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育改革實踐思考3篇
時間:2022-04-26 05:22:46
導語:物理教育改革實踐思考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一、對實踐教育的理解
(一)實踐教育的概念
“實踐教育”并不是一個新的概念,但隨著社會、歷史的發(fā)展,其內涵在不斷地豐富,近年來國內學者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給出了實踐教育的概念。比如有些學者從宏觀的角度提出實踐教育是指為了實現教育目標和教學目標而開展的實踐活動,它是相對于課堂上的理論知識教學而言的,實踐教育既與理論課教學有區(qū)別,又與理論課教學相統(tǒng)一。[1]有些學者從主客體的角度提出實踐教育是圍繞教育教學目標而開展的實踐活動,教師和學生都是主體,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客觀對象,包括自然對象、社會對象和精神對象是客體。[2]有些學者則從實踐教育的內容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實踐教育是指圍繞教學活動目的而開展的、由學生親身體驗的實踐活動,它既包括為認識、掌握知識而開展的實驗、實習等必要的驗證性實驗,也包括為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而開展的研究性、探索性、設計性、綜合性實踐,還包括以了解社會和國情、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宗旨的集中性社會實踐和畢業(yè)實踐。[3]在國外,實踐教育并非簡單指稱大學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而是指在大學人才培養(yǎng)的全部過程中貫穿實踐教育的思想,通過課堂內外各個環(huán)節(jié),全面構建完整的實踐教育體系,提高大學的人才培養(yǎng)質量。[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的第38屆國際教育會議指出:“把理論知識用于實踐,以及學生參加勞動,是現代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通過提供與外界包括與勞動界更多的接觸,促進學生品格的全面發(fā)展;除此之外,還使他們個人和集體加深對社會道德、教學和經濟價值的理解,教育學生認識不同類型勞動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向他們反復灌輸尊重勞動者和勞動人民的思想?!边@一論述對于實踐教育的的意義作了比較完整的概括。[2]
(二)實踐教育的特點
1.時代性特點從本質上來說,實踐教育是人類實踐特性在教育上的反映,因此,它必然會具有鮮明時代特色,隨社會和教育發(fā)展而不斷增加內容、變換形式。當前,實踐教育并非僅僅針對大學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而是貫穿于學生培養(yǎng)的全過程。2.個性化特點每個國家的歷史發(fā)展情況不同,每個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不同,學科、專業(yè)方向和要求不同等等,這些必然使得實踐教育體系的構建具有個性化特點。不同國家、不同學校、不同院系、不同學科、不同專業(yè)都要結合自身特點,根據自身條件,構建具有各自特色的實踐教育體系。3.目的性特點實踐教育體系的構建要與學??傮w育人目標和各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相一致。要以培養(yǎng)目標為總原則,以符合培養(yǎng)目標為總目的,以此來構建實踐教育體系。4.系統(tǒng)性特點從內容上看,實踐教育包含了包括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在內的其他一切實踐性教學和實踐活動;從實施對象上看,它不僅針對高年級學生,而且已經滲透到了各個年級,貫穿于大學整個期間,貫穿于學生培養(yǎng)的整個過程;從架構目的和方法上看,它是一個完整、分層、有機的系統(tǒng),每個實踐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和實施的方法都是經過合理設計的;從有效執(zhí)行的保障來看,實踐教育實施需要學校、社會、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地方財政等的大力支持與合作,否者就失去了物質和制度、財力上的保證,也就無法很好的推行這個實踐教育體系。所以實踐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
二、物理教育專業(yè)實踐教育體系的改革與實踐
(一)物理教育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
