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應用技術范文
時間:2023-07-18 17:35: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石油化工應用技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石油化工;自動化控制;應用前景
前言
當前,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石油化工行業(yè)也得到了飛躍式進步,對應而言,企業(yè)規(guī)模的擴大化要求匹配高水平的技術,材料、工藝和技術應用不斷翻新,加上自動化控制技術在石油化工行業(yè)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因而,自動化控制技術越來越重要。然而,石油化工自動化控制的發(fā)展還需要遵守化工企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律,在應用和發(fā)展中不斷提高化工自動化控制水平。
1 石油自動化控制歷程
技術發(fā)展在石油化工自動化系統(tǒng)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關乎著產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和呈現(xiàn)出的水平。石油自動化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命題,甚為引入關注。石油行業(yè)的發(fā)展實踐經驗告訴人們,自動化是幫助企業(yè)提高效率的驅動力,尤其是當今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更新并應用于現(xiàn)代企業(yè)之中,滲透到各個行業(yè)和領域,生產過程的自動化、企業(yè)信息管理自動化等多種自動化控制組成了現(xiàn)代企業(yè)自動化控制的概念。具體來說,從過程控制與管理,從倉庫管理到市場營銷,從生產計劃到財務統(tǒng)計,設備管理到人事管理,自動化控制已經貫穿到企業(yè)的綜合信息管理系統(tǒng)。
中國石油化工涉及自動化已經經歷了半百年的發(fā)展,通過引進自動化技術的手段,首先對技術進行研究和探討,不斷吸收消化其中的精要,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不斷提高石油行業(yè)的自動化水平。經過50多年的發(fā)展,石油行業(yè)的自動化進步主要體現(xiàn)在操作現(xiàn)場已經從傳統(tǒng)的手工勞作轉變?yōu)楫斀竦淖詣踊刂?,低級的單回路控制已經被予以淘汰,高級復雜系統(tǒng)控制推向市場,直到煉化管控一體化。自動化控制已經蔓延至中國大中型石油化工企業(yè)的主要生產過程之中,雖然在水平上有所差異,但從總體來說,相對于傳統(tǒng)的行業(yè)操作,自動化控制已經幫助取得更多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在小型的石油化工企業(yè)之中,也有很多骨干企業(yè)擁有比較成熟的控制系統(tǒng)和較低成本的自動化技術,并且,生產信息在車間的集成常規(guī)儀表性能大大提高,已經成為石油化工企業(yè)生產過程的主要檢測手段。我們了解到石油自動化控制歷程,還需對石油自動化控制應用前景做進一步探討。
2 自動化控制設備和系統(tǒng)
石油化工企業(yè)把化工過程的控制作為企業(yè)日常生產管理控制的目標對象,自動化控制技術、算法和方案幫助石油化工企業(yè)可以有機調和控制理論,把整個生產過程納入到自動化控制體系,實現(xiàn)化工過程中各種模擬量的自動化控制。為了使得自動化控制的全過程得以有效實現(xiàn),自動化控制設備、控制系統(tǒng)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還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實施方案,為自動化控制打造控制平臺。高素質的操作人員也十分重要,可以實現(xiàn)對科學管理、操作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在將設備和體系、方案和人員進行科學的結合的前提下,才能使得石油化工企業(yè)的自動化控制過程得以順理成章地完成。從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化工行業(yè)中,其不僅對自動化控制的技術水平有所要求,還對自動化控制過程的匹配性有所要求。最優(yōu)化化工過程的自動化控制,可以降低企業(yè)的投入成本、提高企業(yè)的生產效益,還可以降低企業(yè)所需能耗和生產成本,提高成品質量,從而保障化工企業(yè)的安全科學生產。因而,對化工過程的自動化控制進行研究,然后使用先進的系統(tǒng)設備和技術,為化工企業(yè)提供服務,是化工企業(yè)前進和發(fā)展的驅動力。
3 微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應用
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和自動化設備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有微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化工自動化控制網絡和信息控制網絡呈現(xiàn)出一體化趨勢。在數據采集、自動化控制、技術調節(jié)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化工過程的控制體現(xiàn),通過化工過程控制一體信息平臺集中到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中。這要求自動化控制硬件需要更加具有可供挑戰(zhàn)的性能。過程控制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所采用的技術設備擁有各異的硬件設備,分別由不同的生產經營商家供給,而開發(fā)商對硬件設施進行自主經營。之所以,在多種資源進行整合的過程之中,很多時候會出現(xiàn)不兼容,接口不統(tǒng)一也時常出現(xiàn),因而,技術產品的更新升級也會受到影響。綜上所述,化工自動化控制硬件需擁有多種優(yōu)點,如較好的兼容性、便于升級換代、速度快等?;み^程控制技術設備只有具備上述特點,才可以在控制領域中被廣泛使用,從而實現(xiàn)化工控制全過程和各個系統(tǒng)之間的完美聯(lián)合,保證任何的化工過程控制設備在升級換代的時候不會對化工企業(yè)的正常生產有所影響。控制硬件只有具備靈活性、精確度、抗干擾等各個方面的優(yōu)點,才能夠在化工過程自動化控制中發(fā)揮出顯著的作用?;ぷ詣踊刂频暮诵氖切畔⒓?,信息集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大多數化工企業(yè)使用流程管理模式,需要通過軟件平臺處理和管理化工過程中的大量數據。,使用哪一種軟件決定著化工控制過程自動化控制的信息有效集成性和共享性。
4 專業(yè)技術人才作用愈加重要
我國化工自動化控制操作技術人員素質普遍不高,原因在于我國自動化控制理論研究較為落后,存有的化工自動化控制研究成果不多。很多化工自動化控制操作技術人員不夠了解化工過程自動化控制原理,對化工行業(yè)有關的專業(yè)技術知識掌握甚少,化工自動化控制復合型人才欠缺。在化工自動化控制發(fā)展的過程中,人才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要想實現(xiàn)對整個化工過程的最優(yōu)化自動化控制,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需要引導廣大的職工及時更新觀念,化工企業(yè)領導層需要對化工自動化控制給予充分的重視,以切實行動引導更新全體職工的化工自動化控制觀念,從而開放思維,培育出強烈的責任心來對待化工工作,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化工自動化發(fā)展規(guī)劃和信息化發(fā)展職工培育方法,把先進的技術手段和激勵措施相結合,促進化工信息化建設的發(fā)展。其次,還需要對化工自動化設備的整體利用水平給予更多關注。其充分體現(xiàn)了化工企業(yè)技術人員的操作能力。在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發(fā)展過程中,因為電子技術發(fā)展速度較快,電子產品更新?lián)Q代頻繁,在化工企業(yè)自動化設備的采購、安裝及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設備的這個特點,之后結合企業(yè)自動化控制現(xiàn)狀,加大對相關技術人才的培養(yǎng)力度。在化工過程自動化控制的過程中,需要并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注重投入產出比的分析,在信息資源建設和化工自動化控制應用技術上投入更多的研究精力,從而不斷地提高化工自動化控制設備的整體使用水平。
5 結束語
我國石油化工企業(yè)一直關注于新技術的開拓和應用,這促進了石油化工自動化控制技術的不斷飛越。與此同時,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石油自動化行業(yè)的發(fā)展和轉型離不開自動化控制技術的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因而,石油化工自動化控制技術需要不斷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從而提高產品質量,在節(jié)能降耗、增加資產利用率的同時,促進中國石油化工行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陸德民.石油化工自動控制設計手冊[M].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1.
[2]解懷仁.石油化工儀表控制系統(tǒng)選用手冊[M].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
[3]褚健,榮岡.流程工業(yè)綜合自動化技術[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 .
