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長城的故事和傳說范文

時間:2023-03-20 11:26: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長城的故事和傳說,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關于長城的故事和傳說

篇1

以前只知道孟姜女哭倒了長城,因為她的丈夫因造長城而死,至于她為什么能把長城哭倒,這個疑問卻從來都沒有深究過。我們人人都知道這個故事,可孟姜女的命途我們卻從未細數(shù)過,無法體會她的憂傷,品嘗她眼淚里的味道。蘇童領著我們重述這段神話,一個活生生的碧奴在紙上突顯,印入我們的眼睛里。孟姜女沒能讓我們的眼淚流下來,碧奴卻引我們悲慟,其實,孟姜女名叫碧奴。 

神話中的孟姜女是生自跨墻而生的瓜果,兩家人一個姓孟,一個姓姜,所以得此名。她在丫鬟陪同下于花園散步時,偶遇逃難書生范喜良,這是一個典型的才子佳人姻緣。傳說中,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冬衣,一路得到不少人的同情和幫助,最終在長城腳下得知丈夫的死訊,哭倒一片城墻,并咬破手指,滴血認尸,終于將尸骸拼全。但故事還沒結束,此時秦始皇駕到,欲霸占孟姜女為妃。孟姜女誆其應允三件事情就將依從,于是,秦始皇不但給范喜良立碑修墳、檀木棺槨,還披麻戴孝送葬,最后以孟姜女跳海自殺、被龍王龍女接納告終。 

但在蘇童的小說里,碧奴從傾家蕩產(chǎn)縫制蠶絲冬衣的時候起,就開始遭受旁人的攻擊和嘲笑。不僅在家鄉(xiāng)是、一路上都是,那些個車夫、鹿人、馬人……連同所遇的婦人們,個個都嗤笑她,凌辱她,也不止一次出賣她,走上千里路的碧奴就像是個不染塵埃的傳說,但走在了無比現(xiàn)實的世界里。這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了傳說之所以為傳說的原因:那些都是多么單純、多么寓意美好光明的教導;而蘇童先生顯然不是想重寫一個傳說以向祖先的智慧致敬,而是完整地顛覆了傳說的意境,以古寫今的筆法之夸張,實在讓人心寒。寒心的是那個愿意相信傳說的世界已經(jīng)不復存在了。人獸癲狂,良心泯滅,無情無愛,金錢至上,官民互欺,小說中碧奴所遭遇的千里污濁的世界,恍如是對可鄙現(xiàn)實的最佳描繪。與其說在傾慕遙想那個傳說中的烈女子,倒不說是看透了世間這些個不烈不忠不癡的女人們,自以為精明一時罷了。 

孟姜女千里尋夫當然是辛苦的,但沒有古人像蘇童這樣膽敢締造出如此怪誕可怕的歷程。她竟然還要被銬在陌生人的棺材旁,作為一個奴隸去送葬。這段荒唐得毫無理據(jù)可循的情節(jié)只有一個用意:為了反襯碧奴的心是極善的。也許還有另一層用意:延續(xù)開篇時的離奇哭法,說明碧奴看似失去對淚水的掌控力,卻實則讓一路的悲苦孤獨融入了五味淚水,將它變得苦澀難忍。 

碧奴的眼淚是硫酸、也是顯影液,讓沾染上她淚水的人們失去對罪惡的茫然,從而懺悔,懺悔自己的不忠,懺悔自己的惡毒,懺悔殺人越貨……但最終,懺悔的人們忙不迭地逃到高處,為自己不受那巫術的沾染而暗自慶幸,恍如是一場圣人審判世人的失敗。 

每一段路都走得那么辛苦,碧奴成了一個瘋子、傻子,因為沒有人會如此癡情送一件冬衣。正如那個獨腿的刺客,再多恨,要殺暴君,依然是無望,甚至敗在了小偷兒的手下。也如那個漂泊尋子的盲母,即便化作青蛙,即便找到兒子,也不會得到幸福和安慰。這個世界,仿佛是要說:正義和善良大抵都是瘋傻行徑,陰溝里翻船是自然的,失敗是自然的。仿佛總有一種強大的惡籠罩著,以至于一切美好的企圖都成為掙扎。 

蘇童的碧奴是愚鈍和忠貞、脆弱和堅強、無知和純凈……按照某種不切實際的理想比例混合成的。我個人覺得她并不可愛,但很善良。那背負屈辱到達長城的碧奴遠非是癡情所致,還有絕望。正如最后她哭喊的,豈梁,你不出來,那就要讓我進去。從何出來又進何處去?是情愛,是依戀,是相依為命、你懂我,我懂你的溫情小世界。碧奴不止是眷戀夫君,還是對這個世界喪失了留戀之心,而通篇讀下,你又怎會誤以為那棄世之決只是因為失愛所致? 

篇2

岑汶謙

各位游客,你們好!今天我們游覽的景點是嘉峪關,它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是長城的一部分。

大門頂上有一塊牌匾寫著“天下第一雄關”,它本來是朱紅色的,但是經(jīng)過風吹雨打,上面的紅漆掉了。大門右面的走廊有許多文章和詩句雕刻在石碑上。各式各樣的文章琳瑯滿目,其中有寫的“不到長城非好漢”。懂得欣賞詩句的人都會來看一看。

走上城墻,踏著青磚,往下望,至少有兩層樓高,這是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啊!練兵場上放著數(shù)不清的兵器,士兵至少得學會六樣兵器。大家想想看,這些士兵日夜駐守在邊疆是多么的不容易。

篇3

遠遠望去,長城像一條巨大無比的長龍。近看,長城一眼望不到頭。站在長城上看,一座座烽火臺屹立在長城上,像一個永遠不會倒的不倒翁。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長城的導游詞作文500字,方便大家閱讀與鑒賞!

長城的導游詞作文500字1游客們,我們現(xiàn)在看見的萬里長城。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

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每個地方的人民為了防御敵人來侵略自己的領土就建筑了一段段長城,只有到了秦始皇統(tǒng)領中國的時候才把一段段的長城連接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我們站的這段長城是修筑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是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城墻外沿著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擊用。

長城還有個動人的傳說《孟姜女哭長城》據(jù)說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秦始皇派去修筑長城,但是很久的時候沒有回去,孟姜女決定去找她的丈夫范喜良,到長城腳下卻沒有看見丈夫就問那些工人,工人卻說范喜良死了,被埋在了長城下,孟姜女傷透了心就在長城腳下哭的天昏地暗,連長城都被感動了,最后她哭了三天三夜把長城都給哭倒了,她的丈夫范喜良的尸體現(xiàn)出來了。

從這個故事我們能看出來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是多么的辛苦。游客們,請你們細細游賞,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亂涂亂畫,隨便仍紙吐唾沫。要珍惜古代勞動人民的成果。

長城的導游詞作文500字2尊敬的各位游客,你們知道宇航員們第一眼看到離我們的中國的什么嗎?它就是:我們將要游覽的是長城,他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是我國重點保護單位,已經(jīng)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這一段長城是明長城,修筑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大家可以看到這路很寬五六匹馬可以并行,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繚望口和射口。供射擊用。城墻頂上每隔三百米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保壘,打仗時城臺之間能互相呼應。

這長城很長,在長城上有許多人的生命。也是古代勞動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凝結成的。為什么這長城幾百年不倒呢?那就是因為這是古代勞動人民用糯米和水泥凝結成的。

各位朋友,我的介紹就到這里。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大家要對長城有一個深刻的了解還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親身投入到長城的環(huán)抱里,沿著歷史文化的足跡慢慢去游覽,仔細去觀賞。不過不要在文物上亂添亂畫,還注意要保護環(huán)境,從自已做起噢!

長城的導游詞作文500字3各位先生,女士們,大家好:

我是你們今天導游池宇豪。今天我?guī)Т蠹襾淼介L城參觀游覽。

八達嶺長城是長城保存的最完整的一段。城墻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方磚筑成的,每一塊條石有兩三千斤重,當時沒有汽車,沒有火車,沒有起重機,單靠無數(shù)的手無數(shù)的肩膀,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到現(xiàn)在為止,這仍然還是個謎。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五六匹馬可以并行,城墻的外沿有兩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嘹望口和射口,供嘹望和射擊用。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大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可以互相呼應。

長城上有許多美麗的傳說:秦朝時,范杞梁被抓到北方修筑長城,其妻孟姜女帶著寒衣千里尋夫。到長城腳下后,不但未找到丈夫,反而被秦始皇垂涎。孟姜女終日痛哭,終于將長城哭倒,露出丈夫尸骨。百姓借此傳說斥責了暴君對人民的殘酷奴役,統(tǒng)治者借此傳說宣揚了禮教中的“貞烈”,因此流傳千古,如今山海關外鳳凰山上仍保存有明代重修的姜女廟。

毛爺爺說過一句名流千古的詩句“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我們也去登長城。體驗做好漢的滋味吧。

這次的游覽結束了,祝大家旅游快樂。

長城的導游詞作文500字4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__x。大家在游覽長城時,請不要再城墻上亂涂亂畫,不能亂扔垃圾,一定要做一個文明游客。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長城???,這一段長城修筑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是不是像很寬的馬路呢?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望口和射擊口,供?望和射擊用。請大家看,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那就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大家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肯定能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你們看著數(shù)不清的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那時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shù)的肩膀、無數(shù)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大家想一想,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長城呀!

