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德育工作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12 09:29: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三德育工作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時光如梭,忙碌而充實的高三教學工作已經結束,反思這一年來的教學工作感覺收獲很多,在成就學生的同時也對自己的教學教育理念有所修正和提高,當然教學中也有一些遺憾和不足,這在以后的工作當中還需要克服,以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下面我就談談這一年我的一些收獲及其不足:
一、深研《高考說明》新變化,明確教學方向。
當年的《高考說明》確定了地理高考的考試內容、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題型示例、考試的知識范圍。作為地理教師一定要認真閱讀《高考說明》的每個部分,研究其變化,從整體上把握高考的大方向。作為老師要留心《高考說明》對知識范圍的修訂,尤其是修訂過的知識范圍往往是當年考試率較高是部分,教師對此要心中有數。明確了高考的知識范圍才能夠集中精力地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復習,在地理復習中也才不會產生遺漏現象。
二、把握高考的最新動態(tài),提高教學效益。
從各種報刊、雜志、互聯(lián)網和參加全市高考研討會等渠道是獲取當年的高考最新動態(tài)。研究歷年江蘇省地理高考的走向和特點,力爭做到教學不走彎路,高效地進行高三復習教學。不斷研究高考命題專家的命題特點,我們在后期的高三地理復習中做到高命中率和高收益。
三、重視地理課堂教學,及時反饋作業(yè)。
我們深知有付出就有收獲,所以在備課中體現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不僅備教學,而且備學生,充分理解學生在課后習題的作用,設計好練習。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激發(fā)學生思考。然后,放手讓學生探究,動手、動口、動眼、動腦。針對教學重、難點,選擇學生的探究內容,學生在進行比較、交流、討論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接著,學生練習不同坡度,不同層次的題目,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發(fā)展思維。最后,盡量讓學生自己小結學到的知識以及方法。以求讓學生具備地理解題能力。
四、注重地理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答題準確性。
準確、全面、靈活掌握考點基礎知識往往是最能體現學生的解題素質,缺乏必要的知識,就談不上進行一定的判斷、推理、分析、綜合。因此,能力源于基礎。高考不可能脫離知識去考能力,高考題是對知識點的“抽樣”,通過能力“組裝”去解決問題。不掌握知識,便談不上能力,知識是能力的載體,離開基礎知識,能力便成了空中樓閣,拋開基礎知識,能力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此這一年來我時刻都狠抓學生的基礎知識,以此培養(yǎng)其答題能力。
這一年里我們主要做了如下幾個方面的探索:①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形成網絡,使書本知識系統(tǒng)化,結構化,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的把握。②通過全面,系統(tǒng)復習,進行查漏補缺,綜合應用,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熟練掌握大綱規(guī)定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思想和方法。③幫助學生揭示規(guī)律,總結方法,進一步提高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 明確了復習時間的安排。做到教學有條不紊。
高三地理復習一般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按教材的順序梳理知識,形成知識網絡,這是重點,要“扎扎實實”,不可盲目追求進度;第二階段是專題復習,打破常規(guī)的章節(jié),對知識進行重組,尋求聯(lián)系,側重于能力的培養(yǎng),但專題的個數不能弄得太多;第三階段為查漏補缺,調整心態(tài),做好考試前的準備。
六、調整學生心理變化,適時引導和幫助。
高三學生壓力比較大,一旦處理不當會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我就利用了多種途徑,使他們樹立信心,消除恐懼,如多抓學生談心,拉近師生距離;多表揚,多鼓勵;多向學生宣傳“勤奮一些都能把地理學好”的思想,這些都能讓學生樹立信心,給學生減壓減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七、分類歸納突出重點,上好試卷講評課。
(1)貴在方法,重在思維。培養(yǎng)思維能力是貫穿試卷的講評過程,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悟性得到提高,對問題的化歸意識得到強化。
(2)分類歸納,集中講評。講評試卷,采取分類化歸,集中講評的方法。涉及相同知識點的題目,集中講評,這樣做可以強化學生的分歸意識,使他們對這些知識點的理解更深刻,印象更強烈.形異質同的題目,要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問題.形同質異的題目,要引導學生比較異同,防止思維定勢產生的遷移。