物理教育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取決于社會對物理教師所需的知識、能力范圍及其結構的判斷與界定。2005年,世界銀行(HDNED,worldBank)在一份題為《學會在知識社會中教學》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從在教學實踐中知識產生和知識運用的關系來看,教師知識可以區(qū)分為指導實踐的知識(Knowledgefortheprac.tice)、實踐中的知識(Knowledgeinthepractice)和實踐本身的知識(Knowledgeoftheprac-tice);從專業(yè)訓練的角度來看,可將知識劃分為事實知識(Know—what)、原理知識(Know—why)、策略/能力知識(Know—how)和人際知識(Know—who)四種類型。[5]這些知識對于新時代的物理教師來說,都是必須具備的。然而很遺憾,當前我國師范生教育中只對某些知識給予充分關注,而對另外一些知識(如策略/能力知識,人際知識、實踐應用性知識等)關注不夠,這造成了許多新教師在走上工作崗位以后感到實踐性知識嚴重缺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認為:教師既要具備一些基本的為師素質(比如說掌握各種知識,具備專業(yè)教學能力,通曉并遵從專業(yè)倫理等等),還要與時俱進地更新和充實自己,具備知識更新與拓展能力、終身發(fā)展能力、人際合作能力、靈活應變能力、信息技術素養(yǎng)與能力、自我反思意識與能力等等。[5]所以物理教育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更應強調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這里所說的“能力”不僅是崗位能力,更是職業(yè)崗位群能力;不僅是專業(yè)能力,也是綜合能力;不僅是就業(yè)能力,更是創(chuàng)業(yè)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是離不開實踐教學的反復訓練的。因此,我們需要重視和加強對實踐教育的理論研究,積極探索實踐教育的方法與手段,構建具有專業(yè)特色的實踐教育體系。
(二)物理教育專業(yè)實踐教育體系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
物理教育專業(yè)的實踐教育應當圍繞上述能力的培養(yǎng)和知識獲得的需求展開,我們樹立加強實踐教育的觀念,以“注重基礎、強化實踐、培養(yǎng)能力”為指導思想,對物理教育專業(yè)實踐教育體系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創(chuàng)新與實踐,主要做法如下:
1.架構“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促創(chuàng)新”的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yǎng)的藍圖,它直接決定和影響著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結構。當前基礎教育實施的新課程改革遵循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課程的目標、結構、功能、內容、實施、評價、管理等方面都發(fā)生了重大變革。課程改革所出現的新變化,必然要求實施新課程的一線教師相應地在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和方法及評價等方面發(fā)生轉變。比如教師要具備更加廣博的人文素養(yǎng)、全新的專業(yè)知識和更高的專業(yè)適應能力;教師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技能;教師要有更強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等。教師面臨一系列以前從未遇到的問題,如探究課的教學和組織、活動課程的組織和實施、常規(guī)教學中小課題研究的設計等,這都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知識,還要有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6]因此,我們在保留《大學英語》、《高等數學》、《計算機基礎》、《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這些公共基礎課的基礎上,增設《人文科學概論》、《大學生職業(yè)規(guī)劃和指導》必修課以及《美術基礎》、《音樂基礎》、《第二課堂》選修課,這樣既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又能鍛煉他們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在專業(yè)課中設置專業(yè)限選課和專業(yè)任選課,比如開設了中學物理課件綜合設計、中學物理新課標解讀與教材分析、中學物理簡易實驗器材的設計、中學物理專題分析等課程,以增強專業(yè)的針對性和應用性,提高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和技能,增強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
2.調整課程結構,優(yōu)化課程內容
