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趣味故事范文

時間:2023-03-23 18:39: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英語趣味故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wù)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英語趣味故事

篇1

一、激活情趣,讓思維快樂舞蹈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在故事中認知和學習是兒童階段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之一。故事的趣味性越強,學生思維越是活躍,記憶越是深刻;故事的情節(jié)連續(xù)性越強,學生情緒持續(xù)的時間越久;故事的懸疑越多,學生關(guān)注的力度越大,思維運轉(zhuǎn)越有效果。實踐中,基于具體的課堂教學目標,設(shè)計故事教學時,要從趣味性和邏輯性兩個方面多去構(gòu)思,使用簡短的故事爭取最大的強化效果,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正面情緒和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將課堂學習內(nèi)容通過故事渠道輕松地傳遞給學生,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實現(xiàn)思維成長和知識成長。

例如:小學新譯林版Unit3“Our animal friends”一課教學,要求學生掌握“animal,leg,body,arm,other,tail,wing”等單詞,根據(jù)故事教學法原理教師設(shè)計了如下故事:

小鵬很喜歡畫animal,看看他畫的這張畫,大象的leg畫在了螞蟻的body上,螳螂的arm變成了這只螞蟻的觸角,更奇怪的是,他把孔雀的tail也畫在了螞蟻的身體上,那對蝴蝶才有的wing,現(xiàn)在長在螞蟻的身體上變得不怎么好看了,小鵬自己也覺得越畫越難看,所以就想把它帶去學校,讓other students看一看,幫他修一修。Other students看完以后,建議他畫六條又細又小的leg,觸角不可以用螳螂的arm,而小螞蟻不可能長出孔雀的tail,至于wing倒是有些蟻族會有,但也不會像蝴蝶的樣子。小鵬按照大家的建議又畫了一只,這次他畫上了細小的leg,細小的觸角,去掉了孔雀的tail,也沒有再畫wing,雖然他自己的arm有些酸疼,但是終究還是學會了畫螞蟻的方法。

設(shè)計中,教師構(gòu)造了一個比較夸張但是卻在學生學習生活中常有的故事。以小鵬的兩次畫畫和同學的建議為主線,將本單元的重點單詞融入故事當中。首先是用夸張來喚醒學生的好奇之心;其次是用重復來喚醒學生的趣味之情,因而能夠喚醒學生的高度關(guān)注而使故事能夠更好地展現(xiàn),發(fā)揮幫助學生記憶和學習的作用。這樣的故事時常使得學生興趣盎然,并能夠積極使用學過的單詞來串接故事。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了極好的發(fā)揮,也高效地實現(xiàn)了識記單詞這一目標任務(wù)。

二、情境應(yīng)用,讓語言歡快流淌

兒童容易融入假想的情境,根據(jù)情境教學法原理,以故事為背景創(chuàng)設(shè)情境,可以激活學生相關(guān)的語言詞庫,并使之產(chǎn)生表達的愿望。其中,情境往往包含多元的因素,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潛意識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表達,故事情境更易于催生學生的表達意識;情境中潛在的角色扮演意識讓學生也融入故事當中,以故事角色為行為模板,借助自己的語言和行為進行創(chuàng)作,無形中進入主動學習狀態(tài)。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針對語句表達訓練教學設(shè)計特定的故事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產(chǎn)生應(yīng)用語言的需要,甚至直接參與到情境中應(yīng)用語言,并掌握學習內(nèi)容。

例如:小學新譯林版5A Unit1 “Goldilocks and three bears”教學片段:

T:(Show the words:Goldilocks、in the forest、in a house、hungry and thirsty、on the table、some soup……)Look at those words and please try to say a funny story with your partners.

S1:Goldilocks got lost in the forest,she’s hungry and thirsty.

S2:There are some soup and delicious food in a house.

S3:……

教學中,教師出示了相關(guān)的提示詞,讓學生進行故事編演訓練,學生則采用思維風暴的模式,進行創(chuàng)編,相對來說,學生參與面很廣,思維發(fā)散度較大,難易度可以根據(jù)學生思維發(fā)展最近區(qū)自由選定,便于學生語言應(yīng)用和學習活動的開展。但是,也有不足,學生反饋自己的描述是生生互動形式,教師不可能參與到每一位同學的交流當中去幫助學生進行判斷和訂正。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先引導一組同學進行示范,其過程中需要指導學生關(guān)注同伴所說的語言是否正確,有疑問及時記錄并提出,尋求班級幫助。

三、文化熏陶,讓課堂知識滿溢

英語是異于漢語言的另外一種文化背景下的人際交往語言,它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有著自己的文化背景。在英語課堂上滲透進去相關(guān)的英語文化因素,也需要以故事為載體,讓學生在故事中體驗中英語言文化和生活文化的不同,逐步奠定跨語言文化教學的發(fā)展基礎(chǔ)。實踐中,一方面,要從知識面的擴增角度去構(gòu)思,讓學生在故事中接觸新的領(lǐng)域和新的文化認知;另一方面,要從文化傳播的角度進行設(shè)計,力圖將英語語言特有的文化氣息傳遞給學生,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西方文化的特殊氣息,為將來自身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未雨綢繆。

例如:小學新譯林版5A“Our animal friends”教學時教師采用故事導入的片斷:

T:Who know about the story “The three little pigs”?

S1:I know about it.There are three little pigs,they are brothers.

S2:There is a wolf in this story too.

T: Yes,you know it so clearly.That’s great!But I have a question.Do you like the three little pigs?

S3:Yes I do.They builded the house by themselves.

T:Why did they build the house by themselves?

S4:Their mother want them more and more strong.

T:Ok,today we will learn about “Our animal friends”. Let’s see ……

篇2

關(guān)鍵詞:教學方法;趣味教學;英語詞匯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英語教育工作者們研究了各種教學法,趣味教學法就是其中的一種。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布魯納說過:“追求優(yōu)異的成績,不但同我們教什么有關(guān)系,而且同我們怎么教和怎樣引起學生的興趣有關(guān)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興趣,英語教學的效果勢必會受到影響。那么如何利用趣味教學法來輔助大學英語的詞匯教學呢?

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

一、 什么趣味教學法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 交際法、例證法、視聽法等都是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 而且隨著電子和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的發(fā)展, 多媒體也被廣泛地應(yīng)用,起到了輔助教學的作用。

但是,無論哪種教學法, 目的都是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本文所指的趣味英語教學法就是教師在英語課堂中利用一些提高學習興趣的材料包括故事、笑話、和幽默等,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方法。

二、 趣味教學法的重要性

英語的應(yīng)用非常廣泛,隨著我國加入世貿(mào)組織和成功地舉辦了奧運會,英語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在我國掀起了學習英語的熱潮,在校大學生更不例外,對英語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

教育心理學表明,學生以愉快的心情學習,其效率遠遠超過被動學習。興趣是學生積極認知事物和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趣味教學法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對學科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鬃诱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樂”是“好”的必要前提和條件。學生對學習中的疑難孜孜以求,每有收獲,就會產(chǎn)生成就感。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學習沒有興趣,就沒有智力的發(fā)展,就沒有教學,就沒有知識?!?可見趣味教學的重要性。

三、 常見的趣味教學法

英語課以它自有的特點,最適合趣味教學,那么具體該怎樣做呢?