[4]陽憲惠.現(xiàn)場總線技術及其應用[M].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篇2
關鍵詞:石油加工 催化裂化 應用 展望
在石油加工中,通過催化裂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大提高石油利用率,但是就當前我國在該項技術的使用上,與發(fā)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積極的對石油加工中催化裂化技術做研究,以不斷深化和完善該技術,對于促進我國石油化工產業(yè)健康發(fā)展,提高石油加工企業(yè)對外綜合競爭力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催化裂化所生產的一些產品
石油加工中催化裂化技術的使用主要是為了進行高辛烷值汽油及一些有機合成原料的生產,通常情況下,催化裂化所生產的主要產品有氣體、催化汽油、中間餾分及一些渣油等。(1)氣體主要包括C3、C4餾分,其是進行有機合成的主要原料;(2)催化汽油所含辛烷值較高,通常在80以上,如果再進行二次處理就可作為航空用汽油基礎油;(3)中間餾分則主要用作柴油的一些攙和成分;(4)渣油則通常被用作燃料油[1]。
二、對石油催化裂化有影響的一些主要因素
1.所用原料
對于石油加工中催化裂化所用原料,如果其族組成較為相似時,那么其沸點的范圍和裂化難易程度成正比;而當沸點范圍較為相似時,那么則是其中含芳香烴的多少來判斷其裂化難易,因此我們可使用特性因數來對原料的族組成做判斷,其性因數較小的原料通常難以裂化,而在工業(yè)生產中通常通過回煉來提高油品產量,但是回煉時,因為其中芳香烴必然增多,因此較難完成裂化。
2.溫度及壓力
在石油加工中通過提高反應的溫度或壓力,必然會提高反應物的濃度,這樣熱裂化的速度必然加快,并且通過反應溫度的控制還能夠實現(xiàn)對產品質量及產品分布的控制,具體來講,如果溫度提高時,如果轉化率保持不變,那么必然會出現(xiàn)焦炭的產量下降、氣體的產量增加、汽油的產率降低。而就當前使用的一些催化裂化裝置來說,通常溫度控制在470℃左右,而且因為溫度是進行轉化率調整的一個關鍵變量,因此在具體生產方案確定時,主要依靠反應溫度的調節(jié)來實現(xiàn),而壓力調節(jié)雖然也可使用,但是在安全及再生系統(tǒng)燒焦能力等因素的制約下,通常不會使用太高壓力[2]。
三、石油加工中催化裂化主要技術應用分析
石油加工中的裂化反應其是一個吸熱反應,通常情況,每一公斤的反應要吸熱400KJ;而再生反應則正好相反其是強放熱的反應,每公斤的焦炭能夠釋放熱量33500KJ,因此整個生產過程必須要對供熱和取熱、反應和再生這兩個問題進行解決,而就當前來說,對于這兩個問題主要有以下三種解決方式。
1.移動床
該技術是分別在反應器與再生器內完成的,首先原料和催化劑一起送至反應器內,兩者接觸,不斷反應并不斷向下移動,當兩者到達反應器下部之后,此時催化劑表面必然覆蓋有一部分焦炭,此時通過反應器導入油氣到達催化劑底部,然后利用氣升管將其提升至再生器頂端,接著進行再生過程,當再生完成之后,其中的催化劑利用另一根氣升管再次到達反應器。而整個過程為了方便催化劑的移動及減少磨損,通常要將催化劑制作成直徑是4cm左右的小球。
2.流化床
該技術和移動床較為相似,其也是反應器和再生器這兩個設備分別完成催化裂化的反應和再生的,不同的是,該技術不再通過催化劑來完成熱量的傳遞,而是在反應器與再生器當中的催化劑和空氣(油氣)結合形成一種流化形態(tài),整個過程為了形成流化,催化劑往往要制作成直徑是50mm左右的微球,因為整個過程,兩個容器內的溫度分布較為均勻,加之所用的催化劑量很大,可攜帶大量的熱,使得兩個容器內溫度變化幅度大大降低,因此與移動床相比,其不再需要架設取熱管,設備結構相比移動床更加簡化了。
3.固定床
該技術和移動床和流化床相比,因為技術構成較為復雜,因此使用相對較少,但是該技術仍然在一些試驗研究領域有著一定的使用。
四、石油加工中催化裂化技術應用展望
就現(xiàn)階段來看,石油加工中催化裂化技術應用發(fā)展應該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1)重質原料的加工。過去的催化裂化技術所用原料大多為減壓餾分油,因為原油價格的不斷上漲及輕質油需求的增加,通過該技術進行重質油的加工已經成為了一個必然趨勢,并且怎樣將重質原料加工中焦炭產率高、污染嚴重等問題解決均是未來該技術的一個重要發(fā)展趨勢。(2)減少能耗。因為整個催化裂化裝置能耗較多,并且生產過程中大量的能量被浪費,因此通過煙氣燃燒熱利用等技術研究,增強能源利用,減小能耗也是該技術未來的一個主要發(fā)展方向。(3)解決污染。整個裝置中存在這個二氧化碳、粉塵、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污染,隨著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的發(fā)展,解決這些污染問題是該技術發(fā)展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4)計算機技術導入。在整個生產過程,為了完成精確化、智能化控制,均要求有較為專業(yè)的數學模型,并且整個生產過程較具復雜性,因此計算機精確控制技術的導入也勢在必行。
五、結語
總之,石油加工中催化裂化技術應用其受很多因素制約,當前已經有了移動床、流化床及固定床等催化裂化技術的應用,但是因為石油加工中催化裂化本身的復雜性及為了進一步提高石油催化裂化的效率,仍然需要廣大科研工作者不斷研究、創(chuàng)新,以最終促進石油加工產業(yè)不斷發(fā)展。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安全隱患 質量 技術問題
一、對石油化工工藝管線簡單介紹
我國雖然不是石油大國,但是,石油產量也是在不斷加大的開發(fā)階段,我國還是使用傳統(tǒng)的石油開采設備是石油的裂解裝置,也是一種以加工原材料為基本的生產模式,在生產過程中管道中主要是一些有毒、易爆、易燃的物質,所以管道的安全性是保障整個生產過程的關鍵,我們必須要將管道的安裝進行嚴格的把關,為以后的生產奠定基礎。石油管道的設計在石油設備布置中占據主導性的地位,安裝的過程要在設計內容的基礎之上,再根據自身單位的工作要求特點,進行合理的發(fā)揮。管道的密封性和受壓能力是管道的安全中兩個較為重要的指標。石油化工管道的安全性,不僅關系到企業(yè)的生命,同時也與我們息息相關,管道一旦泄露,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社會影響。
二、試驗前的準備工作
通過對管道多年的研究,就管道安裝技術,從根本上說,與產品的設計和材料有很大的關系,而管道的質量又對石油化工裝置的設計與安裝現(xiàn)狀而言都是十分關鍵的所以在工作中確保裝置的安全在整個工程領域都是關鍵性的環(huán)節(jié),也是保證安裝質量的基礎,所以一般的準備工作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技術準備在一些大型的石油化工企業(yè)中,一般化工的裝置都很繁多,而且系統(tǒng)較為復雜,各種管線之間有很多的交錯聯(lián)系,所以能夠保證壓力測試的正確、合理的進行,就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首先,技術人員要對工藝流程圖進行合理編制,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設計安裝方案,方案已定要準確明了,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由于不清晰造成失誤,埋下質量安全的隱患。
2.完整性檢查
管道的壓力測試一般都是在試壓準備完成后進行的,在試壓準備沒有進行完整、合理的工程檢測完成之前,不能進行試驗。完整的試驗一般指在管道安裝設計方案和相關文件作為技術的依據,施工人員的素質和檢驗技術標準作為試驗的流程,對工作措施和模式進行分析。在試驗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對每個管道都進行檢查,并且對流程也要進入深入的分析總結,在檢驗完成后詳細的表明質量檢驗文件,并且要經過相關部門進行再次審核。完整性檢查分為兩個部門,即硬件檢查和軟件檢查。
3.物資準備
