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外閱讀輔導課范文
時間:2023-10-19 17:17: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課外閱讀輔導課,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語文課程標準》首次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寫進了教學目標,并用具體條款要求“注意積累語言材料”,明確規(guī)定背誦優(yōu)秀課文不少于150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0萬字,在開放的語文教育體系中,課外閱讀不是游離于語文教育過程之外的“點綴”,而是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課外閱讀不僅有利于學生拓寬視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積累語言、豐富知識的有效方法。
一、多種途徑,激發(fā)閱讀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課外閱讀的巨大動力。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知識的意愿?!睂W生有了興趣,才能從內(nèi)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chǎn)生主動需要。那么如何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呢?
1.發(fā)揮榜樣的作用。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陶行知說:“想有好學的學生須有好學的先生。”因此,要想讓學生對閱讀感興趣,教師自己首先要有興趣。當學生發(fā)現(xiàn)老師喜歡閱讀時,往往會對老師所讀的書產(chǎn)生好奇心理。作為向導的教師,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使學生對作品發(fā)生興趣,產(chǎn)生閱讀的愿望。
2.營造濃郁的氣氛。在班級中努力營造一種濃厚的閱讀氣氛,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A、創(chuàng)設閱讀環(huán)境。在班級里,布置一些手抄報、板報、墻報,通過這些途徑向學生傳遞閱讀信息,學生隨時可以在這些版面中閱讀到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會由被動閱讀轉變?yōu)橹鲃娱喿x。B、激發(fā)閱讀欲望。如果教師與家長能與學生一起討論看書,而且看同樣的書,并能經(jīng)常在課間休息的時候一起討論,討論故事情節(jié),評論故事中的人物,那么就能激起學生強烈的讀書欲望,激發(fā)閱讀興趣。
3.開展多樣的活動。教師可以圍繞課外閱讀組織一些活動。比如,“小書蟲啃書”活動,為孩子設計課外閱讀表格,當學生的閱讀達到一定程度,如二十本、三十本后,就授予相關的“閱讀學位”。再比如,“大哥哥大姐姐講故事”活動,可以請高年級同學給低年級同學講故事,同時促進兩個年級學生的閱讀。
二、多方綜合,導購課外讀物
小學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別能力。因此,教師應當給予恰當?shù)闹笇А?/p>
1.推薦的書籍思想內(nèi)容要正確健康,語言生動活潑、規(guī)范。小學生識別能力差,教師一定要讓學生閱讀思想正確健康、語言文字規(guī)范的作品。
2.選擇的題材要廣泛,體裁要多樣。小學生最喜愛閱讀故事性強的書籍,教師除了幫助學生選擇這類書外,還應介紹和鼓勵學生讀歷史、地理、游記和各種科普讀物,從小培養(yǎng)他們多方面的興趣。
3.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如學習《桂林山水》時,可以選擇朱自清的《梅雨潭》來讀,這些拓展性閱讀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學生的心靈空間,為學生理解課文的語句,領悟內(nèi)容提供了經(jīng)驗支撐。
4.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從讀物的呈現(xiàn)形式上講,低年級適合讀一些拼音讀物,中高年級就要讀純文字讀物;從作者這個層面上講,低年級可能適合讀冰波等作家寫的書,中年級適合讀楊紅櫻等作家的作品,而高年級適合讀黃蓓佳、曹文軒等作家的作品;從書的內(nèi)容來講,低年級適合多讀童話類書籍,中高年級適合多讀文學類的書籍,高年級要引導他們讀一些中外名著及科普類書籍。
三、指導閱讀,提高閱讀能力
1.指導學生學會積累
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積極態(tài)度,認真投入,和作者想在一起。讀書是把書傳給大腦,大腦進行創(chuàng)造,人與書本產(chǎn)生的一種綜合性效應的創(chuàng)造勞動過程。只有在課外閱讀中充分地調(diào)動自己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才能有深刻的印象,才會變成自己的東西。其次,讓學生學會做筆記,勤積累。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弊x自己的書,要邊讀邊劃邊記,給重點詞句或精妙之處加點、劃線,寫上點滴體會。讀到名文佳句時,可精讀,還要勤摘記好詞佳句,精彩段落和有關知識。教師要對學生的摘記進行定期指導交流,日積月累,學生的興趣廣了,記憶能力、寫作能力、運用能力將會在“讀”、“摘”、“記”的過程中得到迅速提高。
2.指導學生學會創(chuàng)新
在讀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我們進行素質(zhì)教育的希望所在。因此,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鼓勵學生提出與書中不同的見解,或者解決書本中自己未能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在閱讀時,做到不盡信書,學會全面看問題,難道不是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評價和創(chuàng)新能力嗎?