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大的奇跡,它是中華民族勤勞和智慧的象征,是華夏兒女的驕傲。

好了,今天的游覽就到這里,歡迎大家再來游覽長城。

長城的導游詞作文500字5尊敬的游客,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小導游員,我叫李曉宇。今天,由我?guī)е蠹矣伍L城,由于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之一,也是國家 4A級建筑,游覽時請大家保持它的清潔。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八達嶺長城,這段八達嶺長城位于北京延慶,是明長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居庸關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登上這里的長城,居高臨下,盡覽崇山峻嶺的壯麗景色。迄今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爾夫人到此游覽,八達嶺景區(qū)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著稱于世。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

篇4

大家好!我是一位小小導游。今天,我就給出大家介紹一下著名的世界遺產(chǎn)——長城。

X主席曾經(jīng)說過:"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你們要登長城做好漢了!祝賀你們!你們知道嗎?長城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的時間是1987年12月。長城是中國的像征,身為中華兒女的我們,又怎么能不驕傲呢?

大家記得古時候有一個傳說嗎?那是勤勞的孟姜女為了找被官兵捉去建筑長城的丈夫,經(jīng)過許多艱難困苦,來到長城邊。當她四處打聽,才知道丈夫被活活地累死了,于是,她在長城哭了三天三夜。突然,只聽"轟隆"一聲,長城被哭倒了800里。游客們,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啊,可見,萬里長城凝結了千萬人民的血汗,是中華人民智慧的結晶。

長城總長約6700千米,最有名的八達嶺長城隨山勢起伏,南北兩邊都有高峰聳立著。大家請跟我來???,長城主要由關隘、城墻和烽火臺三部分組成的。城墻是長城的主要工程,特別堅固,是用巨磚、石條等材料砌成的。關隘就是長城沿線的重要駐兵據(jù)點。大家請看看旁邊,城頂上有一個垛口,每個垛口上都有一個小口,那就是嘹望口。垛口下面都有一個槍擊口。至于烽火臺,是有軍情時點燃烽火來傳遞信息的建筑。現(xiàn)在,大家站在長城上遠眺,是不是前看不到頭,后見不著尾呢?

游客們,我先介紹到這里了,請大家漫步欣賞。大家注意了,在游覽時,不要亂丟垃圾,亂涂亂畫,愛護長城這一人們用血汗換來的世界遺產(chǎn)。

介紹長城導游詞400字(二)

大家好!我是一位小導游,我姓張,如果在游覽過程中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問我。

今天,我要帶大家游覽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之一,中國偉大的古建筑——長城。長城建在山嶺的最高處,沿著山脊蜿蜒曲折,像一條奔騰飛躍的巨龍。從而成為中華名族的象征,身為中華兒女,我們?yōu)橹湴?。在萬里城墻上,分布著百座雄關、隘口、成千上萬座敵臺、烽火臺。長城遍布在我國的十六個省市自治區(qū),它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共有一萬三千多里。北京的八達嶺長城最有名,保存也最完好,建筑得特別堅固,是觀賞長城的好地方。

現(xiàn)在我們就來到了八達嶺長城,它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非常堅固。在城墻頂上鋪著十分平整的方磚,像很寬的馬路,而且五六匹馬都能并行。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城墻頂上,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也叫烽火臺,是有軍情時點燃烽火來傳遞信息的建筑。現(xiàn)在,大家站在長城上遠眺,是不是前看不到頭,后見不著尾呢?

有關長城的民間故事有很多,其中有一個最著名的故事叫孟姜女哭長城,大家也一定都知道,這個故事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建筑長城的勞動者的艱辛。

還有關于長城的諺語也很多,接下來我就給大家說幾個: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九門口,枉來長城走、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筑就長城千夫苦,何止孟姜一人哭。

聽了我的介紹后,大家對長城已經(jīng)有了一個深刻的了解,那就趕快投入長城的懷抱,親自去感受長城的雄偉、壯觀,沿著歷史文化的足跡去游覽,仔細觀賞。在游覽時。請大家做一明文名游客,保護文物,愛護長城這一人們用血汗換來的世界遺產(chǎn)。

介紹長城導游詞400字(三)

尊敬的游客朋友:

大家好!我姓竇,叫***,大家叫我小竇就好了。今天,由我?guī)ьI大家到長城游玩,希望大家玩得開心,玩的盡興玩,玩的滿足!

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長城的概況:

長城位于中國北部,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約6700公里,通稱萬里長城。中國的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zhàn)爭時代的國家軍事性防御工程,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海和智慧,是中華民主的象征和驕傲。

游客們,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著名的八達嶺長城,你向遠處看,可以發(fā)現(xiàn)這里的長城分為南、北兩峰,蜿蜒山脊上,龍騰虎躍、氣象萬千,景色十分壯觀。往下看是:兩個洞和U字形的城墻緞怕讞甕城。

我們再往下看,在城墻東南側陳列著一門大炮,名為"這時威大將軍".這門大炮炮身長2.85米,口徑105毫米,由于中炮身上又"敕賜神威大將"而得名。

為了尊重古代的勞動人民,我在此題幾點要求:

1、果皮等垃圾,不可以隨便亂扔。

2、不可以在城墻上亂寫亂畫。

3、不要破壞建筑物。

今天的觀光瀏覽就要結束了,在長城的這段時光希望成為你北京之旅中的永恒記憶。

介紹長城導游詞400字(四)

各位游客好!我姓林,叫我林導游,今天去的景點叫長城,希望大家會喜歡這個地方。 現(xiàn)在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長城,長城1987年12月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2007年7月7日成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長城從東邊的山海關到西邊的嘉峪關,共有一萬多千米,你們肯定走不到尾的。長城是用整齊的方磚和條石建筑而成的。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整齊,像寬闊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共行。城墻外沿有兩三米的成排垛子,垛子有方形的t望口和射口,提供t望和射擊用。城墻頂上,每一段距離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好幫手。

篇5

關鍵詞 文本拓展 植根文本 立足適度 彰顯文字

在信息時代不斷發(fā)展的今天,語文教學在大語文化思潮的影響下,文本的拓展與資料的引入已經(jīng)成為司空見慣的教學策略。但遺憾的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教師卻始終行走在兩極之中,要么過度拓展,要么就是不敢拓展。那文本拓展究竟應在怎樣的契機下進行呢?如何拓展?拓展什么?

一、植根文本不偏向

無論手段與形式如何變化,教學都必須以回歸文本為唯一宗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旦實施文本內容的拓展,事前必須要引導學生認真潛入文本,只有在學生真正理解文本的前提下,才能切實體會教師拓展資料的真正價值。

有效的文本拓展,不是隨意地引入,而是在教材文本價值點中相機引人與之匹配的文本資料,將文本資料演化為文本教學體系中的一環(huán)。這種形式下的文本拓展,不僅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平臺,還提升了文本鑒賞的平臺,讓學生更深人地理解文本。

在教學《牛郎織女》一文時,在近兩課時的研讀精讀之中,學生通過文本故事情節(jié),已經(jīng)體驗到古代勞動人民對于愛情自由的向往以及對于缺乏人性制度的憎恨。在此基礎上,我利用一課時向學生拓展《孟姜女》《梁?!贰栋咨邆鳌啡耖g傳說,在不同的故事情節(jié)中歸納民間傳說的共同特征。

這樣的文本拓展在學生對原有文本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再從三篇民間傳說中將文本中的感悟所得進行必要的印證與拓展,起到了良好的彼此呼應、相互補充的作用。這樣的拓展,以原有文本為基準,保持了原有文本的本色與特點,保證了拓展的文本不偏離方向。

二、立足適度不偏頗

當前,文本的拓展已經(jīng)成為一種時尚的教學手段,很多公開課上如果沒有拓展的形式存在,好像就不能成為一節(jié)成功的課。在這種一味追求形式的態(tài)勢下,很多教師并不在意拓展的內容是否合拍,深度是否合適,數(shù)量是否合理,從而將文本拓展引入一種歧途,降低了教學的有效性。

教學《長城與運河》一課時,有些教師在預習中便布置學生收集了相關資料。教學伊始,課文還沒有讀,情感還沒有被激發(fā),文本價值還沒有真正體驗,教師便忙于將自己從網(wǎng)絡查來的關于長城和運河的資料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但是其中對事物的介紹過于全面,滿是專業(yè)術語,學生理解有困難,文字數(shù)量也過多,不但不能幫助學生感受古代工程的偉大與壯觀,而且增加了學生的負擔,適得其反。

真正意義上的文本拓展,應該扣住文本主題,在節(jié)骨眼上動刀,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把握文本,讓學生在拓展資料的支撐下,實現(xiàn)對文本的再度解讀。適時、適量、適度的文本補充,是對文本的有益闡釋,更是對學生思維的一種有效擴張。只有這樣,文本拓展方能顯示其應有的價值與功能,學生才能在拓展的文字材料中獲取文本中無法獲得的營養(yǎng),保證拓展在保持適度的前提下不失偏頗。

三、彰顯文字不偏廢

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形成聽說讀寫能力,最終形成語文素養(yǎng)。事實上,這些能力的獲取主要依托學生在與語言文字的親密接觸中不斷錘煉才能形成。但在花哨的公開課中,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的介入少了,生動的圖片視頻多了;學生已經(jīng)失去了錘煉思維與語言的機會,更多的是生動的圖畫演示的沖擊。

曾觀摩了兩位老教師執(zhí)教李清照的《如夢令》。在引導學生想象詞人誤入荷花池畔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荷池內的美妙景色,兩位老師都采取了不同的拓展方式。方式一,以多媒體課件為載體,精美的圖片與舒心的音樂相得益彰,給人一種莫大的享受。學生看得入了迷,聽得更是如癡如醉。當一切戛然而止回到現(xiàn)實中時,剛才的一切似乎在夢境。當教師真正要求學生說出呈現(xiàn)的畫面時,學生個個捉襟見肘,無計可施。方式二,以語言文字為載體,教師補充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中的相關片段,讓學生賞讀,邊讀邊在腦海中呈現(xiàn)出景象。當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積累描述荷塘中的景色時,學生暢所欲言,有自己的想象,有對補充文本語言的即時運用,形成了高效的語言效應場。

篇6

于是,我們將這次活動中約翰?豪先生所言所講匯集起來,希望有心者自能從中有所獲,也讓未能親見大師的戒迷畫友淺解約翰?豪先生的藝術理念。

“幻想藝術”特別奉獻?關于約翰?豪中國之行的回訪

幻:您能告訴我在此次旅行中您最深的感觸是什么?

