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作風建設的講話稿范文

時間:2023-09-20 16:59: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加強作風建設的講話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加強作風建設的講話稿

篇1

【關鍵詞】文風;干部形象;機制建設

新一屆領導集體上任伊始,不念講話稿,不說官話套話,在文風方面率先垂范,踐行實干興邦。一時間,改進文風,務求實效,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近期,隨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對照檢查,“”在文風中時有體現(xiàn)。以虛假浮夸、枯燥乏味、空洞冗長的不良文風寫文章、作講話的領導干部,其惡劣的話語體系群眾不愛聽、不想聽,更不會真信真懂。由此,黨和政府的感召力下降,公信力缺失,領導干部的執(zhí)政能力、執(zhí)政水平弱化,形象受損。目前,針對文風不正的消極現(xiàn)象,還缺乏有效的治本方略。本論文希望通過制度建構作為解決問題的根本性出路,依靠制度規(guī)制的力量,構建治理不良文風,提升領導干部形象的長效機制。

一、領導干部不良文風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

(一)“文風”上的“形式主義”

就是空話、套話多。用文件傳達文件,用講話傳達講話,完全照抄照搬、移花接木,面孔大同小異,語言上下雷同,沒有針對性,既不觸及實際問題,也不回答群眾關切的問題,如同鏡中之花,沒味、沒用。具體表現(xiàn)在:

概念游戲,學術的腔調與架子拿得很足,卻通篇都是架空而談,既脫離現(xiàn)實,也看不到他自己獨立的見解。

穿靴戴帽,亂貼標簽。寫文章時,不加思考,照搬照抄別人的東西,人云亦云,要么成段摘引文件、名句,沒有幾句自己的話,要么對別人的文章進行通篇“克隆”,雖然是洋洋萬言、高談闊論,但給人一種空對空的感覺。

(二)“文風”上的“”。

高高在上,專橫跋扈,訓斥嚇唬;重于喊口號,沒有溫馨,缺乏人性。寫報告講話習慣于用“必須”、“一定”、“決不允許”等字眼,給人以一種盛氣凌人、居高臨下的感覺。

具體表現(xiàn)在:

高高在上,不切實際。不深入實際,深人群眾,深人基層,而是泡在會議里,浮在文海上,來自基層的信息不足。就算下基層去調查了,也不用心,是“葫蘆掉在井里――到下邊漂著”,等于沒下去。心無底氣,說話就空。

自以為是,頤指氣使。以官職論貴賤,上級對下級,等級觀念分明,所作講話不準辯論,所提觀點不能商榷,所列數(shù)據不容質疑。居高臨下,動輒訓人。

道聽途說,子虛烏有。把傳言當事實,把個別作一般,憑空捏造,羅列證據。

(三)“文風”上的“享樂主義”

有些同志寫材料,準備講話稿,撰寫調研報告和理論研究,不愿動腦,不愿動筆, 秘書代勞;或照搬照抄,生吞活剝、改頭換面,大言不慚;或抄襲剽取別人的成果。

(四)“文風”上的“奢靡之風”

樂于跟風,盲目迎合,言語低俗,辭藻華麗,謀求新奇;長篇大論,空洞無物;講話頭頭是道,不愿大干實干。

二、不良文風對領導干部形象的損害

(一)文風不正,脫離群眾,危害領導干部權威。人民群眾透過文風狀況可以判斷領導干部的作風,評價領導干部的形象,進而觀察領導干部宗旨意識的貫徹落實情況。文風不正,干部脫離群眾,群眾疏遠干部,降低群眾對領導干部的認同,領導干部喪失權威。

(二)文風不正,形式主義泛濫,影響領導干部執(zhí)政成效。一是造成領導干部慵懶之風。不動腦筋,沒有思路,以文件傳達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服務群眾意愿低、能力弱,嚴重影響真抓實干;二是執(zhí)政成本高,成效低。空洞冗長,廢話連篇,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耽誤實際矛盾和問題的解決,群眾抵觸情緒蔓延,影響執(zhí)政成效。

(三)文風不正,敗壞風氣,損害領導干部個人形象。文風與黨風同社會風氣緊密相連。領導干部言行不一,不僅損害講話者、為文者自身形象,上行下效,虛瞞欺詐、道德敗壞就可能蔓延風行。而社會風氣敗壞又造成政府行政成本增加、群眾對黨的認同進一步降低,嚴重影響黨的執(zhí)政水平和執(zhí)政地位。

三、落實改進文風,提升領導干部形象長效機制建設的路徑

(一)加強作風建設,提高黨性修養(yǎng)是前提

1、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作風建設,需要從兩個方面下功夫:(1)清除黨八股的余毒。(2)克服形式主義和不良作風。

2、加強黨員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1)加強“三觀”教育。(2)提高文德修養(yǎng)。(3)提升人品素質。(4)強化自律意識。(5)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事業(yè)心。

(二)全面提高能力素質是關鍵

1、提高學習能力。2、提高實踐能力。3、提高語言修養(yǎng)等等。

(三)加強長效機制建設是保障

1、進一步完善體制性改革,避免權力過分集中的體制,摧毀唯上、唯權思想的根基。2、構建文風管理考核制度,以制度激勵文風建設。3、構建文風質量評價制度,融入干部實績考評體系。將文風的好壞,與業(yè)績考核、職稱評聘、獎金發(fā)放,乃至職務升遷掛起鉤來。4、構建事責制度。切實明晰辦文主體的責任并注意落實問責。5、構建成本約束制度。切實增強經濟成本意識,構成對辦文主體的硬約束。

(四)強化各項監(jiān)督是手段

構建監(jiān)督制約制度,將文風問題列入有關機關的監(jiān)督聽證程序。

1、充分發(fā)揮人大、政協(xié)的法律和民主監(jiān)督作用。人大、政協(xié)對辦文辦會的監(jiān)督,最有利于體現(xiàn)出法規(guī)制約與民意制約的權威和優(yōu)勢。2、強化紀檢監(jiān)察部門對于不良文風的監(jiān)督檢查作用。形成權力機關內部遏制不良文風的監(jiān)督態(tài)勢。3、要形成糾正克服不良文風的監(jiān)督評價的有力氛圍。如設立包括文風在內的黨政機關作風建設監(jiān)督網絡、監(jiān)督郵箱、監(jiān)督員,媒體要營造糾正不良文風的氛圍,形成有利于糾正不良文風的輿論環(huán)境。幾個方面的監(jiān)督能量結合一道,專項監(jiān)督與社會關注相互作用,打造出有力的監(jiān)督制約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努力克服不良文風,積極倡導優(yōu)良文風[J].求是,2010(10)。

[2]閆煜琦.論我國行政文風建設[D];河南大學;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