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德育滲透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17 01:18: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英語德育滲透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閱讀教學;德育滲透
德育指的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的影響,把一定的社會思想和道德原則轉化為個體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活動。廣義的德育包括社會德育、社區(qū)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狹義德育指的是學校德育。在學校德育層面上,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缺乏確切的學科德育滲透的理論指導,或者由于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趨于功利、過度重視成績,或由于現(xiàn)代青少年容易受社會不良現(xiàn)象影響等各方面原因,英語教學往往容易忽略關于對學生德育的滲透,甚至有的教師還以為德育只是政治學科要關注的事。然而德育工作在學校各項工作中處于重要地位,任何一門學科的內容及教學過程都蘊含著豐富的德育資源。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其本身又是一門人文學科,更應重視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滲透以期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新的課程改革對于英語學科的改革重點是改變過去過分重視語法知識以及詞匯知識而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局面,改變偏重知識課程偏重死記硬背的現(xiàn)狀。新課標要求英語學科教育除了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外,增加了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最終目的。其中情感態(tài)度就包括了國際視野(Interna-tionalPerspectives)、愛國主義(Patriotism)、自信心(Confidence)和興趣(Motivation)等方面;學習策略就包括了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文化意識就包括了中西文化差異意識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這些方面的培養(yǎng)都屬于德育的范疇。這足以說明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是對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來說,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塑造良好的品德與修養(yǎng)尤為重要。
二、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方式
在日常英語教學活動中,特別是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方式是多樣的,所涉及的方面是多元的,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教學內容
要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內涵,教師應該先從教材以及教學內容尋找合適切入點。英語教材中蘊含豐富的德育內容,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一,二為例。西方人文地理、風土人情、風俗習慣及各國傳統(tǒng)文化等具體教學內容給學生滲透文化意識,讓語言教學與文化意識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充分體會中西文化的差異,學會跨文化交際的技能。此外,教師可以在教材恰當滲透中西方名人事跡理想教育、生態(tài)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科學精神、科學素養(yǎng)教育等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德育內容,也能切入德育其他方面的重要內容。
2.課前導入活動
在英語閱讀課前教師都會采用各異的導入方法來引入話題,比如有設疑導入,視頻導入,圖片導入,微課導入等。近年來,高中課堂基本都配備有基礎現(xiàn)代教育手段,以必修二第四單元為例,首先教師可以展示不同種類的珍惜保護動物,讓學生們給出對應的英文翻譯,接下來教師可以展示關于近年來珍惜保護動物受到獵殺,生存條件堪憂的視頻,引發(fā)學生對本單元話題的興趣,而且能有效提升學生對于保護野生動物的關注。課前導入活動的多樣化對于課堂活動的展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課前導入活動中也滲透著本單元生態(tài)環(huán)保意識的德育內容。
3.課尾總結滲透
高中英語課堂德育的滲透不僅可以通過在教學內容中尋找切入點來實現(xiàn),也可以通過教師組織的教學課堂活動來達到。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單元的時候,在閱讀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可以設置情境,例如可以設問:如果發(fā)生地震你應該怎么做?(Whatwillyoudoifanearthquakehappens?)如果發(fā)生地震你會攜帶哪些隨身物品?(Whatthingswillyoutakewithyouifthereisanearthquake?)通過教授學生在地震發(fā)生時正確的逃生方式來滲透安全教育,這也是高中英語德育教育的重要一部分。通過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并讓學生表演出來,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還可以克服部分同學的害羞心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xiàn)力。英語閱讀課堂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小組合作,討論展示,現(xiàn)場表演,課堂演講,辯論,畫思維導圖等。通過在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內容。在新課改的教學環(huán)境下,德育應該滲透在各門學科的日常教學中,而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中滲透德育思想是可行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從課堂內容,課前導入活動和課尾總結滲透三個環(huán)節(jié)把握,能有效地提高德育教育的滲透度。
參考文獻:
[1]黃瓊梅.英語教學與德育教育[J].學園(教育科研),2012,5:89-92.
篇2
實施素質教育首先是思想觀念的轉變,而思想觀念轉變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充分利用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對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體——學生,進行思想滲透和灌輸。如何加強職業(yè)學校各學科的德育滲透,是當前教改中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在全社會普遍重視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大氛圍下,學校作為專職教育單位,“把德育放在學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們的共識。加強對學生進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紀教育和心理品質教育,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起著主導的決定性作用。為了推動“課課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這一教育理念,積極開展“各學科滲透德育”,拓展德育陣地,增添德育渠道,豐富德育形式,擴充德育內容,使學校傳統(tǒng)美德特色教育在學科滲透中增添新的時代內涵,在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作為我們職業(yè)學校不僅要對學生進行“五愛”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要特別加強職業(yè)道德教育、職業(yè)理想教育和創(chuàng)業(yè)教育。
各校在課堂教學滲透德育的實踐中,注重經(jīng)驗總結、方法、交流。職教中心搭建平臺,學校在教學工作中選拔出學科滲透教學能手,結合職業(yè)學校學生實際、專業(yè)特點、學科特色,提供一個研討機會。通過此次活動提出符合職業(yè)學校特色、結合學生實際、行之有效的學科滲透德育工作的好辦法,以點帶面,以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