豪:我的作品為我來帶了的榮譽促成了這次旅行。能夠知道中國也有如此之多的人喜愛我的作品是一件非常讓人高興的事情。在這里,我要表示感謝,因為在這次旅行中,我遇見了許多前所未見的人,也看到了很多前所未見的地方我很遺憾的是只能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觀賞如此之多的東西,這是一次像旋風一般匆忙的旅行。

幻:我知道您對白蛇傳很感興趣。您能否告訴我為什么您會對這個傳說感興趣嗎?是因為這是中國獨有的傳說,還是您喜歡所有的幻想故事?

豪:我認為它是段美麗、甜蜜而又凄苦的故事,這其中包含了很多東西方神話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共同的元素。我非常贊賞的一點是,它并不刻意強調或重視某一個地方,卻非常出色地保留了眾多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神話元素,(通常來說,當神話變成民間傳說時會失去許多這種要素,但即便在這種情況下,它聽起來也依然非常棒。)

幻:您在本次活動中對中國的人民和藝術家都有所接觸,您對他們有何看法?

豪:盡管通過翻譯進行交流很困難,但我依然非常享受它,我深感欣慰的是,學生們正在接受一些最基本的繪畫技巧教育這現(xiàn)在很難在西方找到。在北京的中央美術學院,那些難以置信的作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非常,非常的優(yōu)秀

幻:您覺得王偉先生和他的作品如何?

豪:我非常喜歡他的藝術,兩件事讓我特別難忘――那些很圖形化的、以光線和紋理為重點的風景作品以及他灌注在作品中的能量。他似乎永遠都在繪畫和拍照,乘飛機,坐在咖啡廳幾乎在任何時候,他都在快速的繪畫。這種精力和熱情極具感染力。

幻:在中國你找到靈感了嗎?

豪:是的,當然。但我所看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我很希望能去接觸中國的各種各樣的事。在一個擁有如此豐富的歷史和文化的國家里、在一片擁有如此多不同的景色中,我不可能不被每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發(fā)現(xiàn)所刺激。我被這種氣氛所激發(fā),而且希望能參觀中國更悠遠的和更淳樸的部分。同時我還要學習更多關于中國的建筑、歷史、裝束等等方面的知識

幻:您覺得長城如何?它是否和您想像中的一樣?

豪:步上長城是個偉大的時刻,一個我永遠不會忘記的時刻我更想去看那些還未開放的部分。我有一部關于長城的照片集,它非常的具有啟迪性,并且非常迷人。

幻:通過這次旅行您對中國有了哪些了解?

豪: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有很多事情。特別是不論是個別的還是團體的,學生們對于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作水準所擁有的強烈渴望。

幻:您未來是否有什么關于中國的計劃?

豪:雖然我現(xiàn)在正忙于另外一個項目工作但我希望有機會能再來中國。

藝術講座(中央美術學院)發(fā)言精粹

講座開始后,約翰?豪先生做了講話并回答了觀眾的問題,他說:

祝在座的每個人下午好。今天大家高漲的熱情令我感到有些惶恐我非常感謝那些幫助我來華的人,請原諒我尚記不準各位的名字,我很希望將來能與各位有更好的合作。我今天只是簡要的介紹一下我自己的作品和經(jīng)歷。1950年末我出生在加拿大的溫哥華,童年時我有兩個夢想――

個是盡快離開家鄉(xiāng),另一個是要去搞藝術創(chuàng)作。之后,我花了很多錢去了法國的藝術學校學習。剛開始的時候我一點法語都不懂就在這種情況下我努力完成了學業(yè)。在1989年的圣誕之夜一位想改編托爾金著作的人找到了我,我們一起商談此事。那之后我便繪制出版了本人的第一套《指環(huán)王》插圖,1998年,我在一天凌晨三點接到了來自新西蘭的電話有一位導演問我要不要加入《指環(huán)王》電影的制作中去,當時我并不知道他是誰。于是我說‘那好吧?!D―這件事兒距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十年了?,F(xiàn)在這段故事仍在繼續(xù),續(xù)集仍在續(xù)寫,我也住到了新西蘭來制作這部作品,……我說過的,我的故事一點都不激動人心。

在五、六年前,一家瑞典&瑞士的公司(注-瑞士文化委員會)做了關于我的一部記錄電影(注:個人紀錄片《從遠方到回歸》),我很高興能將這十七分鐘的電影放映給大家。其中有些場景是在瑞士拍攝的,看過后我們可以進行更深入的交流。請不要羞澀有什么問題只管問

現(xiàn)場觀眾問答環(huán)節(jié)精選

觀眾一:對于新手來說,概念設計領域的工作有什么關鍵環(huán)節(jié)?

約翰?豪:對于新人來說,最不好的是只對一種事情感興趣,我見過一些學生畫漫畫只看漫畫或者畫幻想插畫但只對幻想類感興趣,我希望年輕人在從事藝術創(chuàng)作時能對各種藝術各種風格各位藝術家乃至萬事萬物都懷有興趣,這樣才能讓你的創(chuàng)作具有豐富的幻想力。當代的幻想藝術,已經(jīng)變得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緊密幻想與現(xiàn)實有距離,但幻想藝術家正在讓幻想變得越來越可信。這介世界非常精彩放開你的思維,我們能去接觸萬事萬物,我們可以看到,聽到各種各樣的信息,它們都是你的老師,年輕人很可能會只關注于一個特定的方面,但是我建議你盡量讓自己的興趣更廣泛。

觀眾二:您覺得概念設計與普通的設計之間的區(qū)別是什么?在電影工業(yè)中。約翰?豪:作為概念藝術師在電影中的作用是把導演的意圖清晰的完整的表達出來,而不是表達自我。它的主旨以及它的最終作用都與普通的設計有所不同。當然,因為概念設計并不是藝術表達,你必須了解你導演的意圖這樣你才能從頭至尾保證工作方向的正確性所以你必須知道什么時候應該停止,而什么時候可以創(chuàng)作一些美麗的圖片,以便在以后的圖冊中使用。

觀眾三:您有沒有過自己的創(chuàng)意與導演的意圖不和的時候,您是如何處理這種情況的?約翰‘豪:是的,這種情況經(jīng)常發(fā)生。做電影設計和做插圖是非常不同的通常,當我繪制插圖的時候只會繪制一張草圖,而當做電影設計的時候,因為你的工作并不是你自己決定的,就我在新西蘭的工作經(jīng)驗來講,藝術指導會和我在同一個設計上進行很多的交流,這期間會繪制很多的草圖,彼得,杰克遜是一個非常和藹的人,他通常會說他喜歡什么,而對于他不喜歡的東西,他就會默不作聲,如果他對你的設計完全沒有意見,這個時候,只能說明你的設計離他想要的差得很遠。你需要回到工作臺前,去弄清楚你畫的究竟是什么,它看起來究竟是什么樣子的,他使我們不得不去思考和發(fā)現(xiàn)那些平時我們不怎么注意的事情。所以可以這么說,他不喜歡的你的工作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如此一來你就需求去尋找更好的方案,這樣,你以后就會做得更好。

篇7

上林苑本是秦朝舊苑,建于秦惠文王,至漢初荒廢。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加以擴建,并沿用了上林之名?!队皤C賦》云:“東南至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旁南山,西至長楊、五柞;北繞黃山,濱渭而東。周袤數(shù)百里”,[1](193)是京畿地區(qū)最大禁苑。歷經(jīng)昭、宣二帝之后,到元帝、成帝時縮小規(guī)模,將部分所占田地發(fā)還給平民,西漢末年毀于戰(zhàn)火中。《西都賦》云:“徒觀跡于舊墟,聞之乎故老”。[1](359)上林苑諸多宮苑池沼存留時間最長的是昆明池。在唐太宗貞觀年間、唐德宗貞元十三年、唐文宗太和九年多次修浚,自宋以后湮為民田。漢上林苑作為中華文化的記憶,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 

1.上林苑的物質文化遺產(chǎn) 

上林苑所遺留下的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主要有昆明池遺址、太液池遺址、石魚、牛郎、織女石雕等不可移動文物和重要實物。 

昆明池遺址:2005年4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城工作隊對昆明池遺址進行了考古鉆探和測量,其“遺址大于斗門鎮(zhèn)、石匣口村、萬村和南豐村之間,范圍東西約4.25,南北約5.69公里,周長約17.6公里,面積約16.6平方公里”。[2] 昆明池沿岸還發(fā)現(xiàn)3處建筑遺址,其中一號、二號建筑遺址出土主要有筒瓦、板瓦、瓦當?shù)?,具有西漢早期到中期偏早的特征,與昆明池修建于武帝時期的文獻記載一致。三號建筑遺址是一處連岸、三面環(huán)水的臺榭類建筑。其現(xiàn)存夯土臺基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夯土厚約1.5米,內含西漢板瓦及筒瓦殘片。下層夯土在現(xiàn)地面以上,厚約1米,夯土中夾雜少量夾砂陶片,其中有周代的殘鬲足。結合文獻中關于修筑昆明池時破壞了周代鎬京遺址的記載,推測下層夯土可能是漢代昆明池東岸建筑的基址。[2] 