1.唱英文歌曲

優(yōu)美的歌曲可以使學生心情舒暢,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比如:精讀課中有一個單元講Music,通過在課堂上播放不同風格的音樂片段包括那首有名的Country road,學生對美國音樂的一些形式Blues; Jazz; Rock; Country; RAP; Ragtime等有所理解。另外,因為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所以選了一首Forever friends, 學生們很感興趣,大家一起在歌聲中體味著奧運精神和作為中國人的自豪。通過唱歌,學生對Music有了更深的理解。

2.聽幽默故事

幽默故事,能夠使大家在笑聲中學英語,不再有壓力。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外教喜歡養(yǎng)狗,就讓學生幫忙去買條黑白相間的小狗,他說:“Would you please buy me a black and white dog?”結(jié)果學生卻買回了一條白狗和一條黑狗,讓外籍老師大失所望,可見,有沒有冠詞and,意思就大不一樣。

3.用多媒體課件

近年來多媒體得到了廣泛的應(yīng)用。通過多媒體課件,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生動有趣的畫面使學生樂于受教,學有所獲。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是趣味教學的前提,學英語最大的困難之一就是沒有語言環(huán)境,許多學生因此喪失了學習的興趣,而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發(fā)揮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的優(yōu)勢。

另外,還有其它很多方法,包括視覺型,如圖畫、模型;聽覺型,如錄音機; 混合型,如幻燈、投影、錄像等。還可以開展其它活動,如英文演講比賽、聽外教講座、看原版定影等。根據(jù)不同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進行優(yōu)化組合,激發(fā)學生興趣。

四、 趣味教學法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具體實例

在英語學習中,有些錯誤是比較常見的:在談?wù)撚⒄Z“知識(knowledge)”時,有人用“學(learn)”,應(yīng)為“get, gain”;在議論“價格(price)”時,有人用“貴(expensive)”, 應(yīng)為“too high”;在說起“足球(football)”時,有人用“踢(kick)”, 應(yīng)為“play”等。這些都是典型的中式英語,不是地道的用法。

下面介紹幾個在外語詞匯教學中應(yīng)用的趣味故事(Yang,2003):

1. 動詞

動詞是使用頻率極高的詞,如果不注意用法,就會鬧出笑話:

例:有一次,一位美國游客稱贊中國女導游的衣服漂亮,誰知導游回答:“I have put on the coat for 3 years.”她的本意是想說:“這件衣服已經(jīng)穿了3年”,由于她不注意瞬間動詞和持續(xù)動詞的區(qū)別,使老外誤以為她很笨,一件衣服穿了3年才穿上?不是弱智,就是精神病。

2. 名詞

對于名詞,如果不了解單復數(shù)的用法,意思會迥然不同:

例:某廠長對聯(lián)合國專家說:Last night, I had words with Mr.Bob. We had very good words. In shorts, I was touched by his confidences and I was very satisfied with the last words...本意為:“昨晚,我和鮑勃先生談得很好,對他最后說的一句話很滿意,總之,我被他的信心感動……”,結(jié)果成了: “我和鮑勃先生吵得很好,對他臨終說的一句話很滿意。穿著短褲,我被他說的心事感動……?!睅拙湓?,得罪了這個專家。

3. 數(shù)詞

對數(shù)字的不同理解不僅會導致誤會而且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例:某國內(nèi)代表團在紐約購物時,發(fā)現(xiàn)牌子上寫:“20% discount”,以為打2折,真便宜,于是瘋狂購物,結(jié)果結(jié)賬時傻眼了,原來只便宜了20%,實際上是打8折。

4. 介詞

一位先生要寄信,他把信和郵票一起遞給女工作人員,對方告訴他:“No, sir, you must stick the stamp on yourself.(先生,不,你自己必須把郵票貼上)”,而他不高興地反問:“Why must I stick the stamp on myself? I want to post the letter, not myself.(我為什么必須把郵票貼在我自己身上?我想寄信不是寄人。)”。

通過以上幽默的故事,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啟迪,學會用正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圖。因此,我們要積極采用趣味教學法,使外語學習成為一種樂趣。

五、 結(jié)論

在提倡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我們應(yīng)努力使課堂教學更生動有趣、豐富多彩。只有我們打破“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激勵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chǔ)上,課堂上大量地創(chuàng)設(shè)情境,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良好的英語環(huán)境,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實例表明,趣味教學法是一個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楊明星;《英語語法一笑通》;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3

[2] 張燕霞, 楊建中;強化大學英語教學趣味性的有效途徑[J];中國成人教育;2006[4]

篇3

關(guān)鍵詞:激趣導入;多彩教具;趣味評價;整體呈現(xiàn);小組合作;學玩結(jié)合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316-02

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diào)基礎(chǔ),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chǔ)。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趣味性教學至關(guān)重要,這需要教師不斷地探究和實踐來加以開發(fā)和完善。作為小學教師,在整體把握教材的同時還要體現(xiàn)教學的趣味性,這促使教師必須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挖掘教材中趣味的話題,用多種趣味的教學手段和活動圍繞話題真實有效地展開教學,構(gòu)建愉悅的、寬松的、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保證了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習效率。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下面從幾個方面進行證實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及有效性。

一、激趣導入,開啟趣味課堂

托爾斯泰:“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欲望。”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巧的導入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情趣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又能為新知的呈現(xiàn)做好鋪墊。教學實踐案例分析,內(nèi)容為“PEP六年級上冊Unit 6 Let’s talk”,本節(jié)課屬于對話課,對話的主要內(nèi)容是討論動畫”Mr Black”,為了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迎合學生的口味,我設(shè)定了本節(jié)課的話題為“Cartoons”。在熱身導入環(huán)節(jié),通過搜集一些學生熟悉的流行卡通人物圖片,配上動感的動畫音樂,上課一開始就大大吸引了學生的目光,讓學生基本感受了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在視覺聽覺的刺激下結(jié)合自由對話,以交談的方式和孩子們談?wù)摿吮舜说膄eelings,然后順勢通過一句銜接詞“People have feelings and Animals have feeling, too.”巧妙地導入了今天的話題“Cartoons”。為了讓學生大概感受各國的卡通的文化為后面的環(huán)節(jié)做鋪墊,又引導學生談?wù)摿藙赢嫷母鞣N類型,比如:American cartoon, Chinese cartoon, Japanese cartoon... 在如此自然真實趣味的熱身引導呈現(xiàn)下,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熱情越來越濃厚了,大家不再局限于課堂,而是開闊思維,結(jié)合自己的想法,各抒己見。趣味的導入為后面的教學打好了堅實的基礎(chǔ)。