各學科各顯神通,德育進課堂形成大氣候?!罢n課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以來,各科教師在德育滲透方面積極探索、努力實踐,根據(jù)各學科特點、學生年齡特點以及學校各年級傳統(tǒng)美德特色教育主題,各自形成了一套滲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如:語文教師結合教學的思想內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發(fā)學生情感,創(chuàng)設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學生,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教會學生做人。旅游地理課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健康向上的職業(yè)道德素質,創(chuàng)設民主愉快氛圍,使學生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計算機專業(yè)課培養(yǎng)學生愛護機房設備,遵守機房規(guī)則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機使用道德;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精神。服務專業(yè)課注重了課前、課間、下課前的準備、服務等的培訓,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精神,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思想意識。數(shù)學課上教師通過數(shù)學課上教師通過向學生傳授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在數(shù)學發(fā)展史上的燦爛歷史,使學生在學習中增強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時在教學中通過“問題——解決”的模式,培養(yǎng)學生沉著堅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難、不怕艱苦的心理品質。電子專業(yè)課用鮮活的例子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意志品格教育、審美教育。德育課結合政治課通過“四結合”的方法,發(fā)揮了德育主陣地的作用,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傳統(tǒng)美德教育,注重學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學校、熱愛自然的情感;結合時事政治,開展公民道德教育;結合社會熱點,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并指導學生寫調查報告或小論文,通過探究社會問題,激發(fā)社會責任感;結合學生在家庭、學校、社會生活中的行為規(guī)范進行教育。英語學科的德育過程,是根據(jù)教材的總體內容,將外來優(yōu)秀文化、現(xiàn)代文明與健全人身融為一體的教育過程。利用英語格言、警句、祝福語等滲透思想道德教育,教師們努力挖掘英語教材中極為豐富的德育資源,恰當運用各種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化的教育媒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當好一個設計者、組織者、材料提供者、鼓勵者、參與者、評價者。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語教學的自身規(guī)律,自覺地培養(yǎng)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靈和豐富知識的一代跨世紀新人。
“課課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深入人心,及時總結,充分交流,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使未成年人在學校能時時處處受到傳統(tǒng)美德精神的熏陶,從課堂中得到科學文化知識和思想道德的“雙豐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發(fā)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今后,更加深入挖掘教材內涵,在德育滲透方面積極探索、努力實踐,根據(jù)各學科特點、專業(yè)特點、學生年齡特點以及學校各年級傳統(tǒng)美德特色教育主題,使德育滲透科學化、經(jīng)?;?、系列化,來指導我們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使職業(yè)學校的教育教學更上一層樓。
篇3
【關鍵詞】德育教育初中英語教學滲透實踐
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教師主要通過知識的傳授和聽說讀寫等能力的培養(yǎng),著力加強學生的英語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生命價值、道德價值、人文素養(yǎng)等核心競爭力的關注與培養(yǎng),造成學習者可持續(xù)發(fā)展動力不足?,F(xiàn)在的初中英語教學,在課程標準多維度體系的指導下,更重視學生在語言情景中的實際參與體驗,通過實際任務的完成,實現(xiàn)“用中學、學中用”,教學重心落實到引導學習者發(fā)現(xiàn)、領悟知識內蘊含的思維與思想精神,幫助學習者養(yǎng)成并發(fā)展自己的德行情操,提升學習者的核心競爭力。在這個過程中,德育教育必將占據(jù)重要的地位。如何構建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應用,是目前教師需要著重探討的問題。
一、德育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的目的
德育教育占據(jù)教學活動中的核心地位,它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心健康水平,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為以后的成長提供有力保障。教師沒有堅持把德育教育融入英語教學的全過程,初步會造成學生的學習動機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的情況,進而會造成不珍視生命,沒有社會責任,缺乏國家認同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說,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把德育教育放在很關鍵的位置,為扭轉以往工作不足做出不懈努力。學生的德育教育是一個長期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建立長期完善的教學英語計劃,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中,了解、感悟、接受德育體系教育,才能真正實現(xiàn)德育實效。
二、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1.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在知識教學中落實德育教育圍繞課題的中思想,設計出問題,保證學生在學習期間,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在思想上有所提升。教師在授課前,要充分理解教材所表述的德育意義,學會把德育目標和知識能力目標相結合,滲透到英語教學當中。另外,教師也應積極開展諸如“讀書會”等活動,組織學生閱讀一些教育性思想性俱佳的書籍,通過書寫讀書報告,舉行報告會等活動,對閱讀的書籍內容進行總結概括,學習文章里面的知識內容和蘊含的精神內涵,這樣不但提升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也引導學生從中接受更多的思想品德教育。
2.挖掘教材中有關的德育素材教師要細讀教材,挖掘出其中包含的德育素材,提煉出德育思想。在開展英語教學時,通過聽說讀寫的任務型活動方式,自然而然的結合人文情懷,人文知識,進而完成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初中英語每一個教學單元都是圍繞特定的話題而編制的,內容不僅體現(xiàn)出人們在生活中所面臨的挑戰(zhàn),也能對比出中外文化的差異性。教師結合現(xiàn)實狀況,展開教學,可以有效實施德育教育。例如,ThanksgivingDay為話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用英語書寫“感恩卡”,來表達對周邊人的感恩情懷,并作出實際行動來感恩周邊的每個人。
3.開展系列主題教學活動,落實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1)在教學活動的基本任務中落實德育理念。英語的詞匯的識記與運用是英語教學活動的基本任務之一,德育教育的融入,可以通過造句來實踐。例如:beauty.Wehavemanymountainsandriversinourcountry.Theyareverybeautiful.Wealllovethebeautyofthemountainsandrivers.本句可以看出是對國家美好山河的熱愛,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國家認同感和自豪感,教會學生要做一個愛國青年,熱愛自己的國家和領土。(2)關愛他人、尊重他人。要想讓別人愛自己,首先要學會愛他人?,F(xiàn)在的學生普遍自我意識很強,敢于表現(xiàn)自己,勇于維護自己的利益,但在如何尊重和關愛他人方面,則普遍欠缺。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設計中應該加以引導,引導學習者在好的氛圍中收到熏陶和學習,比如教師應該在英語教學的全過程,要求大家使用禮貌用語,要求每個學生見到同學或者老師時,都要用英語來打招呼,課前課后主動問好;他人幫忙,要說thankyou;別人感謝,會說Youarewelcome…用最簡單的方式,表露出最真實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和禮貌用語。再如,在教學“Wouldyoumind”這一句型時,教師在協(xié)助語言學習者理解這句話含義的同時,也要協(xié)助學習者明白中西方的文化差異、行為差異和禮儀差異,明白什么是良好的禮儀習慣,怎樣做一個品德兼優(yōu)的好學生。(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倡導互助合作學習模式。平日里,要引導學生們敢于大聲說英語,也可以在學生周末休息的時間,組織學生觀看英語原版電影,培養(yǎng)其學習英語的興趣,加強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每周一回來上課的時候,讓學生上臺進行演講和總結學到的知識,哪怕學到的只是幾個單詞或者是幾個句子,對于學生來講,也是很大的收獲。倡導互助合作學習模式,培養(yǎng)學習者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合作共贏的禮儀觀和義利觀。在最普通、最常見、最簡單的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習者有情感體驗地學習語言、體驗語言、了解語言、掌握語言,進而引導學習者提升內在學習動機,培養(yǎng)合作探究的能力并樹立學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學會對伙伴、對自己負責任。(4)貫徹生命教育,維護學習者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在德育教育中,教師注重更多的是情感教育和人格素質的培養(yǎng),從學生自身情況出發(fā),為學生的身心健康培養(yǎng)做出重要的貢獻。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Unit5:Whydoyoulikepan-das?教師可以通過設計“Myfavoriteanimal”演講比賽,在引導學生學會描述動物的性格和特點,學會表達喜歡某動物及說明喜歡的原因的過程中。體會到動物和人類都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我們人類應該與動物和諧相處,共同生存。從而凝聚出珍視生命的價值觀。(5)培養(yǎng)學生堅持不懈的精神。如何使學生能夠堅持不懈的面對困難并解決困難,是需要在德育教學中培養(yǎng)的精神。如人教版九年級Unit1:Howcanwebecomegoodlearners?教學內容呈現(xiàn)了語言學習者面對不同的學習困難,積極采用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取得不同的進步。教師通過會話表演,小組調查,書面表達等系列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學習他人的學習精神和學習方法,分享自己的學習經(jīng)歷,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樹立起面對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對于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起到積極作用。