太液池石魚:建章宮北有太液池,其遺跡尚大致可尋。1973年在池址的北側發(fā)現(xiàn)了一件巨型的魚形石雕,長近5公尺,《三輔故事》載:“池北岸有石魚,長二丈,廣五尺,西岸有龜二枚,各長六尺。” [3] 證實了各種文獻關于太液池北岸當時置有石魚的記載,石魚現(xiàn)存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前。 

牛郎、織女石像:漢武帝穿鑿昆明池時,采取了法天思想,按天上銀河兩邊左牽牛、右織女的布局,在昆明池東西兩岸設置了牽牛和織女像?!秲啥假x》載:“集乎豫章之宇,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云漢之無崖。” [1](359) 《西京賦》云:“昆明靈沼,黑水玄阯。牽牛立其左,織女處其右。” [1](479) 元代《類編長安志》載:“漢昆明池,在長安縣(今西安市)西南三十里,豐邑鄉(xiāng),鸛鵲莊。昆明池今為陸地,有織女石,身長丈余,土埋至膝,豎發(fā),戟手怒目,土人屋而祭之,號為石婆神廟。” [4] 這些歷史文獻都明確指出在昆明池畔左右兩側分別塑有牽牛、織女像,象征著天河兩邊的牛郎和織女星。 

牛郎、織女二石像現(xiàn)在保存在昆明池遺址內。一個石像位于西安市長安區(qū)斗門鎮(zhèn)常家莊石婆廟內,一個石像位于斗門石爺廟內,相距兩公里??椗畯R,又名“織女寺”,門內立石碑一塊,上書:陜西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牛郎織女石刻,陜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1956年8月6日立。其碑陰刻有: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為訓練水師,在長安斗門鎮(zhèn)一帶,開鑿了昆明池,池中刻置石鯨,兩岸刻置牛郎、織女,以象征天河。兩千多年的變遷,昆明池早已變?yōu)榱继?,但屹立在斗門鎮(zhèn)街東的牛郎和鎮(zhèn)東六里常家莊村北的織女石刻,卻準確地標明了昆明池東西兩岸??椗窀?58厘米,右手置胸前,左手貼腹,作跽坐狀;牽牛石像高228厘米,作籠袖姿態(tài)。這組石刻均用花崗巖雕成,形體高大,是中國早期園林裝飾雕塑的代表。 

2.上林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上林苑遺留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主要包括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說、七夕民俗和歌詠上林苑、昆明池詩賦等以非物質形態(tài)存在的世代相承的文化形式。 

篇8

廣義文化指的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面。狹義文化是指人們普遍的社會習慣,如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規(guī)范等。

語言不能離開文化而獨立存在。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促進著文化的發(fā)展,與文化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語言與文化不可分割,忽視了這一點,語言學習者將不能很好地了解英語國家的語言所隱含的文化內涵并學好這門語言,更不能很好地應用它。我們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就不可單單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zhèn)魇谡Z言知識,還要顧及語言知識之外的文化因素的傳遞。

筆者認為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相對于語言教學內容而言可稱作文化背景知識,涉及社會文化因素和情景因素,可分為記憶性背景知識和分析性背景知識。記憶性背景知識指關于某種語言文化的事實性信息,如環(huán)境、歷史、傳統(tǒng)意識、、文化遺產(chǎn)及作品等。分析性背景知識要求學生能夠辨認和確定本國內部與英語國家的文化差異,具有對本國和英語國家文化差異進行對比的能力,并能對英語國家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及審美傾向等作出初步的對比和分析?,F(xiàn)在的中職生沒有太大的升學壓力,恰好可以在教學中進行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使他們系統(tǒng)全面地了解英語,以便日后更好地應用。

上冊Unit 1 Greetings可給學生講解跨文化交際方面的知識,告訴他們和外國人打招呼時,可以就天氣等問題入手,不可詢問對方的年齡、工資、婚姻狀況等問題,應了解中外文化的差異。Unit 4 Time,在復習語法講數(shù)詞時,可以給學生播放含有數(shù)字的英語歌曲,讓學生在聽歌時做聽力練習,寫出歌詞,推薦播放歌曲Ten Little Fingers。這樣學生會很樂意去做,根本不會再覺得學語法是枯燥的。Unit 5 Favourite Food,可就西餐引出Hot Dog的起源故事,激發(fā)學生興趣。可給學生介紹西餐食品,如hamburger、pizza、potato chips、fried fish and fried chicken等,并把我國的傳統(tǒng)食物餃子、元宵等與之相比,提出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的概念,引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Unit 10 Sports可以就圖片介紹希臘和雅典的歷史、地理位置、著名建筑及希臘神話故事,講解馬拉松比賽的緣起、橄欖枝與雅典娜女神的傳說,并揭示奧林匹克精神。Unit 11就friendship一詞可引入歌詞Long live friendship,介紹英語電影Waterloo Bridge或課余播放該片,以引起學生對friendship的深刻理解并珍惜友誼。Unit 12 Festivals可講解中國春節(jié)的來歷,并介紹國外相關的節(jié)日如圣誕節(jié)、感恩節(jié)、父親節(jié)、復活節(jié)、萬圣節(jié)等,使學生對中外節(jié)日有一個大致了解。

下冊Unit 1 Travel可就長城引出孟姜女的故事,同時用圖片或視頻介紹老龍頭、山海關、八達嶺長城等著名景點,或讓學生看美國或英國著名景點如自由女神、大苯鐘、倫敦眼等,激起學生對旅游的向往和對大自然的熱愛。Unit 6 Health可介紹World No Tobacco Day,并結合統(tǒng)計數(shù)字,使他們明白煙草的危害和戒煙的必要性,養(yǎng)成不抽煙的好習慣。還可以介紹其他特殊日子,如十二月一日的World AIDs Day,告誡學生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衛(wèi)生習慣,以保持身體的健康。Unit 8 Iced Tea可給學生講解中國茶文化,以及black tea和green tea, 英國的breakfast tea和afternoon tea,以豐富他們的生活。Unit 10 Environment可以介紹世界環(huán)保日,并就學生所在城市對環(huán)保方面的舉措如鄭州市的“無車日”發(fā)出環(huán)保倡議。Unit 11 Career Planning可向學生介紹Holland Vocational Interest Theory,并做職業(yè)傾向測試量表,使學生深入了解自身,為將來擇業(yè)作參考。Unit 12 Dedicated People可講解南丁格爾的生平和她對人類的貢獻,學習南丁格爾誓言和精神,指明五月十二日為國際護士節(jié),引起學生對護士職業(yè)的尊重和理解。

篇9

[關鍵詞]牛郎;織女;漢族;錫伯族;哈薩克族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6)10 ― 0110 ― 05

有關牛郎織女的傳說,在中國流傳千古,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芭@煽椗?、“孟姜女”、“白蛇傳”和“梁山伯與祝英臺”被稱為我國的“四大民間傳說”。在已有的文獻記載中,“牛郎織女”的年代最為久遠。早在西周時期,《詩經(jīng)》中就有關于牽牛星和織女星的文獻記載。牛郎織女傳說中體現(xiàn)的男耕女織、兒女成雙的情節(jié)已經(jīng)成為古代中國民眾生活中被廣泛接受的文化模式。筆者認為少數(shù)民族牛郎織女傳說是漢族牛郎織女傳說影響的結果;不同民族的審美情趣與價值觀念也支配著牛郎織女傳說的發(fā)展。

一、漢、錫伯、哈薩克《牛郎織女》相關傳說的敘事傳統(tǒng)

伯、哈薩克《牛郎織女》相關傳說3篇,其主要篇目和內容為:

漢族的《牛郎織女》①講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和織女結為夫婦,之后織女被王母娘娘帶走,牛郎帶著兩個孩子和妻子天各一方,化為牽牛星和織女星,每年七月七日鵲橋相會。錫伯族的《放牛娃和仙女》②講放牛娃在小鹿的幫助下與仙女格格結為夫妻,一天仙女格格趁放牛娃喝醉,帶兩個孩子飛回天宮給母親過壽,放牛娃在小鹿的幫助下來到天宮尋妻兒,而后又在妻子的幫助下攻破了岳母出的三個難題,但最終兩人還是被岳母大人拆撒。哈薩克族的《孤兒和仙女》③講塔則在庫特老太的幫助下變得英俊,并與天鵝仙女結為夫妻,國王試圖難為塔則來奪取仙女,塔則在妻子及妻子的兩個姐姐的幫助下攻克國王出的三個難題,消滅了殘暴的國王,與家人團聚,最終塔則被推舉為國王。

本文討論的牛郎形象是金榮華在《民間故事類型索引》400A的牛郎,此類故事類型稱為“鳥妻”(仙侶失蹤),金榮華先生概括如下:

一群以羽為衣的少女在池中或田野嬉戲,其中一人的羽衣被一名男子偷走。當她們變鳥飛離時,失衣的少女無法變化同行,就留下成為那個男子的妻子。兩人生育子女后,妻子找到了以前所失去的羽衣,于是重新穿上,變鳥飛去,后來也來接子女同去。④

