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溢彩造句范文
時間:2023-03-23 17:29: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流光溢彩造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溢彩流光。
1、意思是指一種場景,燈發(fā)出的色彩光芒。也可以延伸為一段難忘的日子。用來形容珠寶,或特指歷史。
2、出自《現(xiàn)代漢語詞典》。
3、用法:用于使句子更加生動具體,用于形容環(huán)境好處;更加突出環(huán)境的美麗,漂亮,華麗等。
篇2
如果你留心的話,超重的女人們通常都有飽滿無紋的面頰。關于詞語飽滿有哪些是可以摘抄的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詞語飽滿造句,供大家參考。
一、飽滿解析充足。 《史記·樂書》:“天子躬於明堂臨觀,而萬民咸蕩滌邪穢,斟酌飽滿,以飾厥性?!?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五》:“ 退之則惟意所指,橫斜曲直,只要自家屋子飽滿,初不問田地四至,或在我與別人也?!?/p>
二、飽滿近義詞充實 [ chōng shí ]
充沛 [ chōng pèi ]
三、飽滿造句1、剝開玉米殼,里面呈現(xiàn)出金黃金黃的玉米粒,顆顆飽滿,就像黃寶石一樣晶瑩剔透。
2、如果說愛是冬日潔白的雪花,感恩就是顆粒飽滿的小麥。
3、黃澄澄的稻子,顆粒飽滿,沉甸甸地隨風搖曳,飄散出醉人的芳香,翻騰著滾滾的金波。
4、一粒粒谷子又碩大又飽滿,像琥珀一樣放著光彩。
5、石榴坐在六月的枝頭,收起五月的芬芳爭妍,在驕陽下用流光溢彩編織膨脹飽滿的夢想。
6、今年大豐收,稻谷籽粒顆顆飽滿。
7、空心的谷穗驕傲地揚著頭,飽滿的谷穗謙虛地將頭垂向大地。
8、今年風調雨順,莊稼子粒飽滿,豐收在望。
9、飽滿的熱情,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事業(yè)成功的保證。
10、一路上雖然風餐露宿,但戰(zhàn)士們情緒飽滿,斗志昂揚。
11、人們不約而同地贊賞著蓮子的飽滿。
12、我們青少年精神飽滿,朝氣蓬勃,而不應該死氣沉沉。
13、我們覺得自己活力充盈,精神飽滿,可與宇宙并駕齊驅。
14、今年的小麥顆粒飽滿。
15、陳老師已六十多歲了,但依然精神飽滿,神采奕奕。
16、這片玉米,先天不足,在拔節(jié)時就受了旱,顆粒怎能飽滿。
17、谷穗,越是飽滿,就越謙遜地彎腰低頭。
18、戰(zhàn)士們紀律嚴明,精神飽滿。
19、夢想是繩,升起飽滿的帆。
20、那張漲紅的臉多么飽滿,像一撞會破的薄皮柿子,透明鮮艷。
21、谷穗越飽滿就越低垂,學識越淵博就越謙遜。
22、張海迪坐輪椅上,但精神飽滿,侃侃而談,其精神讓人敬佩。
23、秋天,豐碩的果實飽滿得幾乎要溢出水來。
24、這些番茄是昨天摘下來的,瞧,全都熟透了,長得挺飽滿。
25、今天上午他看上去精神飽滿。
26、他身材筆直,精神飽滿,體魄壯。
27、在口中流向的時間很長,均衡性好,飽滿,略帶酸味。
28、模擬結果表明,齒腔充填飽滿且無塌角缺陷。
29、在結莢期適當?shù)难a充水分,有利于苜蓿籽粒飽滿。
30、這種大米晶瑩飽滿,呈半透明狀,米色微褐。
31、下頜飽滿,輪廓清晰,鼻鏡是黑色的。
32、相當短,馬肩隆至胯骨角度平緩,臀部飽滿,腰部微摺。
篇3
【解釋】蔚為壯觀:蔚:茂盛;壯觀:盛大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壯麗的景象,給人一種盛大的印象。也作“蔚為大觀”。
【近義詞】蔚為大觀、蔚為奇觀、奇?zhèn)验煛⒀笱蟠笥^。
蔚為壯觀造句一
1、九寨溝既有世外桃源的詩情畫意,又不乏蔚為壯觀的恢弘氣勢,真是人間天堂!
