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標語范文

時間:2023-04-03 21:42: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溫馨提示標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溫馨提示標語

篇1

1、經營以誠取信消費依法維權

2、美麗**我的家放心消費靠大家

3、放心購物有絕招

4、誠實守信手牽手放心消費心連心

5、放心消費你我出力和諧社會大家得益

6、消費前看證照消費后索發(fā)票

7、銷售的是誠信購買的是放心

8、手拉手創(chuàng)放心消費環(huán)境心連心建文明和諧社會

9、營造放心消費環(huán)境展現誠信行業(yè)風采

10、微笑歡迎您誠信服務您放心送給您江蘇通州邱劍波

11、經營選擇誠信消費選擇放心

12、放心消費一小步和諧社會一大步

13、對消費安全多一點關注為美好人生盡一份責任

14、構筑產品質量“防火墻”編織放心消費“維權網”

15、按需點菜不浪費知足“腸”樂又實惠

16、消費關乎民生放心彰顯和諧

17、共創(chuàng)放心消費同迎奧運盛會

18、消費是您的權利放心是我的承諾

19、莫因損小而不維莫因利暴而為之

20、網絡購物有風險謹慎支付防詐騙

21、誠信贏得市場放心溫暖人心

22、發(fā)票雖然小維權少不了

23、唯利賺一時誠信贏一世

24、共創(chuàng)誠信社會同享放心消費江蘇無錫嚴西樓

25、不開昧心店常有回頭客

26、我的誠信贏得你的放心你的放心檢驗我的誠信

27、做誠實守信經營者當文明理性消費者

28、誠信自律你我他放心消費千萬家

29、今天付出誠信明天收獲信譽

30、放心消費責任有約

31、厚德能載物誠信得天下

32、誠信經營贏天下放心消費樂萬家

33、誠信經營聚焦繽紛世界理性消費演繹精彩人生

34、平安和諧是**的風景放心消費是江蘇的名片

篇2

論文摘要:從改革開放以來,新聞傳播由以往的媒體傳播什么,受眾就接受什么,轉到媒體需要依賴受眾的需求來安排自己的節(jié)目。這也就成就樂今天這個話題,為什么我們要注重研究新聞傳播中新聞標題與受眾心理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較好的傳播效果。使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得以真正實現。 

標題是新聞的眼睛,新聞靠“眼睛”傳神。古詩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個人有了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就會精靈許多。魯迅說過:記人,最好記他的眼睛??慈讼瓤囱?看文先看題;“貨賣一張皮,稿看一個題”,說的都是這個道理。一個亮眼的標題,能在最短時間內吸引讀者,報界所謂“三步五秒”之說,就是指,讀者到報攤買報紙時,選擇哪一種報紙,考慮的時間只在走動三步之間五秒之內,所謂“五秒效應”即是。聯(lián)合國湯姆森基金會所編的《新聞寫作基礎知識》一書中指出:“你可以把馬牽到水邊,但你卻無法強迫他飲水。當你把你的報紙送到讀者手中,你也可以遭到類似的問題:無法強迫他閱讀。不過,有一個辦法可以誘使他閱讀你的報道,那就是運用精彩的標題?!币虼?幾乎每家報紙都把制作好新聞標題作為看家絕活。 

新聞標題是新聞的題目,不能脫離新聞而獨立存在。但它又是新聞寫作的再創(chuàng)作,標個好標題并不比寫出新聞內容更省力?,F在有些標題,內容貧乏,缺乏事實,如“全力建好重大工程”,就像一個口號,沒有將如何建好重大工程的核心信息提煉出來。如改成“俞正聲:讓市民早日喝上優(yōu)質水”就將市領導前往重大工程現場,慰問民心工程建設者并提出要求的事實亮了出來。標題一定要凸現事實主體、把握核心信息,將文章中的興奮點提煉出來,一條標題中應該做到不少于一個興奮點,包括重要的新聞人物、離奇的新聞時間,重大或者是新奇的事件本身等。 

受眾的心理狀況也是新聞標題制作過程中必須予以重點考慮的因素。從原則上來講,即使是針對不同的受眾,新聞標題的作用都是想受眾傳達一定的新聞事實,但是如果將受眾的心理因素考慮其中就有一種類似于“自然選擇”的機制在里面,吸引我的我就關注一下其內容,不吸引我的,只是看一下標題就過去了,也會因為其并不出彩,從而使這個新聞被人們所忽略,而達不到預期的傳播效果,尤其是在媒介發(fā)揮其“議程設置”功能,亦或是輿論導向引導的時候。 

傳播學中有一句話叫:“傳則求通?!币笸▌t必須研究受眾。在我國現行社會運作模式中,受眾實際上已經分化,為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應該對不同的受眾進行分類考察。本文試圖從觀點的角度對此進行一點粗淺的分析,而不涉及實證??紤]到受眾分類可以有不同的角度,而在改革開放前新聞媒介將全國人民群眾都統(tǒng)一視作思想一致的單向度群體。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社會分層不斷發(fā)生變化,同時帶來了思想意識的不斷變化。在頻繁向有序的變動中,除了確實無所適從的人外,大部分人找到了自己所屬的社會階層,即將自己“定了位”,也就有了這一階層的思維習慣和價值取向。所謂的“白領”、“中產”、“失業(yè)者群體”等就是社會學意義上的社會分層。但社會學的分層一般集中在經濟能力的劃分上,而在變動社會中更有影響力的應該是思想的劃分。與此同時,我國的新聞媒介是從屬于黨的事業(yè)的一部分,負有“宣傳、教化、引導”責任,面對新形勢下的受眾,要有新的傳播方式方法,也就必然要重新認識受眾,重新認識受眾思想。 

大略來講,現階段我國受眾可以分為迷茫型、等待型、參與型、進取型四種。前兩類占了受眾的大多數,屬于需要被媒介引導的群體,第三類的人數正逐漸增加,最后一類目前還是少數,但不可忽視其存在。 

參與型受眾意志較堅定,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較強,且相當部分有知識有文化,所以他們對未來抱著較積極的態(tài)度,較少背負傳統(tǒng)的包袱,反而融入社會主流思想,參加建立新秩序的隊伍,以達到各自目的。這個群體的人一般分布在20——45歲人群,有中高層職位公務員、大部分留學回國者、中青年知識分子、在本行業(yè)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經營者、企事業(yè)單位中的技術和管理骨干等等。他們大多數曾或多或少享受到新秩序帶來的好處從而認同新秩序,也希望通過參與使機會更均等,社會更公平。與等待型相似的是,該類人群同樣關心傳媒報道,特別是喜歡接受大量信息;不同的是對帶有結論性的報道并不盲從,代之以自己的思考并爭取發(fā)表意見的機會。 

進取型受眾相對于我國巨大的人口數量,該類人群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富有思想和行動力,給人以“精英階層”的感覺。這個群體是文中提到的所有群體中最沒有年齡特征但最具有知識特征的群體,絕大部分集中在高級知識分子、官員、大企業(yè)家中。比如各門類學科帶頭人、為政府或企業(yè)充當“智囊”的專家學者群、留學回國創(chuàng)業(yè)者、大型成長性企業(yè)所有者和高層經營者、高層公務員等。這個群體的人接受世界先進思想、文化的能力很強,希望及早建立起與國際慣例接軌的新秩序。他們或者從思想和行為上影響決策者,或者本身就具有某種程度和范圍的決策權。媒介對他們而言是影響、利用、左右的對象,是他們發(fā)表意見進而推動社會的論壇。 

為了更好的吸引和培養(yǎng)進取型和參與型的受眾,網絡媒介出現了。網絡是這部分受眾在成為媒介受眾的同時也承擔了新聞傳播者的角色,根據個人不同的心理結構,網絡上開始出現了五花八門的新聞標題,再加上經濟因素的刺激誘惑作用,新聞標題在吸引更多受眾的同時也開始引發(fā)了一系列問題,例如網絡暴力等。這是網絡個人新聞的傳播。影響更加惡劣的是網絡傳播媒體。評議會指出,制作有特色的新聞標題,以大幅度提高新聞的內在價值,借此賺取點擊率,是今天網絡媒體運作的常態(tài)。但是,聽任不負責任的,隨意的標題制作,勢必就會產生誤導網民、誤導輿論的后果。勿庸諱言,傳統(tǒng)媒體近年來出現的“標題黨”現象,極大地影響了新興的網絡媒體,而網絡媒體反過來對這一現象更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造成新聞標題屢屢發(fā)生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網站經營思想存在偏差,以及編輯責任意識、法律意識的缺失。新聞標題制作的基本要求是“題文一致”,即標題首先應該能準確地揭示新聞的基本內容,避免以本人主觀判斷或主觀意愿進行傾向性或斷章取義的表達,尤其是要避免通過導向錯誤、格調低下的標題傳達錯誤的信息。新聞標題制作做到動情而不煽情,通俗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浮滑,以真正值得關注的內容和深度的思考來吸引網民,是每一位網站新聞編輯應該認真對待的問題。從網站高管到每一名編輯必須意識到,要想使網絡媒體盡快走向成熟,必須拋棄各種低劣的運作手法。 

總歸而言,對于新聞標題與受眾心理研究的重點問題就是新聞傳媒機構怎么樣能夠吸引并保持一定量的受眾的問題。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媒體應該以怎樣的身份參與到手中的日程生活中,從而使新聞標題更具有通俗意義,而不是生硬的灌輸某種意念,使受眾在整個傳播過程中處于主動而非被動地位,真正實現媒體的上通下達作用和人民當家作主的權益。 

參考文獻: 

