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觀看功利與權利探究論文
時間:2022-12-31 05:02:00
導語:誠信觀看功利與權利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既是一部重要的政治學著作,也是一部論述權力與道德關系的著作。文章通篇都是關于新君主的一些功利性的做法,特別是在誠信問題上,其經(jīng)典的獅子與狐貍的比喻,將君主的道德觀,擺放在了功利性的位置上。君主可以是偽君子,誠信可以是一種手段,一切都是為了服務于意大利的統(tǒng)一和君主利益,而忽視和未能尊重民眾及其他團體的權利和利益。
【關鍵詞】馬基雅維利君主論功利權利誠信
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從硬性和軟性條件兩方面來分析統(tǒng)治藝術。硬性條件主要包括國家類型、軍隊種類等基礎性的配備;軟性條件主要是指君主的道德觀,尤其是其中涉及到的誠信問題。馬基雅維利認為,一切從結果出發(fā),為了達到目的,無價值判斷的手段是必要的。
《君主論》中的誠信觀
馬基雅維利用一個經(jīng)典的獅子與狐貍優(yōu)勢互補的比喻,表明了《君主論》的誠信觀:“因為獅子會落入獵人的陷阱,而狐貍則抵御不了豺狼。因此,君主必須是一只狐貍以便于及時發(fā)現(xiàn)陷阱,又必須是一頭獅子以便于嚇跑豺狼?!奔椽{子和狐貍各有所長,君主既要有獅子的權力又要有狐貍的智謀。而這里的智謀,最主要是談君主的守信之道:“如遵守信義將對自己不利,或者使自己當初做出這個承諾的理由已經(jīng)不復存在,英明的君主就可以也不應該遵守信義?!雹倏梢?,馬基雅維利在誠信上遵循的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辯證法。
但真正主導《君主論》誠信觀的靈魂的還是馬基雅維利的專制集權思想。馬基雅維利實際上是一個人治論者,他將君主的意志和利益凌駕于民眾之上,即使是平衡利益和維持公平的法律也只是君主手中維持有效統(tǒng)治的工具。而他的理論基礎,就是性惡說。馬基雅維利斷言:“人的本性總是忘恩負義的,是變化多端、弄虛作假、怯懦軟弱、生性貪婪的?!奔慈诵允菒旱模蚨豢梢酝耆湃危骸爱斈銓λ麄冇泻锰帟r,他們完全是你的人?!钡沁@種完全的臣服并不是由始至終不變的:“當真正的需要離得很遠時,他們表示愿意為你流血,奉獻自己的財產(chǎn),犧牲自己的生命,犧牲他們的孩子;但當危險臨頭時,他們選擇背棄你。”②這段對人性的闡述,基于其趨利避害的心理,提出臣民在對君主的忠誠方面也是采取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辯證法,即當他們的需要在君主那里無法得到滿足時,也會成為口頭誠信、實際背叛的人。馬基雅維利由此反證了自己的誠信觀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君主論》中的誠信觀有以下兩個特點。第一,君主的誠信,是規(guī)則而非原則。馬基雅維利首先以生活為例提出“實然狀態(tài)”和“應然狀態(tài)”是兩種不同的狀態(tài),即人們實際的生活是“實然狀態(tài)”,人們認為應當如何生活是“應然狀態(tài)”。并且提出了“實然狀態(tài)”的重要性:“一個人要是不切實際地想當然行事,那么,他不但無法保持現(xiàn)有狀態(tài),還會導致毀滅?!雹垡簿褪钦f,馬基雅維利將不符合道德的行為作為“實然狀態(tài)”,并且提倡君主在必要的時候要選擇不完全符合道德的行為。而這種實然的不道德行為的選擇趨向,在《君主論》的誠信觀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即君主的誠信,不再是應當無條件適用的原則,而是在符合相應條件時才需要遵守的規(guī)則,而這個條件則視君主和國家的利益而定。第二,君主的誠信,是表里不一的。馬基雅維利在談論君主守信之道時,為了讓君主采納其偽誠信的觀點,層層鋪墊偽誠信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他首先從歷史角度提出,不守信更可能獲得成功:“那些建立過豐功偉績的君主們并不看重守信,而是懂得如何耍花招、玩陰謀詭計以使人暈頭轉向,并最終他們戰(zhàn)勝了那些誠實守信的人?!雹苋缓螅謴纳裨挼慕嵌忍岢?,因為君主的先師是半人半獸,則君主行事應當含有獸性,繼而順勢提出“君主必須知道如何掩飾這種獸性,并且必須成為一個偉大的偽裝者和假好人?!弊詈螅謩e從人性本惡和結果主義的角度,來消除君主可能因偽誠信行為而產(chǎn)生的罪惡感和不被認可的后顧之憂。
