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英語聽力教學意見

時間:2022-12-19 11:43:00

導語:提升英語聽力教學意見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升英語聽力教學意見

【摘要】高中英語聽力教學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至關重要,新教材對學生的聽力理解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現(xiàn)階段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一些障礙,并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了一些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意見和想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聽力聽力教學

聽力是高中英語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不僅和學生高考的分數(shù)息息相關,還對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聽力是決定英文水平的要素之一,聽力提高其實代表著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新課標也對高中生英語聽力發(fā)展水平提出了具體明確的目標——聽力七級目標:①能識別語段中的重要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推斷;②能聽懂操作性指令,并能根據(jù)要求和指令完成任務;③能聽懂正常語速聽力材料中對人和物的描寫、情節(jié)發(fā)展及結果;④能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談話并能抓住要點;⑤能聽懂熟悉話題的內容,識別不同語氣所表達的不同態(tài)度;⑥能聽懂一般場合的信息廣場,例如:天氣預報。

新課標把培養(yǎng)學生聽力理解能力的目標要求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由此可見,聽力教學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在從事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聽力往往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有時甚至感到十分吃力。

一、聽力理解能力障礙諸因素分析

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影響學生聽力的因素歸納起來主要存在以下幾個障礙:

1.語言基礎知識的障礙。聽是語言交際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聽力理解的過程是人們運用各種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學生對語言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往往決定了聽力理解及反應速度的差異。

(1)語音障礙。有些學生平時不重視單詞的正確發(fā)音,導致辯認音素的困難。也有學生象學習數(shù)、理、化那樣,只用眼不用口,平時沒有養(yǎng)成開口朗讀英語課文的習慣,以致朗讀句子時,演變?yōu)樽x一個一個單詞。對聽力材料中一些常見的連續(xù)、失爆、同化、弱讀、升降調等語音詞調,感到無所適從。平時聽慣的英語課文磁帶語速較慢,聽慣了老師講課偏慢的語速,遇到正常語速的聽力材料就不適應了。平時老師訓練聽力,可能教學形式手段單一,把聽力課只是上成放錄音,對答案,缺乏必要的指導。長此以往,影響了學生聽力理解能力培養(yǎng)和提高。

(2)詞匯、句型和語法的障礙。學生英語詞匯量的大小,掌握詞匯的熟練程度、同音異義、一詞多義現(xiàn)象,以及對句型和語法是否熟悉和掌握,都對學生聽力理解大有影響。學生如果只憑聽到的片言只語,不會用英語進行思維,當然不能做到聽音會意,導致理解錯誤也就不足為奇了。

2.文化背景知識的障礙。高中學生雖然學了一點世界歷史和地理知識,但對英美國家人民的生活習慣、文化背景、風土人情和生活方式等知識知之甚少,學生在聽力中對此類材料常會感到難以理解。

3.心理因素障礙。聽是比讀更為緊張的學習活動。因為聽音磁帶或說話者的話音瞬間即逝,故聽話人在聽的后面內容時,必須對前面的內容保持一定記憶,并將前后內容連貫,加以綜合分析和整理。當學生情緒處于緊張焦慮狀態(tài)時,就容易產(chǎn)生恐懼心理,表現(xiàn)為失去自信。如果學生帶著這種壓抑、消極的情緒聽音,其效果會大打折扣。

二、如何結合新教材,更有效地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呢?

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思想認為語言學習就是學習一套系統(tǒng)的語言知識,因此,教師只要一支粉筆一張嘴,把語言知識傳授給學生就可以了。以此為出發(fā)點的課堂教學模式必然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難以發(fā)展運用英語的能力。外語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只有參與實踐活動才有可能將他們學到的語言知識轉化為言語技能,最終發(fā)展成運用語言的能力。這個實踐過程必然以學生為中心。新教材設計了許多學生活動的練習,如pairwork,groupwork,classroomdiscussion,等等,讓學生在語言活動中獲得運用語言的能力。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并不是降低教師的作用。相反,新教材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有一定的語言知識,具備聽說讀寫的技能和靈活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還需具有一定的活動組織能力。

具體地,我們可以考慮以下這些做法:

1.教師要認真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更新觀念。在聽力教學實踐中既要提高學生的聽力技能,增長語言知識,更要在聽力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英語文化意識的發(fā)展。從培養(yǎng)人、發(fā)展人的高度以現(xiàn)代課程觀為指導,注重教學的開放性,以及過程和評價的發(fā)展性。

2.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以便以其口語表達來增加學生的聽英語機會,鍛煉并提高其聽力水平。語調、重讀、弱讀、連讀、變音、失去爆破、語氣、語流、語速等各方面都要準確表達,而且課堂用語力求豐富性。結構、用詞和語言難度要注意層次性、變化性,用自己的實際運用讓學生感知英語的節(jié)奏,讓學生在課堂上聽老師的語言時不至于感覺“失真”,產(chǎn)生消極情緒,以至影響聽力理解能力發(fā)展的實現(xiàn)。

3.教師在聽力課堂教學中,要具體分析材料的內容和難度是否適合學生使用,教學材料內容與新課程教學目標描述是否相適應,材料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并據(jù)此對某些材料刪減或通過適當?shù)恼{整,降低難度和要求。

4.讓學生精聽和泛聽結合,關注學生的感受,減少測試性練習,同時摒棄放音—做題—對答案的做法。在聽力培養(yǎng)中要激發(fā)興趣,滲透英語文化知識,注重技能和策略培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在聽力中體驗運用技能策略,了解信息,欣賞語言的成功快樂,而不是以應試為目的,拋卻了聽力體驗中更具價值的東西:培養(yǎng)聽力過程中的信息篩選、記憶、聯(lián)想、推測、歸納、概括等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語調、語氣、背景等非語言信息的理解能力;滿足人的發(fā)展中的求知需求和情感需求。

5.教師要充分運用現(xiàn)代媒體優(yōu)勢,豐富教學手段,行之有效地運用網(wǎng)絡、電影、電視節(jié)目中的音畫,有效地把視與聽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聽的實踐。視頻能幫助促進學生的理解,畫面與聲音的結合給學生提供了全新的感受,使學生體驗到聽的樂趣,增加成就感。

總之,學生的聽力技能形成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高中英語聽力教學要按照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同時,要將聽、說、讀、寫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教學體系。在英語聽力訓練過程中,要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聽力材料的多樣化,教學活動的多樣化,測試手段多樣化,立足課堂,活用教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思維活躍,精神飽滿,心情舒暢??偠灾私馓岣呗犃Φ谋匾约爸匾?,掌握了聽力訓練的技能,加強培養(yǎng)這方面的興趣與愛好,聽力水平的提高也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