(3)照顧一般,突出重點。講評試卷對有些試題只需“點到為止”, “有些試題則需要仔細解剖”。對那些涉及重難點及能力要求較高的試題要特別“照顧”;對于學生錯誤率較高的試題,則要“對癥下藥”。試卷講評前,對每道題進行細致地統(tǒng)計分析,對錯誤原因進行準確地分析,對每道題的講評思路精心地設計。
篇2
現就中華慈善總會2010年以來發(fā)展團體會員、授予榮譽稱號以及人動等方面的工作情況向理事會報告。請予審議。
一、關于發(fā)展中華慈善總會團體會員的情況
2010年中華慈善總會共發(fā)展團體會員15家。這些團體會員是:山西省晉城市慈善總會、江蘇省泰州市慈善總會、湖北省十堰市慈善總會、湖北省黃石市慈善總會、安徽省六安市慈善協(xié)會、山東省濱州市慈善總會、重慶市永川區(qū)慈善總會、湖北省神農架林區(qū)慈善會、遼寧省莊河市慈善總會、河北省高陽縣慈善協(xié)會、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qū)慈善總會、陜西省子洲縣慈善協(xié)會、河南省臺前縣慈善總會、沈陽市職工愛心慈善基金會、鄂爾多斯市華隆事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截至2010年12月底,中華慈善總會團體會員單位共計303家。
2011年1―5月發(fā)展新團體會員單位10家。這些團體會員是:四川省德陽市慈善總會、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慈善總會、甘肅省酒泉市慈善協(xié)會、內蒙古興安盟扶貧基金會、甘肅省嘉峪關市慈善協(xié)會、河南省滑縣慈善總會、河北省寬城滿族自治縣慈善總會、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慈善會、甘肅金塔縣慈善協(xié)會、青海省圣源慈善協(xié)會。
截至2011年5月30日,中華慈善總會團體會員單位達313家。
二、關于授予榮譽副會長稱號的情況
2010年以來,根據總會章程規(guī)定,經會長辦公會研究決定,分別授予陳光標先生、田在瑋先生、蔡光勝先生、楊金濤先生、周森先生、陳紅慧女士、黃思展先生為中華慈善總會“榮譽副會長”稱號。
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標先生,長期熱衷公益事業(yè),多次與中華慈善總會在救災、教育、扶貧等相關慈善領域開展合作,為慈善事業(yè)作出突出貢獻。順天通房地產開發(fā)集團總經理田在瑋先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yè),并于2010年7月向中華慈善總會認捐人民幣1000萬元,用于設立“中華慈善總會天通慈善基金”,首批200萬元啟動資金已經到位。湖北銘日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光勝先生多年來一直支持教育領域慈善工作,并于2010年11月向中華慈善總會認捐人民幣1500萬元,用于設立“中華慈善總會德源希望基金項目”,首批200萬元啟動資金已到位。山東金濤置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金濤先生帶領企業(yè)積極投身社會公益活動,勇于承擔企業(yè)社會責任,并向我會認捐1000萬元人民幣。北京誠信置森書畫院院長周森先生現為中華慈善總會理事,多年來義賣自己的書畫作品全力做著慈善事業(yè),二十多年來,周森先生先后為慈善事業(yè)捐助的資金達千萬之巨。此次向總會認捐100萬元,并同時捐款100萬元成立“周森愛心基金”。 中慈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紅慧女士現任中華慈善總會民生養(yǎng)老基金執(zhí)行主任,多年來一直支持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曾經多次捐贈款物支持慈善事業(yè),并向總會認捐1000萬元人民幣。黃思展先生現任中美集團董事局主席,他在事業(yè)成功的同時,不忘回報社會、服務公眾,計劃5年內向中華慈善總會捐款1500萬元用于志愿者工作委員會的工作開展。
三、關于決定授予王希等人中華慈善總會永久理事稱號的情況
2010年以來,根據總會章程規(guī)定,經會長辦公會研究決定,分別授予四川莫氏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希先生、寧波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金寶先生、銀嘉時(北京)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女士、中慈華夏(北京)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zhí)行主任李佳女士、中慈華夏(北京)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白二青先生、中慈華夏(北京)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孫平先生、山東金濤置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金濤先生、北京誠信置森書畫院院長周森、中慈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紅慧女士等九人 “中華慈善總會永久理事”稱號。
四、關于成立中華慈善總會新聞界志愿者慈善促進工作委員會的情況
為加強慈善新聞宣傳工作和更好地開展籌募工作,總會根據需要,同意成立分支機構《中華慈善總會新聞界志愿者慈善促進工作委員會》。該機構已于2010年12月30日在民政部批準并完成登記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