人民網北京 2009年9月9日下午,北京網絡新聞信息評議會召開本年度第六次會議,主題為:網絡新聞標題的制作應準確、規(guī)范。 

篇3

電視新聞媒體嘗試通過跨媒體方式吸引觀眾,讓觀眾參與到節(jié)目中來,實現“長尾效應”,并讓“長尾”變得更粗、更長,不斷擴大粉絲群人數,提高品牌影響力。

1.創(chuàng)新渠道和產品,創(chuàng)造參與性文化

美國XTRANMAI.COM網站推出了這樣一個產品:在網上提供用以制造視頻格式的軟件,普通人在幾分鐘內就能制作出高效、專業(yè)的視頻。

電視新聞媒體不妨嘗試開拓類似的全媒體新平臺,讓觀眾參與進來。通過網上設定的專區(qū),利用可輕易上手操作的軟件,觀眾就能把自己拍攝的視頻或圖片制作成新聞,供電視新聞欄目使用。媒體還可利用這一制作平臺,推出如“誰家的客廳最有味”、“我的寵物最可愛”等活動,給觀眾更直接、更新穎的參與機會。多樣而深入的互動,有利于觀眾進一步支持品牌和節(jié)目內容,從而增大受眾群。

2.營造“社區(qū)感”,讓觀眾來找新聞

“如果新聞這么重要,自然而然會讓我們知道”——這是目前青年人對待新聞的態(tài)度。朋友說重要,他們才覺得重要。

因此,作為傳統(tǒng)媒體,電視新聞應主動和新媒體進行新的合作,嘗試引導觀眾采取多種方式收看節(jié)目。如,利用類似FACEBOOK的新聞社區(qū),設置新聞話題,受眾一旦實現了觀點表達和價值共鳴,進而通過社區(qū)的渠道在朋友之間傳遞,我們就尋找到了全新的受眾渠道。這種社區(qū)感更適應年輕人的口味,能讓觀眾主動去尋找新聞節(jié)目。

3.創(chuàng)新方法,創(chuàng)造新聞節(jié)目線上線下互動

針對受眾對體驗性和主觀性互動方式需求的增強,電視新聞的推廣、宣傳活動必須創(chuàng)新方法并與新媒體廣泛合作。

美國的一些電影公司會在電影放映現場請電影主創(chuàng)人員到場,或擺放電影中的道具,以讓觀眾獲得獨特的收視體驗。電視新聞的推廣可以借鑒這一做法,讓合適的新聞人物到現場與受眾進行更直接的互動。

替換性游戲也是可以嘗試的電視新聞與觀眾互動的新手段。如:與網站合作設計角色扮演類的實境游戲,推出我是《有一說一》(江蘇臺公共頻道的一檔新聞評論節(jié)目)記者的虛擬游戲,通過參與節(jié)目調查方式獲得編碼,利用代碼加入設定網站找線索,參與游戲。制作一個IPAD互動軟件,推出《我是有一說一主播》,受眾可以通過自己的視頻與虛擬新聞演播室直接對接,體驗播新聞的感覺。

找不同的觀眾群,而不是同一時間的觀眾群,通過不同的模式去積累觀眾群。這些特別的互動渠道,有助于提升受眾與新聞欄目的親近度,也是獲得新受眾群的好方法。

二、創(chuàng)新節(jié)目內容和新聞表達形態(tài)

1.搭載新媒體,讓新聞觸角更豐富細膩

移動、聯(lián)通目前開發(fā)的多終端系統(tǒng),完全可以為電視新聞所用。利用公眾發(fā)稿、發(fā)片系統(tǒng),電視新聞欄目可以增設“全民記者”新聞來源。當然,重大新聞仍然由記者制作完成?!叭裼浾摺毙侣勗吹囊耄梢詳U充媒體的記者數量和信息庫,通過后期整合,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充實新聞選題源。

聯(lián)通的“360度全球眼”在國內許多關鍵點,移動在重要城市的交通要道口都設有探頭,電視新聞與他們的合作關系一旦確立,這些探頭都能為我所用:惡劣天氣、交通情況、重大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能成為電視媒體的臨時機位。

利用這一系統(tǒng),我們還可以在國內尋找新聞評論員,利用筆記本電腦上的攝像頭,就能不受地域限制,與各類權威、專家實現視頻連線。

2.通過新媒體平臺,改變傳統(tǒng)電視新聞的播報形態(tài)

電視新聞節(jié)目開展網上直播的同時,還應主動在網上設置對新聞話題的調查和討論,適時公布觀眾調查指數,引入微博觀點,全程字幕呈現,易于受眾對新聞產生共鳴。

3.轉換平臺,定制化滿足不同受眾群的內容需求

新媒體時代,傳統(tǒng)電視新聞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受眾的需要,在電視頻道這個傳統(tǒng)平臺之外,還可以有更精彩的表現。

利用社交媒體,讓觀眾與節(jié)目互動、投票,給觀眾不同角度的展示。

把長版本的新聞故事放在網上,邀請觀眾上傳與新聞相關的視頻。

參照美國電視臺(BBKING)的做法,利用電子地圖,讓大家一起去尋找新聞事發(fā)地。在全新的平臺上,電視新聞可以完成傳統(tǒng)電視平臺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三、創(chuàng)新電視新聞運作體系

1.適應型改造,記者運作流程面臨變革

當電視新聞走上多樣化之路,記者工作流程的再造顯得尤為重要,傳統(tǒng)電視媒體對記者的要求也在發(fā)生著改變,美國一些地方電視臺對年輕記者的要求是,具備在多平臺不同類型稿件、視頻節(jié)目的能力。

以NBC記者制作一檔關于總統(tǒng)的新聞為例,一般流程是:完成現場直播——向有線電視新聞網提供內容(與直播內容可能不一樣)——加入分析發(fā)到因特網上——在因特網上針對問題做解答——傍晚黃金時段對事件綜述。

與此同時,NBC改變了記者蹲守固定條口的做法,由不同的人負責不同的興趣區(qū)。NBC一個合作電視臺將采訪組分6到8個團隊,每個團隊都由制片人、記者構成,節(jié)目類別分為健康類、精明消費者、當地環(huán)境、社區(qū)好消息、生活方式等,不同的團隊成員都逐漸成為各自領域的專家,制作的節(jié)目要適合在不同傳輸平臺上播出。

NBC的實踐經驗為我們的電視新聞流程再造提供了思路。為了進一步提高生產力,適應新媒體格局,我們目前的電視新聞條口分割的格局可以適當進行調整,改變一個記者只向某一個平臺和欄目供稿的現狀,進一步提高記者的工作效能,提升新聞整體運作效率。

2.節(jié)目評價標準應增加參與度指標

隨著電視新聞表達方式的多樣化,考核一個欄目的得失成敗就不能僅僅依靠收視率指標,適時引入參與度考核,是多平臺的衡量體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邀請觀眾網上答題、對電視節(jié)目的討論、熱點話題測量、新聞價值、回復率和評論量,等等,都應納入對電視節(jié)目是否成功的考量標準。

3.地方電視臺,術業(yè)有專攻

美國一些地方電視臺不再報道其他臺正在報道的內容,只針對觀眾感興趣的話題。比如,某臺專門報道“政府如何花錢”,向觀眾推廣他們的報道話題,其他各檔新聞都有這個內容的故事,夜間新聞中,每天花半個小時來討論此話題。

我們的電視新聞,特別是地面頻道,也應思考——究竟報道哪些新聞給受眾,才能形成人無我有的特色?

篇4

關鍵詞:世界杯新聞標題省略隱含

四年等一回的世界杯大戰(zhàn)讓“地球繞著足球轉”,與此同時,世界杯帶來的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新聞大戰(zhàn)。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我國體育事業(yè)空前繁榮,大眾傳媒競爭異常激烈。毋庸置疑,作為新聞之窗的“標題”給人的第一印象已成為競爭成敗的“殺手锏”。新聞工作者為了提高標題的藝術魅力,從語言要素與非語言要素方面采取了多種有效手段,“省略”和“隱含”便是其中的兩種語法手段。

一、世界杯新聞標題的省略

本文主要從詞類省略的角度來分析世界杯新聞標題的省略。

世界杯新聞標題中,助詞、介詞和量詞這三類詞語的省略居多。首先,由于標題的字數有限,出于“經濟原則”,信息含量少的詞語一般省略,助詞、介詞、量詞便是如此。其次,根據完形原則,受眾在閱讀標題時根據已有的經驗或常識往往能準確地補出省略部分,即使一時不能補出,標題中省略的不少語義成分在篇章中都有體現。

(一)助詞省略

世界杯新聞標題中助詞的省略最為常見的是時體助詞的省略和結構助詞的省略。

1.時體助詞的省略

現代漢語的時體助詞有三類:過去時體助詞、進行時體助詞、將來時體助詞。大量的世界杯新聞標題對以上時體助詞進行了省略。例如:

(1)首戰(zhàn)進六球前無古人(《體育周報》2010年6月15日)

(2)勒夫捧咖啡研敵情(《體壇周報》2010年6月14日)

(3)電腦游戲預測西班牙奪冠(《體育周報》2010年6月7日)

例(1)實為“首戰(zhàn)進過六球前無古人”,屬于過去時體助詞的省略。例(2)應為“勒夫捧著咖啡研敵情”,是進行時體助詞的省略。例(3)實際上是“電腦游戲預測 西班牙將奪冠”,屬于將來時體助詞的省略,因為此則新聞標題的報道時間是在世界杯剛開始時,只是電腦游戲對未來冠軍的一種預測。一般說來,世界杯新聞標題在篇章內容中往往表明新聞事件的發(fā)生時間,但時體助詞在標題中一般不出現。由于新聞標題具有稱名性特征,篇章內容在轉化為標題時,往往將某句話中的時體助詞省略。

2.結構助詞的省略

這里主要討論結構助詞“的”的省略。“的”只有語法意義而無詞匯意義,這對于追求簡省性的標題來說無疑成了省略的充分理由,只要在不影響理解的情況下均可省略。

(4)西班牙奪冠五大理由(《體壇周報》2010年6月12日)