牛郎形象在漢、錫伯、哈薩克《牛郎織女》的相關傳說的文本中體現(xiàn)為:

構成牛郎形象的元素在漢、錫伯和哈薩克民族中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和豐富的文化內容。

1.牛郎的稱呼

漢族故事《牛郎織女》中牛郎的名字具有富于贊美的寓意。牛郎原本叫靈兒,因為日日夜夜與老牛生活在一起,天長日久,人們才叫他牛郎。在漢語中“靈”有聰明、靈慧之義;錫伯族故事《放牛娃和仙女》中的稱呼比較口語化,如小伙子、放牛娃。哈薩克族故事《孤兒和仙女》中的稱呼具有表示其外貌特征的意思?!八t”的意思是禿子,因為塔則小時候是一個禿頭孩子。哈薩克族給男孩起名時,有以所生孩子的容貌而起名的習慣,如刻拉白拉(黑孩子)、阿克白拉(白孩子)等。①

2.牛郎的出生地

漢族故事《牛郎織女》表明了牛郎的具體出生地,即南陽城西的牛家莊,南陽位于今河南省西南部,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這說明河南南陽地區(qū)是中國牛郎織女傳說的流傳地之一;除此之外,這也說明了漢族牛郎織女傳說受到男耕女織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的影響,傳統(tǒng)觀念傾向于安土重遷;錫伯族故事《放牛娃和仙女》中牛郎的出生地是“在錫伯人古老的家鄉(xiāng)”。這與錫伯族的遷移歷史有關,錫伯族曾數(shù)千年生息繁衍在東北大地上,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平息準格爾之亂后,清政府為了加強伊犁地區(qū)防務,將一大批錫伯人調遣到伊犁地區(qū)。所以,新疆的錫伯族故事中所說的“錫伯人古老的家鄉(xiāng)”是指錫伯族祖先生活過的遙遠的東北地區(qū);哈薩克族故事《孤兒和仙女》中牛郎的出生地沒有提及,這與哈薩克族的游牧生活、居無定所有關。

3.牛郎的外貌

漢族故事《牛郎織女》沒有提及牛郎的外貌;錫伯族和哈薩克族的故事中都把牛郎描述成英俊的青年。錫伯族故事《放牛娃和仙女》中的放牛娃“英俊”、“身材勻稱”;哈薩克族故事《孤兒和仙女》中的塔則是個禿頭孩子,后來遇到了庫特太太,“老太太給他治好了瘌痢頭,體格也健壯結實起來了,臉上也有光澤了,漸漸長成了一個精明強干的小伙子?!毕膳吹剿敲从⒖?,對塔則產(chǎn)生了好感。錫伯族和哈薩克族故事側重于牛郎的外貌描寫,這與他們長期生活在草原,受外物影響相對較大有關。

4.牛郎的主人

漢族故事中牛郎和主人有血緣關系,而錫伯族和哈薩克族故事中沒有血緣關系。漢族故事《牛郎織女》中的牛郎和哥哥嫂子生活在一起;錫伯族故事《放牛娃和仙女》中的放牛娃是一個孤兒,“靠給人家放牛為生”;哈薩克故事《孤兒和仙女》中塔則的主人比較特殊,塔則也是一個孤兒,“為一個巴依放養(yǎng)牛犢”?!鞍鸵馈痹谕回收Z中是“富裕的”,衍生出“老爺”、“貴人”之義,這涉及到了階級意識的層面。

5.牛郎的媒人

漢族和錫伯族故事中牛郎的媒人都是動物,而哈薩克族故事中則是老人。漢族故事《牛郎織女》中牛郎的媒人是老牛,老牛的前身是灰牛大仙,體現(xiàn)了道教文化的特點;錫伯族故事《放牛娃和仙女》中的放牛娃的媒人是小鹿;哈薩克族故事《孤兒和仙女》中塔則的媒人是庫特老太,這體現(xiàn)了哈薩克族的家庭和社會中傳統(tǒng)的敬老美德。特別是年輕人,把尊重長輩視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哈薩克族社會,不論在什么場合見到老人,都要邊祝福、邊握手。①

6.牛郎遇見仙女的時間

錫伯族故事《放牛娃和仙女》和哈薩克族故事《孤兒和仙女》中牛郎遇見仙女的時間都在白天。與錫伯族和哈薩克族故事不同,漢族故事《牛郎織女》中牛郎遇見仙女的時間在夜晚。牽??椗淖钤缬涊d在《詩經(jīng)?大雅?大東》,詩云:“維天有漢,監(jiān)亦有光。歧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逼渲兄挥袪颗P呛涂椗堑拿Q,后來的《牛郎織女》傳說增加了人物關系和故事情節(jié)。牛郎在夜晚遇見織女,可以看出漢族的牛郎織女傳說最初是由兩星發(fā)展而來的。

7.牛郎遇見仙女的地點

本文收集的漢族故事《牛郎織女》的采集地雖然在新疆,但這個傳說的類型來源于河南省南陽市地區(qū)流傳的牛郎織女傳說,牛郎遇見織女的地點與漢族其他牛郎織女傳說異文不同,南陽地區(qū)的傳說中牛郎在茶豆架下看天上的織女,并通過坐老牛的車來到天上接織女下凡間成婚,想象奇特,這也與華夏民族最初的天人兩分的有關,河南是華夏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不難推斷天人兩分的華夏傳統(tǒng)在河南地區(qū)遺存更多,體現(xiàn)在牛郎織女傳說中便是織女并沒有下凡洗澡,牛郎和織女也沒有直接面對面遇見,而是借助神牛的車,牛郎才得以上天接織女下凡。

錫伯族故事《放牛娃和仙女》和哈薩克族故事《孤兒和仙女》受到地域特色的影響,牛郎遇見仙女的地點都在山上。其中錫伯族故事中的描寫比較突出地展現(xiàn)了尋找地點的艱辛,同時描述風景的語言極具詩意。這再一次表明了錫伯族的祖先歷盡千辛萬苦的大遷徙深深地烙在生活在新疆的錫伯族后代的集體記憶中。

走啊,走啊,走了好多日子,果然見到一座大山。啊,真是山連山,白云在山頂漂浮著。放牛娃翻越一個個山坡,繞過一座座險峰,登上第十座峰頂。他縱目四望,山頂上有一座美麗的湖泊,湖水像天空一樣湛藍,像鏡子一般明凈,在湖泊的周圍,盛開著各種鮮艷奪目的野花,一片片茂密的森林,郁郁蔥蔥,各種鳥兒振翅爭鳴,歌聲婉轉悅耳。放牛娃躲在湖邊的一株松樹的樹洞里,等待著七仙女的到來。

8.遇見仙女時牛郎的反應

漢族、錫伯族和哈薩克族中的牛郎遇見仙女時的反應差異較大。漢族故事中的牛郎是傳統(tǒng)文化中憨厚淳樸的農(nóng)民大眾的典型代表。故事的敘事傳統(tǒng)也相對含蓄委婉。

聽了老牛的話,牛郎夜里就鉆到茶豆架下,朝天上望去,只見一群仙女在玉池里洗澡,臨走時,有一位仙女往下偷看了他一眼。第二天夜里,只見那位仙女獨自來到玉池前,大著膽子看牛郎。第三天夜里,她望著牛郎微微地笑,第四天夜里,她便向牛郎點點頭。第五天夜里,她端出一籃蠶。第六天夜里她偷出一架織布機,第七天夜里,她拿著織布梭向牛郎招手。

漢族故事《牛郎織女》并沒有描寫牛郎見到織女時的心理活動,也沒有寫織女對牛郎的好感,但是織女決定下凡嫁給牛郎,這可能與漢族的女性身體禁忌的民間信仰有關。按照漢族女性身體禁忌的傳統(tǒng)文化心理,女人的身體是不可以讓陌生的男人看到的,如果被看到了,那么一般情況下就只好嫁給這個男人了。②

錫伯族故事《放牛娃和仙女》中對放牛娃的神態(tài)舉止描寫更加詳細,相比于漢族故事中的牛郎,錫伯族故事中的放牛娃更加開放主動,很有可能是受到印歐文化的影響。新疆地處歐亞大陸中心,是絲綢之路的重要要道,在絲綢之路上奔波的商旅主要是羅馬人、栗特人、月氏人和印度人。這些有著深厚印歐文化底蘊的商旅不僅促進了商品的交流,還將印歐影響烙在了這片土地上。

這時,放牛娃從樹洞里走出來,向惶惑不安的七仙女走去。他恭恭敬敬地向七仙女彎腰施禮,然后小心翼翼地伸手抓住了她那白凈的胳膊……

小伙子對美麗的仙女微微一笑,誠懇地說道:聰慧的仙女格格呀,我是一個凡間的庶民百姓,只因我倆前世有緣,今日奉天命在這美麗的湖畔與格格相會,請別嫌棄我這個窮苦的放牛娃,讓我們結為恩愛夫妻,白頭到老吧。

其中,放牛娃提到“前世有緣”,這是受到藏傳佛教的影響。錫伯族的較復雜,藏傳佛教傳入錫伯族地區(qū)始于元代。13世紀后期,元朝統(tǒng)治者由于政治統(tǒng)治的需要,從經(jīng)濟、政治等方面大力扶持藏傳佛教。

哈薩克故事中塔則遇見仙女時的反應更加有趣。

小伙子一見姑娘的美貌就昏了過去,這時姑娘穿上了衣服準備飛走,當她看到小伙子那么英俊,立刻產(chǎn)生了愛慕之情,想和他聊一聊,沒有飛走。最后他們說著說著一個愿意娶一個愿意嫁。