在調整課程體系架構的基礎上,我們對部分專業(yè)課的課程結構也進行了調整,優(yōu)化其課程內容。我們將“中學物理教學法”課程更名為“中學物理教學法與教學技能訓練”,課時調整為108學時,其中理論講授48學時,校內教學技能訓練60學時,且理論講授與教學技能訓練交叉進行,并將該課程安排在第三學年下學期,正好銜接第四學年上學期的“校外教學實習”。這樣操作能將教師的講授與學生的實踐及時、有效地結合起來;能有效促進學生在教學實習之前將理論與實踐性教學內容有機、協調地結合起來。另外對課程內容進行了優(yōu)化,將課程內容分為理論性內容和操作性內容,并將兩類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上、下篇內容交叉進行。增加了與課程改革相關的內容,刪掉了一些與課程改革不相適應的內容;合并了一些理論性內容,增加了一些操作性內容,使課程內容得到優(yōu)化,適應基礎教育的實際需要。在“熱學”課程中,我們以李椿老師編寫的熱學教材為重要補充,以常樹人教授編寫的教材為參考,將秦允豪教授編寫的教材中的基本教學內容、非基本教學內容和選讀材料拉通,從中精選教學內容,同時打破傳統(tǒng)課程結構,將熱學中熱力學和分子動理學理論的平衡態(tài)理論相互滲透;平衡理論與非平衡理論相互滲透;微觀方法和宏觀方法相互滲透。這樣操作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門課程的總體框架,融會貫通地學好熱學這門專業(yè)基礎課。
3.改變專業(yè)理論課程教學模式,滲透學生從教能力的培養(yǎng)
實踐性知識是教師專業(yè)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專業(yè)知識的核心成分,它的緘默性和情境性決定了實踐性知識的學習離不開實踐,離不開真實的教育情境和教育現場,要讓我們未來的教師集專業(yè)知識和從教能力于一身,最好的辦法是聯系實際。[7]所以,我們改變了以前課程教學的模式,在教學中不僅注重給學生進行課堂示范,而且鼓勵學生積極承擔部分教學內容,協助教師批改作業(yè),解答其他同學在學習上的疑問等,促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習得教師職業(yè)技能、體驗教師角色。
4.構建以學生實踐能力逐步提高為目的的多層次實驗教學體系
物理實驗教學是對理論教學的有力補充,是學生獲得專業(yè)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對于力、熱、電、光實驗和中學物理教學實驗研究,我們按照從易到難,從簡單到綜合,從注重傳授知識到注重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循序漸進、逐級提高的這樣一個路線來整合、刪減、增加、修改實驗項目和內容,形成一個以學生實踐能力逐步提高為目的的多層次實驗教學體系。不同層次的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所要解決的問題、達到的目標和要求都不同,實驗實施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同,從而使實驗教學真正成為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潛能的主渠道。例如,在《中學物理教學實驗研究》的實驗教學體系中,我們以培養(yǎng)學生教學能力、實驗室管理和實驗器材維修能力為目的,設置了認識性實驗、單項應用能力實驗和綜合應用能力實驗三個層次的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在認識性實驗環(huán)節(jié)中,我們開放實驗室,將每種實驗儀器及其相關的使用說明放置在實驗桌上,讓學生自己去體驗、了解、認識它們,并安排老師在學生遇到疑難時做必要的解答和指導,要求學生都能認識所有放置的實驗儀器;期間安排學生深入到中學去實地參觀該校的物理實驗室。在單項應用能力實驗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配備1-2名老師給予相應的指導,要求學生按力、熱、電、光分類,每個類別各自選取2-3個實驗儀器,學會如何在教學中合理、正確、恰當地使用它們,學會這些儀器的維護和維修;要求學生研究中學實際的教學案例,分析影響實驗有效性的因素,并加以總結和提煉;期間安排成都市優(yōu)秀青年老師現場演示和指導或組織學生到學校進行觀摩。在綜合應用能力實驗環(huán)節(jié)中,仍以小組為單位,配備1-2名老師進行指導,學生們可對現有實驗儀器進行批判性研究,提出改進或替代意見,自主設計簡易物理實驗,并制成實驗器材;或直接參與到中學物理實驗儀器的研制工作中;期間邀請經驗豐富的中學教師、物理實驗儀器研究與開發(fā)的老師們與同學們進行儀器改進與開發(fā)的交流活動。這種讓學生走出去、把專家請進來的方式,實現了物理師范生職前、職后一體化,物理實驗和教學研究一體化,物理教、學、研一體化。這些改革在2010級物理教育專業(yè)學生中開展,同學們收獲很大。
5.開展大學生科研訓練,注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
建立和分層實行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注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在第一學年給他們開設有關文獻檢索、科技論文選題、撰寫等方面的講座,幫助學生掌握與科研相關的一些基礎知識和方式、方法。第二學年依托物理實驗室和中學物理教學研究實驗室,引導學生開展物理實驗儀器改進或簡單教學實驗儀器自制方面的研究,撰寫相應論文。第三學年鼓勵學生在教育實習的過程中開展實際教學研究,對于有條件的學生可參加到省級骨干教師或教師自己的研究課題中來。
6.建立多方位、多角度的合作關系
我們利用承辦省級骨干教師和教學名師這一契機,與學校、教科所、部分縣市的培訓機構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借助該平臺,聘請優(yōu)秀教師擔任學生的課外指導教師;學生可定期到這些學校進行教學見習(聽課、觀察、訪問和評議)和實習,與優(yōu)秀教師進行面對面地交流;還可參與到這些合作單位的教育研究課題中去等等。這樣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實際教學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