篇4
關鍵詞: 初中 英語教學 德育教育 滲透措施
如今的英語課堂教學不再僅僅是對學生的課本知識的補充,更多的是讓學生們得到思想的教育。因為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們形成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黃金時期,如果稍有不慎,那么學生們就會步入歧途,給社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而英語教學中可以滲透德育教育的機會是很多的,這就需要老師的細心指導。因此,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勢在必行。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一些現(xiàn)狀
1.對教材中的德育教學材料研究不透徹。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有可能沒有對英語教材進行透徹的研究,沒有發(fā)掘里面的德育教育的例子,然后在上課時只是講解最基本的字面意思,從而忽略了對學生德育的培養(yǎng),這樣學生們學習起來很有壓力,感覺不到學習的樂趣,并且很容易忘記所學的知識,不僅浪費精力,而且浪費了時間。教材中有很多知識是有深刻含義的,教師必須理解后并整理出來,切不可采取敷衍的態(tài)度。這樣不僅誤了學生,而且是一種對教育事業(yè)的不尊重。
2.缺乏合理的、科學的德育教學方法。
教師在教學方法上要注意科學,因為只有科學合理的德育教學方法才會使學生學得輕松,效果也會更好。而現(xiàn)在很多老師還是在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沒有與時俱進。沒有合適的教學方式,同學們不會有興趣去聽老師講課,就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比如,上課時學生不認真聽講,因而失去了課堂的意義。教師在課外必須關注國內外教育形式的發(fā)展狀況,切不可一味地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教育學生,因為現(xiàn)在的學生發(fā)生了變化,很多情況都和以前不一樣了,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顯得越來越重要。
3.沒有形成德育教學的環(huán)境氛圍。
現(xiàn)在有些學校并不注意在課堂外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教育,學生在課外根本體會不到任何用英語德育方面的知識,這樣會造成學生的知識短缺,完全不知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的。平時老師在管理學生方面存在問題,比如說有的學生喜歡看一些課外的英語書籍,可是老師卻不準學生們看,還做出懲罰措施。這樣被管理出來的學生以后可能會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得不到全面的發(fā)展,沒有濃厚的德育教學環(huán)境,最終導致教學效果很差。
二、加強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一些措施及運用
1.認真鉆研教材,合理地挖掘英語教材中的德育教學材料。
教師平時要盡力挖掘課本上有關德育教學的知識。比如說,初中牛津英語教材中有很多這方面的知識,里面有很多小故事,都滲透著怎么為人處世的道理。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下,把要講的有關德育教學的小故事整理出來,組織一下表達的語言,考慮一下怎么給學生們生動地講解出來。初中英語牛津教材中的內容形式有很多,要想把握里面的德育教學材料,必須注意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教學材料要有明確的主題,明確里面的德育內涵。有些語言材料的內涵沒有明顯地顯示出來,就需要老師去啟發(fā)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挖掘里面的內涵。比如教材中提到自來水的生產是多么的不容易,這就表示我們要節(jié)約水資源,如果學生能自己明白這個道理并遵循它,那么課堂上的德育教學就達到了目的。
2、采取科學的德育教學方法。
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時,必須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避免教學方式的單調、乏味,同學們沒有興趣聽,更不用說德育教學了。所以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運用靈活多變的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具體的方法有以下幾種:第一個是表格分析法,把要講到的德育教學內容列在一張表上,并寫好計劃,然后根據(jù)表格來具體實施;第二個是總結主題法,每次上課前老師可以把本次課所講的內容的主題明確一下,讓同學們知道孰重孰輕,了解德育的重要性;第三個就是榜樣激勵法,比如,課本上有很多故事的主人公的精神是值得學生們去學習的,學生們可以把他們當成榜樣,給自己的人生樹立一個目標,在逆境中奮發(fā)前進。
3、營造良好的課外德育教學環(huán)境。
課外的關于德育教學的英語也是很重要的。雖然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但我們也不要忽略了課外的能教育學生的一切可行的方法。加強課外環(huán)境的熏陶,多多舉辦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對課堂的必要補充。首先,可以在教室里的黑板和墻壁上用英語貼一些名言警句,在校園的辦公地方或者其他比較醒目的地方也可以設置一些名人名言,給學生們一種強烈的視覺刺激。這樣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語言知識,而且可以鞭策他們努力學習,努力創(chuàng)新。另外,在學校廣播臺里可以設置一個專門播放英語并能教育人的節(jié)目,給學生們以聽覺上的沖擊,還有許多方法需要老師們不斷地去探索,然后逐步去完善。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幫助學生們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知識,采用科學的方法教書育人,又要充分挖掘教材上的內涵,加強課內外對學生的培養(yǎng),讓學生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翁荔霞.春風化雨――英語教學德育滲透初探[J].語文學刊,2005,(10).
篇5
關鍵詞: 幼兒教育專業(yè) 英語教學 德育
教育家巴爾赫特說過:“教育的惟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焙螢榈掠??[1]德育是教育者根據(jù)一定社會的思想政治觀點、道德行為規(guī)范和受教育者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有目的、有計劃地塑造學生心靈的教育活動。它能把社會意識轉化為個體的思想品德,可以培養(yǎng)人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競爭意識、改革觀念、效益觀念、時間觀念、紀律觀念、協(xié)同觀念和環(huán)保意識等,從而推動社會和受教育者個體的發(fā)展。
我國有許多幼兒園開設了英語課程,需要一支既具備一定的英語水平,又懂幼兒心理特點的師資隊伍。幼教專業(yè)學生正好具備這兩點。德育應從娃娃抓起,這是社會的共識。為此,對幼教專業(yè)學生的“德”行教育不容忽視,因為德育內容將被這些學生以各種方式傳授給幼兒園小朋友。
一、幼教英語教學中德育現(xiàn)狀
1.社會方面:在當今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社會需要“德”“智”兼?zhèn)涞娜瞬拧!爸恰庇矫?,家庭和學校都倍加重視,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財力;而“德”育方面的投入相對較少,加上電視、網(wǎng)絡等媒體的沖擊,學生們的思想常處于迷惘中。出現(xiàn)了“智”優(yōu)“德”劣的學生,甚至是“德”“智”雙差生。
2.學校方面:學校為求生存,重專業(yè)技能科、輕文化科。而德育內容大都蘊含在文化科里。
3.教材方面:現(xiàn)行的職專英語教材所蘊含的德育內容還不夠,也缺少系統(tǒng)性和可操作性。
4.學生方面:幼教專業(yè)的學生都是16―20歲之間的女生,她們中的大部分人不善于克制、行為不易預測;她們注重外在美,不注意內在的修養(yǎng),紀律散漫,不知尊重他人,缺乏合作意識和責任意識,可以說她們是“德”行不足。
5.教師方面:愛優(yōu)秀學生容易,愛“德”或“智”差的學生難,何況職業(yè)學校的教師得天天面對這樣的學生,難免會產生倦怠心理,在教學和德育兩者間很難做到兩全。
英語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因為它涉及面廣,有文學、科學、傳統(tǒng)文化和社交禮儀等方面的知識。每位英語教師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能力,即“授業(yè)解惑”,也要“傳道”,關注學生道德人格的培養(yǎng)。
二、幼教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新措施
1.教師要了解學生,因生施教。
幼教學生都說:“English,想說愛你不容易呀!”她們惰性強,過分看低自己學英語的能力。但她們精力旺盛,擅長手工繪畫、鋼琴、聲樂和舞蹈,她們也渴望成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融入這些情感和技能,幫助她們在中職校的英語里找回久違的自信和自尊。
2.教師在備課中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點。
德育點是文章的靈魂。在現(xiàn)行的職專英語教材[2]中就有許多這樣的文章。
1)愛國主義篇:BookⅡUnit 4“The English Language”學習英語語言的歷史,并可通過制作英漢語言歷史墻報,體會語言的博大精深。在BookⅡUnit 5“English Gardens”中認識了英國園林的美之后,通過分享中國園林藝術的資料,有助于學生了解中外文化藝術的差異,增強民族自豪感。