仙女是由天鵝變的,塔則見到仙女的美貌就昏倒了,仙女也沒有害羞,反而主動留了下來。哈薩克族自古以來生活在新疆北部及中亞草原,受中原文化中男女授受不親的傳統(tǒng)束縛較弱。從遠古起哈薩克就崇尚人體藝術,現(xiàn)在天山、巴爾魯克山、塔爾巴哈臺山、阿爾泰山一帶的哈薩克草原遍布著古代不少的藝術。③

9.牛郎的難題

漢族、錫伯族和哈薩克族故事中牛郎的難題各不相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漢族故事《牛郎織女》中牛郎遇到的難題是王母娘娘下凡把織女帶走了,這一天正巧是七月七日。在道教神仙體系中,王母娘娘是所有女仙及天地間一切陰氣的首領。漢族故事中一共出現(xiàn)了四次“七月七日”這一時間標志。第一次出現(xiàn)在牛郎坐上老牛的車上天接仙女的時候;第二次出現(xiàn)在金哥玉妹出生的那天;第三次出現(xiàn)在王母娘娘帶走仙女的那天;第四次出現(xiàn)在故事結尾的鵲橋相會。農(nóng)歷七月初七的七夕節(jié)又叫“乞巧節(jié)”,“乞”又是“七”的諧音?!捌摺痹诠糯哂须p重的時空象征的神圣性。在時間意義上,“七”是象征生與死的生命循環(huán)的數(shù)字,象征著生命的周而復始,生生不息。①

與漢族故事不同的是,錫伯族故事增加了岳母考驗女婿的情節(jié),哈薩克族故事增加了國王刁難塔則的情節(jié)。錫伯族故事和哈薩克族故事都有三個難題,是民間故事中的三次重復手法的一種表現(xiàn)。

錫伯族故事《放牛娃和仙女》中放牛娃的難題都與動物有關。如:讓放牛娃到北山頂上取回由一條三頭蛇精日夜守護的白寶石;到東山上取回由蜜蜂精把守的一朵牡丹花;到西山的猴子國取回他們的國寶金鐘。在完成這三個任務時,放牛娃在妻子的幫助下,與毒蛇、蜜蜂、猴子進行了驚心動魄的生死搏斗。這些情節(jié)反應了作為狩獵民族的生產(chǎn)和生活方式以及錫伯族不怕苦、不怕累、勤勞勇敢的精神。②其中放牛娃智取猴子王國金鐘的情節(jié)再一次體現(xiàn)了錫伯族的佛教信仰:

他照著妻子出的主意,在河邊了衣服,將河沿淤泥一把一把涂抹在自己身上,從頭到腳,均均勻勻地抹了一層,然后盤腿坐在河邊,雙手合十,半閉著眼睛一動也不動。大約過了一袋煙的工夫,有一群猴子蹦蹦跳跳地來到河邊游玩。它們看到河邊的這尊泥佛,都圍過來虔誠地跪拜,又一起跑去抬來了五顏六色的雕花彩轎,畢恭畢敬地把泥佛搬上了雕花彩轎,抬走了。

哈薩克故事《孤兒和仙女》中同樣是三個難題:把花斑石搬到宮殿;到西面森林里活捉老虎;找一件叫“好于一切”的東西。其中也涉及到了,如:塔則在搬花斑石時念到“比思米拉”?!氨人济桌笔且了固m教徒做事前念的祈禱詞,意為以真主的名譽。③

10.牛郎破解難題的助手

漢族、錫伯族和哈薩克族故事中牛郎的助手都有動物。漢族故事中的神牛和錫伯族故事中的小鹿都會口吐人言,而且承擔的職責(指點牛郎娶妻、上天)又是完全一樣的。除此之外,兩個故事中都有動物報恩的情節(jié),牛郎織女傳說大力宣揚人性,歌頌人間真情。老牛和小鹿知恩圖報,成人之美,任勞任怨。漢族故事中牛郎在伏牛山上發(fā)現(xiàn)了病倒的老牛,便喂了它三天三夜,“每天清早采百花露水給老牛洗傷”。直到老牛的傷全好了,就跟著牛郎一道回了家。錫伯族故事中放牛娃救了被獵人圍堵的小鹿,再現(xiàn)了典型的狩獵民族打獵的場景:

有一天,小伙子趕著牛群來到離村莊很遠的大森林邊上,讓大牛小牛啃鮮嫩的芳草,自己坐在一邊想著心事。突然,從森林里傳來雜亂的吵鬧聲,他抬起頭來側耳細聽,原來是烈馬的奔馳聲,獵犬的狂吠聲和獵人們的吆喝聲。這時,他又看見在不遠的草叢中有什么東西在蠕動,發(fā)出沙沙沙的聲音。放牛娃警覺地站起來,只見一只美麗的小鹿呦呦地叫著,一瘸一拐地朝他這邊跑來。

在放牛娃的幫助下,小鹿躲過了獵人的圍堵。為了感謝恩人的救命之情,小鹿告訴放牛娃如何讓仙女成為他的妻子。除此之外,錫伯族和哈薩克故事中牛郎攻破難題的助手都是妻子,每一道難題都有妻子的幫助,牛郎就照著妻子的吩咐做,一一化解了難題。

11.牛郎(和仙女)的結局

漢族故事和錫伯族故事都是愛情悲劇,最終牛郎和仙女無情地被拆散,天各一方。而哈薩克族故事的結局卻是皆大歡喜。不僅塔則和妻子沒有被拆散,而且塔則當上了國王。

殘暴的國王被消滅了,人民舉國歡騰。人民親眼看到了塔則的才智,大家匯集在一起,讓他坐在寶座上,推舉他為國王。塔則備受人民的尊敬,他公正地領導著國家,使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與漢族和錫伯族故事不同的是,哈薩克族故事《孤兒和仙女》中牛郎的對手是國王,不是神。這是人與人之間的較量,是勞動人民對殘暴的剝削階級的反抗。塔則攻破了國王的難題,最終消滅了殘暴的統(tǒng)治階級,這一切都離不開仙女的幫助。仙女原本是天鵝,天鵝被哈薩克人稱為“天靈之鳥”和大自然的神物,哈薩克族有關天鵝的創(chuàng)世神話,哈薩克人認為他們是白天鵝的后裔,因此天鵝逐漸成了哈薩克族的圖騰崇拜。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由漢族牛郎織女傳說演變而來的哈薩克故事《孤兒和仙女》,已經(jīng)打上了鮮明的民族文化思維和傳統(tǒng)習俗。

二、漢、錫伯、哈薩克族牛郎織女傳說中的文化品格

前文將漢族、錫伯族和哈薩克族牛郎織女故事中的“牛郎”分離出來進行了梳理和討論,我們看到來其背后深層的文化品格。有如下四個方面:

其一,地域緣帶關系導致民間故事共同性多。受地域影響,錫伯族和哈薩克族故事較為相似。在新疆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到處可以看到雄偉的山,清澈的湖,爛漫的山花,毛氈似的青草,看不完的飛禽走獸。錫伯族和哈薩克族故事都勾勒了一幅壯美的自然景象;茂密的森林、一望無際沙漠、受傷的小鹿、成群的駱駝商隊、一座座直聳入云的險峰,這些自然萬物體現(xiàn)了獨特的地域特色。也正是因為草原狩獵民族廣泛接觸自然的生活方式,孕育了他們的浪漫情懷。表現(xiàn)在錫伯族和哈薩克族故事中,就是牛郎織女的直接濃烈的愛情描寫。

其二,在宗教和哲學方面,首先,漢、錫伯族和哈薩克族故事中的仙女體現(xiàn)了原始宗教中的女神崇拜。仙女具備的各種神奇本領,與我們民族集體潛意識中的女神崇拜有很大關系。遠古人類都經(jīng)歷了母系氏族階段,由于女性在母系社會中的崇高地位和神秘的生育能力,產(chǎn)生了女神崇拜??脊刨Y料表明:自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女神雕像遍布歐亞大陸。①

其次,漢族故事始終在儒釋道的傳統(tǒng)文化框架內,儒家哲學思想講究“中庸”之道,表現(xiàn)在古代藝術作品中的“和”。講究和諧,講究節(jié)制,不過分強調作品中的某一方面。我國古代藝術家的造型審美趣味很少指向“五色”、“五音”、“五味”等炫人耳目之物,而是崇尚“清淡”和“內斂”。這就是為什么漢族故事中沒有關于牛郎的外貌描寫。同樣,“中和之美”還體現(xiàn)在漢族故事的結局。故事并沒有發(fā)展為一種徹底的悲劇,由此才有了流傳千古的鵲橋相會,寄托了人們無數(shù)的遐想。

與漢族故事不同的是,錫伯族和哈薩克族故事更多地受到本民族的影響。錫伯族故事中放牛娃三次的難題都與動物又關,是錫伯族薩滿教的體現(xiàn)。錫伯族的薩滿教屬于原始宗教范疇。錫伯族先民崇拜自然物、自然力以及圖騰物,相信萬物有靈。如錫伯族故事中放牛娃吃了大桃子,便有了神力,一路披襟斬棘到達天宮。哈薩克族故事中的塔則則是借助真主的保佑,每次破解難題前都念出伊斯蘭教徒做事前念的祈禱詞“比思米拉”。