2、陜西省XX縣城北的橋山上古木參天,蔚為壯觀,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
3、每到巨浪拍岸的日子,許多煙臺人和外地的游客,紛紛頂著寒風跑到岸邊,觀賞這蔚為壯觀的景象。
4、傍晚漲潮時,海邊的巨浪拍打著海岸,蔚為壯觀。
5、每次錢塘江漲潮的時候都會很蔚為壯觀的,你有機會一定要去看一下。
6、詩人用詩歌來贊美蔚為壯觀的火燒云。
7、游人們在山頂上看到了蔚為壯觀的云海日出。
8、吉林的霧淞蔚為壯觀,讓人留連忘返. 得知超市大減價,我起了一個大早。來到店門口一瞧,那陣勢,人山人海,蔚為壯觀!
9、大街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勾肩搭背,蔚為壯觀!
10、吉林的霧淞蔚為壯觀,讓人留連忘返。
11、得知超市大減價,我起了一個大早。來到店門口一瞧,那陣勢,人山人海,蔚為壯觀!
12、天安門廣場上,三萬只鴿子一同放飛的景象真是蔚為壯觀啊!
13、每到巨浪拍岸的日子,許多煙臺人和外地的游客,紛紛頂著寒風,觀賞這蔚為壯觀的景象。
14、世人常常驚嘆一些蔚為壯觀的景象,如漲潮,日出等。
蔚為壯觀造句二
1) 飛瀑又是另一番景象,滔滔的江水以傾云翻雨之勢,雷霆萬鈞之力,從米高的懸崖峭壁傾瀉而下,其勢如九天銀河跌落,轟鳴的聲音氣壯山河,蔚為壯觀。
2) 企業(yè)管理春秋戰(zhàn)國時代,社會劇烈變動,政治上的動蕩紛爭進而導致思想上的百家爭鳴,代表不同利益階層的諸子百家蜂起立說,形成中國思想史上蔚為壯觀的文化景觀。
3) 每當日落日出之時,這里霞光輝映,霧海翻騰,石蓮游浮,蔚為壯觀。
4) 七檐佛殿背倚山巖,樓層飛檐翹角,殿頂琉璃裝飾,流光溢彩,氣勢恢宏,蔚為壯觀.
5) 瀉湖區(qū)有蔗田、沼澤,城市到處彌漫著歷史感,古老的磚瓦、雕塑、多層建筑??蔚為壯觀,都能給我?guī)盱`感大爆發(fā)。
6) 藏經(jīng)閣就坐落在觀月崖最顯眼處,樓閣拔地而起,高有五層,氣勢磅薄,蔚為壯觀。
7) 最高的馬龍峰海拔達米,由于海拔較高,頂峰異常嚴寒,終年白雪皚皚,在陽光下晶瑩潔白,蔚為壯觀。
8) 在這天科城中,有一座名為廣寒宮的桂殿蘭宮,這宮殿極為奢華,畫棟飛甍,雕梁繡戶,金柱雕騰龍,彩飾畫飛鳳,蔚為壯觀。
9) 舊堡靠北,地勢稍高,把控南北要道,為軍堡;新堡在南,當為商堡,兩堡之間連有城墻,從山上看兩堡唇齒相依、犄角互援,如虎豹匍匐、蔚為壯觀。
10) 勸業(yè)場繁華區(qū),綿延于沈陽道,錦州道、山東路、熱河路的這個古玩市場,早已云集了海內(nèi)外數(shù)以千計的收藏愛好者,其場面蔚為壯觀。
11) 大雪紛飛,如敗鱗殘甲,蔚為壯觀。
12) 陸地與大海狹路相逢,互不相讓,形成一道道蔚為壯觀的景象,這些風景隨著季節(jié)的交替和早晚的更迭而變幻無常。
13) 塔林旁林立肅穆的經(jīng)幡蔚為壯觀.