2)交通安全篇:BookⅠUnit 5“On the Move”中交通標志和交通規(guī)則,教學生在道路上如何保護自己。
3)生態(tài)環(huán)保篇:BookⅡUnit 6“Animals and Man”介紹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BookⅡUnit 9“Saving Energy in the Home”學習日常生活節(jié)能知識,為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盡一份力。
4)傳統(tǒng)文化和社交禮儀篇:BookⅠUnit 1“Meeting New People”、Unit 3“Social Customs”介紹了朋友見面、赴宴和待客的禮節(jié)。BookⅡUnit 7“I’m Sorry”中學生能夠學會做錯事后能反思、道歉。這些內容能使學生受到禮儀的洗禮。
3.提高英語教師素養(yǎng),以教師德性影響學生德性。[3]
教師德性包括教師關懷、教師寬容、教師良心和教師責任等內容。它傳遞著教師對學生道德成長的關切,傳達著教師自身的價值觀,展現(xiàn)著教師的道德智慧。一個具有教師德行的教師,不僅能以榜樣的力量影響學生,而且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內在的德性潛質,并創(chuàng)造各種教育環(huán)境促其成長;能在開放的社會中不斷地思考,與學生共同成長;能把學生德育的理論和政策轉化為具體的德育實踐,肩負起新時期學生德育改革的實施者的重任。作為未來幼兒英語教師的英語教師,應有愛心、耐心和熱心,以身立德,愛崗敬業(yè),關心、引導和教育學生,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有豐富的知識,并能與時俱進,才不會被學生甩在后面。
4.優(yōu)化課堂教學,注意德育滲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進行德育的有機滲透,充分發(fā)揮課堂德育教育因素,使語言的學習過程成為德育的滲透過程。要實現(xiàn)這些,需激發(fā)學生沉封已久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第一,要充分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多媒體教學可以把英語知識變得自然、真切、直觀、生動又具體,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激發(fā)其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學生感到易學、樂學、愛學。同時,蘊涵德育因素的內容能夠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第二,運用積極的評價方式。幼教專業(yè)學生在以往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嘗到了太多失敗的“苦”,厭倦了批評和懲罰,她們渴望成功,希望得到獎勵。而成功和獎勵是一種肯定性壓力,對品德態(tài)度有正向誘發(fā)作用。[4]所以教師要盡可能發(fā)現(xiàn)她們的閃光點,運用積極的評價方式,幫助她們品嘗學英語的“甜”。
我在教學Book1Unit 2“Expressing feelings”時,采用了模擬幼兒園英語課堂活動的教學方法,讓整個課堂成為學生展示的大舞臺,既讓每個學生享受到學英語的快樂,也將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等德育內容成功地滲透給學生。
具體的方法如下:
1)競賽法:分組對抗賽,本組成員須密切合作才能取得勝利,這能培養(yǎng)她們的合作能力和競爭意識。如學生畫表情圖搶答說單詞等。
2)身勢語教學法:用動作和表情完成feelings的表達,可充分發(fā)揮“演”的強項。如聽故事做表情,聽到有feelings的詞就做相應的動作。聽《假如幸福的話就拍拍手》的英文兒歌,邊唱邊做動作。
3)鋼琴彈唱、flas配音等任務型教學法。如用《兩只老虎》的旋律改編為含feelings的兒歌,并彈唱。
5)因材施評。對學生的回答問題、對話表演、鋼琴、圖畫、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等作出過程性評價。讓不同層次、不同專長的學生都有成功的體會。
5.針對幼兒教育專業(yè)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針對幼教專業(yè)特點,開展豐富的、綜合思想性、娛樂性、競賽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課外活動。如結合學生的手工繪畫課舉辦英語手抄報展;結合鋼琴、聲樂和舞蹈課排練課本短劇、演唱英文歌曲;結合幼兒英語教育對語音、書寫的要求,舉辦講英語小故事賽、詩歌朗誦賽和英語書寫展等。德育內容在這些活動中不知不覺中傳遞給學生。
三、結語
總之,幼教專業(yè)的英語教師要把德育滲透于有限的教學時間里,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觀,幫助她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提高她們的素質修養(yǎng),使我們祖國的幼苗擁有德行優(yōu)秀的園丁。
參考文獻:
[1]汪靜.淺談中專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科技資訊,2006.
[2]全國中等職業(yè)教育教材(基礎版)第一、二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6,第4版(修訂本),2006.4,第1版(修訂本).
篇6
一、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1. 發(fā)掘愛國主義教育因素
教學高一Module 1 Unit 1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指導學生了解英語語言發(fā)展,我們可以引出漢語教學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這一話題?,F(xiàn)在學漢語的外國人越來越多,我國已在許多國家開辦孔子學院,漢語熱折射出的是我國國力日益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的事實,能極大地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2. 發(fā)掘環(huán)保教育因素
Module 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我先向學生展示了一些觸目驚心的圖片及錄像材料來引入話題,接著展示地球在哭泣的動畫并提問:What do you think causes damage to the earth? 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our earth? 這樣很快就激起了學生的參與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明白了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最后我作總結并呈現(xiàn)出地球的圖片,打出這樣的標語:We have only one earth! Let’s save the earth together!
3. 發(fā)掘養(yǎng)成教育因素
Module 6 Unit 3 “A Healthy Life”,我先用討論引入話題: What are the harmful effects of smoking?這是學生非常熟悉的話題,因此他們暢所欲言。學習完課文后,我又提出一個話題:If you want to persuade your father or other relatives to quit smoking, what would you say to him or her?很多學生都用英語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既進行了口語的鍛煉,也讓學生注意到了吸煙的危害,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F(xiàn)在中學生受媒體的影響很大,思想較開放,且正處于青春期,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試,在上Using Language時,我先導入問題:What are HIV/ AIDS? What damage can they do to our health? How can we protect ourselves?通過討論,讓學生了解HIV/ AIVDS的危害、傳播途徑及其防范措施,教育學生潔身自愛,保護好自己,避免受不良思想的侵害,切莫害人又害己。
二、抓住課堂教學主陣地
以下以教學高一Module 1 Unit 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為例。
1. 抓住導入環(huán)節(jié)(Warming-up)滲透德育
我提出了這個問題: Are you willing to do public service work without any pay?不少學生回答no。由此可見,不少學生已經(jīng)染上了當今社會的流行“病毒”——一切向錢看。對于學生的回答,我當時并未置可否。
2. 抓住讀前環(huán)節(jié)(pre-reading)滲透德育
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分組討論Norman Bethune和Sun Yatsen兩位偉人的生平事跡,并讓學生思考:Why do you think they did so? What qualities can you find in them? 學生回顧剛才warming-up中的問題,就認識到了與偉人相比,自己的狹隘和不足。
3. 抓住讀中環(huán)節(jié)(while-reading)滲透德育
我提出了討論問題:What did Mandela do for the black people?并請學生說出comprehending中的True or False sentences前兩句錯誤的原因。學生自己分析總結出這位偉人的優(yōu)秀品格,如active,helpful,unselfish,determined,dedicated等等,潛移默化地受到偉人的優(yōu)秀品質影響,立志做個有用之才。
篇7
【關鍵詞】英語教學 滲透 人文關懷
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強調了在智育中蘊含德育,使二者水融,不但要“教書”也要“育人” 的教學理念。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運用教材中積極健康的思想因素,有目的、有意識地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提高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素質,并且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呢?