其三,不同民族故事體現(xiàn)了人類情感的共性――愛情和親情。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不絕如縷,牛郎織女故事所折射出來的不僅是相親相愛的愛情理想,同時也包括階級社會中婚姻講究“門當戶對”的社會規(guī)則。喬叟說過“愛情是不受制約的;一旦制度想施,愛神就會振翅遠走高飛;愛神和其他諸神一樣,也是自由自在的”。漢族和錫伯族故事中的婚姻悲劇蘊含著中國封建社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與“講究門當戶對”的婚姻制度和傳統(tǒng)文化思維。也正因為如此,牛郎和織女超越了門第的愛情成就了這個傳說一道閃亮的光輝。另外,牛郎織女故事普遍滲透著親情的溫暖,如漢族故事中玉皇大帝聽到金哥玉妹的哭聲,產(chǎn)生了憐憫之情,于是讓他們一家人每逢七月七日相聚一次。再如哈薩克族故事中仙女的姐姐看到妹妹的信物時,激動地流淚。玉皇大帝和仙女的姐姐本是神仙,人們把神仙人格化,人情化,體現(xiàn)了人們對親情的歌頌,親情是超越民族和時空的,是人類共同的情感。

其四,在民俗方面,織女決定嫁給牛郎的可以被看作是人類早期婚姻習俗的折光。我們發(fā)現(xiàn)牛郎織女傳說中牛郎和仙女的結合方式,通常是男子得知仙女到湖邊洗澡,通過拿走仙女的衣裳而與她結合,我們稱之為沐浴成親母題。這一母題與人類早期婚姻習俗密切相關。在我國古代,高C是掌管愛情和生育的神,為了氏族的興旺,我國古代各氏族均要舉行祭高C的儀式②?!吨芏Y?C氏》云:“仲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無故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合之。”古代祭高C常選在春天的水畔,“令會男女”即男女狂歡。

三、牛郎織女傳說的故事魅力

一個簡單的故事,如何有持久的吸引力?

我們認為有兩方面:第一方面是,牛郎織女傳說給后人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牛郎出身卑微,無父無母,孤單零落。這樣的身份使他之后的經(jīng)歷更具戲劇性。首先,廣闊的想象空間體現(xiàn)在牛郎的出身。牛郎在獨自放牛的時候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貴人,他們幫助牛郎和仙女結為夫婦,從此牛郎的命運開始改變了。其次,闊的想象空間體現(xiàn)在追妻情節(jié)上。這又是一次人間的力量和天上的力量的較量。身為凡人的牛郎如何能對付神仙岳母?不同民族的故事在追妻這一情節(jié)上可謂千姿百態(tài),各不相同,想象力極其豐富。最后,廣闊的想象空間體現(xiàn)在漢族故事《牛郎織女》的結局。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鵲鳥搭橋飛渡天河,留給人們無限的遐想。

第二方面,牛郎織女傳說傳達了一種信念,一種勇于突破現(xiàn)實生活限制,追求幸福的情感。漢、錫伯、哈薩克族牛郎的形象,無論他們是以道德還是宗教作為基點,傳說都傳達了這樣的信念:雖然牛郎出生卑微,但是他仍然有機會實現(xiàn)自己的幸福,并且他敢于突破束縛,勇敢地追求幸福。善良的窮小子娶上了美麗的仙女,正義者打敗了殘暴的統(tǒng)治階級,這又何嘗不是廣大民眾的心愿?可以說民眾的審美情趣和價值觀支配著牛郎織女傳說的發(fā)展。結局的皆大歡喜賦予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更多向往,而悲劇的結局更使牛郎織女的愛情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其中哈薩克族故事《孤兒和仙女》傳遞了一種虔誠的伊斯蘭教信仰。故事利用宗教滲透在傳說中,讓一切故事的發(fā)生成為可能。每當塔則念出伊斯蘭教徒做事前念的祈禱詞“比思米拉”時,總會有奇跡發(fā)生,轉危為安。最終塔則打敗了殘暴的國王,領導著國家走向富強。從一個禿頭孤兒到與仙女結為夫婦再到國王,塔則的傳奇經(jīng)歷無不受到的推動。

篇10

一、 已被捕捉到的民俗鏡頭要成為旅游解讀的凝視點

海南島的民俗已經(jīng)在很多影視劇中呈現(xiàn),電影包括紀錄片和故事片、黑白片和彩色片。海南島的紀錄片歷史很早,1928年,時任瓊崖行政專員的黃強在考察五指山地區(qū)黎族部落過程中,對考察活動進行了拍攝,最后形成紀錄片《五指山問黎記》。黃強被認為是最早關注黎族的學者。該片記錄五指山地區(qū)的黎族生產(chǎn)生活的各個場景,展示黎族的服飾、飲食、狩獵、信仰等民俗文化。1937年拍攝的紀錄片《海南紅山之外》、1957年拍攝的紀錄片《黎族》、1959年拍攝的電影舞劇《五朵紅云》、1962年拍攝的電影《紅葉題詩》、1978年拍攝的美術動畫片《歌聲飛出五指山》、1985年拍攝的紀錄片《黎族民俗考察》、1961年拍攝的故事片電影《紅色娘子軍》、1962年拍攝的故事片《碧海丹心》、1995年拍攝的6集電視連續(xù)劇《椰林灣》、1996年拍攝的6集電視連續(xù)劇《黎母山》、1997年拍攝的電視劇《七仙嶺傳說》(上下集)、2006年拍攝的故事片《青檳榔之味》、2008年拍攝的《木棉花開》、2010年拍攝的動畫片《鹿回頭傳奇》、2010年拍攝的《余光之下》、2011年拍攝的音樂電影《黎歌》、2012年4月拍攝的6集大型紀錄片《望海南》、2012年4月拍攝的紀錄片《海之南》、2012年拍攝的《我愛五指山》(又名五指山之戀)、2012年拍攝的電影故事片《山海黎鄉(xiāng)》、2013年4月底拍攝的《海南夢》,這些影片都有專門的海南島黎苗族民俗表現(xiàn),黎苗族的民俗美集中或不集中,有意或無意地被關照且容納于電影電視之中,構成了強烈的電影觀賞價值。影片大量地記錄了黎族生產(chǎn)生活的各個場景,展示黎族的服飾、飲食、狩獵、信仰等民俗文化,一些音樂“羅呢調”等以黎族民歌的曲調在熒幕內傳出。黎族的古老文化遺跡流淌在鏡頭之內,黎族紡線、黎族織錦藝術、黎族船型屋、椰雕等等。地域審美特點和習俗格外令人矚目,黎族的制陶技藝、踩田、文身、紋面、編織、捕魚、節(jié)日禮俗、建筑儀式、信仰、檳榔文化等等都被一些影片所涉獵和采集。海南民居、黎族方言、漁業(yè)民俗、服飾、歲時節(jié)日、跪拜祖墳、上孔廟禱告、給成年的晚輩發(fā)壓歲錢等等,非常具有民俗審美情調。另有一些木偶劇和瓊劇音樂等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也構成了海南島影視旅游民俗美學的一個必要補充。

一些海南影視旅游專業(yè)人員由于缺少對海南電影電視的文化史閱讀,導致作影視旅游工作腹內空空,眼中無物,影視旅游盲點重重,豐富的海南民俗美在視野中被遺漏,從而無法深入地域影視旅游的發(fā)掘,找不到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突破口,身在此中,大海遺珠。

“人類的一切文化創(chuàng)造,都可以歸結為對真善美的追求。所謂文化,乃是人類在真善美諸方面的發(fā)展所達到水平的標志和尺度,而民族精神則是特定民族在追求真善美的文化創(chuàng)造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心態(tài)特征的總和?!雹?/p>

海南民俗本身就是影視旅游的瑰寶,她可以供影視拍攝,供欣賞,供體驗,供品味,是海南影視旅游深度開發(fā)的最大礦藏。就海南島影視涉獵的海南民俗遍灑在海南島各個部位,鑲嵌在各民族之中,鋪就了一個長長的民俗展畫卷。旅游在與影視結合的時候,旅游客體要有解讀影視的能力,不僅會描摹它的外觀,還要闡釋它的文化,走進它的歷史,并且能有評論的素質和修養(yǎng),履行好旅游主體走完全部旅程的功效性引領,使游客實現(xiàn)影視審美藝術的預想期待。

海南少數(shù)民族地域審美與漢族審美習慣完全不同,影視作品的表述方式以落差的沖擊力勾畫民族日常生活、民族習慣、風俗特點、,透視民族心理,挖掘民族史精神。面對廣泛的大陸,海南島把自己稱作為島內人,與大陸迥異為兩種民族文化,島內的文明程度、認識方式帶有天然的朦朧性和傳奇色彩。我們看到了海南島就如同看到了另一個精美的世界。海南島無限的大自然風光賜予,以及海洋文明把他們的風俗修筑成本民族史的章頁,記錄著他們的豪邁、曠達、慷慨,也翻卷出他們的惆悵、苦難、嘆息,法國作家喬治?桑說:“藝術不是對現(xiàn)實世界的研究,而是對于理想的真實的追求。”②

海南民俗是一個、數(shù)個民族的心靈、情感、情緒的完備人格審美范式,具有與其他地區(qū)和民族不可模擬的獨具性和標本意義,記錄海南島民俗審美的影視藝術作品是一個地域民族歷史審美的連續(xù)性生活寫真,間斷性、周期性地傳遞他們沉淀的民族精華和精神,是一個活靈活現(xiàn)的民族生命表達的書寫,浮現(xiàn)出凝重而震撼的審美高度。