三、結束語
以上這些改革和實踐已在2010級學生中實施,初見成效,我們還需要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去完善、改進和充實這一實踐教育體系。
作者:李斌楊祖念張容吳顯云工作單位:成都師范學院
第二篇
1高職院校開展物理教育的必要性
對于學習過程理論是基礎,而面對眾多的理論不去實踐是很難真正理解和消化所學的知識,對于物理教育而言,學生面對問題和故障的時候,可以親自運用原理去解決問題,物理知識涉及面廣,在電力、建筑、機電等各個方面都有所涉及,為使學生在畢業(yè)后真正的能夠適應于生產、建設、管理與服務的第一線,開展物理教育無疑是實現高職院校培養(yǎng)人才目標的基本需求。作為一名高職教師,在幾年的工作教學中明顯感覺到近幾年來高職院校的學生整體的文化素質以及基礎知識都不如以前,主要是由于現在的學生多為90后,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在生活和學習中動手能力較差,尤其在物理儀器的操作上以及物理實驗的環(huán)節(jié)更為薄弱,對做出的實驗結果也不能很好的分析處理,如果這樣下去畢業(yè)之后是很難應付如今激烈的工作的,因此,在高職教育階段應該不斷的強化和補充欠缺的知識和技能,多進行實訓的課程,使自己的各個能力都得到提高。
2物理實驗在物理教育中的重要性
2.1物理實驗是物理教育的基本需要
物理實驗是對物理理論、物理現象進行驗證探索的教學方法,以便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從而來提高實驗技能。物理教育作為如此基礎的一門學科,通過開設實驗課程可以使學生掌握常見的基本儀器的操作方法,對得到的實驗數據進行處理并分析誤差原因,使學生能夠進行系統(tǒng)的實驗的訓練。正如我們所知,物理知識貫穿于我們生活始終,物理得到的規(guī)律本身便是來源于生活同時又運用于生活當中,實驗是科學的實踐,實踐又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學生可以通過物理實驗來使學生運用理論知識,真正的去了解物理的概念與規(guī)律。
2.2物理實驗是相關專業(yè)課的基石
之前說過,物理知識滲透于許多交叉學科,在許多專業(yè)課中更是有所設計,比如物理知識當中的熱學知識、電磁學知識、力學知識等。對于理工科的學生而言,如果之前沒有物理學的基礎知識就很難進行相關專業(yè)課的學習,在進行相關專業(yè)課之前開設物理實驗的課程,可以提前將物理的知識講給學生聽,讓學生在思維中先對物理學的知識有個初步的認知,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有了實驗課的基礎,又可以承前啟后的的接受新的知識。教師在物理實驗中的作用也尤為重要,通過教師言簡意賅、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學生有意識的將物理的知識引入到相關的專業(yè)課當中,并得以應用。
3物理教育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作用
3.1提高學生動手實際操作能力
我們常說,高職院校主要培養(yǎng)技能型人才,那么何為“技能”?技能,是指學習者在待定目標的指引下,通過練習而逐漸熟練掌握的、對已有知識經驗加以運用的操作程序。而物理教育則恰恰的滿足“技能”的需求,這與物理實驗的目標是一致的,物理實驗的目標是要學生通過使用基本的實驗儀器來對學過的物理知識、概念、定律、結論等加以運用、驗證,是對學生技能的訓練,是與高職教育相吻合的。
3.2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
嚴謹縝密是學習一個特性,也是生活中的一個習慣。對于物理教育中更是如此,稍有的一點誤差都可能導致整個結論的錯誤,教師在物理實驗當中一定要正確引導學生,使學生能夠明辨是非、真?zhèn)?,通過物理實驗使學生可以養(yǎng)成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對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會受益匪淺。
3.3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進行物理實驗的過程當中,誤差的出現是在所難免的,出現誤差就要對它進行分析,誤差分析是整個物理實驗中尤為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誤差如何分析?在進行物理實驗的時候,對儀器的操作、實驗環(huán)節(jié)的操作都可能會出現不可預知的問題,出現問題如何解決?