14) 港灣內(nèi)停靠著數(shù)百艘深海漁輪,桅桿如林,蔚為壯觀。
15) 若是有人從天空中拍下這一場景,定然蔚為壯觀,多只各色各樣的寵物一時間大沖鋒,何等的壯觀。
16) 懸崖對面是萬丈瀑布,蔚為壯觀,氣吞斗牛,瀑布飛流直下zaojv.c om,轟隆隆沖入深淵下的水潭之中。
17) 都看見了這里彩霞蒸騰,蔚為壯觀,霞光七彩,龍飛鳳翔,乃是寶物出現(xiàn)的征兆。
18) 翹首遠望,東西相連的山巒已變得五彩斑斕,南面海天相連蔚為壯觀,北面山腳下的高樓也顯得不再那么高大,四通八達的馬路也變成了細細的“血管”,汽車就像血液在慢慢的流動,真有那種站高望遠處,近在咫尺中的感覺。
篇4
1、大街上車水馬龍的樣子,甚是熱鬧。
2、如今的城市街道,到處車水馬龍,一不小心就會堵車,真讓人著急!
3、過年時,我們一家人去逛花街,到了那里車水馬龍,我差點被擠得變成“豬肉干”。
4、剛拿到駕照的媽媽,開著爸爸的摯愛——廣本在僻靜的路邊練習。不知是不是媽媽的車癮發(fā)作,竟然把車開到車水馬龍的107國道上??蓱z的媽媽不但被來來往往的汽車嚇蒙了,被爸爸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5、我喜歡鄉(xiāng)下的那片寧靜,勝過于都市的車水馬龍。
6、街道上車水馬龍的事實告訴我們:交通已是我們這個城市的大難題。
7、國慶節(jié)期間,街上人山人海,車水馬龍。一派熱鬧景象。
8、深圳以前只是一座村莊,而現(xiàn)在走在大街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和以前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9、大街上車水馬龍的樣子,甚是熱鬧?。?/p>
10、當我看到這孩子飛快地跑過車水馬龍的馬路,我真為他擔心。()
11、當天上午的長沙天氣有點陰,平時車水馬龍的步行街,當天往來的人群并不密集。
12、唉,如今大街小巷塞車現(xiàn)象隨處可見:大馬路上人山人海,車水馬龍,車走得比人還慢,看來,還是走路好,這樣既健身,又環(huán)保呢!
13、最近天氣忽冷忽熱容易生病,兒童醫(yī)院門前車水馬龍,看病的人真多。
14、這幾天正是過年的喜慶時節(jié),天黑后的城市,華燈初上,大街上車水馬龍,遠遠望去,到處都流光溢彩熱鬧非凡,真是美極了。
15、站在蓮花山頂,遠望深圳,高樓林立,道路四通八達,汽車川流不息、車水馬龍,好不熱鬧。
16、賓客們都到了,門口車水馬龍。
17、這個暑假我從青海來到了深圳,哇!深圳的路上車真多,簡直就是車水馬龍。
18、初來大都市,感覺車水馬龍,真是繁華啊!
19、夜空點點繁星,街頭車水馬龍。
20、越南河內(nèi)的夜晚,街道人流擁擠、車水馬龍。
21、我和媽媽來到了購物廣場,一看便傻了眼:車水馬龍的購物廣場里簡直是人山人海,我們根本別無去處。
22、一名騎自行車的中國人穿梭在車水馬龍的北京繁華的商業(yè)中心區(qū)。
23、國慶節(jié)那天,馬路上的人絡繹不絕,車水馬龍,把我擠得喘不過氣來。
24、二十年后,我希望那些偏遠的山區(qū)也能像我們深圳一樣到處都是高樓大廈,一片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
25、正值上下班的時候,街道上車水馬龍,車多路窄的事實告訴我們:交通已是這個城市的一大難題了。
26、每天早上,上班的路上都是車水馬龍,擁擠不堪。
27、一到周末,大街上便車水馬龍,可汽車行駛卻井然有序,我想:發(fā)明“電子眼警察”的人真了不起!