(5)國際足聯(lián)六宗罪(《體育周報》2010年6月13日)

例(4)應為“西班牙奪冠的五大理由”。一般情況下,動詞作定語時,結構助詞“的”的省略具有強制性,但標題語境卻可打破這種限制,在動詞后強行省略,在簡潔的同時也增強了標題的稱名性。例(5)應為“國際足聯(lián)的六宗罪”。在非標題語境中,專有名詞作定語時其后的結構助詞“的”是強制出現的,但標題語境中卻可強制省略。

(二)介詞省略

介詞也是現代漢語中虛詞的一種。眾所周知,虛詞承載的語義信息量低,所以在世界杯新聞標題中介詞也常常被省略。如:

(6)誰將決戰(zhàn)南非之巔(《中國體育報》2010年7月5日)

(7)贈衣曼德拉(《體壇周報》2010年6月12日)

(8)多梅內克不變應萬變(《體壇周報》2010年6月11日)

(9)阿根廷爭議中出線(《中國體育報》2010年6月12日)

例(6)屬于不及物動詞擴大使用范圍帶來的省略,“決戰(zhàn)”本為不及物動詞,其后一般不能帶賓語,若非要帶賓語則必須通過介詞引出,而此處“決戰(zhàn)”后接“南非之巔”,明顯省略了介詞“于”。例(7)的動賓短語“贈衣”后帶賓語“曼德拉”。眾所周知,一般情況下,動賓短語后是不能帶賓語的,此處實為“贈衣給曼德拉”,省略了介詞“給”。例(8)在謂語動詞前省略了介詞“以”,應為“多梅內克以不變應萬變”。例(9)省略了謂語動詞之前的介詞“在”,實為“阿根廷在爭議中出線”。介詞的省略遵循了“經濟原則”,使新聞標題簡明直觀、易讀易記。

(三)量詞省略

現代漢語中量詞所承載的信息量非常有限且其與相關名詞的搭配已經固定化和規(guī)范化,所以,為了實現新聞標題的經濟性,表達者常常將其省略。

(10)馬拉多納首戰(zhàn)欲用三前鋒(《中國體育報》2010年6月11日)

(11)英超118人參賽世界杯(《中國體育報》2010年6月12日)

(12)口誅筆伐催生八年第一帽(《體壇周報》2010年6月18日)

(13)學美國,希帥7勝博斯克(《體壇周報》2010年6月17日)

以上標題分別省略了量詞“位”“個”“頂”“次”。類似例子還有很多,且省略的量詞多種多樣,但這不僅不影響讀者對標題的理解,反而增強了標題的簡潔性。

二、世界杯新聞標題的隱含

“隱含作為一個語義概念是指語言在線性序列上不能添補但是在語義上暗含某種意義、或者雖能填補但是添補的詞語不只是一種的語言現象”(張國憲,1993)。這里所說的標題隱含是指標題在語言結構的表層不能添補,但在語義上暗含某種意義,或者雖可添補但添補的詞語不只是一種可能的語言現象。世界杯新聞標題的隱含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孤立結構隱含

語法學界一般把在任何語境中都不能成句的語言形式稱作粘著結構。標題中的有些結構雖然在特定的語境中可以成句,由于標題沒有一般意義上的上下文等語境,作為標題顯得很孤單而且意猶未盡,劉云稱這些結構為孤立結構。世界杯新聞標題中由孤立結構造成的隱含主要包括介賓結構、偏正結構、聯(lián)合結構三種類型。

(14)以快樂的名譽(《中國體育報》2010年6月11日)

(15)一個硬漢的倒下(《體壇周報》2010年7月5日)

(16)槍炮與啤酒(《體育周報》2010年6月28日)

看到例(14)這種介賓結構的標題,讀者往往心生疑問,迫切想知道“以快樂的名譽”干什么。當然,篇章內容中大都會提示標題的相關內容。用這種介賓結構造成了孤立結構的隱含,不僅簡練概括,而且擴大了標題的語義容量,同時也調動了讀者的閱讀積極性,達到了特定的傳播目的。例(15)這種由偏正結構構成的隱含,只給讀者提供了一個話題,可以說是“拋磚引玉”,使標題引而不發(fā),吸引讀者繼續(xù)往下閱讀,從而獲得所需的關鍵信息。例(16)是由聯(lián)合結構造成的孤立隱含,其標題中并列成分之間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嚴格的平等并列關系,而是在語義上實現多層次多側面的相互關聯(lián),由此形成一種語義張力,擴大標題承載的信息量,增強其傳播效果。

從以上可以看出,由孤立結構造成隱含的標題,雖然語法不自足,語義不完整,但用之做標題卻可用最簡潔的形式凸顯焦點信息,并富于表達力和吸引力。

(二)施事、受事隱含

施事是動作行為的發(fā)出者、主動者,受事為動作行為的承受者、受動者。施事和受事在標題語境中屬于次要信息,為了突出焦點信息,大量的世界杯新聞標題將其隱含。

(17)誓用金杯作別足壇(《體育周報》2010年7月9日)

(18)輸給中國隊(《體壇周報》2010年6月11日)

(19)國王首相輪番接見(《體育周報》2010年7月15日)

(20)應蘭:我相信……(《中國體育報》2010年6月11日)

例(17)、(18)為施事隱含,且都屬于施事主語的隱含,目的是吸引讀者往下尋找其動作行為的發(fā)出者。例(19)、(20)為受事隱含,例(19)中具體“接見”誰,乍一看讀者并不知曉。例(20)省略號的使用使受事的省略一目了然,同時也使標題顯得意猶未盡。

(三)分句隱含

分句是結構上類似單句而沒有完整句調的語法單位,也是構成復句的基本單位。一般情況下,分句是配對使用的,但在標題中大多數分句卻是單用的,沒有與之相應的其他成分,稱之為分句隱含。例如:

(21)如果巴西碰上阿根廷(《中國體育報》2010年7月2日)

(22)因為我們一樣(《中國青年報》2010年7月13日)

(23)韓國隊晉級不僅靠奔跑(《中國青年報》2010年6月24日)

(24)偉大,不只是靠毛衣(《體壇周報》2010年6月28日)

例(21)屬于假設復句前分句關聯(lián)詞語的使用,例(22)是因果復句前分句關聯(lián)詞語的使用,例(23)、(24)是遞進復句前分句關聯(lián)詞語的使用,這幾例均將后一分句隱含。在正常語句中,有些關聯(lián)詞語是配對使用的,但在上例中卻都是單用的,且均使用前一分句,這種現象稱之為“傾前性”(劉云,2005)。當然,并不是所有復句中前分句使用的關聯(lián)詞語都可單用,因果、假設、條件、遞進、讓步句的前分句關聯(lián)詞語可單用,并列、連貫、選擇句則不可單用。即使在能單用的關聯(lián)詞語中,各個使用頻率也大不相同。雖然分句在非標題語言中一般不能成句,但在標題語言中單用卻能恰到好處。

“由于標題制作在一定程度上基于對讀者的背景知識和理解能力的主觀判斷,在充分估量后,可以利用讀者的能動性做出適合的隱含,省其能省,以便實現對說明部分的強調,讓讀者直接感受焦點內容,更輕松快速地理解關鍵信息。”(趙艷芳,2005)。標題是新聞之窗,一則新聞能否將讀者成功鎖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標題。新聞標題是語言的藝術,由于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要想在第一時間吸引讀者的眼球,除了要簡潔地傳達新聞信息外,還要增強標題的藝術魅力,讓讀者從中獲得美感,進而提高閱讀興趣。

參考文獻:

[1]尹世超.標題語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2]劉云.漢語篇名的篇章化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郭燦.論新聞標題中的語法省略[D]長沙:湘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4]張國憲.談隱含[J].中國語文,1993,(2).

篇5

【關鍵詞】《南方都市報》 新聞標題 語言特色

新聞標題即新聞的題目,通常位于正文之前,以大于正文的字號,用精煉的詞語,對新聞主題進行富有特色的濃縮和概括,是新聞中心思想最精確、最抽象、最集中的凝練和展示。①新聞標題不僅是新聞事實的濃縮與結晶,也是對新聞事實的認識與評價,是新聞價值的集中體現。②好的新聞標題往往能在第一時間吸引讀者的眼球,起到“導讀”、“導思”的良好作用,使新聞大為增色。反之,平淡無奇的新聞標題則會削弱讀者的閱讀興趣,影響新聞報道的傳播,有時甚至埋沒了一些重要的新聞報道。③在媒介競爭激烈的今天,新聞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新聞的競爭更多變成了新聞標題的競爭?!赌戏蕉际袌蟆返男侣剺祟}大都以口語和白話為主,質樸平實、明白曉暢卻不乏生動活潑。本文將從語法、音韻、修辭三個方面來分析《南方都市報》新聞標題的語言特色。

一、《南方都市報》新聞標題的語法特點

新聞標題不僅要遵循其制作原則和規(guī)律,更要概事達意體現文章的精髓,起到良好的傳播效果,從而實現新聞傳遞信息的價值。④本文主要從詞語選擇和句式安排兩個方面來分析《南方都市報》新聞標題的語法特點。

(一)新聞標題詞語的選擇

《南方都市報》制作新聞標題時,恰當選用詞語,使新聞標題既言簡意賅、生動活潑,又能有新意,其新聞標題的詞語選擇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巧用動詞傳神

動詞是現代漢語中最具活力的詞語,是使新聞標題動起來、活起來的制勝法寶,因而常用于新聞標題之中。

代表委員開微博只被“粉”不“粉”人

“粉”也是一個動詞,是“fans”的中文音譯“粉絲”的活用,表示關注或支持某人。此處在標題中一個“粉”字不僅生動表達了代表委員開微博只“自說自話”不關注別人觀點的新聞事實,被“粉”與不“粉”人形成鮮明對比,暗示了他們開微博只是流于形式?!赌戏蕉际袌蟆返男侣剺祟}擅長于選用動詞,善用動態(tài)的眼光分析和選擇新聞事實,緊緊抓住最富典型意義的側面,用動態(tài)的語詞表述出來,使標題充滿動感和情趣,適合廣大市民讀者的閱讀口味。