管線的試壓介質可以分為兩種類型:氣體和液體。氣體一般采用空氣、氮氣或者干燥的無油空氣等。液體一般采用潔凈水和純水等。如果對管線沒有特殊的要求,一般就采用水為介質。由于試壓工作是一項比較危險的工作,所以在進行之前一定要進行比較充分的準備工作。準備工作包括維護保養(yǎng)、安全檢查、儀表的校驗、試壓臨時管線安裝布置、材料的準備以及各種隔離設施的布設和現(xiàn)場的物質布置等。
4.壓力試驗
壓力試驗主要是指管線在承受高溫條件下的承受能力,承受內壓管線的試驗壓力應該是設計壓力的1.5倍,當ps在實驗的條件下,產生的屈服度應力超出規(guī)定值時,就要降低試驗壓力,保證在不要超出屈服強度時的最高試驗壓力。當氣壓強度檢驗合格后,再將壓力降到氣密性試驗的壓力,保持穩(wěn)壓30分鐘后,如果管道沒有泄露而且壓強沒有降低,這樣視為合格。
5.試壓安全技術規(guī)定
由于管線試壓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應該在試驗前做好安全技術措施。被試驗的管段長度不要超出1000m,試驗用到的臨時加固措施也要進行檢驗,保證其安全性。試驗的壓力表精度大于1.5級,量程應該選為被測壓力的1.5~2倍,如果試驗環(huán)境較冷,還要做好防凍措施。
三、石油化工生產中管道工藝和技術
1.泵入口管支架的設置
泵的入口架應該設置為可調節(jié)性的,最好將閥門設置在管道側前方,節(jié)水由下部排除,這樣比較方便操作。
2.氣阻
一定在泵的進線管設置時不能有氣阻,因為這是一個容易忽視的部分,從表面是無法辨認出的,就算局部的氣阻也有可能嚴重的影響到泵的正常工作,這也是常見的問題。
3.管道柔性
有一種管道是用來連接動設備和靜設備管口的,這種管道如果設計的柔性過大,在管道推理作用下容易發(fā)生偏轉,所以一定要設計管道管口在允許值范圍內。
4.設計逆流換熱裝置
冷水換流設備中,冷水是由管道的下部向上流動的,從上部的管口排出,這樣供水一旦發(fā)生故障,管道內部還會有水存積,不會馬上排空,如果作為加熱器,那么還能用熱蒸汽加熱,熱蒸汽從上部引入,水凝結后從下部排除。在設置返回線各段的管線長度時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設置,設計的合理了就能防止管嘴處受到的壓力過大。
5.塔和容器的管線設計
一定要將分餾塔與汽提塔之間的管線合理布置,一般的裝置在分餾塔到汽提塔有調節(jié)閥組,調節(jié)閥在安裝時應該靠近汽提塔,這是為了保證調節(jié)閥前有足夠高的液柱。如果分餾塔的塔頂壓力是用熱旁路控制的,熱旁路一定要保證足夠的短,在設計管道上的調節(jié)閥時要接收介質的容器,這是為了盡量減小管道的震動。
6.管線的設計
在檢驗泵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中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吸入管道設計,這是很關鍵的步驟。在安裝泵管道口的變徑時,保證變徑不會積聚氣體,其中安裝方式可以采用項平安裝也可以采用底平安裝,具體選擇要根據不同的管道情況進行。
7.采樣點的設置
采樣點要設計在主管道上,還要在主管道分支前的管道上安裝,不能在死角或者偏角處設置采樣點,因為這些地方的采用點不具有代表性,更不應該設計在管道的底部,這樣很容易造成堵塞。
四、管架的設計
管架的設計和管道設計是緊密聯(lián)系的,如果管架設計不當,那么管道在實際運行當中容易受損,這其中管道的運轉組件極易受損,所以管架的設計安裝也是極其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1.管架中的彈簧架
管架的設計是否合理體現(xiàn)在,能很好地配合管道運行和設計中是否出現(xiàn)浪費。在管架設計中,應該減少彈簧架的使用,因為彈簧架比普通的架子要貴好多,而且彈簧架在使用過程中還有失效的危險,彈簧架一旦出現(xiàn)失效,可能會造成整個系統(tǒng)癱瘓。所以從實用和節(jié)約的兩方面考慮,應該使用剛性架。
2.沿塔敷設的管線
沿塔敷設的管線一般只設一個承重支架,如果管道系統(tǒng)太過龐大,使支架負重超出限制,就要再設一個支架,第二個支架就要設置彈簧吊架,然后每隔一段都要設置一個吊架,這是為了確保支架的安全性。
五、總結
由于石油化工生產中石油化工工藝管線數量眾多,危險系數較高,且在整體裝置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一定要嚴格按照要求和設計說明進行設計,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管線設置難免會有不足之處,所以設計者一定要從設計方法和手段的不斷進步中地提高設計質量。人的設計肯定也或多或少會出現(xiàn)失誤或者差錯,這就需要我們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步伐,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利用現(xiàn)代的高科技進行石油化工工藝管線設計,這樣就能使設計工作更高效、更優(yōu)質,使一些人為的失誤降到最低,新的設計要求,是對設計者知識水平不斷更新提高的要求體現(xiàn)??傊欢ㄒ趪栏竦墓芾砗驮O計要求下,保證化工石油管線的正常工作是企業(yè)和人民共同的目標,只有完成了這樣的目標,各類工藝管道的安裝質量就得到了保證,企業(yè)和人民的生產和生命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參考文獻
篇4
石油化工裝置具有高溫高壓、易燃易爆等特點,因此電伴熱施工安裝要點需特別注意,結合自身對多套石油化工裝置電伴熱施工經驗,詳述如下施工注意事項:
1.電伴熱帶的安裝應在管道系統(tǒng)、水壓試驗檢查合格后進行,應安裝在儀表管道的側面或側下方,并且電伴熱帶敷設最小彎曲半徑應大于電伴熱帶厚度的5倍。
2.電伴熱系統(tǒng)必須對介質管道、電伴熱帶編織層及電氣附件按照現(xiàn)行《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169的規(guī)定做可靠接地,接地電阻應小于4歐姆。
3.管道法蘭或法蘭閘閥等連接處易產生泄露,纏繞電伴熱帶時,應避開其正下方,同時電伴熱帶要安裝拆卸自如,不影響被保溫伴熱設備的維護。
4.試送電檢查合格后,再停電進行保溫層施工。保溫材料需注意一下幾點:所采用保溫層的材料,厚度和規(guī)格應與電伴熱供應商和設計圖要求符合。施工時保溫材料必須干燥,保溫層外應加防水外罩,保溫層施工時應避免損傷電熱帶。保溫層施工后應立即對電熱帶進行絕緣測試,并在保溫層外加警示標簽注明“內有電熱帶”及重要配件位置。
5.所選用的電伴熱帶的耐受溫度不應低于該管道的設計溫度,以免損壞電伴熱帶。工作溫度200℃以下一般采用自控溫伴熱帶,工作溫度在200℃以上的需選用高溫型電伴熱帶。
二、優(yōu)勢比較
相比傳統(tǒng)熱水伴熱或蒸汽伴熱,傳統(tǒng)伴熱方式的熱效率較低,一般熱效率為40%-60%左右;而且鋪設常規(guī)的熱水伴熱或蒸汽伴熱的管路要耗費大量鋼材,在冬季氣溫低的時候容易發(fā)生“跑、冒、滴、漏”等現(xiàn)場,污染環(huán)境,浪費熱源。相比之下選用電伴熱帶的伴熱方式具有施工簡便、維護工作量低等突出優(yōu)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電伴熱施工及維護簡單、發(fā)熱均勻、控溫準確,能進行遠控,遙控,可以實現(xiàn)自動化管理;2)自控溫電伴熱帶節(jié)約電能,穩(wěn)態(tài)時,功率較小,相對于蒸汽伴熱,電伴熱節(jié)省鋼材、節(jié)約水資源,無泄漏,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3)能解決蒸汽和熱水伴熱難以解決的問題,如長輸管道的伴熱,窄小空間的伴熱;無規(guī)則外形的設備(如三閥組)伴熱;無蒸汽熱源或邊遠地區(qū)管道和設備的伴熱;塑料與非金屬管道的伴熱等等;4)電伴熱設計工作量小,施工方便簡單,維護工作量小。
三、總結
篇5
關鍵詞:數據采集;自動控制;實時數據
中圖分類號:TP311.13
目前,國內石化裝置都裝備了控制系統(tǒng)(DCS、PLC等),MES系統(tǒng)和ERP系統(tǒng)也逐漸建立起來,然而各套裝置的運行監(jiān)控方式仍停留在生產單元自動化階段,缺乏整廠生產實時數據的統(tǒng)一管理。而且如果單純地依靠DCS和MES/ERP兩大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提供的信息資源并不能直接作為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決策支持,造成管理與控制環(huán)節(jié)不能最大程度地結合起來,使整個企業(yè)效益的進一步提高受到限制。DCS和MES/ERP的有效整合是石化企業(yè)信息化實現(xiàn)“產銷一體化”和“管控一體化”目標的一個關鍵因素