由上文所述的兩個特性可知,《君主論》中的誠信觀實際是一種特殊的馬基雅維利式的誠信觀,而其只考慮君主的利益,只從結果出發(fā)來判斷君主行為的做法,則蘊含著一種功利性的思想。這種功利觀與18世紀末英國哲學家、經(jīng)濟學家杰瑞米·邊沁的功利主義,存在著某種契合?!肮硎侵高@樣的原理:它按照看來勢必增大或減少利益有關者之幸福的傾向,亦即促進或妨礙此種幸福的傾向,來贊成或非難任何一項行動?!雹葸@種誠信觀的判定標準,就是目的的達成或結果的完成。即只要君主每次關于是否忠于誠信的判斷都站在國家利益和君主統(tǒng)治的角度上來進行,那么就可以判定君主每次的行為不論是堅持守信還是違背諾言都是必須且合理的。因而,從功利主義的角度來看,馬基雅維利的為了最大化的謀求意大利利益的誠信觀是正確的。但是,我們所有的邏輯推理都是建立在一個前提上,就是推理的公式即功利主義本身是正確且正義的。事實上,這種功利主義思想存在著不可避免的詬病,是非正義的。因為它原則上仍然同意社會利益較之個人利益的優(yōu)先地位,且對社會的不平等呈消極態(tài)度。并且,功利主義思想對個人利益的漠視,直接導致的問題不只是精準的分配機制的缺失、社會利益無法量化和平均分配,也使得社會目標和價值取向被機械累計和統(tǒng)一捆綁,存在著被有心人利用的可能性,這時就不單是個體和社會多元化發(fā)展的被替代,甚至可能造成整個社會的秩序紊亂和發(fā)展障礙。
就《君主論》誠信觀的功利性指導思想對個體權利的漠視和不尊重而言,究其根源,是在于其對個體權利的不正確認知。首先,《君主論》的誠信觀對權利的定義理解不全面?;舨妓购秃芏鄬W者一致認為,權利是“個人用他自己的判斷和理性認為最適合的手段做事情的自由?!雹捱@個界定中存在著兩個看似悖論的要素:個人自己的判斷和理性、做事情的自由。前者強調了權利的正當性判斷,而后者強調了權利的自由屬性。由此分析《君主論》的誠信觀下君主的特權和民眾的附加義務可知:君主的特權違背了對權利的正義性判斷,而民眾的附加義務則違背了權利的自由屬性。其次,《君主論》的誠信觀對權利的內容理解不全面。例如在談到君主需要表現(xiàn)出偽誠信的一面時,馬基雅維利通過這樣的說辭來讓君主放寬心:“人人都可以看見你表現(xiàn)得怎樣,但是只有很少人能確切知道你的真實情況,但這一小部分了解你的人無力反對多數(shù)人的意見,因為國家最高權威保護的是多數(shù)人。”⑦由此可見,馬基雅維利是通過規(guī)避大多數(shù)民眾的法定知情權,來保障了君主特權行使的無虞。
《君主論》中誠信觀的啟示
對《君主論》中誠信觀的分析,有助于我們發(fā)現(xiàn)其中極端的功利思想和對個人權利的漠視,反思其對個人和社會可能的威脅和損害。從而,有利于更好地促進社會發(fā)展和個人目標的實現(xiàn)。
首先,過程和目的同樣重要,形式正義和實質正義應當并存。而具體到司法實踐環(huán)節(jié),就體現(xiàn)為既要注重法律程序又要注重法律裁判。因為,自古就有的為追求結果而忽視過程的傾向,導致現(xiàn)實中的法律程序,在很長時間內形同虛設。而這種忽視,如果是無意的,導致的可能是當事人的利益得不到應有的維護;但如果是有意的,則存在著當事人被他人或組織、團體利用,從而有淪為手段和工具的可能性。而在這種狀況下,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的地位遭到威脅,繼而可能導致社會秩序的崩盤。
其次,權利需要維護,權利應當同時滿足正義和自由兩個要素。而在具體社會實踐中,則要避免出現(xiàn)過度維權的狀況。例如,當消費者與經(jīng)營者協(xié)商索賠事項時漫天要價,并以找媒體曝光來威脅經(jīng)營者,導致雙方矛盾激化。對于這種法律已有規(guī)定的事項,必須在法律的框架下,按照合法、合情、合理的原則進行必要的賠償和補償。如果是法律尚未規(guī)定的事項,就應當按照法律原則、參照相關條文來處理。
第三,承認個體的獨立性、多元化的價值觀,以免出現(xiàn)某些個人、組織、團體假借公共利益謀取非法利益的情況。羅爾斯認為,如果不承認個人的獨立自主性,機械地以個人目標的累加作為社會的目標和準則,就容易出現(xiàn)整個社會被綁架的情況。
第四,注重整個社會公共德行的宣傳、培養(yǎng)和發(fā)展。具體表現(xiàn)為在社會中進行更多有關公共道德、優(yōu)良美德的宣傳。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促進了對個體權利的尊重、價值的重視;而個體在得到自身物質與精神滿足的同時,在環(huán)境的影響下,會更尊重他人的權利、道德行為的價值、公共德性的發(fā)展。
注釋
①[意]尼科洛·馬基雅維利:《君主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第69~70頁。
②周志武:“馬基雅維利與韓非子政治思想之比較”,《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
③[英]邊沁:《道德與立法原則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第58頁。
④劉南燕:“論功利主義的癥結所在”,《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08年第28期。
⑤[英]托馬斯·霍布斯:《利維坦》,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第97頁。
⑥劉科:“道德權利在當代倫理生活中的地位”,《河北學刊》,2010年第30期。
⑦轉引自朱丹的博士論文《程序正義與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