2、善用數詞說話

《南方都市報》的新聞標題很善于用數詞說話,如:

救援難:氣溫0℃、海拔4000米

用“氣溫0℃”和“海拔4000米”來做新聞的標題,把救援難量化成數字,具體而客觀地說明了救援的難度,同時也間接告訴讀者這是有數據可依的,讓受眾相信和理解,體現了《南方都市報》在制作新聞標題時對權威性和準確性的追求。

3、喜用新詞添亮點

所謂新詞語,是指內容新、形式新,原來的詞匯系統(tǒng)中沒有或雖有但內容是全新的詞語。⑤在新聞標題中適當使用大眾化的新詞匯往往能表現新穎別致的特點,充滿時代感,《南方都市報》的新聞標題喜歡用新詞匯來增加亮點,吸引讀者關注,如:

(1)“蟻族”聚居地暫無拆遷計劃

(2)市委書記在線 快去“拍磚”

例(1)中的“蟻族”,例(2)中的“拍磚”都是網絡新詞。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網民的增多,《南方都市報》適當選用新詞入題,和受眾不斷變化的用詞習慣相適應,不僅增加了文章的亮點,讓讀者感到親切,同時也得到了廣泛的青年讀者的青睞,擴大了其讀者群。

(二)新聞標題的句式安排

新聞報道以傳遞新聞信息為主要目的,同樣的信息以不同的信息組合方式傳播所收到的效果會大不相同??v觀《南方都市報》的新聞標題可以發(fā)現,其句式以主謂句為主,同時也注重非主謂句的使用,其特色主要表現為以下兩點:

1、常用主謂句呈現完整要素

主謂句即由主語、謂語兩個成分構成的單句,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句型,它能表達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有利于信息的傳遞,因而常用于新聞標題之中。

長江上游出現嚴重枯水

這是一個完整的主謂句,道出了最重要的新聞事實,表達了完整的意思。主謂句與說話時的口語句式相仿,這樣的新聞標題句式適合《南方都市報》的讀者定位,是其最常用的句式。

2、巧用非主謂句凸顯新聞眼

非主謂句是一種分不出主語和謂語的單句,常常由主謂短語以外的短語或單詞形成,主要有獨詞型的非主謂句和短語型非主謂句兩類。非主謂句與其他句子一樣,能表達相對完整的內容。

(肩)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今日“推銷”奧氏太空計劃:

(主)減去登月 增加就業(yè) 目標火星!

例中兼有動詞性短語和名詞性短語,簡簡單單三個短語就概括了整個奧氏太空計劃,簡潔明了,便于讀者閱讀和理解。《南方都市報》平均每天出報近百版,非主謂句式的運用節(jié)約了讀者閱讀報紙的時間,是“讀題時代”新聞標題的發(fā)展要求。

二、《南方都市報》新聞標題的音韻特點

語音與韻律運用于新聞標題中,可以形成抑揚頓挫、和諧流暢、節(jié)奏明快等音響效果,為新聞標題增加文采,使其看起來形式美觀、新穎醒目,讀起來瑯瑯上口、抑揚頓挫,聽起來悅耳動聽、節(jié)奏感強,使新聞標題富于音樂美?!赌戏蕉际袌蟆返男侣剺祟}也注意營造語言的音韻之美,其音韻特色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廣用押韻協(xié)調韻律

(肩)小嘛小兒郎 垃圾車上讀書忙

(主)七歲男孩周末跟清潔工母親掃大街,抽空看語文書卻說不想上學

例中化用大眾熟悉的歌詞“小嘛小兒郎啊,背著書包上學堂”,不僅使新聞標題充滿了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也能使新聞標題和歌詞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個可以歡快的上學堂而一個想上學堂卻沒得上。同時“郎”和“忙”的同韻呼應,更增加了新聞標題的和諧流暢,與歌詞一樣順口且便于閱讀與記憶,也符合《南方都市報》作為都市報輕松活潑的文風。編輯記者在制作新聞標題時往往喜歡用押韻來增強標題的音韻之美,以求得到讀者的喜愛,但新聞標題不能過于追求形式美或音韻美而忽視新聞事實本身,否則得不償失。⑥

(二)慣用疊音增添節(jié)奏

《南方都市報》常用疊音來增加新聞標題的節(jié)奏感,使標題語音流暢,生動活潑。

冷暖交替,潮潮潮

例中運用“潮”字疊音,不僅強化了語意,突出了新聞的主要內容,而且還協(xié)調了音律,加強了語氣,使新聞標題富有節(jié)奏感。

(三)慎用反復強化音調

新聞標題制作雖然力求簡潔避免重復,但有時為了強化某種感情,突出某一事物時往往運用反復辭格,不僅不顯得多余,反而會增添文采,強化標題的音調。

(肩)市民期望新路牌

(主)夠大 夠穩(wěn) 夠明白

例中“夠”字的反復使用使三個詞語組成的句子一音相承,讀起來順暢連貫,同時也一步步提升了詞語的音調,增強了標題的聲勢,容易引起讀者的注意?!赌戏蕉际袌蟆钒磸V州、深圳、東莞、珠三角等不同城市分疊設計,各自以本地社會新聞為主,其在社會新聞標題的制作中常常追求標題語言的聲、韻、調協(xié)調,使之讀起來順口看起來明白聽起來悅耳,以服務讀者、方便讀者為主。

三、《南方都市報》新聞標題的修辭特點

在新聞標題中恰當地應用修辭手法能使標題變得形象具體、鮮明生動,能進一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幫助新聞言語者更生動明確地表達意圖。⑦下面我們就具體地分析其新聞標題中最典型的幾種修辭特點:

(一)巧用比喻添生動

《南方都市報》新聞標題中常使用比喻。例如:

收入分配調整政策就像農村的笨媳婦

例中, 把收入分配調整政策比作農村的笨媳婦,既形象生動又淺顯易懂。好的比喻更能讓人余味無窮。

(二)善用比擬來傳情

兩小店固話號 突然“玩失蹤”

例中把小店的固話號碼當做人來寫,“玩失蹤”一詞展現了固話號活潑頑皮的小孩氣,充滿了趣味,同時也給受眾設置了一個懸念,吸引他們繼續(xù)閱讀下文。比擬辭格的運用能增加標題的情趣,更能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是都市報社會新聞標題制作常用到的辭格。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運用比擬時必須是真實感情的流露,這種感情要符合所描寫的環(huán)境和氣氛,這樣才能寫得形象、逼真。

(三)好用仿擬增新意

殺雞就用牛刀 第一熱門,西班牙當之無愧

例中,殺雞就用牛刀根據成語“殺雞焉用牛刀”仿擬而來,2008年歐錦賽冠軍,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西班牙隊,全力與法國隊對決,2比0的比分充分顯示出他們的游刃有余,同時高盧雄雞又是法國足球隊標志,此處“殺雞就用牛刀”的仿擬就用得恰到好處,一箭雙雕,是一條難得的好標題。在內容同質化競爭下,《南方都市報》努力謀求新聞標題的差異化來吸引受眾,仿擬是其增加新意的最佳的修辭手法之一,也是其新聞標題語言的一大特色。

(四)妙用設問顯直白

液態(tài)奶價格漲?只是錯覺

例中,奶粉市場不斷傳來漲價的風聲,許多一線城市液態(tài)奶也有漲價的態(tài)勢,液態(tài)奶是否漲價成了普通市民關注的熱點問題,標題通過設問修辭手法簡潔明了地回答了大眾關注的問題。設問修辭適用于各種類型的新聞標題,應用比較廣泛,但設問也要用得恰到好處,要有針對性和啟發(fā)性,不可亂用。

(五)精用雙關添風趣

班機試“灰”成功 歐洲復航有望

例中的試“灰”兼顧了“試灰”與“試飛”的雙重意思,雙關入題,簡潔、生動。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都市類報紙要以其受眾的理解水平適當運用雙關辭格,既要含而不露,又不能造成誤會或歧義,除此還要注意雙關內容的思想性,不能單純追求風趣和含蓄。

報業(yè)競爭的實質是對讀者的競爭,所以新聞標題的制作在遵循新聞規(guī)律外,更要以吸引讀者為準則,好的新聞標題的制作需要各種技巧的綜合運用。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南方都市報》的新聞標題在語法上,選用精當的詞匯和巧妙的句式安排;在音韻上,借助押韻疊音等手法使新聞標題達到音韻之美;在修辭上,各種辭格連用、兼用和套用,三方面有機結合以求達到最佳傳播效果。在當今新聞同質化環(huán)境下,以新聞標題制勝,這也是《南方都市報》在激烈的媒介競爭中勝出的一大原因?!?/p>

參考文獻

①③彭朝丞、王秀芬:《標題的制作藝術》[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

②彭文峰,《新聞標題中的辭格藝術――〈廣州日報〉、〈南方都市報〉的新聞標題為例》[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9(8)

④周勝林、尹德剛、梅懿:《當代新聞寫作》[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⑤劉路:《新聞標題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⑥馮印譜:《新聞標題制作100招》 [M].廣東:南方日報出版社,2006

⑦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6

[關鍵詞]強勢模因;模因論;英語體育新聞標題;語用功能

一、引言

當今社會,體育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公眾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體育新聞。體育新聞的“點睛之筆”,體育新聞標題更是重中之重,它可以幫助讀者在較短的時間內選擇并獲取較多的體育信息。體育新聞工作者在創(chuàng)造體育新聞標題時煞費苦心,使用各種語言手段,比如強勢語言模因,以此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鑒于此,本文從美國主流報紙LosAngeles Times,The New York Times andU.S.A.Today的官方網站篩選出部分使用強勢模因的體育新聞標題,從模因論的視角對標題中的模因現象進行語用分析。