實時數據庫平臺是生產管理信息和控制信息集成的關鍵平臺,Infoplus.21是AspenTech公司用于實時制造過程的實時數據庫,可以采集和存儲大量的過程數據,支持各種類型的用戶、事務處理及生產方面的應用,系統(tǒng)提供CIM-IO接口與現(xiàn)場交換實時數據,提供定期采樣和“越死區(qū)”請求采樣兩種形式,其歷史數據庫提供SQL Plus查詢引擎和從歷史數據庫向關系數據庫轉換的接口。
實施基于AspenTech InfoPlus.21實時數據庫的數據采集系統(tǒng),數據采集的范圍可包括煉油、化工、烯烴、熱電、動力等生產裝置、罐區(qū),以及各作業(yè)部間物料互供計量點。數據采集的信息包括工藝參數、計量數據和質量數據以及機泵狀態(tài)等??梢酝耆珴M足MIS系統(tǒng)和ERP系統(tǒng)建設要求以及提高生產管理水平的需要,該數據采集系統(tǒng)建成以后,向上可以為MES、ERP等系統(tǒng)提供實時數據支撐,向下又能連接生產裝置的DCS控制系統(tǒng),使企業(yè)的生產管理和與生產相關的信息有機地集成在一起,從而全面提高企業(yè)的生產經營管理水平,進一步加強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
1 系統(tǒng)總體框架
1.1 系統(tǒng)的功能結構
數據采集系統(tǒng)通過網絡聯(lián)接生產裝置監(jiān)控系統(tǒng)、數據采集工作站、實時數據庫、關系數據庫,實現(xiàn)數據安全快速地傳輸;數據采集工作站根據系統(tǒng)配置從生產裝置監(jiān)控系統(tǒng)獲取生產實時數據,并具有數據緩存功能;關系數據庫用于存貯基礎數據和管理信息;監(jiān)視信息系統(tǒng)是生產實時監(jiān)視和管理中心,將從各生產裝置監(jiān)控系統(tǒng)采集上來的數據以一定的方式展示出來,形成實時過程數據和監(jiān)視信息。
1.2 系統(tǒng)的網絡結構
2 生產實時數據采集系統(tǒng)
實時數據采集系統(tǒng)是以生產裝置控制系統(tǒng)為基礎,采集各裝置控制系統(tǒng)的實時數據,并上傳到廠級數據存貯與管理系統(tǒng)中,以獲取煉油、芳烴、烯烴、熱電、互供等裝置的生產過程實時信息,并根據MES應用系統(tǒng)和其他企業(yè)管理應用系統(tǒng)對生產數據的具體需求,開發(fā)相應的數據接口,為各應用系統(tǒng)提供及時準確的基礎數據。
2.1 數據接口
由于控制系統(tǒng)數據通信接口類型多種多樣,數據采集工作站上運行的數據采集接口模塊向上采用統(tǒng)一的數據通信協(xié)議,屏蔽了不同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接口類型,便于系統(tǒng)維護與管理。
2.1.1 標準接口模塊
生產監(jiān)控系統(tǒng)一般提供組態(tài)軟件的數據通信接口。運行在Windows平臺上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網關機/上位機通常提供DDE、OPC兩種常用的軟件接口。對于這些標準接口,直接采用AspenTech公司提供的CIM-IO for DDE和CIM-IO for OPC組件實現(xiàn)數據采集。
2.1.2 專用接口模塊
當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數據通信協(xié)議不是上述標準(OPC/DDE)時,數據采集工作站需要專門開發(fā)針對該協(xié)議的采集模塊,并遵循標準的CIMIO數據通信協(xié)議。
2.2 與其他系統(tǒng)的關聯(lián)
實時數據庫系統(tǒng)處于DCS與MES、ERP系統(tǒng)之間,通過建立一個全廠統(tǒng)一的實時數據平臺,將現(xiàn)有的裝置、罐區(qū)等裝置生產數據實時地采集到實時數據庫系統(tǒng)中,MES、ERP等其他應用系統(tǒng)通過實時數據庫提供的統(tǒng)一的數據訪問接口(API、OPC、ODBC)查詢、提取實時數據,降低了這些系統(tǒng)直接訪問DCS和PLC的難度、成本和風險。統(tǒng)一的實時數據訪問接口還為企業(yè)未來開發(fā)其他系統(tǒng)提供了方便,增加新的DCS或PLC系統(tǒng)不用更改上層系統(tǒng)的代碼,降低了新系統(tǒng)開發(fā)的成本。
3 系統(tǒng)功能簡介
生產實時數據的基本應用是廠級信息監(jiān)視系統(tǒng),它是全廠生產實時監(jiān)視和管理中心,將從煉油、芳烴、烯烴、熱電等裝置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采集上來的數據以一定的方式展示出來,形成實時過程數據和監(jiān)視信息。其典型的應用主要包括:
3.1 工藝流程的實時信息瀏覽
廠級信息監(jiān)視系統(tǒng)采用Web方式生成并實時工藝流程的生產信息,形象的反映出生產現(xiàn)狀。各級管理部門通過客戶端的Web瀏覽器能夠方便地了解和分析各生產裝置的生產以及設備運行情況。
通過流程圖畫面形象的反映出工藝原理、流程以及當前的生產狀況,使生產管理人員能夠方便地了解和分析當前的生產情況。
畫面的表現(xiàn)方式有數據點、棒圖、曲線圖等等,極大的方便了運行管理人員查看這些數據。工藝流程監(jiān)視是生產實時監(jiān)視的主要形式,生產管理人員通過工藝流程圖動態(tài)數據的變化,監(jiān)視生產物料情況和生產設施實時運行狀況。
3.2 歷史趨勢記錄
歷史趨勢圖可以同時觀察多項指標曲線的對比顯示,并可自定義曲線組,可以將相關的曲線進行同屏顯示。曲線上下限可以自適應并支持用戶自定義,曲線可以隱藏,可顯示指示條的當前值,可以計算平均、最大、最小值。曲線組可以打??;可統(tǒng)計每項指標在給定時間段內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各自的取值時間。
3.3 實時報警功能
系統(tǒng)提供了報警與事件功能。當某個生產參數達到報警條件時,就會立即記錄報警信息,用戶可以方便地查詢報警起止時間及報警時的歷史趨勢,使管理部門方便地分析報警原因。
3.4 管理統(tǒng)計報表自動生成
能夠利用實時數據自動生成調度日報、產品質量報表等生產數據報表,反映的數據真實準確,減少人為誤差,提高生產管理水平。
經過系統(tǒng)管理員授權的用戶,無需經過特殊培訓,只要掌握EXCEL表格的基本操作,就可根據自定義報表文檔的提示,填寫相應的模板,并將其上傳至服務器,通過查詢得到所需要的各式報表。
3.5 裝置物料信息
裝置物料信息將展示主要物料在生產裝置之間的流動狀態(tài)信息(包括顯示全廠計量系統(tǒng)數據和主要物流量及累計量)、原料和成品的儲備信息,幫助用戶全面掌握裝置物料實時流動狀態(tài)和生產儲備狀態(tài)。方便公司領導、生產調度、供銷等用戶從全局掌握生產實時信息,便于執(zhí)行公司產供銷計劃和全公司資源優(yōu)化配置與調度。
3.6 裝置平穩(wěn)率
平穩(wěn)功能模塊根據工藝人員提供的裝置運行參數,將采集到的裝置關鍵數據與工藝設計指標進行比較,從而計算統(tǒng)計公司、各生產廠、各裝置的裝置運行平穩(wěn)情況。
3.7 儀表自控率
儀表自控率模塊根據設備部提供的儀表控制回路相關信息,將儀表控制回路的狀態(tài)采集并統(tǒng)一存儲在中心機房的實時數據庫中,進行相關的統(tǒng)計和計算,以作為裝置自控率達標的考核依據。
4 結束語
生產實時數據采集系統(tǒng)的建立可以實現(xiàn)對石油化工企業(yè)主要生產裝置實時數據的采集和存儲,對裝置生產情況的實時管理和生產主要指標的監(jiān)控以及對生產歷史數據的分析,不僅將縮短生產調度管理的決策時間,減少生產管理環(huán)節(jié),提高企業(yè)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而且對外提供了標準的ODBC數據通信接口,以便在需要時可以快速方便地與多種其他系統(tǒng)進行集成,為后續(xù)應用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統(tǒng)計、分析等工作打下堅實的數據基礎。
參考文獻:
[1]韓波.基于數據中心平臺的廠級監(jiān)控信息系統(tǒng)Web開發(fā)與應用[D].東南大學,2005.