一、從教材入手滲透人文關懷
語言是思想文化的載體,教材是寓德載體,英語教材的課文內容自然滲透著豐富的人文關懷的內容。這需要我們教師深入鉆研教材,認真挖掘教材潛在的德育因素,通過融合、滲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計劃、自覺地寓德育于英語語言教學之中。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教材中出現(xiàn)了一句“I love China!”雖然它并不是教學的重點,但是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機會。教學中,我自豪地告訴學生“ October 1 is National Day! I love China!We love our motherland!”然后請學生大聲地、飽含感情地讀出來,我適時地做了示范。短短的幾句話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引起學生共鳴,增強民族自豪感,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也給他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學生個個感情投入,激動得小臉通紅,我便即興讓學生用love造個句子。學生對此反應積極,爭先恐后地說“I love my mother. I love my teacher. Grandpa and grandma love me. I love my family?????”,一個個充滿愛意的句子,使全班都沉浸在愛的海洋里。再如,一位教師在教學《He can’t see.》一課,教師先圍繞can與學生進行了交流:“ Can you play football? Can you run fast?”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回答:“Yes, I can.或No, I can’t”。之后教師出示了一張盲人的圖片,指著圖說:“This man is blind.” 同時把blind寫在黑板上,然后用英文解釋He can’t see.接著出示一張畫有聾啞人的圖片,指著圖說This girl is deaf.把deaf 寫在黑板上,用英文解釋She can’t hear。教師說:“同學們,我們周圍有許多身體有殘疾的人或行動不方便的老年人,大家遇到這些人時,不能譏笑或冷眼看待他們,要伸出你熱情友愛的雙手給他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感受和諧社會之美。無痕中給學生滲透了人與人之間要講究人文關懷。
二、從細節(jié)入手滲透人文關懷
“潤物細無聲”應該是德育教育在學科滲透中的最佳描述。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本身就帶有極大的文化差異和外域特征,學生要學好語言必然要受相應的文化因素的影響,要在這種前提下進行德育教育并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但如果教師具備信息敏感度,善于捕捉教育契機,發(fā)揮教育機智,抓住生成資源,進行無痕滲透和有目的培養(yǎng),就可以使孩子在學習外語的同時收獲人生成長的非智力因素。例如:在教學《Open day》一課,學生能用“There be”句型生動地介紹自己學校的設施,并贊美自己學校的美麗后,我在最后設計了這樣的總結(Summary)環(huán)節(jié)。
T: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is lesson ?
S1:There is/are …in our school.
S2:…
Sn:In this lesson ,I know our school is very beautiful!
T:(語氣緩慢地)Yes,our school is very beautiful,how hippiness we are!But do you know ,in some countries,they’re still very poor and backward.Although they have no computer room、music room,There isn’t even decent classroom、desks and chairs.(邊說邊播放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學?,F(xiàn)狀)So we must study hard and hard.Please remember these words:
Love our life (熱愛生命)
Learn to gratitude(學會感恩)
Learn to give (學會給予)
S:Read follow the teacher.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既有學生知識、技能和能力的輸出(說說從本節(jié)課中學到了什么),也有不露痕跡地對學生熱愛生命、學會感恩、學會給予的品德教育。
三、從課外活動中滲透人文關懷
篇8
關鍵字:中職 英語課堂 德育教育 實踐方法
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對于技術實用型人才的需要逐漸增大,因中職院校的學生畢業(yè)后多從事一線的技術工作,因此,中等職業(yè)技術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中等職業(yè)技術教育的自身特點決定了德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加強課堂教學的德育教育,已經(jīng)成為中職教育的必然趨勢。而英語作為中職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是實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陣地。因此,作為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不僅要教授給學生英語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英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滲透德育教育,使中職院校的德育教育得到有效的落實。
一、 教師以身作則進行德育教育
教師是教學中的引導者,教師在教學中的言行舉止,會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化功能具體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即師能、師德和師智的教化。首先,教師要具備深厚的專業(yè)知識和素養(yǎng),因為,只有具有深厚專業(yè)知識和素養(yǎng)的教師才會讓學生敬佩、信服,學生會自覺地去關注他所講授的課程。其次,對于教育而言,態(tài)度決定一切,教師對教學的態(tài)度必然會影響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態(tài)度,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全面體現(xiàn)為人師表的榜樣作用,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盡量讓學生在自己的身上受到正性的激勵和影響,這樣將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道德行為和價值取向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隨時使用文明禮貌的課堂用語,如請學生回答問題時用“Please.”, 學生回答完畢后使用“Thank you.”等。教師這種文明禮貌的態(tài)度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尊重他人、友好待人的最好示范。最后,教師要同時具備理性與幽默,為學生營造一個學習氛圍濃郁且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相互理解和尊重,彼此進行情感交流和思想溝通,使德育教育滲透在英語課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二、 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
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大多數(shù)中職學生的英語水平都不高,他們對英語學習有一種反感和排斥的情緒。因此,教學中要為學生構建一個輕松、民主、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用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面對英語學習。教師要以一種誠懇的態(tài)度面對學生,打破以往高高在上的形象,與學生平等相處,使學生覺得老師是自己的朋友,消除學生對老師及課堂的抵觸心理。要真心地去了解學生的內心感受,用心去關心學生,不歧視學習差的學生,更不能隨意批評學生,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哪怕只有些許優(yōu)點,也要及時表揚,使學生產生自尊和自信,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鼓勵和期望。另外,在教學中要時刻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相對寬松的課堂上掌握學習的自,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探索、討論和理解知識,這不僅能使學生學會獨立學習,而且有助于學生的健康人格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最后,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為學生設置合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感知與體驗、獨立與合作,養(yǎng)成積極思考、勇于實踐的能力,形成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教師要精心安排教學活動,盡量多為學生設計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形式,使學生在教學游戲或練習中產生情感的共鳴,受到滲透在活動中的德育教育。例如,在學習Asking for help一節(jié)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多種活動,如A同學在陌生的城市迷了路,請B同學為他指路, B同學答應; A同學向B同學借英語書, B同學提供幫助等,然后讓學生互換角色,分別體會幫助別人和被人幫助時的感受,使學生養(yǎng)成互幫互助、互尊互愛的良好品德。
三、 立足于教材進行德育教育
篇9