28、國慶期間,我和媽媽一起去逛街。去到哪個地方,哪個地方都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真是太熱鬧了?。?/p>
29、我和爸爸一起去龍華公園放風箏,看見這里的人可真是車水馬龍。
30、前兩年,橫過馬路輕而易舉;可如今,道上車水馬龍,橫過馬路膽戰(zhàn)心驚,沒有幾分鐘,別想過去,有時塞車、出車禍甚至十幾分鐘也過不去。這都是車害得呀。
31、國慶長假期間,深圳大、小梅沙,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好不熱鬧。
32、小朋友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玩耍是很危險的。
33、聽說奧地利有名的維也納童聲合唱團來龍崗文體中心表演,文體中心的車道、停車場都變成了車水馬龍的集市了。
34、星期天的集市可真熱鬧。蔬菜、水果、服裝、生活用品……集市里賣的東西五花八門。買的、賣的,人來人往,車水馬龍。每個人在這里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35、每當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口總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看著那些匆匆走來的家長,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36、年舉辦奧運會時公路上肯定車水馬龍,熱鬧極了,因為全世界的人們都會來我們中國參加比賽和觀看比賽,那場面大家可想而知。
37、每天一到放學時間,我們學校門口都會車水馬龍,人山人海,讓人感到心煩。
38、城里車水馬龍,生氣勃勃。
39、總之一到逛廟這天,就車水馬龍,擁擠得氣息不通了。
40、我望著繁星點點的夜空,在想那里是不是也像我們深圳一樣每天車水馬龍呢?
41、初來大都市,感覺車水馬龍,真是繁華??!
42、我們學校一到放學時,校門口車水馬龍,人頭攢動。老師常常提醒同學們:排好隊,注意安全!
43、國慶節(jié)這天,媽媽帶我去逛東門。大街上車水馬龍,商場門口人潮涌動,就連路邊的小攤也被人們圍得水泄不通。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擠進人群,哎喲!熱得我比蒸桑拿還難受。
篇5
一、加強誦讀,感受古典詩詞意象之美
朱光潛先生說“詩比別類文學較謹嚴、較純粹、較精微。”“一切純文學都要有詩的特質。”可見,詩歌,尤其是象唐詩宋詞這樣的古典詩歌,它們具有許多其他文學樣式所沒有的或比其他文學樣式更豐富的美學特征和藝術魅力,最適合用于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但通常情況下,詩歌的美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因此,鑒賞古典詩歌不必急于去逐字逐句的分析語言、解析思想,而應該考慮先誦讀。重視誦讀是由語文學科的性質所決定的,只有讀,才能真正地掌握和運用語言。古典詩歌的節(jié)奏鮮明、形式整齊、音韻和諧,讀之朗朗上口,讀后滿口余香,所以,朗讀能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愉悅,提高鑒賞興趣,引導學生自覺進入詩境。況且,古人說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得多了,就會產(chǎn)生這樣的功效:古人之言“若出于吾之口”,古人之意“若出于吾之心”,古人文章也“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了。可見,誦讀是領悟語言、生成語感的溫床。
讀詩是與詩人交流感情的過程,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或理解詩人之情,或與詩人產(chǎn)生共鳴,于是情由心生,有感而發(fā),有時便能自然而然地探求到詩情、領悟到詩意、感受到詩境。這就遠遠超過了老師一味的講解、機械的傳授,從而能達到寓教于不教之中的效果,學生不需要老師過多的分析,也可以自己品出詩歌之味。因此,在唐詩宋詞的教學中應該強化朗讀環(huán)節(jié),寓教于誦,誦中感悟,讓學生在嘹亮感性的讀書聲中自覺變成積極的思索者和獨立的審美個體,從而使學生能在深情的朗讀中形象地感受。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朦朧深邃、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的飄逸神奇、李煜《浪淘沙令》的寂寞失意、蘇軾《江城子》的哀婉深情。但詩歌是感情、情思和情緒的產(chǎn)物,它意蘊豐厚,包含了詩人的品格和情懷,包含了豐富的社會和時代內(nèi)容,所以,鑒賞古詩僅靠誦讀是不夠的。
二、推敲字句,領略古典詩詞語言之美