[2]朱品芳.基于InfoPlus.21的實時數據庫應用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1,15.
篇6
Application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in the Optimization of Cigarette Technical Parameters
何王東 HE Wang-dong
(貴州中煙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銅仁卷煙廠,銅仁 554300)
(Tongren Cigarette Factory of China Tobacco Guizhou Industrial Co.,Ltd.,Tongren 554300,China)
摘要: 檢查煙梗的生產質量,列出浸梗、螺旋蒸梗工序影響梗絲膨脹工序出口梗絲整絲率的各因子,影響較小的因子保持原狀,選定兩個或三個影響顯著的因子作為正交試驗優(yōu)化因子,選定合適的因子水平和正交表,制定試驗方案,隨機進行試驗,分析試驗結果數據,選定浸梗、螺旋蒸梗工序最佳工藝技術參數。
Abstract: This paper checks the production quality of tobacco stem and lists each factor of stem dipping and spiral stalk vaporizing process influencing the export stems cut rate of cut stem expanding process. It maintains the status of low impact factors, selects two or three significant influencing factors as the optimization factor of orthogonal test, selects the suitable factor levels and orthogonal table, makes the test scheme, conducts random testing, analyzes the test result data, to select the optimal parameters of stem dipping and spiral steam stem process.
關鍵詞 : 正交試驗;優(yōu)化;卷煙工藝;技術參數;應用
Key words: orthogonal experiment;optimization;cigarette technology;technical parameters;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TS452.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5)20-0075-02
0引言
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卷煙工藝技術日新月異,特別是“十二五”期間,卷煙工業(yè)企業(yè)加快技術改造步伐,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得到廣泛應用,設備控制從自動化向智能化轉變,質量控制從檢測結果到過程控制的轉變。過程控制主要是控制加工過程的工藝參數,工藝參數需進行優(yōu)化,才能對其準確設定,達到精準化控制、精細化加工之目的。因此,優(yōu)化工藝技術參數對提升產品加工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工藝技術參數怎樣優(yōu)化,采取什么方式優(yōu)化,正交試驗正好能為我們解決這個問題。以煙梗預處理的浸梗、螺旋蒸梗工序為例,采用正交試驗優(yōu)化浸梗水槽水溫和螺旋蒸梗工序出口煙梗含水率和溫度。
經檢查煙梗的生產質量,發(fā)現(xiàn)浸梗工序出口煙梗表面水分過大,水分未及時滲入煙梗內部組織,本次試驗采用浸梗水槽水溫作其因子水平,以梗絲膨脹工序出口梗絲整絲率作考察指標。螺旋蒸梗工序出口煙梗含水率和溫度對梗絲膨化后的整絲率影響較大,為減小試驗誤差,其它參數及生產條件保持原狀。
1試驗設計
試驗目的:優(yōu)化浸梗水槽水溫和螺旋蒸梗工序出口煙梗含水率和溫度。
試驗指標:用梗絲膨脹工序出口梗絲整絲率作考察指標,該指標越大表明試驗條件越好。其出口含水率控制在(12.8±0.5)%。
確定因子水平:檢查煙梗的生產質量、并分析,煙梗預處理對梗絲膨化后整絲率影響較大的因子有三個,它們是A:浸梗水槽水溫;B:蒸梗溫度;C:蒸梗含水率。
2選擇合適的正交表
正交表的選擇是試驗設計的首要問題。正交表的大小是由正交表中各因子對應列數和試驗號對應行數的多少決定的,正交表選得太小,試驗因素可能安排不下;正交表選得過大,試驗次數增多,不經濟。正交表的選擇原則是在能夠安排下試驗因素和交互作用的前提下,盡可能選用較小的正交表,以減少試驗次數。表頭設計指將試驗因素和交互作用合理地安排到所選正交表的各列中去的過程。本次試驗不考慮交互作用。
經在煙梗生產線調研,確定的因子水平如表1所示。
本試驗考察的因子都是三水平,因此選用三水平正交表,即只考察三個因子,所以選用L9(34)正交表。
3試驗計劃(見表2)
說明:表2中試驗結果為檢測梗絲膨脹工序出口梗絲整絲率數據。
4進行試驗并記錄試驗結果
本次試驗是在其他參數、操作人員、生產條件不變的條件下進行,以避免造成系統(tǒng)誤差。根據表2的試驗計劃隨機抽取試驗號進行試驗,如抽到試驗5號,即按條件:浸梗水槽水溫45℃,蒸梗溫度94℃,蒸梗含水率(38±1)%進行試驗,測得梗絲膨脹工序出口梗絲整絲率84.79%,碎絲率3.56%,并將試驗結果記錄在表2中對應欄內。如此重復做其他8個試驗。試驗結果見表3。試驗結果均指梗絲膨化后的整絲,括號內數字為碎絲率,因二者是一對同時出現(xiàn)的相關數,所以,在以下分析中,只考慮整絲率即可。
5數據直觀分析
5.1 列出數據直觀分析計算表(見表4)
由表4可知:第一列的T1、T3、T3之間的差異只反映了A的三個水平之間的差異,因為這三組試驗條件除了因子A的水平有差異外,因子B與C的條件是一致的,所以可通過比較這三個均值的大小看出因子A的水平好壞。因T13=85.76%>T2=85.10%>T1=83.45%,所以因子A的3水平最好。同理,因子B的2水平較好,因子C的2水平較好。
5.2 各因子對整絲率影響程度大小分析
在直角坐標系中,橫坐標表示各因子水平,縱坐標表示各因子水平試驗結果的平均值(單位:%)的直觀—趨勢圖如圖1。
從圖1可知:因子對試驗結果的影響大小排序:A>C>B,浸梗水槽水溫越高整絲率越好,以50℃為最好,但應結合煙梗特性作進一步探索水溫影響效應趨勢。蒸梗溫度以94℃整絲最高。蒸梗含水率以(35±1)%整絲率最高。所以最合適水平是A3B2C2。從各個因子試驗結果的極差來看,極差大,說明改變這一因子的水平會對整絲率造成較大變化,即該因子對整絲率影響大,反之,影響小。從表4中可知:RA=2.31>RC=1.08>RB=0.28,因子A的影響最大,其次是因子C,因子B的影響最小(即因子B不顯著)。
6最佳條件選擇
從表4可知,9號試驗整絲率為86.26%優(yōu)于其他試驗號,其條件是A3B3C2,與前面分析出的理論條件A3B2C2比較,只存在因子B的3水平和2水平選擇差異。因子B對試驗結果影響不顯著,所以本次試驗最佳條件是A3B2C2,即浸梗水槽水溫50℃,蒸梗溫度94℃(因子B不顯著,可選90℃,也可選98℃),蒸梗含水率(35±1)%。
7效果檢查
根據試驗選定的最佳條件A3B2C2設定參數,即浸梗水槽水溫50℃,蒸梗溫度94℃,蒸梗含水率(35±1)%。梗絲膨脹工序出口含水率控制在(12.8±0.5)%。其它條件與正交試驗相同,進行投料生產,檢查、驗證效果,取樣三次,檢測數據如表5。
因B因子不顯著,9號A3B3C2試驗結果(整絲率86.26%,碎絲率2.71%)可看作是最佳條件A3B2C2的試驗結果。從表5可看出,檢測結果與本次正交試驗選定的最佳條件A3B2C2的試驗結果基本一致。
8結論
正確運用正交試驗這一數學工具,可對卷煙工藝技術參數進行優(yōu)化,產品加工質量可獲得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成章,郁青.銀杏葉黃酮甙浸提工藝的研究[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fā),1997,10(2):66-70.