二、多彩教具,趣味評價,精彩課堂

趣味的課堂少不了精彩的道具,尤其是對于低段的學生尤為重要。在學校低段年級的教學中,漂亮的教具也是成為一大亮點?!癢ow, fish! Beautiful!” 當多彩的教具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時,學生們驚嘆不已,并紛紛涌到黑板前,迫不及待地欣賞起來。巨大的池塘里,許多色彩斑斕的魚兒沐浴著陽光、快樂徜徉。池塘邊擺著幾個桶,幾根魚竿自然地靠在上面。帶著滿心的好奇心學生激動不已,并猜測著:“今天的英語課時釣魚嗎?”得到老師肯定的回答后,整個教室都沸騰了,學生們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喜悅,不由自主地用英語說開了:“Wow, yellow fish, blue fish, pink fish and red fish...I like pink fish” 為了獲得可愛的小魚兒,同學們挺直腰板,睜大了雙眼,十分專注地參與到課堂每個活動中。一條條小魚就乖乖地“跳”進了他們組的小桶里。在這么有趣的評價機制下,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表演欲望馬上就被激發(fā)了,在如此快樂的氛圍中學生不知不覺地就掌握了知識并能很好地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保證了教學效果。

三、整體呈現(xiàn),趣味攻破重難點

教學都有重難點,如何生動趣味地呈現(xiàn),并一一攻破重難點,在教學設(shè)計時還是須要花大量心思進去的。還是以PEP六年級上冊 Unit6 How do you feel? A Let’s talk 教學案例分析,本節(jié)課學習的核心句型是:be +表示情緒的形容詞。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理解對話大意并能夠用正確的意群及語音、語調(diào)朗讀對話,能夠在情景中運用 be +表示情緒的形容詞來表達心情和感受。在教學過程中在精美的課件和教學道具襯托下主要按照以下三步進行設(shè)計,第一步,導入話題,感知對話文本。

四、小組合作,高效課堂

小組合作學習是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活動中學習,并且還能通過組內(nèi)的交流促使學生完善自己的觀點。要彰顯課堂的趣味性,這里說的小組合作并不是簡單的小組合作,而是用各種不同有新意的形式方法有效地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小組合作。

五、巧設(shè)游戲,興趣盎然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庇纱丝梢姡谡n堂上適當?shù)剡\用游戲進行教學,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性,使學生以高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濃厚的積極性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為此,根據(jù)小學生“好動、好玩、好奇、好勝”的心理特點,將教學內(nèi)容和游戲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寓知識于游戲中,通過游戲掌握運用知識,從而為枯燥的語言學習創(chuàng)設(shè)了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玩中學,興趣盎然。在教學食物的詞匯教學中穿插深受學生癡迷的娛樂節(jié)目Running man 的找線索游戲環(huán)節(jié),學生興奮不已,整個教學在如此有趣游戲的貫穿下進展得尤其順利高效,學生的參與性前所未有的積極,以至于課結(jié)束了學生還是意猶未盡。

六、故事教學,趣味生動

有效的故事教學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進教學內(nèi)容的趣味性,也是能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通過三年級的一堂故事課案例分析。PEP每個單元后面的都是一個有邏輯的完整的故事,并涵蓋了整個單元的重點單詞和短語,是對知識的復現(xiàn);同時了熟悉扮演來練習對話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如何通過這個簡單的故事生動有趣地復習鞏固知識并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課前需要認真思考。從案例分析,本課故事來自于片段,因此老師別出心裁,將故事截取出了主要場景park,主要人物Zoom and Zip,以及故事的要素flowers 和colours。老師用了不同的方式來介紹這些片段,例如以選擇的形式闡明地點park,時間morning,以圖片的形式復習顏色,而面對wow,flowers,選擇了讓孩子們模仿驚喜的語氣,這樣多樣的方式使這些片段呈現(xiàn)時避免了枯燥。接下來是完整文本的呈現(xiàn),以及學生的跟讀和role play。最后老師又打亂了文本的順序,并設(shè)計了排序的活動來考察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與邏輯順序的把握;接著又設(shè)計了talk的話題,what do you like?來引導不同的學生把故事的內(nèi)容以對話的形式再次復現(xiàn)。如此,完成了從若干個1到一個0再拆分成若干個1,不可謂不精妙。本堂課注重師生的互動與生生的合作,學生有大量的練習對話的機會,老師也會及時糾正語音語調(diào)以及及時給予反饋,花朵的獎勵機制切實圍繞故事主旨。同時,教師自然的課堂語言和豐富的表情與肢體動作還有學生表達過程中的笑料頻頻使得整個課堂始終氛圍輕松,歡聲不斷。最后公園里的五個No 的標識是情感的滲透畫龍點睛,使整堂課顯得完整而又充實。一個如此簡單的故事卻能上得如此生動有趣,學生整堂課都是非常充實有趣的,真是不簡單,因此趣味性的故事教學不僅能夠復習鞏固已學的內(nèi)容,還能拓展課外的知識,在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故事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對學習的專注度,有助于學生整體理解所學語言。

參考文獻

篇4

初中英語詞匯教學趣味性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其中,詞匯、語音、語法是英語學習的“三大件”,只有掌握了這三方面,才能掌握英語這門語言技能。其中,詞匯的學習是英語學習的基礎(chǔ),因為不管是聽力訓練、閱讀理解還是寫作,不理解單詞的詞義和用法,就無法聽懂、讀懂,更無法連綴成篇。而初中英語正是學生打下基礎(chǔ)的黃金時期,詞匯教學是英語老師應(yīng)該重視的一大方面,也是一項并不容易完成的任務(wù)。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學習詞匯有濃厚的興趣時,教師的教學工作就會降低難度,注重初中英語教學的趣味性是提高學生興趣的有效方式。因此,在新課標背景下探究初中英語詞匯趣味教學與落實的策略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結(jié)合具體的語境進行詞匯教學

初中英語新課標要求掌握的詞匯增多了,因此需要提高掌握單詞的效率,節(jié)約詞匯教學和學習的時間;初中英語新課標詞匯的學習應(yīng)該結(jié)合具體的語境進行,可以借助課文內(nèi)容,在課文中突出強調(diào)所要學習的單詞,讓學生借助課文來理解單詞的用法和單詞的意義,能夠加深印象,符合新課標英語的教學原則;切忌將單詞孤立看待,知識間如果沒有建立有效的聯(lián)系,那么學習的效率會大大降低,在詞匯教學中尤其如此。比如,在學習具體方位的單詞時,課文中設(shè)置了問路的情景,在指路人的回答中,學生對“east”“north”“west”等表示方位的詞匯進行理解時,結(jié)合到具體的情境中去,能夠做到快速把握單詞。