文學是語言的文學,文學作品尤以詩歌的語言最為凝練,最為優(yōu)美和豐富。所以,學習詩歌當然也要先從品味詩歌的語言入手。在眾多的文學樣式中,詩歌是最為吝惜文字的。詩人在詩歌語言的創(chuàng)作上往往反復斟酌,惜墨如金。這樣的例子很多,如“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肥”和“瘦”。如果說世間確存在“一字千鈞”,恐怕就只能在這些詩句中找到。因此,在教學時讓學生反復地揣摩字詞,在分析和評議中讓學生深切體會詩詞語言精巧別致、內(nèi)蘊豐富、凝練傳神的特點,這既有助于學生學習語言,充分體會詩歌的語言之美,也有助于學生透過語言真正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同時也可以幫助積累語言豐富語言,對學生作文中的遣詞造句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解讀意象,鑒賞古典詩詞意境之美
中國古典詩詞之美,可謂美不勝收,其中最美之處就在于其營造出了無法言傳的意境美。詩人以有限的語詞,傳達出五彩斑斕、千變?nèi)f化、神秘莫測的自然和精神的境界,一首詩就是一幅畫或多幅畫。德國人萊辛曾說過“詩是動的畫,畫是動的詩?!碧K軾也有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評論。那么,怎樣才能引導學生充分發(fā)現(xiàn)和欣賞古典詩詞的意境之美呢?首先要引導學生鑒賞詩歌的意象。
“意象”包括“意”和“象”兩個方面?!耙狻奔醋髡叩乃枷敫星?,“象”即客觀物象。一般情況下,物是客觀存在的,它原本是什么樣子,就應當說成什么樣子,不能有絲毫差錯,這便是所謂的客觀表述。但物象一旦進入詩人眼中,就會蒙上一層主觀色彩,這就是古人說的“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因此詩歌的意象就是詩人的思想感情與客觀物象的融合。而意境則是詩人通過種種意象的創(chuàng)造和組合所構成的一種充滿詩意的藝術境界。詩歌是以形象來反映詩人眼里和心中的世界的。
因此,在教讀詩歌時,可引導學生通過對意象的分析并加入豐富的想像和聯(lián)想對詩歌作出深層次的解讀,從而揣摩詩人的情感。例如前面所舉“若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詩人沒有明言愁之深重的程度,但卻通過“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三個意象,讓讀者形象感知了其內(nèi)心綿綿不絕的抑郁之情。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離愁恰如春草,漸行漸遠還生”。所以,要想充分把握和體味古典詩歌的意境之美,我們在鑒賞過程中就必須緊緊抓住詩中的意象,透過意象去感知其所營造的豐富多彩、色彩繽紛的意境。
四、展開想象,體會古典詩詞情感之美
篇6
關鍵詞:文本; 教學; 功用;
文本在教學中的功用是什么?自己覺得辨明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所以在此不揣淺陋,談談個人的淺見。
一.文本是課程目標的達成之本
選入教材的文本,都是用一定的標準“篩”過的。這個“篩子”,就是課程標準。文本不光須本身文質兼美,還須承擔一定的義務,它們是課程標準的終極執(zhí)行者,離開了文本,課程標準就成了空中樓閣。如果說,課程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那么,每個文本就是這個系統(tǒng)中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它們合則成為一個有機的生態(tài)鏈,分則顯示著各自的個性和使命。文本與課程標準既血肉相連又兩相呼應。
比如,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課程必須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yè)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fā)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這是我們語文課程的“育人”目標。但是語文學科“育人”標準規(guī)制宏大,內(nèi)涵豐富,涉及到民族精神的培育,民族文化的認同,個人美德的養(yǎng)成,社會價值的追求等等,如此宏大的目標如何落實,最有效的方法自然是任務分解,分解到一冊冊書,分解到一個個單元,分解到一個個獨立的文本。比如中華民族顧全大局、居安思危、誠信無欺、自奉節(jié)儉的美德如何培養(yǎng),文本中安排了“傳統(tǒng)美德”這樣一個主題單元(高中第四冊第五單元),精選一些有感染力的文本:《廉頗藺相如列傳》、《諫太宗十思疏》、《〈新序〉二則》、《訓儉示康》。當學生為廉頗顧及大局的品格所感動,為魏征忠誠剛毅的品格所感染,對延陵季子的誠信無欺發(fā)出由衷的贊嘆,對司馬光的崇尚節(jié)儉十分感佩的時候,學生即受到了民族文化的浸染,中華“傳統(tǒng)美德”使他們思想的天空更加高遠。