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提高,教育教學觀念的不斷更新和變革,自身所掌握的知識滿足不了現(xiàn)代教育教學,所以我十分注重業(yè)務學習,不斷充實知識,提高文化專業(yè)知識水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020最新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總結,希望你喜歡。
2020最新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總結1一、培養(yǎng)英語學習興趣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對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huán)境之下,要教好英語,就要讓學生喜愛英語,讓他們對英語產生興趣。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如盡多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課堂語言實踐活動;介紹英美國家的文化,生活故事;幫忙班上的同學改英文名等等。使他們了解英語、喜歡英語,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目前,我們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始終穩(wěn)定在較高水平。
二、認真?zhèn)湔n、上課,改善教學方式、注重輔導學法
在團體備課的基礎上,我能自覺鉆研教材、研究學生,進行二次備課。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教態(tài)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課堂就能夠吸引住學生。本人能做到每一天都有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讓學生感受到一種進取的學習氣氛。我能遵循聽說、讀寫跟上的教學要求,努力加大課堂訓練量,加快課堂節(jié)奏,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除保證課堂效果之外,還需要讓學生課外多讀,多講,多練。為此,在早讀時,我堅持到班輔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課后堅持認真批改學生作業(yè),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采取強硬背誦等方式,以打好他們的初一基礎。
三、做好“培優(yōu)轉差”
按以往經(jīng)驗,學生在英語學習進入必須階段后,會出現(xiàn)好差分化現(xiàn)象,尤其是7A教材開始啟用、學習難度加深以后。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培優(yōu)轉差”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例如我把這批同學分為三個組。第一組是有必須基礎,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采取團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fā)揮應有水平;第二組是肯學、但學習本事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進行耐心指導,多加鼓勵,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第三組是紀律松散、基礎不好、學習又不認真的同學。對這部分人進行課余時間個別輔導。由于實施了分類輔導,針對性強,效果比較明顯。
一個學期的努力效果如何,期末考試就是一種考驗了。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xiàn)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這學期本人確實學到很多,重要的是如何總結得失,以期在下學期后做得更好。所以,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xù)努力,多問、多想、多向書本、專家、同行學習,爭取更大的提高。
2020最新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總結2初中英語學科是九年義務教育中學階段學生必修課程,與其他學科一樣,擔負著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諸多教育的任務。所以,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僅能夠學到語言知識,掌握語言技能,還能夠培養(yǎng)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包容性格,認識自我和認識他人的本事,克服困難,合作解決問題的本事,以及與人共同生活等諸多方面的本事,這些對于學生良好性格的養(yǎng)成,促進學生主動全面的發(fā)展,具有進取的作用。對于本學期的德育工作總結如下:
1、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滲透德育
在中學英語教材中,學生能夠接觸到本國和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歷史、地理、科技、政治、文化禮儀、習俗風貌。要學習包括表達思維活動(同意、幫忙、邀請)、情感態(tài)度(喜歡、感激、同情、愿望)、道德態(tài)度(抱歉、寬恕、感激、贊成、關心)、社會文化(介紹、問候、告別、就餐、看病、慶賀)等三十多個語言功能項目,資料豐富。這些語言材料的學習,為課堂的德育實施供給了豐富的素材。
七年級英語教學是初中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其教學資料一般比較淺顯,多與學生的生活接近。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點和結合點,進行自然的滲透,切忌長篇大論。例如,“Goodmorning!”“Howareyou”“Hello!”“Nicetomeetyou!”“Thankyou!”“Sorry.”等禮貌用語,是學生學習英語最初接觸的資料。教師要利用學生初學英語時的興趣,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情景,在學生進行語言操練的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禮貌禮貌教育。在學習“Whattimedoyouusually…”句型時,當學生們興致勃勃地用新的句型談論自我的日常生活、作息時間時,教師在要求同學注意聽別人發(fā)言的同時,引導學生經(jīng)過進取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來認識什么是合理安排時間,從而懂得珍惜時間。這時知識的講授、學生的交際練習,實際上成為德育滲透的載體。既使文道合一,文理交融,又到達了教育、教學融于一體的教學效果。
2、注重語言教學的情感教育,促進學生知、情、意、行的和諧發(fā)展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以到達某種目標的心理內驅力,動機產生于需要。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結構、認識結構、情感結構,運用正確的心理策略,以學生為中心,環(huán)繞著學生的種種心理需要進行教學。興趣是影響學習自覺性和進取性的最直接因素。所以教師要從教學實際出發(fā),運用學生樂于理解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他們進取學習的心理需要。加強中學英語教學的活動性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經(jīng)過游戲、唱歌、比賽、表演等教學形式,能夠把學生的認知活動與情感體驗巧妙地結合起來,同時也是向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極好機會。
(2)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中學英語教學是初級階段,培養(yǎng)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資料。中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掌握學習方法是一種不自覺的過程,要靠教師的滲透和培養(yǎng)。中學英語階段的學習主要是感性學習,無論是語音、詞匯、語法和交際用語都應當從感性學習入手,經(jīng)過示范、模仿、運用,使學生充分感知語言,從而逐漸領悟語言的內在聯(lián)系。從學習和掌握英語的角度來說,核心問題是要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英語的良好習慣,這是掌握英語的關鍵。中學階段側重聽說本事的培養(yǎng),適當讀寫。要把“聽”放在首位。要教育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教師和同學講英語,回家要聽錄音,培養(yǎng)聽力。在聽的基礎上說,進取參與課堂練習,要養(yǎng)成大膽講英語的習慣,朗讀和背誦的習慣,書寫規(guī)范整齊的習慣,運用語言交際的習慣,課后復習的習慣等。良好的語言習慣是培養(yǎng)本事、發(fā)展智力的一個重要開端。中學生學習、掌握很多的語言知識,固然是學習英語的基礎,但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為重要,這會使學生終身受益。
3、精心組織安排教學活動,有機地進行德育滲透
寓德過程以課堂教學為渠道,不一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其側重點不一樣。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進行交際。語言的交際性和實踐性決定了要在語境中,在活動,在模擬交際中學習英語,感受語言。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活動,設計能引起學生興趣的語言交際場景,教學游戲和練習形式,以學生學會為目的,以學習情趣為主線,貫穿在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在教學的語境中、練習的活動中、模擬的交際中,向學生滲透德育。如:在教學“Whatwouldyoulike”和“Wouldyoulike…”的功能結構時,就能夠設計在快餐店就餐和家里來了客人時的情景。在學習“Howmuchisit”時,能夠布置“小商店”。在這些模擬的語言情景的交際活動中,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在學習與他人的合作和交往。這種學習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關心他人,互助友愛,禮貌禮貌等思想品德和行為規(guī)范的構成。也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性,構成課堂教學的。教學的全過程中,教師不斷的引導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歡樂。在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學習原望的驅使下,學生會忘卻羞澀,進取向上,努力合作,去爭取更高層次的成功。伴隨著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德育融匯其中。