篇7
關鍵詞:射線檢測技術;石油化工裝置;應用
前言
射線檢測技術作為一種典型的無損檢測技術,其在社會經濟中的應用領域相當廣泛,其中就包括有航天、造船、建筑和石油化工領域,石油化工領域作為關系到我國能源安全的重要領域,對射線檢測技術在石油化工裝置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具有鮮明的現(xiàn)實意義。
1.射線檢測技術的現(xiàn)狀
射線檢測技術是利用射線(X射線、γ射線、中子射線等)穿過材料或者工件時的強度衰減來對其內部結構進行檢測的技術,各種射線因為在材料內部穿過后會受到材料的遮蔽和散射作用影響,其內部的不同結構會以穿過材料或工件后射線不同強度的形式顯現(xiàn)出來,從而實現(xiàn)對材料和工件內部結構的無傷檢測。
1.1常規(guī)射線照相檢測技術
在射線檢測技術中最早出現(xiàn)而且應用范圍最廣的就是常規(guī)射線照相檢測技術,這種檢測技術是以檢測材料和工件內部結構為內容,以膠片呈現(xiàn)為形式的一種類似“照相”機制的內部結構檢測技術。我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引進了當時國際先進的常規(guī)射線檢測技術,廣泛應用于我國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我國的無傷檢測工作者在射線探測技術引入之后,在原有的射線照相技術基礎上,結合我國材料和工件探測的實際,對探測標準進行了完善形成了我國特有的射線照相探測技術,當前常規(guī)射線照相檢測技術的發(fā)展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射線照相檢測的自動化上,缺陷自動識別是當前主要的研究課題[1]。
1.2射線實時成像檢測技術
與傳統(tǒng)的照相技術和攝像技術發(fā)展歷程一樣,射線實時成像檢測技術幾乎與射線照相技術同一時期產生并發(fā)展,在射線實時成像檢測技術的早期應用中,主要的檢測信息呈現(xiàn)方式是熒光屏。時至今日射線實時成像檢測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其呈現(xiàn)方式也有了較大的創(chuàng)新,出現(xiàn)了圖像增強器、成像板和線陣列射線實時成像檢測系統(tǒng),其中后者是最近幾年借助現(xiàn)代電子信息技術開發(fā)出的數字實時成像檢測系統(tǒng)。這一系統(tǒng)在運行活動中在非硅晶的閃爍檢測器和熒光光電倍增器的基礎上形成信號拾取能力,這種全新的實時成像檢測系統(tǒng)的特點是,具備較高的分辨能力和較大的探測范圍,可以檢測厚度差和密度差較大的物體[2]。
1.3射線層析檢測技術
射線層析技術是對被檢測物體內部結構的一種分層檢測技術,這種檢測技術依據投影數據重建物體的圖像,這種射線的層析檢測技術不僅應用在工業(yè)領域而且在醫(yī)學領域也等到了廣泛的應用。1971年英國EMI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醫(yī)療射線CT裝置,其對射線探測技術的獨特應用形式,引起了射線探測技術研究領域的興趣,七十年代末美國研究出了專門應用于工業(yè)領域的CT系統(tǒng)。
與射線照相探測技術和射線實時呈現(xiàn)探測技術不同,工業(yè)射線層析檢測技術一直在固體火箭發(fā)動機等精密工件的架構檢測活動中應用。
2.射線檢測技術在石油化工裝置中的應用
射線檢測技術在石油化工裝置中的應用,γ射線掃描技術主要應用于對塔設備所發(fā)生故障的相關診斷與檢測。在操作過程中,需要將γ射線源以及配套的探測裝置放在塔設備的兩端,并保證裝置之間可以實現(xiàn)同步移動,以完成介質密度分布譜圖。在石油化工設備中,由于塔設備的種類與位置不同,其介質密度也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相應的,對γ射線的吸收程度也會有所差異,因此,掃描圖譜便是判斷塔內具體情況的主要依據,能夠比較輕易的檢查出塔設備中發(fā)生的異?,F(xiàn)象。當然,只針對于比較顯著的現(xiàn)象,而比較細微的異?,F(xiàn)象利用該技術則并不能夠輕易解釋,需要操作人員具備較強的相關知識與經驗,而參照標準在這時所起的作用非常明顯[3]。
除了對塔設備的相關故障進行檢修之外,γ射線還可以在塔設備不停止工作的前提下對其進行無干擾的系統(tǒng)監(jiān)測。對石油化工生產過程中的關鍵設備進行定期的γ射線掃描可以使其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等到有效保證,還可以構建起設備運行數據庫,有利于問題的及時發(fā)現(xiàn)與解決,在最大限度內減少非正常停工的時間,降低工作耗損[4]。另外,運用γ射線可以對石油化工裝置的塔盤沖落故障、液泛故障、泄漏和霧沫夾帶故障等故障進行監(jiān)測。
3.結論
射線檢測技術作為以一種優(yōu)秀的無傷探測技術,其在石油化工設備中的應用具備檢測無傷化、檢測結果標準化的優(yōu)勢,是其它檢測技術和檢車方法所不具備的,本文從射線檢測技術的現(xiàn)狀、射線檢測技術在石油化工裝置中的應用兩個角度對射線檢測技術在石油化工裝置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以期為射線檢測技術在石油化工裝置中的應用水平提高提供支持和借鑒。
參考文獻:
[1]雷霆.基于石油化工裝置中射線檢測技術的作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4,30:144.
[2]韓平,潘立剛,馬智宏,陸安祥,王紀華.X射線無損檢測技術在農產品品質評價中的應用[J].農機化研究,2009,10:6-10.