四、面向現(xiàn)實,培養(yǎng)閱讀習慣
只有形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使課外閱讀扎實、深入地開展下去。要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思考的好習慣;要培養(yǎng)學生與人交流的習慣;要培養(yǎng)學生愛護書報的好習慣等。
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邊讀邊思考,就是與讀物中的人物進行對話的過程,是將作者的思想進行內(nèi)化的過程。許多同學閱讀時顯得比較粗糙,靜不下心來,這就妨礙了與讀物在心與心碰撞的層次上的交流。所以,教師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促使學生能靜心閱讀,這樣他們才能神游于讀物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之中,感受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將讀物深入地閱讀下去。
學生的閱讀如果只局限于個體經(jīng)驗,不能與人分享的話,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閱讀的興趣與作用。客觀地講,學生只有在閱讀過程中嘗到甜頭,獲得成功的快樂,才能產(chǎn)生繼續(xù)閱讀的動力。也就是說,不能忽視閱讀的功利性。我們可以采用讀書交流會、介紹好書、寫讀后感等方法,引導學生說出在閱讀中的所得所感。這樣不但可以鍛煉他們的語言,而且可以考察他們與書中人物的融合度,可以感受他們受作者影響的深刻度。
篇2
關鍵詞: 農(nóng)村中學 語文教學 閱讀教學
工作幾年來,我發(fā)現(xiàn)所教的一屆學生中總有一部分是不愛讀書的,他們上課時總是無所事事,老師講的內(nèi)容聽不進去,而自己又不愛看書,如坐針氈,東看看西瞧瞧。這算是不錯的,還有的則是與同桌鄰近的低語打鬧,破壞課堂紀律。還有一部分學生上課時很安靜,這部分學生都在認真地看書,不過看的書大都是武俠、愛情類的小說,而且是現(xiàn)在流行的魔幻系列。如何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讀書興趣和良好的讀書習慣?
學生倘若對某件事情失去了興趣,用強逼的方法只會適得其反。一些同學坐在教室里總是不停地扭動身子,可要讓他們到操場上打會兒籃球,立馬就來了精神,并且興趣盎然。學生對讀書失去了興趣,教師不能置之不理,要盡可能地重新培養(yǎng)他的興趣。讀書是立身之本,也是提高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我們的成長不能離開書本。
我出身于農(nóng)民家庭,是讀書改變了我的命運,因此,我對農(nóng)村的學生總有一種“以讀書改變窮孩子命運,進而改變國家命運”的追求和使命感。我認為只要將學生引導到愛讀書、樂讀書的追求當中,就一定會出現(xiàn)我們希望看到的變化。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能力
閱讀能力對一個學生來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一種重要素質(zhì)。閱讀能力與學生獲取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增長見識,以及培養(yǎng)自學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聯(lián)系。閱讀能力強的學生比閱讀能力弱的學生在獲取知識、增長見識、拓寬視野等方面具有較大優(yōu)勢。因此,學生的閱讀能力應該成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目標。一些教師認為,教師的工作就是讓學生學好課本知識,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一些教師坦言,從沒有認真思考過閱讀能力對學生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影響,更多的是考慮如何講好課,如何管理好學生,至于閱讀,都是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閱讀,很少干涉他們。許多教師表示,他們沒有有意識地關注過學生的閱讀狀況,更沒有有意識地引導過學生的閱讀行為。據(jù)調(diào)查,不少中學生的閱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或老師安排和規(guī)定的。由于閱讀帶有強烈的功利色彩,學生的閱讀興趣一點一點地被消磨掉。閱讀興趣的消失使閱讀變得缺乏內(nèi)在動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讀書環(huán)境