二、游戲教學法

初中英語新課標中對于詞匯教學的要求有很多的新穎之處,它不主張“死學”單詞,而是要求課堂教學中充滿趣味性,使學生真正可以在“快樂中學單詞”。初中生剛脫離小學階段,因此很多學生都是“童心未泯”,還保持著愛玩的天性。因此,通過游戲教學法來掌握詞匯,能夠極大地調(diào)動他們學習英語詞匯的興趣和動力,學生一邊進行游戲一邊學習英語詞匯,在玩中掌握了知識,是一種雙贏,因為這既避免了學習英語詞匯的枯燥無趣,還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初中英語詞匯游戲教學法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結(jié)合實際的課堂情況進行選擇,其中,猜詞游戲是比較常見的,比如猜水果的游戲可以這樣設(shè)置,老師將目標水果的特征進行分列。首先說第一個特征,讓學生猜,然后再依次說出第二、第三個特征;如果猜測香蕉(banana),可以先說:It is yellow;這時學生會猜出各種答案,如梨(pear)、檸檬(lemon)等;然后再說第二個條件:It is not round;讓學生在進行猜測;最后一個條件可以設(shè)置為:A monkey likes it;這時正確答案就會出現(xiàn);這只是舉了一個猜詞游戲的例子,方式可以由老師進行探索,使游戲的趣味度提高,使游戲教學更加吸引學生,讓學生全神貫注地進行詞匯學習。詞匯只有與其他知識發(fā)生聯(lián)系時才可以記憶得更加牢固,游戲教學法使學生熟悉的不僅是詞匯,還包括詞匯的一些用法。在充滿樂趣的課堂中學習,是“寓教于樂”教學理念的真正貫徹和實施。

三、結(jié)合故事的情境進行詞匯教學

新課標英語英語教學要求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式,改變以往的單一模式,因此采取新穎有趣的方法進行詞匯教學是符合新課標要求的。青少年對故事有著特殊的偏好,他們喜歡聽故事、講故事,在其中享受到精神的愉悅。在英語詞匯教學中,如果在故事中學習詞匯,那是一件十分有樂趣的事情。因此,英語教師應(yīng)該積極探索故事教學法,提高英語詞匯學習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故事與詞匯結(jié)合的教學法,可以有以下兩種模式,一是老師講故事讓學生聽出相關(guān)單詞,二是由學生根據(jù)單詞編故事。在第一個方面,可以在教授新單詞的過程中進行,老師通過圖片,加上簡單的英語表達,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興趣。比如,在學習英語風景事物的單詞時,老師可以講一個童話故事,里面包含著風景詞匯,可以是《白雪公主》的故事,有大森林、河流、樹木、小房子,還有各種動物,小鳥、小兔、猴子等,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將圖像和音頻增加其中,講到大森林時,就通過幻燈片的切換,顯示森林的圖片,然后播放一段流水聲音,讓學生猜測這是什么事物,學生們就會迫切想知道河流(river)這個單詞;還可以播放不同種類的動物的聲音,讓學生仔細聽,結(jié)合聲音的特點,猜測出動物的名稱,然后老師切換幻燈片,顯示這些涉及到的單詞,學生在被故事吸引的同時,也想認識掌握這些單詞,內(nèi)心并升騰起自己講述英文小故事的愿望,從而更加認真地學習英語詞匯。在學生根據(jù)英語詞匯講故事中,英語老師首先需要設(shè)置一些相關(guān)的單詞,要求學生根據(jù)這些英文單詞來編故事。比如,羅列下列單詞:boy;bus;grandmother;Sunday;讓學生講一個故事,將這些單詞涵蓋進去,這時,有的學生會馬上想到:星期天一個男孩在公交車上給一位老奶奶讓座;這是很普通的一個故事,老師再鼓勵學生思考不同的故事,有的同學設(shè)置這樣一個故事,男孩在公交車站旁遇見一位問路的奶奶,然后告訴她路線;這個故事還將“問路”一單元的內(nèi)容進行了練習;還可以是,男孩和他的奶奶乘坐公交車回老家的見聞;這些故事所用的英文詞匯不難,都是學習過的,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們鞏固了以往學習的單詞,并且學會了遣詞造句,趣味性也是很濃厚的。

四、肢體語言教學法

新課標英語教學要求教學工作者應(yīng)該飽含教學的熱情,在教學中注入自己的情感,進行情感教學,情感教學的途徑之一就是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進行詞匯教學,將新課標的精神和英語的趣味性都表現(xiàn)出來。初中學習的英語詞匯難度不是很大,許多單詞都可以通過肢體語言加以表達。比如,表示動作的單詞:走、跑、跳等,英語老師在教授這些單詞時,可以通過動作展示給學生,學生可以在這種輕松的環(huán)境中將這些單詞掌握,將詞匯和具體的動作相結(jié)合,在理解上已經(jīng)沒有了阻礙,還有助于單詞的記憶。學生在平時的生活或者體育課上做這些動作時,就會不由自主地聯(lián)想到這些單詞,在不斷重復中加強了記憶,提高了詞匯學習的有效性。

五、總結(jié)

詞匯教學要緊緊結(jié)合新課標的具體要求。教學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多種多樣的方法可以進行彼此的結(jié)合和借鑒,可以在已有方法的基礎(chǔ)上進行積極地創(chuàng)新策略,使英語詞匯趣味教學法真正與英語詞匯教學相合拍,提高詞匯教學的質(zhì)量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能夠?qū)τ⒄Z詞匯形成持久的記憶,在英語閱讀理解、聽力以及寫作中取勝。初中生屬于青少年的行列,因此采用英語趣味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樂”中學習英語。

參考文獻:

[1]朱炅瑩.在“方寸之地”拓展詞匯學習的“疆土”[J].校園英語(教研版),2011,(06).

篇5

一、小游戲,挑戰(zhàn)巧思維

游戲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樂于參與的活動。游戲的引入增強了教學魅力,使學生在益智趣味活動中獲取知識,并主動去探究、樂于去發(fā)現(xiàn)。同樣,英語課堂恰當利用游戲,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將注意力集中于活動。游戲形式必須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特點精心編排,使之切合教學目標,真正有利于教學的進行,而非嘩眾取寵。

比如各國名稱的教學,對初學英語的孩子們來說非常容易混淆。不過孩子們基本上都認識常見的國旗,利用這一點,可設(shè)計“真真假假”游戲,規(guī)則如下:請幾位學生分別執(zhí)各國國旗圖案,教師指其中一面國旗,故意讀錯,比如China故意說成England,執(zhí)英國旗的學生應(yīng)答:“No,No!I’m China!”