分析和解決問題成為物理實驗中的關鍵,這就要求學生具備思考的能力,思考實驗當中可能會出現誤差的環(huán)節(jié),出現的誤差是實驗的不足還是一定存在的,出現誤差后想想如何能夠將誤差降低到最小甚至避免誤差,這些都需要學生獨立的進行思考,深入的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因此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無形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4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作意識我們在進行物理教學過程中,物理實驗的環(huán)節(jié)分組是必須要做的,因為物理的實驗一般都要分幾個人一組,教師可以通過布置任務進行比賽或者其他的一些方式,使分組而形成的團隊能夠共同協作,整個團隊的成員合理分工、緊密的合作,在實驗過程當中,即完成了實驗的才操作,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3.5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發(fā)散思維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相信直覺和靈感”,德布羅意也曾經說過“想象力和直覺都是智慧本質上所固有的能力,它們在科學的創(chuàng)造中起過,而且經常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不單要有專業(yè)的技能,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發(fā)散思維,物理教育則剛剛好,教師可以通過舉出一些著名的物理學家的例子,諸如在牛頓坐在樹下之前,一定也會有其他的人在樹下被熟透的蘋果砸到,為什么只有牛頓最后成功的發(fā)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呢?在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對事的態(tài)度,可以提高自身的科學態(tài)度與科學素養(yǎng),內在的遠比掌握一門知識更為重要。
3.6有助于突出高職學生的崗位適應性
物理教育在高職院校中必不可缺的便是物理實驗,學生通過對儀器設備的實踐操作,會發(fā)現其實很多構建的工作原理都與物理知識息息相關。通過一些技能大賽,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將物理知識融入到物理實驗當中去,使學生真正的體會到物理教育的特點和強大的應用性,學生通過近距離的觀察和實驗,可以使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這樣,在工作崗位上則能走馬上任。
3.7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能力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目標,光是使用了崗位的需求還遠遠不夠,只滿足于現在沒有創(chuàng)新就不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梢酝ㄟ^物理教育的教學方法,在物理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要學會思考、學習動腦筋,將基礎的物理理論知識得到提高,通過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來探索出更多的物理實驗,因此,通過物理教育可以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高,為以后的各個相關學科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4結語
總之,物理教育長期以來一直存在于高職院校的學科當中,一直處于一種輔助性課程的地位,在高職院校中開展的物理教育應該得到重視,使物理教育本身的重要價值和功能得以體現,應對開展物理實驗課程,這樣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及操作能力,并且培養(yǎng)出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培養(yǎng)出真正的適應于社會的高職技能型人才。
作者:于昕工作單位:錦州師范高等??茖W校
第三篇
一、高師物理教育專業(yè)學生教學實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基礎教育現狀了解不足
我國農村人口占半數以上,農村的基礎教育不容忽視。九年義務教育實施以來,各農村小學學生畢業(yè)后主要集中到鄉(xiāng)鎮(zhèn)一級初級中學學習。這些初中的培養(yǎng)目標、課程設置、教育教學內容、教育評價等與城市的初中沒有多大差別,但學校在教學儀器設備、教學基本設施、師資水平等諸多方面與城市中學相比處于劣勢,因此進入高級中學學校學習的升學率僅為城市中學的十幾分之一,進入重點高級中學的升學率則更低。不少學生初中畢業(yè)后考不上重點高中只能選擇回家務農或外出打工。種種原因導致部分學生厭學情緒嚴重,上網、打架、吸煙、逃課等現象屢禁不止。不太了解也無法理解農村基礎教育現狀的高師實習生面對這些學生毫無心理準備,也無教育計策,實習中不知所措,甚至無法控制住惡意搗蛋的學生,導致課堂紀律和秩序松散,甚至失控,致使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大受影響。
(二)對學生了解不足