二、模因論

模因是文化信息傳播單位,模因論則是研究模因的復制傳播機制。模因之間進行著激烈的生存競爭。只有通過同化、記憶、表達和傳播這四個復制階段,同時在長壽性、多產性和復制忠實性三方面表現值較高的模因才有可能在競爭中獲勝。在競爭中有些模因多次得到較忠實的復制,并長時間存活下來,這些模因稱之為強勢模因。強勢模因既包括強勢的語言模因,比如諺語,固定短語,社會流行語等,又包括強勢的思想或文化模因,比如西方主導觀念“個性自由”,奧林匹克精神等。

體育新聞標題承載著體育新聞的主要信息。此信息能夠在讀者之間得以復制和傳播。在模因論的視角下,體育新聞標題是一種模因。體育新聞工作者可以將這種新的模因捆綁到復制傳播能力強大的強勢模因上面,實現一些語用功能,達到良好的交際效果。

三、英語體育新聞標題中強勢模因的語用功能

1.信息功能

信息功能是指在體育新聞標題中恰當的使用強勢模因,可以概括出該則體育新聞的主要信息或是表達該則體育新聞暗含的社會文化信息,包括展現民族精神、傳播體育精神、體現價值取向等等。請看下例:

(1)BobcatsHaveBeenThorninLa-kers’Side(Los Angeles Times,Mar.5,2010)習語thom in one’s side本意是“眼中釘肉中刺”,指不斷令人傷腦筋的事情。(1)中使用這一強勢語言模因,形象有效地概括了此則體育新聞的主要信息是籃球隊Bobcats已連續(xù)幾次打敗籃球隊Lakers。這使得Lakers在絞盡腦汁想辦法如何反敗為勝。

(2)LeBron,Cavs Halt Hawks forBack-to-back 60-win Seasons(U.S.A.Today,Apr.2,2010)

(2)中將球員LeBron放置在他所在的球隊Cavs前充當主語,同時又隱喻性使用了動詞短語halt Hawks。這樣,這個新聞標題既傳達了此則新聞的重要信息是LeBron幫助Cavs在比賽中打敗了球隊Hawks,又暗含了此則新聞背后的西方社會文化信息,即注重個人發(fā)展的“個人主義”及體育賽場上的“競爭精神”。

2.吸引功能

吸引功能是指在創(chuàng)造體育新聞標題時,新聞工作者會有技巧地使用強勢模因保留一些信息,喚起讀者的興趣閱讀新聞找到詳細的信息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蚴鞘褂脧妱菽R?,尤其是修辭手段這種強勢語言模因,創(chuàng)造一些美學效果,增強標題的吸引力。例如:

(3)Pioblem Child Becomes Com,pletePlayer(TheNewYorkTimes,Apr.6,2010)

(3)中problem和player,child和complete構成兩組頭韻,同時兩個名詞短語problem child和completeplayer形成對偶。通過使用頭韻和對偶這兩個強勢的語言模因,此則新聞標題既創(chuàng)造出韻律美和語言形式的對稱美,又能激發(fā)讀者的好奇心去閱讀新聞弄清楚這則新聞是關于哪個運動員的及這個運動員又是如何由問題兒童變成了全面的球員的。

3.經濟功能

經濟功能是指在體育新聞標題中恰當地有技巧地使用強勢模因既可以使新聞工作者不費力氣地傳播新聞信息又可以使讀者不費力氣地理解接受此信息。而且,使用強勢模因還可以較少的語言形式取得較大的交際效果,使標題在表達形式上簡潔,表達內容上精煉。請看下例:

(4)Knicks BombAwayin FourthQuarterto Edge Bobcats(U.S.A.Today,Feb,2,2010)

(4)中僅僅通過隱喻性使用生動短小的動詞短語bomb away和動詞edge簡約而又有效地傳達出更多的信息,即球隊Knicks在與球隊Bobcats的激烈比賽中險勝后者。

篇7

關鍵詞: 高中英語教學 新課標 存在問題 應對策略

長期以來,我國高中英語教學一直遵循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與管理制度,單一化的教學方式目前已經難以適應時代的需要。作為對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化,教育部研究并設計了新型課程標準,旨在落實素質教育的相關要求。針對新課標的要求,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一線教師在教育模式與授課方法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在新課標的具體落實過程中,教學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同時暴露出了較多亟待改正的問題。下面分別對課堂實施策略、實施問題、解決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一、新課標下課堂實施策略

高中英語新課標課堂實施策略主要以現代教育理論與思想為理論指導,在對教學過程的要素與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后,編寫出教學指導策略。教學實施策略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英語教學中,它主要體現在教學內容、手段、方法的選擇與組合過程中,以實際教學方案為載體。另外,教學策略具有較強的靈活性,這一點區(qū)別于教學方法的概念。一般來說,高中英語教學實施策略具有指向性、整合性、靈活性、啟發(fā)性、可操作性幾個主要特征,與高中英語教學的目的性與單一性相對應。從分類上看,高中英語課堂實施策略主要分為課堂提問策略、呈現策略、激勵策略、學習指導策略等。另外,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有機會進行積極的問題探究與對話交流,個性發(fā)展狀況較為理想。

二、新課標實施中的問題

1.單一化的講授模式

在新課標要求下,一線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自我學習,但在實踐教學中,“穿新鞋走老路”的問題依然較為嚴重。具體來看,多數教師依然遵循原有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教師自身的教學觀念并無顯著變化。在教學中,由于教學任務壓力較重,而且高中教育依然以應試為主要目的,因此很多教師只能“無可奈何”地采取以講代學的方式進行授課。另外,還有部分教師采取以不變應萬變的方式,固守原有的機械化教學模式,客觀上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英語教學重歸“啞巴英語”的歧途。

2.形式化的教學活動

目前,高中英語教學依然存在較為嚴重的重形式、輕內容的問題。教學活動作為教學手段的一種,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提升教學水平。但部分活動過于形式化,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只注重活動內容,缺少語言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英語的全方位學習。在日常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泛濫也是教學形式化的重要體現,由于授課內容容量較大,部分教師選擇使用課件輔助教學,但課件播放過程中,學生難以進行積極思考,直接導致課堂教學缺乏實效。

3.本末倒置的教材認知

由于高中教學以高考等應試目標為主要要求,因此在教材的認知與使用過程中,部分教師過于重視考試要求,產生較大誤區(qū)。對教材的重點內容進行全方位講解,唯教材內容是論忽視了對教材內容的選取與加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英語素質,但直接導致了課時不夠、內容缺乏的大問題,可謂因小失大。部分教師則緊抓課外教輔的作業(yè)要求,拋開主體教材,摒棄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刻意迎合高考需要,使得學生難以達到新課標提出的三維目標整合要求。

三、新課標實施問題的解決對策

1.靈活應用教材知識

對于高中英語教育存在的教材內容使用僵化的問題,教師應當積極對教材進行靈活處理,依據本校實際情況,在教學大綱的要求范圍內,對標準教材內容進行適當刪減、補充與調整。對于教材中缺乏的知識背景與拓展要求,可以進行適當補充;對于冗長的課文與聽力材料,可以片段化地截取主要內容進行講授,舍棄不必要的內容;對于單元內或跨單元的類似的語法知識,可以重新安排教學順序,優(yōu)化教材的處理方式。

2.提高教師專業(yè)素質

優(yōu)秀英語教學需要以實力過硬的一線教師為基礎,對于英語教師的選拔與培訓工作,要適度提高門檻,以教學培訓與思想教育的方式提升一線教師整體素質。首先應當加強學校的教研活動,開辦全體教師參與的課程研討會議,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鼓勵教師自我學習。其次要加強師資的培訓,各級教育主管機關應當設立分級培訓中心,積極引進英語人才,以新課標的理念為依托,構建全方位的教師選拔與培養(yǎng)機制。

3.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是貫徹新課標要求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對于高中英語教學的優(yōu)化,應當從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設計要求入手,有計劃、有目的地強化課堂活動的應用效果。對于課堂時間的分配要做到合理化,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知識水平,設計課堂的主要活動。課堂設計要注重增加學生交流的時間,引導學生進行課堂表演、課堂演講與小組討論,發(fā)揮課堂活動的真實作用,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有效強化了素質教育的教學效果,但在一線實踐教學中,依然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對于新課標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主要存在講授模式單一化、教學活動形式化和教材使用主次不分的問題。有鑒于此,對于高中英語教學,一方面要緊抓教師專業(yè)素質的培訓工作,另一方面要按照新課標的基本要求,結合英語學科的特點,靈活化地處理教材內容,優(yōu)化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完善英語教學的實施策略。

參考文獻:

[1]陳占奎.新課標英語教學“穿新鞋走新路”[J].中學生英語(高中版),2011-07-01.