學科教學中的德育,重在滲透。德育的滲透在于自然地與知識溶于一體,要善于在學科教學和學習過程中捕捉德育因素,做到點到為止,切忌牽強附會。今后我們要繼續(xù)實踐和探索,更好地發(fā)揮中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功能。
2020最新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總結3轉眼之間,從事鄉(xiāng)村初中英語教學工作22年半了。許多感慨,許多收獲,一言難盡之。
20年前,很多家庭的生活尚在溫飽線上掙扎,沒有網(wǎng)絡,教學環(huán)境就是一塊黑板一本書,一根粉筆寫春秋。那時候,學生單純敬畏教師;那時候的家長相對此刻的家長來說受教育少,對學校教學很是恭謹支持,對教師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持懷疑態(tài)度者十分罕見。
慢慢的,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普及了,學生們理解新事物本事強,一朝上網(wǎng),“無所不能知,無所不能曉”;家長們大多受過高等教育,自信豁達,在應對學校及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時,往往各立山頭,有自我的獨到見解。當教師與家長的不一樣教育觀點碰撞在一齊時,家長做為被服務對象的監(jiān)護人,出于父母之愛,往往更義正言辭一點兒,而教師做為教育工作服務者,往往謙卑少語。
22年工作生涯,彈指一揮間,那個在學校里跳起來摘柳枝的我,已經(jīng)成為英語教育職場的中年大媽了。時間如白駒過隙,英語,依然還是26個字母的組合;學生,卻活潑成熟了許多;而家長,早已經(jīng)由自我敬重的長者,一躍而成為令自我諸多羨慕其張揚的年輕人。
時光帶走了我的年華,也拓展了我的眼界,審視22年來的英語教學工作,愈發(fā)覺得青少年在語言學習中,態(tài)度嚴謹猶為重要。
治學須嚴謹!求學亦需嚴謹!嚴謹?shù)恼J知態(tài)度,對于教師學生家長同樣重要,我們常說:態(tài)度論成敗。在英語語言學習中,學生以及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確認知態(tài)度,是至關重要的。
英語是一門語言科目。語言學習猶如幼兒學步,起步時必須形端影正,入得正門。待以后學有所成了,爬著,橫著,或許行無章法,但終究自我知自我之優(yōu)劣。
單論語言這個日常表義工具來說,身邊有些人語無倫次,旁人仍可努力靠猜靠問靠推理懂其所言。中小學生初涉英語語言學習,尚不懂其門道,為了避免以后應用英語時或許會有的語無倫次,家長應當幫忙孩子在初學時樹立尊重語言知識點,尊重學校教育的觀點,以幫忙并促使孩子構成嚴謹?shù)恼Z言求學態(tài)度。
當今社會,國際交流日益頻繁,更多的家長從事的工作需要頻繁用到英語這個交流工具,這樣便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外交流中的日常英語與中小學生的課堂英語語言有所差異。針對這一現(xiàn)象,學生與家長必須明白:這是一種異域文化對接時,必然出現(xiàn)的客觀正常的自然現(xiàn)象。
語言與人文是密不可分的。學與用,互不矛盾。對于當前十分多的正在求學的中小學生而言,并不具備在實際生活應用中學用英語的可能性。所以,今日學校教學中英語課堂上的正規(guī)學習與臨摹,是未來工作生活時,盡快融入英語語言活學活用的最佳方式。
當前中小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表意需求更多是在未來而不是當下。中小學生家長應當幫忙孩子樹立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跟隨教師或者正規(guī)教學軟件,以最簡潔的方式方法,力求積累更好的語言基本功,為將來縱橫英語語言天地做強有力的鋪墊。
成人間的語言溝通往往重在取其義,常常淡化了表達、修辭、論述方式,亦或偶爾甚至忽略語法知識的正確與否,直取其意。中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是在集中高效大批量理解英語語言基本技能,是為了給日后生活及工作中的表意需求積蓄能量,求學須當嚴謹。
欲學其藝,必敬其身。各種語言,都有其修辭句法體裁之精妙或僻靜之處,敬重英語語言知識體系,不死學習,但也絕不能夠日常的成人英語溝通方式,來做為點評當前學校英語教學課程的唯一標準,畢竟,泱泱大國,人才濟濟,教育部集結下的學校知識教育體系,自是向著系統(tǒng)且湊效的方向努力的。
英語語言學習,須當恭謹自持,集腋成裘,方得日后在生活及工作中,享受異域語言之左右逢源,妙語連珠之自由自在。
2020最新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總結4轉瞬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即將結束,現(xiàn)我對本期教學情景作如下總結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所以,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景,有針對性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廣州學生的時候,我一點都不了解他們,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一廂情愿的認為學生這樣就易理解。但一開始我就碰了釘子。在講授第一課的時候,我按照自我的教學設計,上了一堂自認為明白易懂而又不死板的課,認為教學效果如期夢想,結果之后下課一調查,一聽同學們反應,才明白我講的口語大部分同學反應跟不上,而教學的部分資料同學們有的以前從來未學過。于是,我在課后的主動走近學生,與他們聊天談心,增進彼此的了解,從而更進一步了解了學生的狀況
一方面,學生英語聽,說的本事相對較弱,授課采用較深的全英教學,同學們還不能適應。另一方面,三、四班的同學雖然比較活躍,上課氣氛進取,但中差生占較大多數(shù),尖子生相對較少。所以,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由此能夠看出,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景,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進取性,記得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曾說過:“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蔽颐靼椎絺湔n的重要性,所以,每一天我都花費很多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鉆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教師都獲益不淺。例如我在教授《unit3.lesson9》的時候,這課的主題是“如何詢問和回答時間”,教學難度比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會感到困難和沉悶。為了上好這堂課,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當講到“half”和“quarter”時的時候,我經(jīng)過畫圖,用數(shù)學上的“圓”來加以充分形象的講解和說明。這樣學生就形象地明白了這兩個單詞,學生聽懂了,也就顯得頗有進取性。所以在練習”what’sthetimeit’s……”的句型時,學生異常用功,教學效果也十分夢想??梢姡J真?zhèn)湔n對教學十分重要。異常是對英語這門學生不甚熟悉并感到困難的外語來說至關重要。
聽課也是提高自身教學本事的一個好方法,新教師僅有多聽課才能夠逐漸積累經(jīng)驗。所以對每一次聽課的機會我都十分珍惜。聽課的主要對象是我們組的優(yōu)秀教師的課,同時也聽其他教師的課。本學期,我聽了二十多節(jié)課,我的收獲很大,逐步掌握了一些駕馭課堂的技巧。聽完課之后,把教師們上課時講到的記在聽課記錄上,然后對我自我的備課教案進行修改,將他們很多優(yōu)點和長處應用到我的課堂教學當中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因為英語的特殊情景,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xiàn)優(yōu)差分化現(xiàn)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在三班和四班,我把同學分為三個組。第一組是有本事提高,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采取團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fā)揮應有水平;第二組是肯學,但由于本事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我采取適當引導,耐心教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方法,當然不能操之過急,并且多鼓勵,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提高;第三組是紀律松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對這部分人我進行課余時間個別輔導。因為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huán)境,才會靜下心來學習。我想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后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
英語是語言。困此,除了課堂效果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多讀,多講,多練。為此,在早讀時,口語操練時,我充分利用有效時間,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課后發(fā)現(xiàn)學生作業(yè)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即時消化。另外,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采取強硬背誦等方式,提高他們的本事。