再比如,學科標準第九條: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nèi)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這一標準,也是通過一些具體的文言篇目來實現(xiàn)的。比如實詞積累,學了《鴻門宴》,我們知道“幸”有“僥幸、幸虧”的義項(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學了《廉頗藺相如列傳》,我們知道“幸”有“寵幸”的義項(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學了《阿房宮賦》我們又可掌握“幸”有“皇帝駕臨某地”的義項(“縵立遠視,而望幸焉”);學了《孔雀東南飛》,我們知道“幸”還有“希望”的意思(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如果你翻一翻《古代漢語常用詞典》,就知道,以上幾條正是“幸”的常用義項。
二.文本是教學內(nèi)容的確立之本
談及語文教學,必須直面兩個問題,“教什么”和“怎么教”,“教什么”關乎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怎么教”關乎教學方法的選擇。內(nèi)容比形式更重要,因此,“教什么”永遠應該放在第一位,這已是共識。而文本是教學內(nèi)容的確立之本。每一個經(jīng)典文本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不可復制,從這個意義上講“好文章寫過即死?!币舱驗槿绱?,每一個經(jīng)典文本都有它與眾不同的核心價值。《前赤壁賦》與《黃州快哉亭記》的核心價值不一樣;《念奴嬌?赤壁懷古》與《踏莎行?郴州旅舍》的核心價值也大不相同。教學內(nèi)容必須呈現(xiàn)文本的核心價值,我們的教學才有意義。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大多有這樣一個習慣,面對某個經(jīng)典文本,他并不急于寫教案,更不急于向學生宣講,而是先認真研讀文本,了解它各個層面的意義,了解它表達的特色,全面把握文本從標題到正文到注解的各種信息,跟文本進行深度交流。于漪老師在這方面體會最深,于老師說“要讀得每一個字都立起來。”深研細讀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把握文本的核心價值,當文本的核心價值把握了,我們自然明白“教什么”。否則就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甚至南轅北轍,導致課堂低效甚至無效。
或許有人要問,強調文本的核心價值會不會導致教學個性的缺失。語文學科是個性很強的一門學科,語文學科的魅力主要不是依賴共性,而是依賴個性,每一個文本都是獨特的,當文本自作者的筆下誕生之后,它就成了一個被趕出家門四處飄泊的流浪兒。每一個學生也都是與眾不同的生命個體,一如看似相似實則不同的片片樹葉。每一位老師的學術功底、人文修養(yǎng)、人生觀念、社會態(tài)度也都不盡相同,所以不同的老師面對不同的學生解讀一個個個性十足的文本的時候,閃爍出的是個性的火花,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薄耙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林黛玉”。不同的老師對同一個文本作近乎相同的解讀是不可能也是不可想象的事。但是一千個哈姆雷特還是哈姆雷特,一千個林黛玉還是林黛玉。如果我們把哈姆雷特解讀成了少年維特,把林黛玉解讀成了崔鶯鶯,則會讓人目結舌。雖然在文本解讀的過程中,我們的個性品格、人生經(jīng)歷,社會態(tài)度,審美觀念……會在作品上打下深淺不一的烙印,但是這些烙印必須是烙在作品身上,烙在作品中的人物身上,而不是烙在別的地方。從這個意義上講,解讀文本就是帶著鐐銬跳舞,鐐銬就是文本對讀者的限制,我們或剛健或裊娜的舞姿則是我們的個性。好比游山,有人采到了人參,有人發(fā)現(xiàn)了靈芝,有人挖到了寶石,大家的發(fā)現(xiàn)各不相同,但是人參是這座山上的人參,林芝是這座山上的林芝,寶石也是這座山上的寶石,而不是來自其它地方。
當前的文本閱讀有一種錯誤傾向,一些老師片面理解“教教材”和“用教材教”這兩句話的含義,認為“教教材”是死扣文本,是刻板和低能的表現(xiàn),“用教材教”才能真正展現(xiàn)語文教學的藝術魅力,一些老師甚至打著“用教材教”的幌子,對文本恣意解讀,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想怎么教就怎么教,對文本作無限延伸,對學生的課堂活動絲毫不加限制,結果師生跟文本沒有任何交流,語文課成了常識課,成了活動課,成了思想教育課,甚至成了游戲課,就是不像語文課。曾經(jīng)聽過一位老師教《牡丹的拒絕》,聽完錄音之后,老師隨即讓學生介紹關于牡丹的各種知識,學生配合積極,爭相發(fā)言,有的介紹牡丹的產(chǎn)地,有的介紹牡丹的種類,有的介紹牡丹培植的歷史,有的介紹歷代名人贊美牡丹的詩……,聽過這堂課我倒是學到了不少關于牡丹的知識,比如,牡丹的種類就有二喬、瑪瑙、彩蝶、綠玉、飛雪、荷粉、珊瑚、紅霞、金丹等許多種。這是我以前聞所未聞的,真是眼界大開,但是作者寫作此文的用意何在?遣詞造句有何特點?布局謀篇有何特色?特別是文章“托物言志”的藝術手法是如何運用的?這些與語文有關的東西,反而絲毫未見。老實說,脫離了文本,老師只能唱“空城計”。