篇8

關鍵詞:語文教學 新課標 教學質量 轉變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c)-0186-01

1 教師應該改變落后的教學理念,采用新的科學的教學理念

(1)在語文的教學中要正確的認識到語文這個科目的重要性,對于價值取向的引導和塑造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不夠成熟的中學生而言作用尤為突出。

(2)必須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并對其加以保持,不斷地與時俱進。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中,必須沿用最先進的理念來組織備課講課,改變落后的不符合時代潮流的理念,把自己和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突出學生的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3)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真正良好的課堂氛圍應該是和諧活躍的,良好的氛圍是學生和老師之間進行良好的交流的基礎,只有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下,學生才能夠真正地放松身心,愿意就學習問題進行平等和諧的交流,老師也應該端正心態(tài),不要高高在上,這樣只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降低課堂的效率。老師應該將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的思考,這也有利于老師對學生的性格和思維方式進行一定的了解,有利于老師進行更好地教學。

2 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設下懸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新課的導入對于一堂課甚至是一個學科的教學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好的導入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的質量。在新課的導入的時候,多問幾個為什么,設下一定的懸念,讓學生進行思考和查閱課文,可以讓他們對于學習的方向把我的更好。比如在學習杜甫的詩篇的時候,我們便可以問唐朝的李杜都有誰,進而引發(fā)出小李杜以及他們的代表作,學生總是對未知的東西充滿興趣,這樣便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去主動的學習和思考,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3 對學生進行分組,分組討論和回答問題

在語文課上,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們進行思考和回答,也是了解學生對于課文理解程度的一個重要方式。但是在以往的教學方法中,總是老師提問,讓某一個或者幾個學生起來回答問題,若是學生獨立思考了,老師卻沒有叫到自己回答,這不免挫傷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的積極性,但是一個問題讓全班所有學生都起來回答,這顯然是不合實際的。所以我們有必要采取分組的方式,讓小組內部的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然后再每組派一個人起來回答問題。

這樣不但可以調動學生思考討論的積極性,提高課堂的活躍氛圍,還有利于老師對所有學生想法的了解。老師在聽到不合常規(guī)的答案時,也不應該大聲的斥責其荒謬,而是應該接受和鼓勵。因為學生所處的成長階段,思想還沒有完全的成熟,在思考的時候有一些比較不合常理的想法也是很正常的,應該對于學生的想法給予解答,并且支出其中的不足的地方,促使其更加全面的思考問題,對于那些想法比較新奇而又不是完全不合常理的答案,老師不但要詳細的進行解答,還應該進行鼓勵。

4 寓教于樂,讓學生快樂的學習

想要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環(huán)境下學習,老師就必須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種輕松和諧快樂的課堂氛圍來,讓學生在心情快樂的前提下主動的學習。老師可以采用趣味的教學方式,幽默的語言或者是讓學生做一些游戲,比如說,在學習成語的時候,可以對這個成語的典故進行講解,也可以在講解完典故之后進行成語接龍的游戲,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把新學的成語運用到游戲中去,還可以實現同學之間的“成語資源的共享”,舉一反三的學習,可以適當的給最后勝出的學生或者小組獎勵,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這是新課標所確立的教學理念,這些教學方法的運用有利于語文課的教學完成由一言堂的模式到快樂高效的學習的模式的轉變。

5 采用體驗的模式進行教學

學生經過多年的學習和積累,已經有了一些屬于自己的學習知識的經驗和情感方面的體驗,老師在教學中,應該設置出一定的場景,把學生的學習知識的經驗和那些情感的體驗激發(fā)出來,讓學生利用這些積累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激發(fā)學生積累的有效方式比較多,比如說可以放一些音樂進行感情方面的渲染,在遇到相關的課文的時候,放一些和課文有關的影像資料,比如說課本中有《泰坦尼克號》的選段,我們也可以播放泰坦尼克號的精彩部分,喚醒學生的潛在的內心的情感。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新的知識。

也可以在戲劇或者是角色比較有特點的文章教學的時候,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進去,分角色的朗讀課文,或者分角色的進行戲劇的排練表演,在這樣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出了體驗的場景,可以讓角色更加深入學生的內心,引起學生內心世界和角色的共鳴,也可以在對角色進行扮演的時候,加深對角色的理解。若是學生的積極性真的被很好的調動了起來,學生還會在課下積極主動的了解課文的相關資料,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

6 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進行教學,形成自己的教學方式

在教學的時候必須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在課堂上,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生活和特點來進行教學情景的設置,而不是根據自己的生活,老師和學生是兩代人,生活情景和狀態(tài)都有所不同,學生很難理解老師的生活情景,更不用說觸發(fā)感觸了,所以,情景創(chuàng)設必須有針對性。老師還應該因材施教,有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獨特的方式。想要提高語文課堂整體的教學質量就必須多費心思了解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對于那些比較自卑的學生,老師就必須找出他們的有點采取鼓勵的方式,對于那些抗打擊能力比較好的學生,老師可以采用適當的打壓,讓他們改正自己的缺點,更好地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

7 可以適當的開展課外的閱讀的活動

在語文課本中,課文的篇幅是有限的,往往比較短小精悍,沒有這篇文章的大背景,學生在理解的時候往往有一定的困難,還有的比較優(yōu)秀的小說或者是戲劇,則直接采用節(jié)選的方式,學生只能了解一小部分,根本不能對其進行全面的了解。所以以課本為依托,適當的進行課外閱讀是非常有必要的。

8 結語

在語文新課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生活積極性,促使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和思考,適合時展的需要,加強語文課內外的聯(lián)系,有利于提高語文知識之間的的連貫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整體的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白杰.新課標下如何提高語文教學質量[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2(20).

[2] 陳德利.新課標理念下提高高中文言文課堂教學效果方法初探[J].語文學刊,2011(14).

篇9

【關鍵詞】人文性 語言難點 文本內涵 單元話題 教材局限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與原課改理念精神方向基本一致的基礎上,在“課程性質”部分首次提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性質,并就“人文性”作了如下具體描述:“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歷,形成跨文化意識,增強愛國主義精神,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币虼耍谟⒄Z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也是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然而,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支點在哪里?這給很多英語教師帶來了困擾。本文結合教學實踐與廣大同行朋友交流一些粗淺的認識與思考。

一、聚焦語言難點,在語言操練中提升人文素養(yǎng)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必須基于相關的語言學習活動,又高于語言學習活動。因此,通過英語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必然要將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與英語語言能力的發(fā)展緊密地融合在一起,使學生英語語言能力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生人文素養(yǎng)不斷提升的過程。

《牛津小學英語》(譯林版,下同)4A Unit 9的A 板塊主要以“What’s the matter?”為話題呈現了主人公Liu Tao放學后與父母之間展開的一場對話。在這個對話中,除了基本句型“What’s the matter?”之外,“Why don’t you ...?”也是這個對話文本的語言難點。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將突破這一語言難點與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整合在一起,使語言難點突破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生人文素養(yǎng)不斷提升的過程。首先,筆者引導學生在反復傾聽、朗讀這一難句的過程中體會Liu Tao爸爸對Liu Tao的關愛之情,然后引導學生用簡單的英語表達對Liu Tao的關心,使他們在用英語進行初步表達的過程中逐漸產生關心他人的意識。片段如下:

T:Now Liu Tao is tired and thirsty.Would you like to say something to him?You may say“Why don’t you ...?”.

S1:Liu Tao,why don’t you have a seat?

S2:Why don’t you have a glass of water?

S3:Why don’t you have a pear?

S4:Why don’t you sit down?

S5:Why don’t you have an apple?

學生運用難句“Why don’t you ...?”表達自己對主人公Liu Tao關心的過程既是對這一難點句型不斷操練的過程,同時也是他們人文素養(yǎng)不斷提升的過程。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因為具體的語言操練活動而具有實際意義,語言操練活動也因為濃郁的人文氣息而充滿了生命意義,英語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語言難點突破的過程中得到了和諧的統(tǒng)一。

二、挖掘文本內涵,在文化浸潤中提升人文素養(yǎng)

在學生的英語學習中,文本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載體,里面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不同的文本具有不同的人文內涵,不同的人文內涵又凸顯著不同的文化元素,不同的文化元素必然對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挖掘不同文本的人文內涵是提升學生多方面人文素養(yǎng)的又一個支點。

6A Unit7 At Christmas的A板塊語篇主要圍繞主人公Jim一家人相互贈送圣誕禮物展開。很多教師對于文本的解讀一般都局限于文本所呈現的平面信息:圣誕禮物是什么?這些圣誕禮物是誰的?這些圣誕禮物又是誰送的?等等。為了理清這些信息,教師們基本上都采用了一張表格呈現以上三方面的信息,然后采用“首字母填空”“課文復述”等形式進行操練活動。但是,學習這個文本的主要目標只是為了提取文本中關于那些禮物及其所屬的信息嗎?

在教學中,筆者在引導學生獲取文本基本信息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將視點聚焦于文本中Jim一家人在接受圣誕禮物時所做出的反應與所表達的語言上,讓學生初步感受中、英兩國文化的差異。片段如下:

T:From the dialogue,we know that Jim and his family got some presents.They were ...But what did they do when they got the presents?What did they say when they saw the presents?Do you know?Please read the dialogue again and try to find the sentences.

S1:They opened the presents.

T:What did they say?

S2:It’s beautiful.

S3:It’s so big.

S3:It’s very nice.Thank you very much.

對文本內涵的深度挖掘使學生懂得在與英語國家的人們相處中,得到禮物后可以馬上打開,并要表示誠摯的贊美和感謝,從而逐步增強他們的國際意識,在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文化差異,并學會在不同的情況下使用恰當的語言進行表達與交流,促使他們的英語語言能力發(fā)展的過程同時成為他們人文素養(yǎng)得到提升的過程。

三、拓展單元話題,在主題深化中提升人文素養(yǎng)

當今的英語教材基本上都以單元編排,每一單元都圍繞一個話題展開,一般而言,單元話題是對一個單元內容的高度概括,它必然隱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然而,由于受到學生英語語言知識水平等因素的制約,單元話題所隱含的人文因素很難在單元內容中得到較為全面的體現。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深化主題,將主題所隱含的內涵表面化,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更為豐富的啟發(fā)與感悟,幫助他們拓寬視野、豐富知識、增長見識,從而不斷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

5A Unit7 After school的A板塊對話語篇主要圍繞話題“After school”呈現了Gao Shan、Wang Bing、Helen、Su Hai和Su Yang等幾個學生在放學后所開展的活動,但對話只呈現了他們打籃球、打掃閱覽室兩項活動,活動場地也局限于操場與閱覽室,對話遠沒有體現孩子們課余生活的豐富多彩。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這個對話的基礎上,圍繞單元話題開展必要的語言實踐活動,使單元主題得到進一步的深化,并在深化主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懂得在放學后不僅可以做家庭作業(yè),還可以做其他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更為豐富的課外活動,促進他們人際交往能力的逐步提高,并使他們逐步養(yǎng)成健康、陽光的生活態(tài)度。片段如下:

T:From the dialogue we know that Wang Bing and Mike are playing basketball. Su Hai and Su Yang are cleaning the library. Helen and Gao Shan are going to join them. But I think there are more things we can do after school.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after school?