再如“What’s your name?May name is ……”的句式練習,為達到強化效果,可以設(shè)計“疊羅漢”游戲,規(guī)則如下:第一名學生提問“What’s your name?”第二名學生回答“My name is ……”,答完繼續(xù)提問,第三、第四名學生接連回答,第四名提問,第五、第六、第七名學生接連回答,第七名提問……以此類推。

又如一些可用肢體語言表達的內(nèi)容,不妨仿照常見的電視娛樂節(jié)目來一場“默契大比拼”游戲。比如write、swim、play football、 play basketball等類型的單詞或詞組,可以二人一組,一個做動作,另一個猜單詞或詞組,正確率高者為勝。

這樣的游戲,不僅要求學生能準確識記單詞,還要思維敏捷,對學生而言是充滿挑戰(zhàn)性的,因此學生樂于參加,注意力也格外集中,在開心活潑的氛圍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小故事,趣味助學習

循規(guī)蹈矩的教學,會使孩子們感到枯燥無味,單純的機械記憶使教學效率大打折扣,而故事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簡單而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獲取良好學習效果。其實,英語教材中的情景即為一個個小故事。但此處所提的是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靈活設(shè)計的趣味性簡短小故事。

以趣味諧音為例。比如“How are you”,根據(jù)諧音設(shè)計一則幽默小故事――Tom遇見小明,樂呵呵說“How are you?”不懂英語的小明撓撓頭:“嗯……嗯,好阿友?我是很好,可我不叫阿友,我叫小明!”

開心一笑中,學生讀準短語,印象深刻。這樣的小故事可用于全班教學,也可針對個別學困生,幫助學困生打消學英語的畏難情緒。當然,諧音趣味小故事需慎用,不能給學生造成利用漢語讀音硬性記憶英語的錯覺。

三、自編歌,說唱開心記

語文教師經(jīng)常用兒歌的形式幫助學生辨析、記憶生字,其實,這種方法在英語課堂上同樣適用。一些有關(guān)聯(lián)又容易混淆的單詞,巧妙編寫成具有一定意義的兒歌,有助于識記。

比如“星期幾”共七個單詞都比較長,且容易混淆,不妨利用“星期歌”幫助學生記憶:“準備開學過Sunday,紅旗升起在Monday,認真學習Tuesday,一周過半Wednesday,度過Thursday,盼到Friday,放松放松Saturday,一起說唱真happy!”和韻合拍,瑯瑯上口,其效果遠遠高于機械死板的背誦。同時,兒歌說唱可以配以動作,增強節(jié)奏感,使學生在流動的韻律中陶冶情操、獲取知識。

四、課外用,英語大課堂

篇6

關(guān)鍵詞:故事誘導;小學英語;有效運用;相關(guān)策略

一、故事誘導教學在小學英語中運用的現(xiàn)狀及問題探析

1.觀念偏頗,落實力度不強

小學英語作為學生英語學習的啟蒙階段,其教學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道路。小學英語教師應(yīng)十分重視自己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及學習技能方面的培養(yǎng),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開端。教師教學觀念也應(yīng)及時更新。然而反觀當前的英語教學工作,一些教師依然采取傳統(tǒng)教學模式,思想觀念落后,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對故事誘導教學法存在誤解和偏見,因而不重視故事誘導教學在小學英語中的運用。

2.技能不足,駕馭能力比較弱

所謂的故事誘導教學就是教師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shè)出一個故事,使教學活動在一個緊張、刺激充滿趣味的課堂氛圍中進行,學生能夠主動進入所創(chuàng)設(shè)的角色中去,教師要及時把握住學生興奮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通過情景對話對學生進行啟發(fā)誘導,以此達到教學目的。這就對教師的技能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表演的才能,還要善于捕捉學生的情感變化,適時地進行誘導教學。與此同時,還要求教師具備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進行故事誘導教學時,處在興奮狀態(tài)下的學生很可能就會忘乎所以,致使課堂場面出現(xiàn)混亂,教師要善于駕馭課堂氣氛,及時拉回學生的思維,使教學活動順利進行。但是目前許多小學英語教師技能不足,對課堂的駕馭能力較差,綜合素質(zhì)有待提高。

3.素材欠缺,故事性不強

掌握豐富的故事素材,深入挖掘素材所展示的充滿故事性與趣味性的情節(jié),是進行故事誘導教學的關(guān)鍵。但是,許多教師卻因為其過程煩瑣,不愿意去尋找更多的素材,更不愿意浪費時間去剖析解讀素材,把素材的趣味性、故事性充分展示在學生面前,這樣形式化的教學不僅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還可能使學生感到乏味無趣,失去對故事誘導教學的興趣。因此,我們教師應(yīng)加強對這種現(xiàn)象的關(guān)注,積極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案。

二、故事誘導教學在小學英語中有效運用的相關(guān)策略

1.改進教學觀念,優(yōu)化教學手段

作為故事誘導教學實施的主體,教師必須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因為這直接影響到故事誘導教學能否順利推行。新課改對教師提出的要求是要在綜合能力上培養(yǎng)學生,注重對學生情緒、價值觀念的引導,因而教師要采取多種模式進行課堂教學,不斷優(yōu)化教學手段,通過故事誘導教學、情境教學等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鍛煉機會,也可利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輔助教學。

2.挖掘相關(guān)素材,滿足學生表現(xiàn)欲

素材對于故事誘導教學來說,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教師深入挖掘相關(guān)素材,掌握豐富的素材資料,在故事場景中利用角色與語言對話準確詮釋素材的趣味性、故事性,將會使教學活動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它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調(diào)動學生的好奇心,積極汲取課文所涉及的生詞、對話甚至語法知識;同時還可拓寬學生視野,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更能使學生在角色的扮演中感知把握自己的情緒以及里面所滲透的價值觀,從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為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3.創(chuàng)設(shè)情境,用故事情節(jié)教授單詞

通過故事誘導來學習單詞,是一種有效記憶單詞的手段。教師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把每個單詞的字母進行擬人化再現(xiàn),創(chuàng)設(shè)成一幅有趣的帶著主觀活動和思維的畫面。

篇7

關(guān)鍵詞: 小學英語 詞匯教學 故事教學法 應(yīng)用策略

所謂故事教學法,就是結(jié)合課程內(nèi)容,將相關(guān)詞匯、短語等融入各種趣味性小故事中,通過這種方法重新合理編排整篇課文,進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并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故本文將通過對小學英語詞匯故事教學法重要性的分析,詳細探討其具體應(yīng)用策略。

一、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應(yīng)用故事教學法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學生記憶和理解

在教學中應(yīng)用故事教學法,可顯著加深學生對英語詞匯的記憶和理解。一方面,在聽故事階段,相當于學生反復閱讀詞匯,可有效增強聽力。另一方面,故事極具趣味性、生動性,能較好地激發(fā)學生興趣,而且故事繼續(xù)中詞匯基于動態(tài)環(huán)境,通過猜想、判斷可使學生領(lǐng)會更多詞意,充分理解英語詞匯,并加強記憶力。

(二)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

小學生在語言學習中表現(xiàn)出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融入等特點。故事教學法能較好地契合小學生語言學習特點及心理,故在詞匯教學中采取故事教學可加深學生的理解與掌握。由于既往小學英語詞匯教學較為沉悶枯燥,常常造成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擾亂課堂秩序等影響教學進度的問題。這就需要引入故事教學法,比如,講解單詞pen,ruler,pencil等,而教師可將其融入故事中:A:Is this your pen?B:No,it isn’t...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增強詞匯學習趣味性,幫助小學生集中注意力。