三.文本是學生的學習之本
誠然,教材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放棄文本這一重要的課程資源將是學生學習的重大損失,充分利用好它,會使學生基礎知識得到更好的積累,學習能力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同時思想情操也會得到更好的熏陶。
文本中包含著豐富的語文知識,學好它,可以進一步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
有位老師講《木蘭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他先請學生翻譯這個句子,學生回答:木蘭“在東市上買來駿馬,西市上買來馬鞍和鞍下的墊子,南市上買來馬嚼子和韁繩,北市上買來長鞭?!崩蠋焼?,為什么木蘭要跑遍東西南北各個市場而不一次買齊呢?學生回答說,“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可見是一次大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如此大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必然會造成物資供應不足,加之木蘭家里沒有男孩,“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他們家的行動比別的人家晚了一步,所以跑遍東西南北才能把東西湊齊。學生的回答咋一看很中聽,聯(lián)系文本,有理有據(jù)。但回答是錯誤的,造成錯誤的原因是學生沒有弄懂這里的一個語法現(xiàn)象“互文”。于是老師見縫插針,給學生講解互文的知識。然后讓學生舉一反三,1.語互文:如,青樹翠蔓。2.單句互文:如,秦時明月漢時關。3.偶句互文,如,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4.多句互文,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通過文本的學習和適度的拓展,學生掌握了“互文”這一知識點,為以后的古詩詞閱讀掃清了一個障礙。
語文學習需要培養(yǎng)各種能力,而文本是發(fā)展學生語文能力的很好載體。語文能力包括的面很廣,如遣詞造句的能力,布局謀篇的能力,想象創(chuàng)造的能力,識記理解的能力,分析綜合的能力,鑒賞評價的能力……能力點很多,訓練起來頭緒繁雜,成了學生和老師心中的一個痛點。平常老師說起某個學生語文成績不好,就要感嘆“能力太差”。其實如果我們能夠依托文本,采取恰當?shù)挠柧毞绞剑驖u進,學生的各種語文能力便能逐日得到提高。比如作文訓練,不管是物象的捕捉、角度的選擇、遣詞造句能力,或是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在文本中都能找到很多訓練的材料,比如郁達夫《故都的秋》,描寫庭院秋景:“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文中所選的物象“破屋、小院、碧天、鴿聲、日光、殘垣、藍朵 ”透露出悠閑、愜意,飽含作者的深情;描寫的角度有視覺、聽覺、靜態(tài)、動態(tài)等不同的角度,十分豐富;采用的是長句,很有抒情意味……老師讓學生由此及彼,想象一下上海外灘的夜景并加以描寫,學生立刻展開奇思妙想,描繪出了一個個情景不一,但都極其美麗的外灘。比如:“入夜,漫步黃浦江畔,你可以看到萬國建筑博覽群在一盞盞華燈的映襯下,流光溢彩;你可以聽到黃浦江水拍擊江岸發(fā)出的沉悶而有力的嘩嘩聲;你可以感到江風的浩蕩、嗅到若有若無的海風的微咸??吹綄Π陡邩橇至⒌年懠易?,你會想到歲月的流逝,歷史的滄桑和時代的奮發(fā)?!碧丶壗處熃鹬竞评蠋熤v文本總要把文本的學習和學生作文的練習結合起來,把文本當作作文訓練的范本,效果顯著。
選入中學教材的文本,大多文質兼美,其中蘊含著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精華,當代民族文化的精萃,因此它也是學生熏陶情操的極好素材。記得自己高中時學《國殤》,老師一上來就把《國殤》背了兩遍,“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老師背的時候神情肅穆,聲音激揚慷慨,仿佛自己就是屈原,同學們屏聲靜氣,側耳傾聽,深受感染。雖然詩還沒有聽懂,但心中已涌起愛國的熱情。
對學生來說,文本的學習十分重要,文本掌握得好,可以使自己的語文知識得到豐富,各種語文能力得到提升,文化素養(yǎng)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文本是課程目標的達成之本,是教學內(nèi)容的確立之本,是學生的學習之本,它在日常教學中的功用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