S1:I’d like to go home and do homework.

S2:I’d like to read some storybooks after school.

S3:I’d like to play the piano.

S4:I’d like to play cards with my friends.

S5:I’d like to play games with my classmates.

S6:I’d like to learn an English song.

S7:I’d like to help my mother do some housework.

T:Yes,there are many things you can do after school.Not only do homework and watch TV.You may go to the playground to have some sports.You can also do something else you like.Then I think you will have a better and colorful life.

四、關注教材局限,在理性評價中提升人文素養(yǎng)

教材是師生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的主要載體,對大部分教師與學生而言,教材是“圣旨”,很少有教師或學生會對教材內容產生質疑。然而,由于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發(fā)展等因素,教材也會逐漸暴露出一些難免的局限,這些局限會給英語課堂教學帶來一定的困擾,但是,假如我們換一種思維方式,多一份課程意識,那么,這些局限就可能成為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另一個支點。

6B Unit2的A板塊語篇圍繞話題“More Exercise”展開,文本主要呈現了主人公Jim因為體育成績不夠理想與父親展開的一場對話。在這個對話文本中,面對Jim的煩惱,Jim的父親建議他通過體育鍛煉提高體育成績,在父親的啟發(fā)下,Jim想通過如下幾個方法開展體育鍛煉:(1)Get up earlier every day.(2)Do more exercise before going to school.(3)Jog to school in the morning.(4)Play games after school.對于Jim的這些方法,文本并沒有給予任何評價。然而,根據當今學生的實際情況,Jim的“方法”并不合理,一是隨著當前廣大農村的城鎮(zhèn)化進程,很多鄉(xiāng)村小學已經被逐步歸并到當地的城鎮(zhèn)中心小學,許多鄉(xiāng)村學生每天由校車接送上學或者由家長接送上學,因為上學路途相對較遠,他們需要早早起床,因此,在Jim的方法中,方法(2)和方法(3)都缺乏一定的現實性;二是提高體育成績的方法不只Jim的那些,除了利用在校時間加強體育鍛煉,還可以在課外和周末開展更為豐富的體育鍛煉。在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對Jim的那些方法進行評價,并進一步引導學生為Jim找到更為科學、豐富的鍛煉途徑。片段如下:

T:Jim doesn’t do well in PE.He wants to do better.So he wants to ...But do you think they are all good ideas?

面對教師對教材內容的質疑,學生先是愣住了,然后陷入了思考,課堂似乎進入了一種冷場,然而這一“冷場”卻是學生思維涌動的前奏,教師的進一步啟發(fā)將學生帶進了思維的“熱帶”。

S1:I think he can play football and basketball with his classmates.

S2:I think he can do some running in the playground.

S3:I think he can have a walk in the playground.

S4:I think he can climb the stairs.

S5:I think he can go to the playground and do some jumping after school.

為了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筆者進一步引導:

T:What about his weekends?What can he do at the weekends?

S1:I think he can climb Huishan Hill.

S2:I think he can do some housework.

篇10

關鍵詞:測量標志;管理;問題

中圖分類號: P2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國務院關于加強測繪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做好測量標志保護和維護工作,制定測量標志土地使用的有關規(guī)定,建立責權利相結合的管理機制”。近幾年,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規(guī)模城建工程的不斷上馬,為城市和社會經濟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測量標志,正在受到越來越嚴重的毀壞。據山東省萊州市2007年對全區(qū)所有水準點、GPS點及三角點進行外業(yè)普查情況來看,共普查測量標志75座,保存完好的只有50座,完好率只有66.7%,其中三角點地上標毀損率達66.23%、地下標石毀損率達23.31%,水準點毀損率達26.86%。為了更加有效地保護測量標志,本文在對測量標志損毀的原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根據當前的形勢,對測量標志管理與保護若干問題進行了探討。 一、測量標志損壞的主要原因 測量標志在一些地區(qū)遭到不同程度的毀壞,標志完好率呈逐年下降趨勢。歸納起來,測量標志損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自然原因。測量標志大多是20 世紀五六十年代由國家測繪局、總參測繪局建造、施測的, 由于時間過長, 風吹、日曬、雨淋、受地面嚴重沉降因素影響及地震等原因破壞了測量標志。另外由于測量標志檢查維護機制不健全, 經費不落實, 使得受損壞的測量標志無法得到及時的修復, 以致失去使用價值。