二、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故事教學法的應(yīng)用策略

(一)以故事為詞匯呈現(xiàn)載體

通常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受學生接受能力和認知能力的制約,多采取實物或圖片的方式呈現(xiàn)英語詞匯。呈現(xiàn)方法過于直白、單調(diào),不利于理解記憶,以故事為呈現(xiàn)載體,使得詞匯學習更加真實,富有趣味性,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What color”內(nèi)容時,包括詞匯red,yellow,blue,green等,及其基本回答句型“It’s...”。要較好地呈現(xiàn)這些內(nèi)容,讓學生通過場景、圖片等感受掌握目標詞匯,教師可創(chuàng)編如下故事,并采取實物、圖片和多媒體畫面相結(jié)合的方式呈現(xiàn)詞匯,故事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背景:羊村將于本周五舉辦一場晚會,羊兒們對出席晚會的服裝十分糾結(jié),恰逢此時,彩虹姐姐飄來……利用多媒體展示各角色,再配合教師手中顏色不同的卡片講述故事,注意結(jié)合the rainbow與the sheep的角色形象,設(shè)定對話:

R:Hello, can I do something for you?

S:I’m going to a big party,but I’m not sure what I should wear.

R:Don’t worry, I’ll give you some advice. What color do you like?

S:I like green.

R:How about this?(彩虹繞著羊兒轉(zhuǎn)一圈,替它穿上綠色衣服)

S:Wow, it’s green. Thank you very much.

在一定的故事情境中設(shè)置目標詞匯,所呈現(xiàn)的句型詞匯更完整,有益于學生理解記憶,增進課堂互動。

(二)挖掘教材中的故事

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故事素材,再配合多媒體技術(shù)展示故事,引導學生認識理解詞匯,并在語境中培養(yǎng)詞匯掌握應(yīng)用的能力。例如:在教學“I like dogs”時,Story time板塊的故事以喜歡什么動物為主題,教師可結(jié)合故事提前備好各種動物圖片(配以英語),然后在授課時展示給學生,提問:What are they?針對學生的回答板書和帶讀單詞animal,并提問:Do you like animals?引導學生根據(jù)語境猜測詞意,讓學生養(yǎng)成結(jié)合語境猜詞的良好學習習慣。這時再提問: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onw?指導學生翻到教材單詞表頁,帶讀單詞dog,cat,panda等,緊接著提問:I like dogs.Do you like dogs,Xiao Mei?當學生回答后提問:Why?呈現(xiàn)單詞cute,要求學生以cute回答問題。充分利用Story time板塊,可有效結(jié)合提問與單詞,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引導學生續(xù)編故事

教師可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引導學生續(xù)編故事結(jié)尾,使其發(fā)散思維得到發(fā)展,提升英語整體水平。例如:在教學“The turtle is faster”的過程中,由于其內(nèi)容以比較級為主,包括單詞snail,turtle,slower,faster等,因此可結(jié)合學生所熟悉的龜兔賽跑故事,指導學生利用上述單詞串連成有趣的小故事,為龜兔賽跑續(xù)編結(jié)尾,將原本單調(diào)乏味的內(nèi)容趣味化,進而潛移默化地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

三、結(jié)語

在實踐教育中故事教學法的影響巨大,不僅能夠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完美契合故事教學法與教學內(nèi)容,是當前教育界應(yīng)關(guān)注的重點。特別是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應(yīng)用故事教學法對提高學生的英語語感和學習興趣尤為重要,英語教育工作者必須活用教材,促進學生的詞匯學習,使其不斷拓展詞匯量,以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黃昀.探究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yīng)用[J].新課程導學(七年級上旬),2015,(11):93-93.

篇8

關(guān)鍵詞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繪本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03-0080-02

什么是繪本呢?作為一種課外課程資源,英語繪本內(nèi)容的故事性、語言的完整性和思想的主體性受到越來越多英語教師的青睞,成為英語閱讀教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傳統(tǒng)上的“繪本閱讀”,其認識往往構(gòu)建在帶插圖的書籍的思想上;然而,真正意義上的“繪本閱讀”,強調(diào)圖畫與文字相互穿插與說明,來共同表述人事物,表達特定情感,從而深入教學的形式。繪本通過精美和連貫的畫面向小讀者傳遞大量的閱讀信息,它用大量的圖畫彌補了小學生英語詞匯量不足和語法能力弱的缺陷,從而讓學生較好地越過語言障礙,產(chǎn)生閱讀的動力和興趣。讓學生會為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而閱讀,融語言學習于故事閱讀之中。繪本讀物從閱讀動機上幫助學生開啟了趣味閱讀的大門。

1 閱讀材料要盡早挖掘

選擇有童趣的繪本 有童趣的繪本往往有新奇的故事情節(jié)、令人發(fā)笑的畫面,容易讓學生達到興奮點的笑點。英文繪本的種類眾多,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有所選擇,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進行篩選,可以是童話類、寓言類、生活類等,但所選擇的英文繪本讀物應(yīng)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近。

如繪本Mr Pig has a picnic講述的是Mr Pig想邀請Miss Pig一起去野餐,為了讓自己變得更英俊,Mr Pig向好朋友獅子、斑馬、狐貍等借了他們身上最美好的外表,如獅子的鬃毛、斑馬的外套、狐貍的尾巴,把自己打扮了一番,結(jié)果卻讓自己變成了丑八怪的故事。這種帶有新奇情節(jié)、可愛造型的故事特別能吸引中低學段學生的眼球。選擇這種有童趣的繪本,有助于激發(fā)學生持續(xù)閱讀、一探究竟的閱讀興趣。

選擇語言復現(xiàn)率高的繪本 繪本的選擇不宜挑選語言難度大、句型復雜的內(nèi)容,語言障礙容易降低學生閱讀的興趣,而反復出現(xiàn)的語言結(jié)構(gòu)則有助于學生理解繪本所要表達的思想,有助于學生識記和脫口應(yīng)用。如上述童話故事Mr Pig has a picnic中一直重復出現(xiàn)“Can I use your...”這一句型,當讀完整個故事后,學生已能準確理解該句型的含義,并在同伴互助學習活動中嘗試替換使用。此外,在故事的表演環(huán)節(jié)中,語言的高復現(xiàn)率降低了學生識記的難度,便于學生惟妙惟肖地模仿故事中的人物,而不是因為語言識記的問題造成表演“卡殼”,因此更容易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成功的喜悅。

選擇情感易共鳴的繪本 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生的情感體驗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而不同的繪本讀物所表達的情感層次也不盡相同。在選擇繪本時要甄別繪本所隱含的情感體驗是否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是否能讓學生輕松體會到它的內(nèi)涵。如在一次優(yōu)質(zhì)課評比中,一位教師選擇了Season baby這一繪本,通過句型“If you’re the cloud/...”“I’m the sky/...”,讓三年級學生來體會母愛的偉大。而中低學段的學生還不能完全領(lǐng)會這樣情感主題的感人之處,因而造成課堂的沉悶與乏味。

