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探析
時間:2022-03-16 10:45:53
導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探析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思想、身心都將發(fā)生重大改變,因此在小學階段開展德育教育顯得尤為重要,而要想在學校范圍內(nèi)有效開展德育工作就需要小學班主任合理、科學地進行引導,從而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班主任是學生的重要引路人,是文化知識的傳承者,更是學生在校的“父母”。由此可見,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良好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能夠為學生的人生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就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展開分析。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小學教育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學德育已經(jīng)成為小學教學的重要工作,它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目前,我國德育教育尚不完善,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1]。小學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具體實施者,學校管理層也應積極發(fā)揮帶頭作用,以人為本,用行動落實相關任務,更好地開展小學德育教育工作。
一、班主任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德育工作是教育的基礎,教師要想更好地傳授知識,就要教會學生做人。小學是學生接受德育知識的關鍵階段,這段時期的教育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對其未來成長有深遠的影響。班主任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塑造學生靈魂方面發(fā)揮著關鍵作用。班主任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如今,社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十分重視,小學班主任應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德育工作,強化德育工作的建設力度,把德育建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二、小學教育階段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德育教育的單一性。目前,我國小學德育教育存在單一性,體現(xiàn)在德育教育方法較為單一。小學德育教育中,很多學校以班主任的交流為主,包括學生之間發(fā)生矛盾,班主任采取的口頭教育;學生心理狀態(tài)不佳時,班主任進行的心理疏導[2]。這些德育教育比較被動,都是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才會發(fā)生的行為,導致德育教育效果不明顯,且無法考慮到所有學生。此外,學校雖然開設思想品德課程,但這一課程多以故事形式展現(xiàn),其意義主要是引導學生建立是非觀念,這種形式缺少實踐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二)小學德育教育師資力量不足。德育教育工作不只是班主任的工作,而是整個學校教師的義務,而在其中發(fā)揮關鍵性作用的應是班主任。但目前來看,很多班主任將學科教學任務放在首位,在工作期間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工作,目的是希望通過這一方式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但班主任在這方面的執(zhí)行能力較弱,效果不佳。甚至有很多班主任自身道德素質(zhì)不高,其一言一行反而對學生帶來了不利影響,學校師資力量不足,教師道德素質(zhì)有待提高是當前德育教育面臨的難題。
三、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分析
(一)提高班主任素質(zhì)。在學校內(nèi),班主任照顧學生的學習生活及德育建設。這要求班主任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zhì),通過規(guī)范自身言行舉止來為學生做榜樣[3]。小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班主任應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引導學生模仿自己的言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日常教學和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注意使用文明用語,多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主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使學生養(yǎng)成尊敬師長、樂于助人的品質(zhì)。(二)實踐活動與理論相結合。小學生天性好玩,若班主任僅憑書本和口頭教育,則很難讓學生真正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班主任應抓住學生的特點,組織學生感興趣的公益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并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德。例如,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手工藝活動,帶領學生做一些星星、千紙鶴等,然后將這些裝飾品送給敬老院的爺爺奶奶,讓他們學會關心老人;學??梢越M織一些獻愛心活動,讓學生把自己的舊物捐獻給有需要的人,培養(yǎng)學生的同情心;還可以組織繪畫比賽,讓學生畫出與父母相處的場景,讓學生懂得孝敬父母。(三)強化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小學生抗壓、抗傷害能力弱,一個很小的挫折就會導致學生失去信心,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需要以鼓勵為主,要多給學生成長的空間,耐心地指導教育,不能給學生過多的壓力[4]。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不能局限于學習方面,班主任應在生活中做學生的好朋友,留意觀察每位學生的表現(xiàn),積極地在學習生活中向學生提供幫助。溝通是化解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德育建設的重要方式。班主任以溫柔、和藹的說話方式與學生交流,能讓學生感到溫暖,帶給學生安全感。班主任應適當?shù)卦趯W習和生活方面鼓勵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充分認識到自身價值。班主任可以在課余時間來到教室加入學生的課間活動,和學生以朋友的方式交談,通過與學生間的交流,給學生留下和藹的印象。在教學中,班主任要多多留意學困生,在課下與學困生多交流,以平等的身份詢問他們在各方面的困難,并耐心地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班主任應真正與學生成為朋友,讓學生樂于主動分享自己的心事。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應及時調(diào)整自身教育理念,必須戰(zhàn)勝德育教育面臨的種種困難,真正肩負起做好學生德育工作的重任,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使學生成長為具備較高思想素質(zhì)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殿文,羅經(jīng)銀.新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華夏教師,2019(17):83-84.
[2]周明鳳.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科教導刊(下旬),2017(04):151-152.
[3]賴則秀.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7(04):31-32.
[4]康歡歡.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47.
作者:魏文蘭 單位:甘肅省永登縣城關鎮(zhèn)高家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