約。由于演示實驗是師生進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并為全班學生呈現鮮明可信的生動直觀的一種方法,因此,在選擇供演示的實驗內容時,要首先考慮它的鮮明性和可靠性,還要考慮這類實驗應簡易快速,不需要多少時間就可以得出結果。同時,隨著演示實驗的進程,教師應適時穿插啟發(fā)式講解、講述,主要是指明本演示實驗的主題、實驗裝置和試劑、實驗條件、應重點觀察的部位和現象、想一想發(fā)生了什么反應、本實驗的結論是什么等等。這時的教師講授是與演示實驗本身緊密相隨的,即演示講授模式的程序應當融演示與講授為一體,要防止演示離開教師的啟發(fā)引導,形成做“啞巴實驗”,或教師講解超前,過多過細,干擾學生專注的觀察和結合事實現象的思考。
2實驗歸納模式
這是讓學生做實驗,基于實驗結果由師生概括出結論,形成科學認識和讓學生理解概念或原理的一種教學范型。
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所選擇的實驗應屬于簡單易操作,且沒有什么副反應;實驗內容是與待認識的化學事實或概念直接相關的。譬如,要使學生認識氧氣的化學性質,就要組織他們有系統、分別實驗氧氣跟氫氣反應、跟金屬反應、跟非金屬反應、跟某些化合物反應等,最后歸納得出“氧氣化學性質活潑”的結論。當然,這是就傳授新知識的教學過程而言的;隨堂實驗在復習、運用所學的知識的教學中,也可以為實驗演繹模式所用。這主要取決于實驗教學的目標和內容。
在上述程序中的實驗主題,是選定為學生進行的、服從于欲得出結論需要的典型實驗,通過學生操作、觀察、思索,抓住特定事實和現象的特點,隨后在教師的引導或提示下,由學生歸納概括出結論,或者由師生共同得出科學結論。
這類教學模式應忌諱不緊密結合學生實驗所得的親身感知經驗,而由教師匆忙地下結論的做法。轉
3實驗演繹模式
這是實驗歸納模式的一種共軛范型,是基于學生的理性認識進行擴展、推理或論證、加深的一種教學模式。
從化學教學過程的本質特征可知,脫離實驗,學生看不到反應現象、嗅不到化學氣味,他們將無法真正懂得教師講的化學,相反,讓學生一味去感知生動的現象,忽視理論的指導作用,在化學教學中,應善于實驗歸納模式與實驗演繹模式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識水平交互運用,以達到使學生的邏輯思維發(fā)展與思維的邏輯方式的運用融合統一。一般而言,在低年級和分散學習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宜多采用實驗歸納模式;在高年級和歸類學習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及運用原理等內容,宜多采用實驗演繹模式。
實驗演繹模式是將典型實驗納入論證、檢驗習得的原理這一教學的范型。演繹不是目的,使學生掌握的知識增殖、擴大規(guī)律性知識的應用范圍,才是實驗演繹模式教學的歸宿。這類教學模式可用下面的圖示表示:
實驗主題觀察識記新的實驗事象演繹推理印證已有結論
4科學探究模式
這是最為活躍,也是最有爭議的一種范型。由于它強調學生進行實驗探究、自行概括得出結論,深受青少年學生的喜愛,所以與其他教學模式相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高、學習氣氛最活躍;又由于這種教學模式,過于開放,又沒有嚴格的界定,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難以控制,造成學生失誤、延時耗時、學習的知識不系統等等,故而也最有爭議。
從科學探究的本意來講,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他們的探究精神,磨練克服困難、獲取成功的意志,無疑是應當發(fā)揚的。這些優(yōu)點,正好彌補了其他實驗教學模式的不足。關鍵在于,要有指導性地實施實驗探究,使之構成一種不至于給學生帶來失誤,又不占用太多的時間,有利于學生掌握系統知識的教學模式。這就是我們所主張的實驗探究模式。
為了順利地實施實驗探究模式,教師應從思想方法和學習方法上給學生以引導。譬如,從科學方法論方面給學生上小課,或者結合具體實驗主題,給學生作問題分析示范,任何實驗問題均可以分解為知識和概念、態(tài)度、技能和技巧等幾個方面。學生參考這些思路和方法,就容易避免一般性失誤,提高實驗探究的學習效率。
【摘要】探索實驗化學教學模式,增強化學實驗教學的可操作性和時效性。通過化學實驗教學,使學生的能力全面發(fā)展,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
【關鍵詞】模式;科學探究;主題;化學實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