篇8
【關鍵詞】高層建筑;結構施工;混凝土
1、高層建筑混凝土防裂技術
混凝土裂縫已成為混凝土工程質量通病,如何防治混凝土裂縫是工程技術人員迫切希望解決的技術難題。然而防治混凝土裂縫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包括設計、材料、施工中每一個技術環(huán)節(jié)。高層建筑結構復雜,混凝土體量大,為減少混凝土收縮及其它荷載所產生的變形對結構的影響,設計對地下室設置后澆帶,在較長墻體中部設置抗裂鋼筋,在板角部位增設放射筋以抵抗變形應力。解決防治裂縫的一些關鍵技術,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從而達到防治混凝土裂縫的目的。包括:設計的構造措施、混凝土原材料(水泥、摻合料、細骨料、粗骨料)的選擇、混凝土配合比對抗裂性能影響因數、抗裂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以及抗裂混凝土配合比優(yōu)化設計方法以及施工中的一些技術措施等。
2、高層建筑鋼筋結構施工工藝
采用合適而且精準的測量儀器,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之后,根據場地的寬窄選擇鋼柱的定位軸線,設置好控制樁的尺寸與位置根據拱架的情況對激光控制儀或者經緯儀控制樁進行設計。鋼柱長度要符合運輸的要求,往往是2到3層一節(jié)。
在高層以及超高層建筑中,鋼柱是用來決定其總高度的豎向構件。100m高的鋼柱往往有8到12節(jié)構件。翻樣以及下料制作鋼柱時,要將豎向荷載所致的壓縮變形以及焊縫處的收縮變形考慮進來,因此,其下料長度和設計的長度有一定的出入。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框架梁往往是h型的,鋼柱和框架梁應當以剛性連接在一起制作時,在框架梁處設置懸臂梁,框架梁與鋼柱連接以剖口熔透焊縫進行,用貼角焊縫處理腹板。
3、高層建筑新型模板應用技術
新型模板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不作任何裝飾,以混凝土自然表面為飾面或表面直接作涂料等飾面的混凝土。全鋼大模板技術是指模板設計和應用能確?;炷帘砻尜|量、外觀效果達到清水混凝土質量要求。核芯筒剪力墻及框架柱施工采用定型鋼模板,委托專業(yè)鋼模板廠家設計加工,其特點是施工方便,易于安裝、拆除。模板整體剛度大、強度高,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光滑致密,可達到清水混凝土效果。
樓面模板采用膠合板表面光潔平整,本身有很好的防水性能使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光滑致密。加之材質輕,面積大,易于拼裝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及模板周轉次數,加快施工進度。采用這種模板體系,不僅能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而且能夠加快工程進度,節(jié)約工程成本。
序號 分部分項工程 選擇模板品種 備 注
1 地下室外墻 采用15mm防水竹膠合板 采用防水對拉螺栓
2 核芯筒剪力墻 采用定型鋼模板
3 地下室車道墻 采用15mm防水竹膠合板 采用防水對拉螺栓
4 框架柱 采用定型鋼模板
5 梁模、樓板底模 采用15mm防水竹膠合板
4、高層建筑小型空心砌塊的應用技術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具有保護耕地、節(jié)約能源、充分利用地方資源和工業(yè)廢渣、勞動生產率高、建筑綜合功能和效益好等優(yōu)點,現(xiàn)已發(fā)展為雙排或多排的保溫承重砌塊。目前國內生產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從技術到生產工藝都是比較成熟的,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砌筑質量較差:砌體粘灰率不足、灰縫不實產生裂縫;砌體與鋼筋混凝土墻之間產生裂縫;砌筑砂漿是普通砂漿,在灰縫處形成冷橋易結露等問題。砌筑時,要提前將砌塊澆水濕潤,砌筑時還應適當濕水,嚴禁干砌塊上墻,避免砂漿水分被砌塊過快吸干,降低砂漿的強度;砌筑時一邊砌筑一邊勾縫補縫,使灰漿飽滿,重點做好砌體與鋼筋混凝土墻之間的接縫處理,砌塊砌完后應靜置一段時間,待結構變形穩(wěn)定后再將框架梁底與砌塊之間的縫隙采用斜磚頂砌等方法填實,再對所有的灰縫進行二次勾縫。
5、高層建筑施工注意事項
5.1高層基礎土方開挖應充分考慮車道的留設,車輛如何協(xié)調,計算好方量與每天的工作量,這樣才能控制好工期,做好專門的土方方案,在該方案中應明確邊坡的監(jiān)控措施,落實到人,其它的應該與多層沒有太大區(qū)別。
5.2防水施工,高層施工一般都有地下防水工程,提前做好該部分的準備工作。主要是施工方案的準備,詳細做好各部位的節(jié)點圖,如果塔吊需要安裝在樓內時方案中應考慮此部位的防水作法,不能忽視。還有就是要與建設單位、監(jiān)理單位提前考察好防水材料的施工廠家與分包單位(防水工程施工需要有專門資質的)。
5.3模板工程的施工,此部分要充分考慮地下室的集水坑,電梯機坑等處的模板作法,模板在這些部位一般要有透氣孔與抗浮措施,否則將影響工程質量,畢竟底板很重要,出現(xiàn)問題時也是很難處理的。如果該工程地上部分標準層多,應提前考慮大鋼模板施工方案,選好廠家,提前簽訂合同,一般一個普通工程模板加工周期需要25天(還得要求廠子實力大一些才行),在地下室工程快完成時提前進場,因為首層大模板安裝都會或多或少出現(xiàn)一些問題,在這個時間里可以對進場的鋼模板進行檢查核對,做到方案無誤,至于施工時有個別螺栓眼不對那就是小事了,很好解決,只要不出現(xiàn)返廠加工就行。在地下室的墻體及頂板模板施工時應單獨作相應的施工方案,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建議地下室的墻體模板材料與地上頂板模板材料一致,可以進行周轉使用。
5.4垂直運輸設備的選擇應多加考慮的就是吊次問題,提升速度應加以考慮,同時起重數量應結合大鋼模板極重考慮,總不能定一臺塔吊連自己定的大鋼模也吊不起吧(還要考慮模板場地等),另外一個最重要的就是該塔的錨固以后的性能,一般塔自由高度也就是40米,超過后在相同的高度內需要加幾道錨固每個型號都是不一樣的。
篇9
關鍵詞: RFID技術; 信息化; 石油化工; 建設項目; 物資管理
中圖分類號: TN926?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5)21?0130?03
Application of RFID technology in petrochemical industry construction projects
HE Fangfang1, HUANG?FU Junhong2
(1. Hualu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 Ltd., Xi’an 710054, China; 2. Shaa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an 710100, China)
Abstract: RFID is an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n which the identification work is unnecessary to conduct with manual intervention, and has quick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Due to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s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nvolves various materials, the problems of wide range installation projects, high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long construction period are existed. The application of RFID technology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acquisi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materials information, which can improve the materials management level of enterprises, shorten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reduce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cost.
Keywords: RFID technology; informatization; petrochemical industry; construction project; material management
0 引 言
目前,大部分石化建設項目中物資的采購、倉庫、施工等環(huán)節(jié)還停留在手工操作的基礎上,所有信息由管理員手工錄入。例如占到石化項目總投資30%的管道,涉及的種類多,安裝工時占到項目總工時的47%,但管件領取時只能憑簡單的錄入信息,經常出現(xiàn)領取時找不到需要的管件或領取錯誤等情況,當某批次管件出現(xiàn)問題,需要召回時也無法實現(xiàn),這種落后的管理方式勢必降低工作效率,增加項目建設成本。
RFID技術是目前最先進的信息采集技術,在物流過程中的貨物追蹤、貴重物品的防偽、食品安全溯源、醫(yī)療器械管理、病人身份識別、高速不停車收費、汽車防盜、定位等領域均有廣泛應用,由于該技術的優(yōu)越性與可操作性,已經開始應用于工程建設領域[1]。將其運用到石化建設項目中,物資的各項信息都被系統(tǒng)自動記錄,提高了企業(yè)的物資管理水平,對于物資成本占到總成本的60%以上的工程項目來說,有效的物資管理可以縮短項目建設工期、降低建設成本。
1 RFID技術概述
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項20世紀90年代開始興起的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已經被世界公認為是21世紀的十大重要技術之一。
1.1 RFID技術的基本原理
RFID系統(tǒng)由電子標簽(Tag)、閱讀器(Reader)和應用支撐軟件3部分組成。電子標簽由芯片與耦合元件組成,每個芯片都具有惟一的標識碼,附著在待識別的物體上;閱讀器是讀取標簽信息的設備,分為手持式或固定式兩種;閱讀器讀取信息后送至電腦主機進行有關處理,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