2 閱讀過程要抓住精髓

一位教師在教學The Three Goats繪本時,沿著“閱讀前準備――閱讀中展開與展演――閱讀后延伸”的線索讓學生帶著好奇心一步步深入繪本故事中學習。

閱讀前準備――繪本任務(wù)的引入。首先,教師模仿goat的走路姿勢和發(fā)出象聲詞導入主題人物:“Tippity-tap. Tippity-tap. Here comes Baby Goat/Sister Goat/

Brother Goat.”“Rumble, Tumble. Rumble, Tumble. Here

comes Ugly Bogy.”教師以夸張的動作和形象的聲音把繪本人物演繹得栩栩如生,學生通過對主題人物的反復模仿和演練,開啟他們的趣味閱讀之旅。

閱讀中展開與展演――繪本故事的深入。隨著主題人物的出場,教師把故事展開分成三幕,讓學生一步步進入故事情節(jié)中,跟著三只小羊一起戰(zhàn)勝Ugly Bogy來為媽媽拿到禮物。教師根據(jù)繪本的編排重點學習了前兩幕,因為這是繪本故事所要體現(xiàn)的。教師選擇這個,完整呈現(xiàn)了前2幕中Baby Goat、Sister Goat與Ugly Bogy之間的對話,讓學生帶著探究的好奇心理期待故事的展開。如第一幕:

Ugly Bogy: Stop! I want to eat you.

Baby Goat: Oh, no! Don’t eat me. My sister is coming. She’s pretty. She’s tasty.

Ugly Bogy: Mmm. That sounds good. Go away.

Baby Goat: Haha, silly Ugly Bogy.

然后,在學習兩幕對話的基礎(chǔ)上,教師通過示范表演、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幕進行展演。恰到好處的音樂,逼真的背景,學生惟妙惟肖的模仿和演繹,讓課堂教學妙趣橫生。而對于第三幕的教學,教師則只是簡單呈現(xiàn)了故事的畫面,讓學生通過讀一讀、猜一猜的方法了解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給學生一個完整的故事。

3 閱讀教學要學生主角

為了讓學生成為閱讀主角,筆者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推薦繪本故事,把購買的英語故事“Baby Farm Animals”“I Love You, Daddy”“Whose feet”“Are you my mother”等都拍成照片,放入公共郵箱,讓學生自由下載閱讀。筆者推薦給學生優(yōu)秀的英語故事網(wǎng)站,家庭作業(yè)中盡可能多給學生自由閱讀時間。漸漸地,學生找到自己的最愛,成為閱讀主角,享受到閱讀的樂趣。

4 閱讀最后有反饋提升

通過繪本教學能為小學生提供自然、有趣的語言習得氛圍,使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學習語言。教育家杜威說過:“每一個兒童來到學校的時候,除了懷有獲得知識的愿望外,還帶來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痹诼犎×硕嗵糜⒄Z繪本教學課后,不難發(fā)現(xiàn)每一個系列的繪本讀物都有它自身隱含的價值觀,如何通過閱讀學習來感知這背后的價值取向,傳遞英語繪本教學的正能量,讓學生在趣味閱讀的同時深深體會到情感的力量,得到情感的升華,這是需要教師深入讀本進行挖掘的。

篇9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觀念根深蒂固,過于強調(diào)知識的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傳統(tǒng)的教法一直影響著目前小學英語的教學。要想成功地進行小學英語趣味教學,培養(yǎng)樂于學習、熱愛英語的?W生,首先,學校必須轉(zhuǎn)變觀念,重視英語教學,加強對英語資源的配置,為小學生學習英語營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同時,作為小學英語趣味教學的主導者,老師更應(yīng)該注重自身的學習和觀念的轉(zhuǎn)變。轉(zhuǎn)變觀念首先要把握小學英語趣味教學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

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是自我教育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在發(fā)揮自身主導作用的同時必須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把課堂還給學生,精心設(shè)計多種學生主體活動,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盡量把聽、說、讀、寫的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積極地充分參與課堂。以教學中的提問為例,小學班級人數(shù)多,一節(jié)課只有四十分鐘,教師不可能每位學生都兼顧到,所以英語教師應(yīng)該盡量地有意識地提問一些開放性的學生感興趣的并且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開放性問題,讓全部學生都能積極思考。例如在學習“I like the ABC song.”,教師可以問:“Do you know the ABC song? Do you like the ABC song? Can you sing it?”大家一起唱英文歌,參與的人數(shù)越多,英語學習氛圍就越濃厚,大家樂于參與,就會慢慢喜歡上英語。

2、直觀性原則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yīng)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的經(jīng)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比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尤其是小學英語的趣味教學,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以及初步接觸的英語教學內(nèi)容來看,教師要正確選擇英文圖片和直觀教具,盡量把英語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例如,在講食物的時候,教師可以拿著實物apple, noodles, sweets, rice等,一邊讓學生觸摸著食物,一邊教英文名字和句子,這樣不僅滿足小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讓學生在輕松趣味的環(huán)境下,對英語有一種直觀的認識,消除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激發(fā)學習興趣。

3、激勵性原則

激勵就是通常所說的調(diào)動和發(fā)揮人的積極性的過程。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欣賞學生,支持學生的興趣愛好,鼓勵學生的大膽質(zhì)疑,即使成績再微不足道,也要及時激勵學生。為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小學英語趣味教學堅持激勵、賞識性評價,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因為積極的情感如高興、滿意、快樂,能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堅持采用方式多樣的激勵方式,如激勵性語言“Good! ”“Great! ”“Wonderful! ”“Excellent!”等,或者激勵性小禮物如貼紙、印章、教師自制的教具等。更重要的一點是,激勵方式不能每節(jié)課都使用,要階段性的客觀采用,否則小學生容易形成依賴感,為了激勵而學習,而不是為了喜歡英語或者興趣而學習。

2 提高教師自身的素養(yǎng)

為了小學英語的成功教學,教師除了轉(zhuǎn)變自身觀念,把握正確的趣味教學原則外,更應(yīng)該提高自身素養(yǎng),從自身做起,改變自己嚴肅、內(nèi)斂的性格特點,擁有積極向上、勤于學習的精神。

1、擁有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

教師具有榜樣性與示范性,教師是學生生活學習的引導者。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敏感階段,喜歡模仿,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所以,小學英語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小學生會在乎英語老師的態(tài)度,英語老師的態(tài)度會對小學生對語言學習產(chǎn)生積極或者消極的影響。教師有極大的力量讓孩子們學習的,愉快或者痛苦。老師積極的教學態(tài)度,充滿激情與微笑的授課,學習自然會被老師的熱情所感染,心情自然愉悅,輕松學習。情動于中而形于外,贊許的點頭,會心的微笑,親切的撫摸都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老師對生活的熱愛,對英語教學的熱愛,對學生的讓愛。英語老師帶著積極樂觀、快樂向上的心態(tài)教學,英語課堂才會充滿趣味,才會充滿意義。