教學就是想辦法讓學生掌握規(guī)定的知識,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是檢驗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標準。了解和研究學生是教師的基本工作和任務。高師物理教育專業(yè)實習生在教學實習中存在的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就是對所教學生的基本情況了解不足,這也是許多師范學生實習時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師范實習生對所教學生的知識基礎不了解,將不利于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設置教學情境建構知識,不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思維水平不了解,則容易使用“滿堂灌”式教學方法,教學效果不好;對學生理解能力不了解,就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對學生個性特點不了解,則很難培養(yǎng)出具有鮮明個性特點的優(yōu)秀學生。
(三)指導實驗能力不足
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初中物理課程由實驗檢驗猜想,由實驗總結規(guī)律,由實驗導出概念,由實驗產生新發(fā)現。實驗能夠幫助學生形成物理圖像,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及鞏固,提高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使學生感受科學探究的樂趣,培養(yǎng)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提倡“以人為本“”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采用探究教學方法”“讓評價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等理念,提倡通過實驗進行探究。高師物理教育專業(yè)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由于“學生轉向教師”角色的急劇轉變,一時無法適應作為物理課堂教學和“指導”物理實驗的教師角色;對課堂演示實驗、實驗內容的講解、指導學生分組實驗的技能和方法掌握均欠缺,對實驗研究、自制儀器和教具、指導學生課外物理實驗等方面的技能就更差。究其根本原因:一是沒有熟練掌握專業(yè)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二是專業(yè)教學沒有適應基礎教育物理課改的需要,實習生的教學觀念和學習方法無法適應當地的教學要求。
二、高師物理教育專業(yè)教學實習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高師物理教育專業(yè)教學實習評價指標體系是以教育評價理論做指導,遵循科學性、可操作性、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原則,在了解了學校及社會等對教師的基本要求、研究了合格教師和優(yōu)秀教師的標準之后制定的,涵蓋了高師物理教育專業(yè)學生踏上就業(yè)崗位后所需素養(yǎng)、知識和應用技能的所有內容,強調了實驗能力、強調了對學生和基礎教育現狀的了解,順應時代的發(fā)展,適合教育教學的實際。高師物理教育專業(yè)教學實習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分兩級指標,由各指標在體系中的重要程度確定權重,使評價指標量化,為評價結果綜合計算創(chuàng)造條件。該體系采用定量和定性結合的評價方法,分五個評分等級,分別為A,B,C,D,E,其分值設定為:A=1.0;B=0.8;C=0.6;D=0.4;E=0.2。確定權重時首先進行深層次分析,并采納多所實習學校初中物理教師意見及物理教育評價專家意見,再經物理教育實習過程試評和修改,最后綜合確定權重。根據權重可以計算實習生教學工作實習成績。具體操作:設某實習生教學工作實習成績?yōu)镽,二級評價指標有n項,實習生在二級指標第i項中的得分為xi,此項在總排序中權重值為ci,則此實習生的實習成績按如下公式計算:由評分計算結果,進行定性評價,轉變?yōu)閮?yōu)(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合格(60~69分)、不合格(60分以下)的等級類型。
三、高師物理教育專業(yè)教學實習工作評價表的應用
物理教育實習生教學工作評價表首先在桂林師專物理教育進行微調,繼續(xù)在桂林師專物理教育專業(yè)2009年、2010年、2013年的教學實習工作中應用。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3年使用評價表對高師物理教育專業(yè)教學實習工作進行評價的結果表明:加強了評價目的的學習環(huán)節(jié)和信息反饋環(huán)節(jié),有效發(fā)揮了教育評價的導向、改進功能,有利于促進學生個體發(fā)展;統(tǒng)計出的實習成績排序與綜合各方面意見對實習生的評價結果一致,即定量、定性評價與實際情況相符,教育實習評分的可信度較高,評價結果具有客觀性、公正性和激勵性,分析評價結果還可以引導實習生反思教學上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不斷提高教學能力;通過評價反映出物理高師實習生尚欠缺的能力,可以供高師物理教育專業(yè)參考,如應考慮對大學物理實驗課程進行改革,以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的需要,還可以加強高師生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對中學生的管理、教育能力和對課堂的控制能力,以適應學生群體不斷成長對教師的新要求。
作者:范建玲工作單位: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