精講多練是我采取的另一個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方法。在課堂上,我少講精講,讓每位同學做好筆記,掌握知識重點難點,然后給予他們的時間練習加以鞏固,課后留有適當不一樣層次的作業(yè)讓不一樣層次的學生去練習,這樣經(jīng)過精講,多練,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在練的過程中鞏固知識。同時,我又讓每位同學準備一個錯題本,在我每次評講習題的過程中,把他們易錯的習題和知識點重點記在錯題本上,以便于平時有重點地去記憶和理解。事實證明,這一方法切實可行,也行之有效。
總之,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試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都在必須程度上體現(xiàn)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效果,也是我和學生共同努力的見證,更會促使我繼續(xù)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優(yōu)秀教師學習,爭取更大提高。
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由于經(jīng)驗頗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期望在未來的日子里,能有機會在各位領導教師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
2020最新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總結5本學年,在學校領導的安排下,我擔任兩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在這個學年的教學工作中,感慨萬千,這其中有苦有樂,有辛酸也有喜悅,我覺得自我是過得緊張又忙碌,愉快又充實?,F(xiàn)對一學年以來在教學工作中的各個方面作一個總結:
一、做到認真?zhèn)湔n,授課。
在備課時,我力爭將教材目標和學生的實際結合,認真思考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學生的英語聽、說的潛力相對較弱,在授課時我盡量使抽象問題具體化和枯燥問題趣味化,盡力去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培養(yǎng)興趣的基礎上訓練學生認真讀單詞的潛力,在持續(xù)興趣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識,加大聽寫單詞的力度。在教學實踐中大膽嘗試分層次教學以滿足不一樣層次學生的需要,學生在學習中會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兩極分化現(xiàn)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作業(yè)進行分層布置,并且利用業(yè)余時間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
二、虛心請教其他教師。
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單元的學習上都用心與其他教師商討,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其他教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克服自我的不足。
三、認真批改作業(yè)。
布置作業(yè)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對學生的作業(yè)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yè)狀況,將他們在作業(yè)過程出現(xiàn)的問題做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徹的評講,并針對有關狀況及時改善教學方法,并且做到親自督查每位學生的默寫、背誦課文。
四、在這一學年的教學工作中,除了對學生進行興趣的培養(yǎng)外,還培養(yǎng)他們自學的潛力,鼓勵他們自我找閱讀的材料,從而提高閱讀潛力,為下年級打下良好的基礎。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試是一種考驗,但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下個學年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所教年級的英語水平。所以,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xù)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前輩學習,爭取提高。
篇10
[關鍵詞]德育滲透 英語教學
1 以身作則,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
有這樣一個廣告節(jié)目:一位媽媽為年邁的母親洗腳,母親慈祥的臉上露出幸福的微笑,年幼的兒子看到此情此景,也跌跌撞撞地端來一盆水,讓媽媽洗腳。我很佩服這位知性母親,這就是感染的力量。教師的師德直接影響著學生心靈世界,教師平時的言行舉止,像一張生動形象的圖畫展示在學生面前,我們怎么做要比我們說什么更有力量。教師做不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偉業(yè),但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們必須先做到。例如,規(guī)定學生要認真完成作業(yè),我們首先認真?zhèn)浜妹恳还?jié)課;規(guī)定學生不遲到,我們首先要守時;規(guī)定學生講文明、講禮貌,我們首先對學生以禮相待。課上教師要經(jīng)常使用good moming,thankyou,I’m sorr,please,excuse me等禮貌用語,在讓學生了解外匡人的禮貌用語的同時也要讓學生明白:講文明、懂禮貌也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因而要杜絕打架、罵人等不文明行為。課下勤到班級走動,勤和學生溝通,對學困生課外勤輔導,對家境困難的學生及時幫助,對犯錯的學生不諷刺挖苦。教師是一面鏡子,時刻影響著學生。潛移默化中,學生不知不覺就會養(yǎng)成守時、遵紀、樂于助人、文明禮貌的好習慣。
2 深挖教材,捕捉教學中的德育契機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理念的載體。初中英語教學內容雖不深,但選材比較廣泛,且多與學生生活接近,這為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廣闊空間。備課中,教師應掌握和熟悉每篇課文的思想內容,找好德育的切入點和結合點,將德育自然地滲透到教學中去。
2.1 禮儀方面的教育。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應提倡的。對中學生來講,禮貌用語雖簡單,但通過整齊誦讀的引起共鳴,使他們明白其重要性。日常中,要求學生在交往中使用禮貌用語,鼓勵他們學以致用。
2.2 良好行為習慣方面的教育。行為習慣是思想品德素質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在英語教學中滲透這一思想,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品德。一是進行苦難教育。如,八年級下冊Uut4 selfcheck中的閱讀“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life”,講述了北京大學的楊蕾到甘肅省農村支教的事情。我利用貧困落后的農村校園圖片和那里學生們的生活照片展現(xiàn)我們生活條件的寬裕,照片中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對學生的觸動非常大。通過實例,加以引導,教育學生要珍惜現(xiàn)在,熱愛生活,勤奮學習,同時要關心他人,樂于助人,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二是進行節(jié)約教育。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之一,也應是人類一個永恒的主題。特別是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非常有必要對中小學生進行勤儉節(jié)約教育。如果學校忽視對學生進行節(jié)儉的教育,就有可能產生隨意浪費,攀比吃穿的現(xiàn)象,使學生產生嫉妒心理,給學校和家庭造成負擔。在學習more /less/fewer的用法時,我出示了關于未來的一些圖片,圖片中有更少的水、更少的樹、更多的污染、更大的沙漠、更少的糧食,告訴他們如果不注意保護環(huán)境,不注意節(jié)約用水,不愛惜糧食,未來的生活就會變得如此。把單詞的用法融入現(xiàn)實的生活中,不僅易理解,易記憶,重要的是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勤儉節(jié)約,保護環(huán)境刻石容緩。三是進行環(huán)保教育。為樹立學生的“綠色倫理”觀念,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意識,注意合理利用課本有關環(huán)保教育的素材,將環(huán)保教育寓于學科教學。
2.3 愛國主義方面的教育。教師要將德育因素適時、適度、適量地體現(xiàn)出來。在教學之初,向學生介紹中文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影響。如,中文是聯(lián)合國五種工作語言之一;世界上使用中文的人口最多;中文的歷史,中文對我國周邊國家的語言文字的影響以及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qū)正在掀起學習中文的熱潮等,從而使學生感到身為中國人很光榮,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3 結合課外活動,滲透德育教育
英語的課外活動形式豐富多彩,范圍很廣。諸如英語角,收集英語諺語,發(fā)E-mail,節(jié)日發(fā)賀卡,英語演講比賽等。這些活動是學習知識的途徑,又是陶冶情操、洗滌心靈的橋梁。現(xiàn)在的學生獨生子女多,他們往往不懂得關心、愛護別人。教師可以有目的地結合英語的課外活動加以引導,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同時也讓學生得到良好道德情感的熏陶。
4 樹立榜樣,讓榜樣的力量鼓勵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