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思考

時間:2022-12-03 03:40:21

導語: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思考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思考

摘要:文章首先闡述了傳統(tǒng)地理課堂教學現(xiàn)狀,然后分析了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的優(yōu)勢,最后提出了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包括多種途徑加強生活化知識滲透、利用生活化實驗強化知識理解、積極開展生活化實踐活動三個方面。

關鍵詞: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實踐活動

地理是一門具有指導生活意義的學科,《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強調(diào),教材內(nèi)容的選擇與組織應聯(lián)系生產(chǎn)和生活實際,尤其是學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地理現(xiàn)象和地理問題,體現(xiàn)“對學生的生活有用,對學生的終生發(fā)展有用”[1]。高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的核心在于教學策略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教師要善于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以達到學生能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地理知識,從而提高生活質(zhì)量的最終目的。

一、傳統(tǒng)地理課堂教學現(xiàn)狀

首先,地理在高考中分數(shù)所占比例較小,學校、教師、學生在思想上都不重視地理學科的學習,同時由于地理屬于文理知識交叉的學科,有較高綜合性、理論性、實踐性的特點,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導致學生學習起來很吃力,產(chǎn)生了畏難心理[2]。其次,很多學生學習地理還是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地理雖屬于文科科目,但其知識點還是需要理科嚴謹?shù)耐评砼c計算過程,光靠記憶的方法無法完全掌握,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導致學生能看懂地圖冊、能記住知識點,但做題考試的時候出現(xiàn)困難的情況[3]。最后,地理學科綜合性強,包括萬象,教師在思想上沒有認識到地理學科的本質(zhì),默認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導致學生的地理學科思維能力差,不能舉一反三,思維變通性非常差?;谝陨蠁栴},適時在地理課堂教學時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能夠很好地緩解上述問題的出現(xiàn),以達到讓學生輕松學地理、輕松拿高分的目的[4]。

二、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的優(yōu)勢

首先,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符合新課標要求,能夠凸顯地理學科價值。眾所周知,當前全球環(huán)境、資源、人口問題日益嚴重,地理學科作為基礎性學科,其在幫助學生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建立科學合理的生態(tài)觀念上具有優(yōu)勢,在地理課堂上適時結(jié)合實際生活經(jīng)驗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作為未來社會接班人的使命意識,能夠凸顯地理學科的學科價值。其次,在地理學科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地理學科綜合性強,包含的知識點較多,同時由于地理學科具有和生活連接緊密的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jié)合實際生活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使學生感覺到所學的是和自己生活很接近的知識,從而興趣更加濃厚,積極性更高,并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用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思考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5]。最后,地理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在地理學科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能夠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成為對社會有價值的應用型人才,鍛煉學生將所學運用到實際生活的意識,樹立不斷努力的學習意識。同時,在地理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能夠給教師提供理論學習的機會,能夠幫助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提升教師的職業(yè)綜合素質(zhì)。

三、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多種途徑加強生活化知識滲透。地理中的知識點與人們?nèi)粘I钣兄芮械穆?lián)系,在進行地理生活化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結(jié)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運用多種途徑滲透地理知識,讓學生結(jié)合日常生活,更加直觀地感受地理中抽象的概念,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對地理知識進行深入理解。在實際的地理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網(wǎng)絡獲取與課堂內(nèi)容相關的生活知識,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些有趣的地理節(jié)目,以便加深其對課堂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課下閱讀相關的課外地理書籍,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對閱讀成果進行分享交流。實踐證明,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地理生活化的滲透不僅能夠增強地理教學的生活化趣味,而且對學生掌握豐富的地理知識也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二)利用生活化實驗強化知識理解。地理理論知識具有抽象性、綜合性的特點,大部分學生在沒有清晰理解知識點的情況下無法做到對重難點知識的深入理解,為了提升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程度,促進學生對地理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教師需要在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合理應用具有生活化特點的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深化知識理解[6]。同時,生活化實驗具有和學生生活聯(lián)系緊密、易于學生操作和接受的特點,能將抽象的地理知識教學過程轉(zhuǎn)化為具體有趣的實驗操作過程,這個過程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實現(xiàn)地理教學效率的極大提升。例如,在學習地球自轉(zhuǎn)及公轉(zhuǎn)相關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布置帶球形物體來校的任務,課堂上,教師給學生講解完理論知識后,要求學生開始制作自己理解的地球儀,然后和同桌模擬地球自轉(zhuǎn)及公轉(zhuǎn)的過程。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在球狀物體上刻畫地球五大洲、七大洋的位置示意,從而達到鞏固學生知識的目的。這個實驗具有生活化的特點,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尋找實驗材料,在課堂上用生活化材料做實驗,易于深化知識的理解,實現(xiàn)地理素質(zhì)的提升。(三)積極開展生活化實踐活動。教師在進行地理生活化教學時,應當轉(zhuǎn)變自己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即轉(zhuǎn)換課堂的主體位置。在地理生活化教學中,學生應該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在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中主要起到引導的作用。在進行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互動、加強互動,使教和學結(jié)合起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和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在地理課堂中,如果教師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一味地講授,而不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沒有開展任何生活化實踐活動,那么教學就只能稱之為“教”,而沒有體現(xiàn)出“學”的特點,更談不上在地理課堂中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了[7]。因此,地理課堂生活化的教學要注重生活化實踐活動的開展,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活動交流深化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使學生能夠很好地展示自己的生活體驗和學習狀態(tài)。例如,在學習完季風相關內(nèi)容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期觀察國旗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觀察國旗的飄向、受季風的影響,國旗與平時的狀態(tài)有什么不同,然后教師再組織學生聯(lián)系課堂學習內(nèi)容進行討論,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與同伴、教師進行交流互動,達到了擴展思維、提升綜合素養(yǎng)的目的。

總之,在地理教學中,通過生活化的方法,學生更容易理解,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熱情。通過生活化教學,加強了地理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讓學生體會到地理學科的奇妙魅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張日安.高中地理課堂生活化的教學研究[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九卷).北京: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4.

[3]陳友娣.地理課堂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研究[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九卷).北京: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4.

[4]涂少珺.讓地理與生活經(jīng)緯相交:以生活化教學手段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4):45.

[5]謝春花.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模式探析[J].基礎教育論壇,2018(31):34-35.

[6]吳黎明.走進生活,貼近生活,聯(lián)系生活:淺析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8(42):164.

[7]葉昌華.高中地理知識點的生活化教學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33):181-182.

作者:劉暢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