2、人為原因。測量標志是永久性設施, 使用的標材都是上好的鋼鐵或水泥墩等, 標志大多在野外, 多數無人看管, 很容易遭到不法分子的盜取或破壞。很多測量標志在耕地中, 隨著農業(yè)機械化程度的提高, 一座測量標志的存在會給耕作帶來很多障礙, 尤其是隨著土地承包人的交替變更, 對測量標志的保護意識越來越淡薄, 或不了解測量標志的重要作用, 破壞了測量標志。封建迷信、落后與愚昧思想造成標志被毀也相當嚴重。建造測量標志時, 普法和宣傳工作力度不夠, 使群眾產生神秘感, 造成測量標志破壞。 3、工程建設破壞測量標志。在歷史不同時期,基于當時需要,國家和有關部門在各地域布設的大量測量標志,有的布設在樓頂、水塔、煙囪上,有的等級水準點布設在公路旁,沒有考慮到后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因此,城市規(guī)劃拆遷、道路拓寬、重大工程建設等造成了相當部分測量標志損壞。 4、測量的基礎設施較差。和電力設施相比,測量標志缺乏保護設施,耐用性和牢固性不強。不少已建成的測量標志由于保護設施設計簡單,極易人為或自然損壞。保護設施的損壞往往直接導致測量標志報廢。 二、新形勢下測量標志保護的新要求 測量標志被損壞固然有其自身不牢固,不明顯、宣傳不到位的原因,但究其深層次的原因,則主要是對測量標志監(jiān)管不力造成,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有管理模式落后,土地權屬不清、經費不足、法律不全、管理機構不到位以及執(zhí)法不嚴等問題。 這些問題在經濟快速發(fā)展、城鄉(xiāng)一體化及新農村建設不斷深入的今天更甚,測量標志面臨更大的破壞機率。隨著測繪市場的逐步開放,測繪單位已形成了以混合所有制為主的經濟實體,以往施行的測量標志義務保管制度已不能滿足市場經濟體制下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需求。隨著我國法律體系的逐步完善,特別是《物權法》、《城鄉(xiāng)規(guī)劃法》等相關法律的出臺,測量標志作為公共基礎設施,要得到合法保護,就迫切需要建立明確的土地權屬制度,迫切需要建立合理合法的建設審批程序和使用流程。當然,根據目前部分地方的實際,還需要加強測量標志監(jiān)管機構和職能的落實,加大測標管理經費的投入,如地方經濟確有困難,可以探索建立以測標養(yǎng)測標的使用和維護的機制。 三、現階段測量標志管護的對策 測量標志管護的目的是長期保持其使用效能,保持其在國家信息化和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基礎性的保障作用。就當前情況看,政府要加強對測量標志的管護,必須建立政府投入與依靠自身發(fā)展相協(xié)調的測量標志管護投入機制。在確保組織、資金到位基礎上,尚需建立合理的制度,設計規(guī)范的管護流程,以確保測量標志管理的科學性和合法性。 1、加大對測量標志的宣傳 目前,測繪工作還沒有得到社會的普遍認識。對全社會保護測量標志的意義宣傳不到位,是測量標志保護管理工作弱化的原因之一。還有一種思想認為隨著技術的進步,測量標志以后都沒有用處,破壞了就算了,不值得去花大力氣保護,從而使測量標志保護工作進入誤區(qū)。這些情況跟對測量標志的宣傳不力有關,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站等新聞媒體,充分利用測繪法宣傳日等,在城鄉(xiāng)各地,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qū),廣泛宣傳測量標志的重要作用和保護好測量標志的重要意義。大力表彰在維護管理測量標志工作中出現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激發(fā)保護人員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根據城市環(huán)境和財政狀況在標志性建筑物、相對集中居民區(qū)域和旅游景點建立景觀標志,用生動的標志進行宣傳。及時對毀標案件予以曝光,增強人民群眾保護測量標志的自覺性。2、提高設計和建造標準,提升測量標志自身的穩(wěn)定性 ( 1)提高覘標的設計、建造和施工標準。根據各等級點的功效、性能及使用性,提出環(huán)境要求,如考慮城市規(guī)劃、道路拓寬、信號影響、自然環(huán)境影響、交通便利、使用便捷等;原各等級控制點的穩(wěn)定性要求比較全面,從使用角度可適當調整選埋深度;在范圍上建議增加等級高的三維點的要求;由于GPS儀器的廣泛使用,原來的各級覘標不能滿足其觀測要求,需要對各類覘標的設計進行改造,在使用的型材上增加耐用性和牢固性。 (2)科學合理設置測量標志,研發(fā)新型測量標志樣式。應注重測量標志設置的合理性,既考慮到測量標志永久性或臨時實用性,又要想到測量標志設置的地域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要根據當地土地使用和城市建設規(guī)劃的實際,盡量將測量標志設在長期相對不變動的地域內。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建造測量標志的做法應該創(chuàng)新,提高測量標志的抗沖擊性和牢固程度。 (三) 完善監(jiān)管體制,強化測量標志管護的政府職能 1、修訂《測量標志保護條例》,建立合法、合理、可操作的管理制度,針對當前測量標志管理和保護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修訂現行的《測量標志管理條例》。建議增加有關切實解決測量標志占地的問題;制訂測量標志有償使用的管理規(guī)定,明確有償使用程序、標準等;明確在測量標志周圍不得擅自新建、擴建和改建影響測量標志使用的建筑物和通信設施。確需新建、擴建或改建的,在報城建規(guī)劃管理部門審批前,應征得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新建、改建測量標志,需要損害農作物,砍伐樹木、竹子,或者拆遷建筑物及妨礙建筑物使用及其他設施的,測量標志建設部門應當依法辦理相關手續(xù),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給予一次性補償等。 2、健全測量標志監(jiān)管機構,加大執(zhí)法力度 健全測量標志管理的組織領導機構,市、縣(區(qū))成立的測量標志保護管理領導小組,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測量標志保護的領導和協(xié)調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測量標志保護的日常工作,制定定期檢查、普查、維護工作的規(guī)劃和年度計劃,開展測量標志的檢查、普查、維護工作。在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將其納入地形圖更新的巡查范圍內,也可以納入數字城管城市部件中,使測量標志得到精細化管理。 加大違反《測量標志保護條例》的執(zhí)法力度和對損毀測量標志案件的處罰力度,創(chuàng)造良好的法制環(huán)境,確保新制度的執(zhí)行。對故意破壞測量標志的行為,要嚴格依法追究責任。出現一個查處一個,通報一個,讓全社會人人都遵守保護測量標志的意識。 (四)是建立“兩證”制度,明確測量標志合法的身份和地位 由于歷史原因,以前建造的測量標志都沒有土地證,隨意設置在任何可用的地方,如房頂、煙囪、山頂、道路旁等。而這些地方往往是最容易被破壞的,特別是在當前城鄉(xiāng)大建設時期,拆遷和開發(fā)力度大,由于缺乏身份證,測量標志在拆遷補償和賠償上常常被另眼相看。同時,市場經濟已初步發(fā)展的今天,人們的物權意識已經萌芽,幾乎沒有人再愿意讓測量標志無償設置在自己的土地上,導致已有的測量標志被毀,新的測量標志沒有地方建。問題的關鍵是要解決測量標志的“兩證”問題,即“土地證”和“建設工程許可證”問題。筆者認為,建立測量標志建設審批制度,是解決測量標志兩證問題的有效方法。 1、盡快完成已有測量標志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的土地證補發(fā)工作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和當地國土部門溝通,按《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條例》、《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若干問規(guī)定》的相關規(guī)定,結合《測繪法》、《測量標志保護條例》的要求,搞清和認定測量標志用地的時間、權源、面積、土地確權與證書發(fā)放類型、用地用途以及土地權利人等,嚴格按照《土地登記規(guī)則》進行土地登記和發(fā)證。一般情況下發(fā)國有土地使用證,對于無法發(fā)國有土地使用證的可以發(fā)土地他項權證,發(fā)證的用地性質為公共基礎設施用地,發(fā)證的土地權利人為市、縣測繪行政主管部門。 2、盡快建立和完善新建測量標志的建設審批制度 按照《城鄉(xiāng)規(guī)劃法》的規(guī)定,在城市、鎮(zhèn)規(guī)劃區(qū)內以劃撥方式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項目,都要辦理建設用地和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因此必須對新建、改建和遷建的測量標志實行規(guī)劃審批制度,這樣能使測量標志的建設環(huán)節(jié)處于可控狀態(tài),也為下一步長效管理做好事前控制。 (1)新建永久性測量標志的管理。對于新建的測量標志,首先需要到規(guī)劃部門申請用地以及設計要點,規(guī)劃部門按要求發(fā)放用地規(guī)劃許可證及設計要點,然后到土地部門辦理土地使用證。測繪單位按照明確的用地退讓范圍、高度、材料等進行規(guī)劃方案設計報規(guī)劃部門審批,合格后發(fā)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即可開工建設,這種審批方式綜合考慮了測量標志建造的合法性、設置的合理性、地域的穩(wěn)定性、使用的永久性。 (2)永久性測量標志遷建管理。一方面將測量標志信息納入城市規(guī)劃、土地管理等信息系統(tǒng),盡可能減少工程建設對測量標志的遷建;另一方面對確實要進行遷建的測量標志,要按照上述新建永久性測量標志的管理辦理有關手續(xù),然后才能同意進行遷建。 (五)健全有效的日常保管機制 1、建立測量標志有償使用制度 有償使用的原因有三個。一是測量標志作為國家的一種重要基礎設施,國家投入巨資建設,是重要的國有資產,對其保管是政府行為。測量標志不僅僅是一個固定標識物,更重要的是每一個標志都是一個精確的測量成果數據,因此標志與測量成果(坐標)是一個整體,使用測量標志必然要使用其坐標,根據《測繪法》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測繪成果除用于國家機關決策和社會公益性事業(yè)外依法實行有償使用制度;二是“十五”前,測繪任務多為指令性計劃,測繪單位多為事業(yè)性質,基本不交稅,但是目前測繪單位大部分已改制,不屬于公共財政投入范圍,測繪任務也市場化。所以使用測量標志的測繪單位大多是進入市場進行測繪活動的單位,測繪單位利用測量標志進行盈利性測繪活動理應交一定的測量標志維護費;三是每年政府都要拿出專項資金來支付測量標志的保管津貼和日常維護管理費用。 鑒于目前各地測量標志管理和維護費用嚴重不足的實際情況,根據專款專用原則,可考慮將收取的費用用于彌補測量標志的管理和維護費用之不足。有償使用費用的收取和使用方式,可以采用行政事業(yè)性收費,作為非稅收入繳入同級財政國庫,納入預算,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目前在一些地方的法規(guī)中有的已經明確了實現有償使用的規(guī)定,如《江蘇省測繪條例》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 關于測量標志有償使用的收費標準,目前國家還沒有具體規(guī)定?,F行兩種測繪收費標準有《測繪生產成本定額》、《測繪收費標準》都與測量標志無關。因此需要盡快制定針對測量標志有償使用的收費標準,制定時要統(tǒng)籌考慮測量標志使用、管理、維護等實際需要,不能是短期行為,適當兼顧長遠。目前有些地方采用按測繪單位承攬測繪項目總金額的3%-5%執(zhí)行,這個標準有待科學測算和論證。 2、建立測量標志有償委托保管制度 現行的《測量標志保護條例》第十二條明確規(guī)定對測量標志實行義務保管制度,管是義務,不管全無責任,權、責、利不對等,管與不管全靠保管人的自覺性。這種管理制度不能反映市場經濟體制下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要真正建立責、權、利相結合的管理機制,有必要建立分級管理和有償委托保管相結合的管理方式。 分級管理測量標志就是根據測量標志就近及所屬地管理原則,實行逐層分片委托管理。國家委托省測繪局管理,省測繪局委托市國土局(規(guī)劃局)管理,市國土局(規(guī)劃局)委托區(qū)(縣)國土局(建設局)管理。區(qū)(縣)國土局(建設局)將測量標志委托給測量標志就近的個人,層層簽訂測量標志保管責任書,實行逐級負責制度。 有償保管測量標志是指和測量標志保管員簽訂保管協(xié)議,明確責權利,同時支付給測量標志保管員一定的津貼。采用這種方式符合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勞動法則,可以提高保管員的積極性和責任心,最大程度的實現測量標志的保管。有償的標準全國不能強求一致,要符合地方實際。保管費用可以是一個點一年100到300元,各地可以根據具體的財政狀況制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和當地財政部門溝通爭取將本級管理、發(fā)放的永久性測量標志保管津貼納入本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年度部門預算,當年新設置的永久性測量標志,其保管津貼納入下一年度起開始計算。上一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委托下一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發(fā)放本級管理的永久性測量標志保管津貼。 (六)采用新技術手段輔助管理 利用信息化等新技術手段進行測量標志的管理和維護,可以遏制測量標志管理的混亂狀況,進一步增強測量標志管理能力。 建立測量標志管理信息系統(tǒng)。采用GIS、數據庫、網絡技術開發(fā)測量標志管理信息系統(tǒng)。錄入標志點信息,包括點位信息、點之記、照片、保管員信息等,系統(tǒng)對測量標志實行圖文一體化及網絡化管理,能夠查詢測量的詳細分布、完損情況及委托保管信息,并可以對標志點相關信息進行匯總、統(tǒng)計,以及打印輸出。同時設置管理部門和普通注冊用戶的分級權限管理,并且對所有用戶的重要操作進行實時記錄,有效保護系統(tǒng)數據的安全。 建立新建、遷建和批后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建立控制點數據庫,納入規(guī)劃管理及土地管理信息系統(tǒng)中,使辦案人員在建設工程審批中及早發(fā)現控制點的等級、保護范圍等信息,在發(fā)出建設項目規(guī)劃設計要點時要求開發(fā)商在進行施工前按照要求保護測量標志。如果重大工程如地鐵、隧道等無法避免破壞控制的情況,要求建設單位到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辦理遷建手續(xù)。進入遷建的審批流程,測繪管理人員在系統(tǒng)中根據具體情況,填寫審批意見,提出新點的建設位置、老點拆除時間等,從源頭上抑制測量標志被破壞。

萊州市國土資源局于2011年8月,在山東省率先開發(fā)建立測量標志管理信息系統(tǒng)并投入使用,使原先的紙質文字檔案管理系統(tǒng)改為現在的電子信息管理系統(tǒng)。實踐證明,電子信息系統(tǒng)的建立和使用,使測量標志的管理走上了科學化,規(guī)范化,正規(guī)化的的道路,便捷科學的方法減輕了工作量,并嚴格了管理程序,減少或避免了因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測量標志的損壞率,有效地保護了測量標志的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