2、擅長使用幽默

不同的教學方式產(chǎn)生的教學效果不同。幽默是一種充滿智慧的藝術(shù)手法,它可以是詼諧有趣、夸張豐富的體態(tài)幽默,也可以是機智有趣的幽默語言。接觸過外教上課的人一定深有體會,整個教學過程中,外教都是全英文授課,小學生詞匯量少,但是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們不但沒感覺自己聽不懂,相反,聽得津津有味、興趣盎然。為什么?因為幽默自然的體態(tài)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語言。例如,外教在教“happy, sad, swim, dance...”時就會很自然的通過動作與表情來表現(xiàn)的栩栩如生,學生一飽眼福,面對充滿激情、幽默風趣的外教,積極性自然就被調(diào)動起來。此外,口頭語言幽默也能讓教學充滿趣味,英語老師可以采用雙關(guān)、幽默的故事、搞笑的語音語調(diào)等手段制造幽默。在講英語對話Sam said: “No! I don't like rice. ”時,為了增強幽默效果,老師可以提高語音,假裝Sam小男孩的聲音,配以大哭的表情進行對話。學生逗得哈哈大笑的同時也領(lǐng)會到語言所表達的意思與傳遞的感情。使用幽默進行教學,讓沉悶的語言課堂變得生機無限,無形中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趣味感。

3、擴充知識、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新時代的老師要樹立新的教育理念,不同于傳統(tǒng)的英語老師只是單純傳授書本知識。英語是既是一種語言,又是一種文化。英語課本上的知識無法保證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無法滿足小學生的求知欲。筆者建議小學英語老師在深入研讀教材之外,還需要廣泛閱讀,積極搜集有利于趣味教學的語言材料,留心生活中小學生感興趣的新聞、故事等。關(guān)注國外趣聞趣事,用英語呈現(xiàn)給學生,與學生分享英文動畫片、電影、歌曲等,不僅教師本身增長了知識,還能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把英語學習與生活、與世界結(jié)合起來,自然就不會枯燥無味。此外,小學英語老師要跟上時代科技的發(fā)展,提高自身的能力,掌握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熟練使用電教設(shè)備的同時,不斷創(chuàng)新,制作有創(chuàng)意的、多種多樣的英語課件,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開發(fā)學生思維潛能。強大的知識儲備配以創(chuàng)新能力,有效保證小學英語的趣味教學與教學效率。

篇10

【關(guān)鍵詞】Cartoon time;趣味教學;板塊功能

譯林版英語新教材(三年級起點)中,每個單元由7或8個板塊組成。其中Cartoon time是新增的板塊,這一板塊通過趣味卡通故事,幫助學生強化語言知識、訓練語言技能,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這個拓展味閱讀板塊中,小老鼠Bobby和小貓Sam等卡通人物展現(xiàn)了很多的趣味小故事,不僅包含了本單元的語言知識,還滲透了下一單元即將出現(xiàn)的新句型。那么在教學時,我們應(yīng)當如何根據(jù)板塊特點,幫助學生掌握本單元的語言知識,訓練語言技能呢?筆者根據(jù)板塊特點從“趣”字入手,在教學時做了以下嘗試。

一、善用插圖,發(fā)現(xiàn)圖之趣

小學階段是閱讀教學的重要階段,Cartoon time板塊都是配圖閱讀, 插圖是教材的“第二語言”,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能使理性問題感性化、抽象問題具體化、深奧問題通俗化。教材中的插圖是靜態(tài)的,其內(nèi)涵具有一定的隱含性。如果教師能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善用插圖讓學生通過對圖的觀察、理解、思維來理解語言所產(chǎn)生的情境,這樣課堂教學就會更具有吸引力。

(一)借助插圖,自然導入

利用插圖導入新課可以緊緊抓住學生的心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看圖,提出一些有趣的問題,這樣能起到感受直覺、引起注意、循圖思考的妙用。

例如四年級上冊Unit 1 的cartoon time板塊講述的是Bobby和Sam站在面包店的櫥窗前看著美味食物,垂涎欲滴的故事。我先出示第一幅兩人站在櫥窗前看著美味食物的圖片,邀請學生先觀察圖片上有些什么食物。

T: Boys and girls, Look at this picture, who are they?

S: They are Bobby and Sam.

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S: I can see a cake.

S: I can see a pie.

S: I can see ...

接著,我請學生猜猜Bobby和Sam分別喜歡什么食物。然后安排學生閱讀故事,了解故事內(nèi)容,找出答案。這樣既直觀地讓學生通過對圖的觀察獲得了有效的信息,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

(二)利用情節(jié),激發(fā)想象

教材是學生練習說話的一塊沃土,為了讓課文插圖激發(fā)學生說話的興趣,在課堂中,教師要先運用插圖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愛想象是小學生的特點,精美的插圖能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讓學生浮想聯(lián)翩。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圖畫的同時,應(yīng)要求學生透過圖畫內(nèi)容想象隱藏在圖畫背后的東西,使畫面中的人物、事物鮮活豐滿起來。

例如四年級上冊Unit 6 的cartoon time板塊講述的是Bobby和Sam外出去一家快餐店用餐。Sam想要吃魚,Bobby想要一個雞蛋。最后一幅圖Bobby和Sam看到超大的魚后被嚇壞了,這時我就請學生想一想Sam接下來會說什么。有的學生說:big fish;有的學生說:I don’t like it!還有的說:How nice!也有同學直接用中文表達:活的魚,魚怪呀……各種各樣的答案,大家邊笑邊熱烈地討論著。

當學生熟練掌握課文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再一次觀察圖畫,展開想象,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而進一步練習把語言說得更熟練、具體、生動、形象。

(三)插圖排序,幫助記憶

為了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習慣,教師應(yīng)注意充分挖掘和利用課文插圖的潛在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從插圖中來學習記憶所學內(nèi)容。

例如,四年級上冊Unit 2 的cartoon time板塊,Sam給Bobby表演魔術(shù),先后變出了三個芒果。書本上4幅圖情景相似,所以我就把插圖重新排序,讓學生先觀察插圖,進行討論,然后讓學生嘗試自己排序,我又出示插圖對應(yīng)的文字,讓學生進行學習。學生根據(jù)情景吸取課文中的語言,對他們記憶課文有很大的幫助。最后,接著我又復現(xiàn)插圖,幫助學生正確復述故事。

二、巧練閱讀,體會文之趣

Cartoon time板塊講述的是小老鼠Bobby和小貓Sam等卡通人物的趣味小故事,這樣的趣味閱讀學生非常喜歡。通過對Cartoon time的學習,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能,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

(一)動畫輔助,感知故事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特別喜歡觀看動畫。所以對Cartoon time進行教學時,我就先出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邊看動畫邊找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