1.常言道:讀書的孩子壞不到哪里去。這話不假,但關鍵是如何讓他們讀書。良好的氛圍對一個人的行為影響是很大的,閱讀也不例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需要有良好的閱讀氛圍,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在許多中小學校,學生的閱讀活動尚處在初始階段,由于缺乏有效組織引導,沒能夠在學校形成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因此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還有的教師一想到要讓這部分學生丟棄陋習,學會讀好書,就要推薦他們讀中國的四大名著。我感到很奇怪,這怎么可能呀?他們要是能看得下去,就不用我們思考如何讓他們改變不讀書的習慣了。一天聽到幾個學生談話,很受啟發(fā),他們說現(xiàn)在看名著的簡介版、青少年版或者說“口袋書”很流行。這類書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一棍子打死,至少他們是能夠看下去的。我就建議他們?nèi)D書館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書,盡管在內(nèi)容文學性上與名著相差甚遠,但培養(yǎng)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可操之過急。先讓他們從故事性強,能夠吸引他們的書籍讀起,逐步培養(yǎng)起興趣??吹綇臎]有課外閱讀經(jīng)歷的學生們,課余時間爭先恐后地往閱覽室跑的情景,我心中的那份快樂無與倫比。近年來,隨著學校建設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圖書館擁有圖書6600多冊,閱覽室書刊180多種,報紙每年上架新書800多種,2000多冊,而學生也開始在課外、休息時去那里坐坐,圖書館成了為師生提供精神養(yǎng)分的花園。
2.有熱愛讀書的家庭環(huán)境。對一些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調(diào)查的結果顯示,閱讀能力強的學生的家庭閱讀環(huán)境較為良好。許多學生表示,他們熱愛閱讀是因為受到父母等家庭成員熱愛閱讀的影響。還有一些學生說,由于家庭成員喜歡讀書,他們的閱讀興趣能夠得到尊重。而且,他們的閱讀活動還經(jīng)常受到父母的指導。父母還經(jīng)常性地給他們傳授閱讀方法和技巧,讓他們受益匪淺。這在農(nóng)村中學要普及可能比較難,但不是辦不到。隨著農(nóng)村經(jīng)濟的發(fā)展,物質(zhì)條件的提高,人們也開始注重精神品質(zhì)的提高,很多家庭開始接觸書籍,這無形帶動了學生的閱讀向往。
三、在讀書中改變不良習慣
讀書目的是什么?我們不能只為讀書而讀書。我認為為知是讀書的第一境界。為知就是為了積累知識,增長學問、見識和智慧。陶淵明說:“開卷有益。”書是前人智慧和勞動的結晶,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源泉。古人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敝裾撸L雅之士也,也就是說寧可一天不吃肉,但是不能一天不讀書。正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人生有限,學海無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永無止境。我們要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在知識的道路上探索。因此,學會欣賞,學會從書中學習,從書中反思,這些目的都要讓學生明確。讀書還要跟學生講清可以批注,可以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看法,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交流,思考,“床上書連屋,階前樹拂云。將軍不好武,稚子總能文。”杜甫的這首詩強調(diào)了環(huán)境對孩子習文的重要影響,雖說不無道理,但其中的必然性未必盡然。比如說,我們希望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讓學生得到潛移默化的浸染,從而徹底改變從小養(yǎng)成的各種陋習,成為知書達禮、舉止文明的少年,但現(xiàn)實告訴我們,自由閱讀氛圍對促進學生行為改變效果并不明顯。因為許多學生讀課外書以獵奇為目的,要實現(xiàn)通過讀書塑造美的目標,必須根據(jù)不同的目標要求,開設一些必要的輔導課程。因為閱讀是培養(yǎng)一個人的人格道德和情操的最佳途徑。