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問題與發(fā)展走向

時間:2022-03-06 08:08:21

導語: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問題與發(fā)展走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問題與發(fā)展走向

摘要: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給人們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熟練的掌握和運用各種信息設備也已經成為了21世紀內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但目前,中小學信息技術尚不是重點教學內容,文中對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對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育;中小學;教學困境;改善策略

信息技術發(fā)展迅速,日新月異。智能化信息技術發(fā)展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并且這種滲透人才不斷的加深。了解并掌握信息技術的相關技能目前已經成為各大企業(yè)對人才的最基本需求。當前的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形成了一定的制約。

一、分析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不足

首先,從學校教學安排層面來看,中小學的信息技術教育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科學的教學體系,嚴重影響了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主要表現為:其一,相關教學領導對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沒有意識到信息技術教學對學生將來發(fā)展、就業(yè)的重要性。在應試教育下,很多中小學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安排比較少,甚至存在很多占課的現象,往往難以完成教學大綱的要求。另外,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匹配。目前大部分學生都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但是中小學信息技術課本中的內容相對淺顯,很難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甚至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其次,很多中小學為了完成和應對教學檢查等工作,所開展的信息技術教學過于形式化。教師的教學大多圍繞理論,一堂課下來,學生真正操作的時間很少,而且限制較大,學生只能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操作。而不同學生之間對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教師往往要花費角較多的時間完成教學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浪費。此外,信息技術教學需要大量的信息技術設備,但是受制于學校的重視程度和經濟條件,很多學校并沒有引進足夠的教學設備?;蛘咭恍W校雖然引進了較為先進的信息技術教學設備,但是在教學安排上欠缺考慮,造成了教學設備的浪費。從教師的層面來說。受到學校的影響,很多教師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并不重視,因此在教學上往往不夠認真,嚴重限制了教學質量。并且,很多中小學的信息技術教師在專業(yè)水平上存在嚴重的不足,一方面,中小學校為信息技術教師提供的薪資較低,難以激起教學熱情。甚至很多教師會主動將課時讓給其他科目的老師,尤其在農村中小學,這種現象十分常見,甚至有時一學期上的信息技術課程也寥寥無幾。另外,由于專業(yè)水平的不足,很多教師在展開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時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比較落后,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信息技術教師一般并不嚴肅,導致在課堂中的威懾力不足,經常要花費大量時間維持課堂秩序,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二、未來階段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發(fā)展方向

首先,各中小學需要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教育對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加深對該門課程的重視程度,建立完善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體系。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課程以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信息技術能力為教學目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具有重要的意義。信息技術集合科學性和實踐性于一身,在教學中,教師需要融入趣味性的教學模式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學校應該結合信息技術的教學目標,引進信息技術的教學設備,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設備引進時,需要避免盲目性,考慮學校的教學特點和學生的學習偏好,實現各種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另外,學校需要招聘專業(yè)的信息技術教學人才,構建一直高水平的信息技術教學團隊。同時也應該注意加強教學理論、教學技巧培訓等工作,信息技術發(fā)展才迅速,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夠跟上技術發(fā)展的步伐,為學生教授最新的知識。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基礎信息知識的教學,更應該適當的為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多中小學一般都是教學生如何打字、做基礎性表格這些內容,但實際上很多學生對這些內容都是十分熟悉、熟練的。因此,教師可以適當的教學生運用一些軟件,比如如何利用word做圖標,如何利用ppt制作動畫等,使學生發(fā)現更多的樂趣。除了在課堂上進行信息技術的教學之外,教師需要適當安排課外知識拓展,為學生布置一定的作業(yè)比如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歷程資料收集,組成團隊共同制作圖片、圖表等,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信息技術的教學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合理安排信息技術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比重,適當的簡化教學步驟,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給學生更多的時間進行自主分析與討論,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學生進行知識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觀察,充分了解不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對于重點和難點問題,教師可以加強指導,從而形成計算機教學課堂“教學-討論-實踐-自主創(chuàng)造”的全新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的想法和個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活潑生動的教學氣氛,從而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課程對于中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十分重要,當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存在著程度不一的不足,需要相關教育人員共同努力,改善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水平,使中小學生能夠真正掌握信息技術并運用到實踐中。

作者:石祖輝 單位:貴州省長順縣第三小學

參考文獻:

[1]王丹丹.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發(fā)展走向[J].新校園(中旬刊),2016,(01).

[2]趙彩琴.鄂爾多斯市東勝區(qū)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現狀及問題對策[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3]和力,吳麗賢.潮州市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現狀及應對策略[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5,(04).

[4]聶竹明.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再思考[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08,(12).

[5]劉玉菊.滇西北地區(qū)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現狀及對策探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