RFID技術的工作原理并不復雜,附著在待識別物體上的電子標簽中保存有約定格式的電子數據,通過無線射頻信號進行非接觸式的數據通信,閱讀器可以獲取相關電子數據,從而達到自動識別物體的目的。電子標簽按照能量供給方式的不同,分為有源標簽和無源標簽,附有電池的標簽稱為有源標簽,也叫主動標簽,它可以給芯片提供能量,使得標簽能夠主動發(fā)出射頻信號,閱讀器直接獲取信號;無緣電子標簽也叫被動標簽,閱讀器通過天線發(fā)出一定頻率的射頻信號,當無緣電子標簽進入磁場時接收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把攜帶自身編碼等信息的電磁波發(fā)送給閱讀器,閱讀器解調和解碼接收的信號,再送至中央信息系統(tǒng)進行處理[2]。
1.2 RFID技術的優(yōu)勢
RFID技術與條碼技術相比,在石油化工項目建設中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1) 可識別性能好,可實現(xiàn)遠距離、準確、快速、批量識別。RFID 具有非接觸式識讀能力,利用無線電波傳遞信息,可快速遠距離的進行信息采集[3]。閱讀器可以同時讀取多個電子標簽,并且RFID技術讀取信息非常準確,由于其采用集成中間件的方式,降低了人為的錯誤率。
(2) 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強。無線電波的穿透性使RFID標簽與閱讀器對水、油、化學品等物質具有很強的抵抗性,RFID標簽封裝處理后在抗污染方面、穿透性方面具有較強優(yōu)勢,在比較惡劣的環(huán)境中也可以正常工作,可以做到無屏障閱讀[4]。
(3) 信息存儲量大。RFID 標簽內部嵌有存儲設備,可以根據需求設計存儲信息容量,儲存容量非常大,隨著技術發(fā)展,容量還可以進一步增大[5]。并且通過設定標簽是否可以讀寫,RFID閱讀器可以非接觸式的讀取、修改或刪除電子標簽的數據信息。
(4) 安全性能好。RFID 帶有芯片,芯片中的數據內容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加密,相對來說偽造起來要困難得多,只有閱讀器可以讀出內容。
射頻識別技術通過射頻信號可以快速、準確地識別移動物體并獲取相關數據,可工作在各種惡劣環(huán)境,可以同時識別多個對象,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操作快捷方便,從而實現(xiàn)信息的自動化采集與管理,可以預見RFID技術將逐步取代廣泛應用的條碼技術。
2 RFID技術在石油化工項目建設中的應用
2.1 RFID技術在倉庫管理中的應用
在倉庫管理中運用RFID技術,從物資入庫到出庫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數據,都可以被快速、準確地錄入到系統(tǒng),確保企業(yè)及時掌握準確的庫存信息。進入倉庫的物資上自帶電子標簽,或者物資入庫時由倉庫管理人員將物資相關信息錄入電子標簽,貼在相關物資上。物資入庫時,通過安裝在倉庫入口的固定閱讀器或者是管理人員手持式的閱讀器掃描標簽,從而獲取相關物資信息,這些信息會被快速錄入倉儲管理系統(tǒng)中,并生成入庫單,RFID智能終端管理系統(tǒng)還可以安排庫位。物資出庫時,倉庫管理人員檢查取貨單,從倉庫管理系統(tǒng)中調出庫存信息,確定庫存位置,管理人員利用固定式或手持式閱讀器掃描電子標簽,這些物資信息也被快速錄入倉儲管理系統(tǒng),生成取貨單,并自動更改物資庫存信息。盤點庫存物資信息,傳統(tǒng)采用手工臺賬記錄方式,效率慢、出錯率高;采用RFID技術,物資的出入庫信息都被系統(tǒng)自動記錄,保證了庫存信息及時更新,實現(xiàn)了實時盤點。從物資入庫到出庫的整個過程,RFID技術都可以對其進行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項目建設成本。
2.2 RFID技術在施工單位中的應用
采用RFID技術,施工單位可以根據物資的實際到貨情況,準確、快速領取施工需要的物資,合理安排施工人員,極大地避免了窩工現(xiàn)象;同時在領取物資時,不需要專業(yè)的技術人員,普通的工作人員即可完成,大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RFID技術的應用,還可以降低對施工單位二級庫房的要求,從而節(jié)約建設成本。
通過設定標簽讀寫功能,施工單位可以增加相應施工的信息:例如管件移交信息(管件交于哪個施工班組);管件所在的管道編號信息;相應的焊工人員信息,焊口信息;探傷拍片信息等。應用RFID技術,施工單位還可以準確統(tǒng)計已完成的焊接工作量,并根據項目的進度要求合理安排人力資源,提高管理水平,降低人力成本,從而進一步降低項目建設成本。
2.3 RFID技術在物資查找中的應用
RFID技術的運用可以實現(xiàn)物資的跟蹤和監(jiān)控,可以快速、準確地查找問題物資。例如在西南某施工現(xiàn)場,全場共有5個工段(901,902,903,904,905),其中工段901,902由湖南某施工單位負責,工段903,904,905由山西某施工單位負責。5個工段共使用材質為20G,規(guī)格為DN200的彎頭300個,這300個彎頭由某制造廠分5批供貨。全場機械竣工后,制造廠告知第二批次的50個彎頭因質量問題,需要替換?,F(xiàn)場的實際情況為:彎頭已經全部移交施工單位,且已經施工完畢,第二批次移交給哪家施工單位,施工單位用于哪個管線上都無記錄,最后現(xiàn)場只能對該制造廠五批次300個彎頭全部替換。此次彎頭替換事件,由于大量返工,浪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并延誤了建設周期,給建設方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采用RFID技術可以實現(xiàn)管件從制造廠到施工現(xiàn)場的全程跟蹤[6],快速查找問題管件,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石油化工建設中會用到一些價格昂貴且訂貨周期長的特殊物資如蒙乃爾材料的閥門、法蘭、彎頭、三通、異徑管等(這些管件的訂貨周期在6個月左右,有的甚至更長)。如果這些管件丟失或遺漏且無法找到時,會延誤整個項目的建設周期,將給項目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在一定范圍內,RFID技術可以查找遺漏或丟失的特殊物資,從而大大降低項目建設的風險。
3 RFID技術應用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石油化工項目建設中推廣RFID技術的應用還有一定的限制。首先是實施成本比較高,一個電子標簽大概需要20美分,成本要比幾分錢一個的傳統(tǒng)條碼高出很多,讀寫器與軟件設備都會增加企業(yè)的成本[7];其次是標準不統(tǒng)一,目前已經使用的有歐美EPCglobal和日本UID兩大標準,歐美RFID標簽的信息位數是96位,而日本是128位。在頻段的選擇上,國際RFID技術主要使用430 MHz左右和860~960 MHz兩段頻率,430 MHz頻段在我國屬于專用頻段,860~960 MHz頻段上也已經沒有空閑頻率,我國應結合自身國情,制定一套既具有中國特色又能與國際相兼容的RFID標準,促進RFID技術的推廣。RFID技術還面臨著安全問題的挑戰(zhàn),如對標簽進行重寫以篡改物品信息,RFID芯片的功能越來越復雜,RFID系統(tǒng)受到電腦黑客們攻擊的危險也越來越高;電子標簽的回收、對環(huán)境的污染等問題對RFID技術的推廣都有一定的限制[8]。但隨著科技與經濟的發(fā)展,以及國家設立專項基金對RFID產業(yè)發(fā)展的支持,RFID技術將越來越成熟,應用的領域也將越來越廣闊。
4 結 語
在石油化工項目建設中應用RFID技術,可以使企業(yè)及時了解物資的基本信息,從而提高企業(yè)建設效率,降低企業(yè)建設成本。隨著亞投行的成立及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中國影響力的提升,中國的工程公司尤其是石化工程公司必將走出國門走向海外,RFID技術的應用將極大提高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的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 洪曉展.基于RFID技術在BTG項目管理系統(tǒng)的開發(fā)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15,13(2):92?94.
[2] 馬謇,韋勇鋼,龔巍,等.RFID重要物品管控技術研究[J].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2014(7):109?112.
[3] 張勇,于宏宇,張志奇,等.基于RFID的遠程物資管理系統(tǒng)[J].化工自動化及儀表,2014,41(11):1310?1311.
[4] 侯智,喬麗坤.物聯(lián)網的發(fā)展及對化工新材料產業(yè)的影響[J].化工新型材料,2010,38(10):28?29.
[5] 李麗.基于RFID技術的倉庫可視化方案研究[J].探討與研究,2014(8):120?122.
[6] 張革佚,張小寧.RFID技術在鋼材質量追溯系統(tǒng)中的應用[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5(2):53?56.
篇10
介紹:本專業(yè)培養(yǎng)具備管理學理論基礎、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掌握信息管理、信息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方法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能在各類企、事業(yè)單位、金融機構及政府部門從事信息采集、組織、分析、傳播和服務等信息管理工作或與信息管理工作相關的信息系統(tǒng)規(guī)劃、分析、設計、實施、運行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應用型人才。
2、數控技術。
介紹:本專業(yè)旨在培養(yǎng)掌握數控原理、數控編程和數控加工等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及操作技能,從事數控程序編制、數控設備的操作、調試、維修和技術管理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3、石油化工生產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