坡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飽讀詩書,學識淵博,便自然會表現(xiàn)出文人的優(yōu)雅舉止和風度。英國哲學家培根說:“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shù)學使人精神,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和修辭使人善辯?!弊x書可以使人開闊眼界,增強能力,陶冶性情。于是,我利用早晨、中午的自由時間讓他們讀《三字經(jīng)》《百家姓》《小故事大智慧》《教你做一個有頭腦的人》等書,課外閱讀輔導課程將學生的課堂學習與課外閱讀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式靈活、生動有趣,效果十分明顯。許多學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行為舉止、學習習慣、思維方式等發(fā)生了相當大的轉變,有的甚至與剛入學時相比判若兩人。
四、讓閱讀豐富師生內(nèi)涵
我班時常辦“讀書節(jié)”活動?;顒又?,我們以讀書報告會的形式,邀請學校有名望的前輩蒞臨指導,用成功人士從讀書走向成功的奮斗經(jīng)歷,激勵學生努力讀書、提升自我。我班有一名學生,平時自由散漫,調(diào)皮搗蛋,不愛學習,特別愛惡作劇,不僅與同學們相處不好,就連老師也覺得無法與他溝通?!白x書節(jié)”活動期間,我校的狄老在活動中給予這名學生熱情的幫助和鼓勵,現(xiàn)場講解了各種解決人際交往關系問題的策略和方法,使這名學生內(nèi)心受到了極大的觸動,終于明白了“在這個世界上,誰也離不開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的道理。初中畢業(yè)前夕,該生以得體的言行舉止獲得了老師、同學們的認可,并當選班級的“文明學生”。
“讀書節(jié)”活動讓歡樂的海洋,書聲、歌聲、笑聲灑滿校園的每個角落。一些曾經(jīng)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心灰意冷的學生,在以分享讀書快樂為宗旨的活動中,找回了曾經(jīng)失去的信心和熱情。學生們的這些表現(xiàn)讓我深感欣慰。而且,教師可以跟學生一起讀,不能太散,說上閱讀課,就讓學生隨便看,這是不可以的,要與學生一起看、一起感受、一起寫作、一起交流、一起反思。濱州北鎮(zhèn)中學史建筑老師的方法就很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極其成功的例子。他與學生一起閱讀,并且寫出讀書感受,與學生交流,使學生受益匪淺。學生感覺到你與他們處在同一個平臺上,就會樂意讀,也會用心讀。
在這個充滿喧囂、充滿浮躁的時代,我們不會擔心自己的時間會空下來。只要愿意,人們就可以每天都過得忙忙碌碌、熱熱鬧鬧。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流行歌曲、電影、肥皂劇和網(wǎng)絡游戲等一道道娛樂快餐能夠使我們常常處在興奮之中,比如電影、電視劇運用特殊的影音處理技術,可以把畫面處理得更唯美,把情節(jié)設計得更引人入勝,把恐怖的氛圍處理得更讓人毛骨悚然,把殘忍的場面渲染得更血腥。網(wǎng)絡游戲以其本身具備的特點,比如場景的絢麗多彩,以及多人之間的合作性和互動性,即時生效性,等等,滿足了人們爭強好勝的心理,能填補空虛、逃避現(xiàn)實,也能很快獲得某種成功的體驗,等等。但是興奮過后,人們會陷入更虛無的寂寞之中。于是,人們會尋求更大的刺激,以填充無邊的精神寂寞。所以此時,我們更需要讓自己的心復歸于平靜,進行閱讀和思考,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和思考。也許每一種努力都要持久,方能成功,這或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考驗著學生,更考驗著教師,唯有恒心,不放棄,才能最終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并將受益終生。更何況中學時代是讀書的美好時光,師生要共同努力,面向太陽,目視文學,心系未來,用閱讀陶冶情操,改變不良習慣,書寫美麗人生。
參考文獻:
[1]陸志平.語文課程新探――新課程理念與語文課程改革.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區(qū)培民.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黃偉,陳尚達.語文綜合性學習研究與教學設計.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
[4]韋志成.語文教學藝術論.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