海南島影視民俗審美在旅游領域中,必須準確而全面地再現(xiàn)于旅游過程里,是旅游文化發(fā)展的必要階段,也是本文所要表達的真正旅游境界,旅游隨著人類的文明和發(fā)展進程,早已不是有錢了就把它花了,閑極無聊地消磨時間,旅游是一種身心的放游,一種精神的遠足,一種生命完整意義的實踐方式,是生命質量和生命價值的確認和提升。民俗是一個地域、一種民族文化凝煉的塑成,也是一個最有某種符號化的集體象征性的明了解讀標志,因此,它也必然成為旅游解讀的凝視點。

二、 不讓被掃描過的民俗點在游客眼中成為流星劃過

在海南島電影電視中有一些表現(xiàn)當?shù)孛袼椎溺R頭在整部影視作品里一掃而過,沒有作為重要的表現(xiàn)內容突出出來,有的當作場景出現(xiàn),有的當作背景出現(xiàn),有的成為整部作品中的一個氣氛描寫,沒有形成影視的直接民俗審美點,但這些鏡頭從旅游學的角度,和旅游經(jīng)營學的角度看待是具有可提煉的審美作用的。把這些還沒讓電影導演和觀眾注意的東西在旅游主體的視線里定格、回放,作為旅游主體的觀賞注意對象。電影《南島風云》《南海長城》《南海風云》《海霞》,包括《非誠勿擾Ⅱ》都沒有民俗場面出現(xiàn)。這些影片的主題也不是表現(xiàn)這方面的,《南島風云》《南海長城》《南海風云》三部影片都是革命歷史題材的戰(zhàn)爭電影,大海、礁石、椰樹、檳榔樹都作了硝煙的陪襯。《海霞》中有一個漁民出海場面,幾個家屬給大海作揖,電影沒有大量鋪排這個細節(jié),是由于這部影片同樣是反映海島女民兵保衛(wèi)海防的故事,又處于時期拍攝的影片,不能把這些當年認為是封建迷信的東西放大進去,今天從尊重民俗的角度看,可以補充它的豐富內涵,也有必要把當年被剪掉的鏡頭和構思充填在真實的民族記憶史中,大海、檳榔樹都屬于海南民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南人祭??墒怯蟹浅B≈氐拿袼變x式的。每年農(nóng)歷二月二龍?zhí)ь^日,是海南人的祭海節(jié),人們端出了早已準備好的祭品,有豬頭、雞、鯉魚、大饅頭等,焚香化紙,燃放鞭炮煙花,朝著大海行叩拜禮。用鯉魚來祭祀海龍王,是取“鯉魚跳龍門”的寓意。漁民會把頭年捕到的最上等的漁獲作為祭品,在祭海時擺作貢品,祈求來年漁季捕獲更好的海產(chǎn),祭海已經(jīng)成為一種海南黎族的地方,它的儀式是非常熱鬧而隆重的。每年祭海節(jié)過后,漁民的修船、添置漁具等準備工作就緒,就開始蓄帆向海,準備打漁了。從2005年始每年海南三亞大小洞天景區(qū)都要在二月二龍?zhí)ь^日這一天舉行隆重的全國性“中國三亞龍?zhí)ь^節(jié)”大型活動,并且以道家文化的傳播貫穿始終,與宗教儀式并和,構成多種民俗的聯(lián)袂審美效應,海南三亞大小洞天的祭海活動新增了很多現(xiàn)代項目,比如,劃龍船比賽,秧歌比賽、歌唱、舞蹈比賽、猜謎語、放生儀式、書畫展、音樂會、相親節(jié)目、大小洞天講堂講座、祈福儀式和祭拜等至今已經(jīng)舉辦了11年。在這個活動中要邀請來國內最有名氣的影視明星參與主持和作為貴重嘉賓到場,大小洞天設有“鑒真廣場”“南海龍王院”,身穿道袍的道士引領儀式活動,臺灣星相易理協(xié)會、宗教弘法協(xié)會等全國,乃至世界的一些宗教社團組織都會到場,古典習俗與現(xiàn)代風尚交織一體,這個活動把影視與旅游與海南地域民俗審美凝聚到了一起。

海南的祭海民俗非一地一景所顯,在海南影視旅游的概念里,這里所有電影電視拍攝過的地方都可以作為旅游景點尋步,??凇⑷齺?、萬寧、文昌、瓊海、博鰲等拍攝點尚可作為海景一線,構成海南島拍攝地海景連珠,旅游車即可一路行駛,并連帶游覽海南的綠色山巒、高峰峻石,手觸白云,看銀河流水。

檳榔節(jié)同樣是海南的重要節(jié)日,在黎家,沒有檳榔不成禮,沒有檳榔不成婚,海南人嘴嚼檳榔蔚然成風,吃檳榔的體會是提神醒腦、生津止渴,天冷可以御寒,在海南有吃檳榔一族,通常被叫做檳榔族。海南島還有非常好看有韻律的竹竿舞、檳榔舞。在海南還有一首《采檳榔》歌呢,這首歌原屬于湖南的民歌,但它在海南被盛行流傳,一直傳唱到全國,后成了海南的地方特色歌曲: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誰先爬上我替誰先裝/少年郎采檳榔/姐姐(周璇版為姐姐,其他歌手翻唱版多作“小妹妹”)提籃抬頭望/低頭又想他又美他又壯/誰人比他強/趕忙來叫聲我的郎呀/青山好呀流水長/那太陽已殘/那歸鳥在唱。海南島的檳榔傳說和故事都非常多,本身就是電影電視的難得素材,檳榔活動已然成了這里地域文化的品牌,它是海南島品牌的一種,能成為海南島品牌的海南島風俗很多,他們都一并構成了海南島的影視旅游民俗美學奇觀,構建成無限暢想的審美世界。

三、 引導影視拍攝進入民俗審美世界

影視旅游被動跟著影視跑是不行的,一些地區(qū)影視旅游景區(qū)打造不成,影視旅游業(yè)不景氣,開不出工資,到最后倒閉。這其中有幾條原因是不能忽略的,前期投資不上規(guī)模,力不從心,后期萎縮造成。管理不善,影視拍攝地不具備影視拍攝點旅游地的外包裝標準。宣傳力度不夠等等,但歸根結底是旅游被動跟著影視跑,依賴于影視給它的效益資源。沒有主動去創(chuàng)造影視拍攝地可能構成的旅游驅動。一些旅游景區(qū)為了能讓某個攝制組拍片,不惜搭上成倍的本錢,四處尋找制片公司以受到青睞,低三下四地祈求被看上眼,也有的出大價錢聘請有名導演到他的旅游景區(qū)拍片,等待事后的轟動效應。但是一般這些工作都不被制片單位或者好導演看中,有眼力的導演,一下就看出這個景區(qū)的民俗審美不夠層次。海南島沒有民族特點,缺少民俗還看什么呢??创蠖际酗L光、街道、高樓大廈、摩登景觀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南京等地就行了,為什么要來海南島呢。身為海南島的影視旅游領域也對自己的定位不太清楚,光是手里有錢,不太擅長影視、旅游業(yè)務,文化,以及審美文化、歷史、觀眾心理學都不通,找不到問題的癥結。

具備了影視旅游學的相關知識和水平,還必須對地域民族審美有較為深刻的認識和領悟,這樣才能讓影視旅游的工作開展下去。影視旅游業(yè)是一個非常有前景,但同時也是一門需要有相當才華的人來擔當。引導影視拍攝進入民俗審美世界是要和導演、投資商討論和策劃的艱深業(yè)務。說服不了導演和投資商不行,要說服他,影視旅游部門的負責任就要以自身的才學和理解講述能力面對。

影視拍攝進入民俗審美世界,主要是指那些還沒有進入電影電視拍攝之中的民俗審美目標要納入民俗審美世界當中。比如,海南黎族的隆閨風俗、家譜祭拜、家譜修繕、新建房屋儀式、黎苗婚俗、三月三祭祀活動等等,這些非常有電影元素特點的東西,要把它引入到電影電視中來,事后成為影視旅游的領域范圍。

隆閨風俗,是一種原始性的黎人習俗,可以成為一個電影電視的窺鏡觀照。“隆閨”是黎語,大意是“不設灶的房子”。黎族習俗孩子長到十三四歲便不與父母同住,要搬到“隆閨”去居住。男孩自己上山備料蓋“隆閨”,女孩由父母幫蓋,大多建在父母住屋附近或村邊較偏僻的地方?!奥¢|”分有“男隆閨”“女隆閨”“兄弟隆閨”“姐妹隆閨”,大的住三五人,小的僅住一人,是黎族青年男女由相識到定情的小房子?!奥¢|”的式樣和住屋相似,不過要狹小得多,室內一般不間隔。“隆閨”僅開一個非常矮小的門,只可彎腰而入。尤其是“女隆閨”,當小女孩到了十三四歲的時候,她就可以在這里招來和等待她喜歡的男孩,和她相好、親近、交媾了,像古代的英雄與美女上演的一幕,也像沒有束縛的男女之歡。

麥茨指出:“作為想象的能指,電影促進了窺陰癖行為中的窺視癥狀,并且他表明,這通常包括施虐狂在內。窺視癥描述了從觀看中得到的性滿足。窺陰癖行為在根本上有別于窺視癥,窺陰癖的滿足是從窺視一位并沒有意識到窺者的存在的人那里得到的(盡管這個差異并不常被區(qū)分)?!雹?/p>

海南電影電視還沒有把“隆閨”攝入其中,它不論是民族史的記述,還是藝術聯(lián)想的篇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民俗審美意義,“隆閨”習俗在少有的海南紀錄片中曾有點照,但都沒有作文化和藝術的太好發(fā)揮,應該說它不管是對電影和旅游還是文化研究而言都是一個漏缺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