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jié)獲獎感言范文

時間:2023-04-04 21:16: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師節(jié)獲獎感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教師節(jié)獲獎感言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好!

今天,我作為中心藝術幼兒園的“優(yōu)秀教師”代表在這里發(fā)言,感到十分榮幸和激動,我深知我們“優(yōu)秀教師”這個榮譽稱號的獲得,以及我們在工作中所取得的一切成績,都是與各位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同事們的熱情幫助是分不開的,所以,請允許我代表受表彰的教師們向各位領導及同仁表示最誠摯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我相信:包括我們在座各位老師在內(nèi)的所有教師都能 在這新年起始的日子里,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公司領導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和對教 師的特別關懷;真真切切地體驗到教育事業(yè)的崇高和教師職業(yè)的光榮。

新的學期,我們心中充盈著豐收的喜悅,因為在過去的日子里我們曾經(jīng)有過拼搏;有過忍耐與堅持,坐在這里便是成功,“人間春*本無價,筆底耕耘總有情”只要從內(nèi)心深處充滿了對教育事業(yè)的無限忠誠,就會點燃一支支火把,照亮一片片心靈。

新的學期,在我們每個人的面前都攤開了一張新白紙,那么,我們將如何在這張白紙上繪出人生精彩的畫卷?老師們,選擇了勤勉和奮斗,也就選擇了希望與收獲;選擇了紀律與約束,也就選擇了理智與自由;選擇了拼搏與超越,也就選擇了成功與輝煌!時光匆匆,轉(zhuǎn)眼間,我已走過了6年的教師生涯,回望過去的歲月,有成績、有失敗、有歡樂、也有憂愁…,但歲月的累計教會了我更多的教書育人的道理,讓我成長為了一個有責任心的教師。

是孩子們清純的眼眸給了我們力量,是領導關切的話語給了我們力量,是同事們的微笑給了我們鼓勵,是家長的信任給了我們信心。讓我們勇敢的去戰(zhàn)勝一切困難,去體驗教育生命的真諦。我想,作為一種職業(yè),教育,最能夠吸引我們的,莫過于在我們伴隨孩子們共同經(jīng)歷的從幼稚到逐漸成熟的生命歷程中,我們同樣也體驗著成長的艱辛與歡樂,真正體會到教師是光榮的、教書是嚴肅的、講臺是神圣的; 教育情感的投入、教育觀念的轉(zhuǎn)型、教學方式的變革、教學藝術的創(chuàng)新……不斷迸發(fā)的創(chuàng)新火花,不斷涌現(xiàn)的改革激情,在教育教學的領域,我們捕捉到新的時尚與流行。于是,教育改革,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躁動的心變得平和、充實而愈發(fā)堅定!我們在人生價值的坐標系上,不再是一個個漂移不動的虛點,神圣的工作履歷表上,有我們崇高的誓言與約定!我們將繼續(xù)為打造“高素質(zhì)、有特色”的教育模式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篇2

慶祝第27個教師節(jié)演講比賽稿

文章導讀: 奉獻不僅為了別人,也為了自己的心靈。心靈就像一朵常灌常新的花朵,不僅需要他人的關愛來澆灌,還需要我們自己的付出去滋潤。奉獻多一點,付出多一點,每個人的心靈之花都會綻放出最美麗的笑顏,我們的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馬克思以他自己的一生,實踐著他在青年時代曾為自己立下的道德準則——“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yè),我們就不會為它的重負所壓倒,因為這是為全人類所作的犧牲;那時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萬人,我們的事業(yè)并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馬克思的創(chuàng)造和他的所得之間的差額,就是他的奉獻。雷鋒在他日記里寫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們要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這是他的奉獻。教育家陶行知的真摯感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也是他的奉獻。2005年度感動中國的獲獎者叢飛,每次上臺都是這么說:“我叫叢飛,來自深圳,能對社會有所奉獻,能對他人有所幫助,我感到很快樂。”因為奉獻,所以快樂;因為奉獻,才感受到人間真情;因為奉獻,社會才和諧發(fā)展;因為奉獻,人的生命才會閃光。感受叢飛,他將好事做到極致的執(zhí)著,他身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關愛之心,他“只要你回頭一笑,我就很知足”的精神境界,足以感動我們?nèi)魏我粋€人。

奉獻不僅為了別人,也為了自己的心靈。心靈就像一朵常灌常新的花朵,不僅需要他人的關愛來澆灌,還需要我們自己的付出去滋潤。奉獻多一點,付出多一點,每個人的心靈之花都會綻放出最美麗的笑顏,我們的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好。其實,奉獻對于任何人都不苛刻,常言道:播種善良,收獲友愛;播種仇恨,收獲敵意;播種希望,收獲未來。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做棟梁之材,不妨做一棵小草為大地獻上一絲新綠;不能像太陽那樣用耀眼的光芒照亮整個地球,何不像螢火蟲為黑暗增添一份光亮;不能像海洋用寬闊的胸懷擁抱百川,怎么不可以像雨滴一樣為孕育我們的土地灑上一滴甘露;不能成為天之嬌子,何不傳承愛崗敬業(yè)的精神為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貢獻呢?我們既然選擇了講臺,就選擇了默默奉獻,如果我們不付出、不創(chuàng)造、不追求,這樣的青春必然在似水年華中悄悄逝去,當我們走過的路留下腳印,開過的花彌漫芳香時,回首往事,沒有痕跡,沒有追憶,人生四處皆是嘆息和遺憾。我想,這絕對不是我們存在的意義!

篇3

一、生命體驗

生命的成長需要生命本身的體驗。今天我們多數(shù)的孩子生長在父母的呵護下,除了學習,連玩的機會也不多,他們生活相對單調(diào),沒有多少獨特的經(jīng)歷供他們體驗。加之學校教育受到辦學條件、師資的限制以及安全性的考量,很多真實的體驗活動無法開展。如何在現(xiàn)有條件下,給全體學生創(chuàng)造出更豐富、更有意義的生命體驗機會呢?我們發(fā)現(xiàn)只要創(chuàng)設適當?shù)那榫?,營造氛圍,就能創(chuàng)造出一些簡單易行的生命體驗活動。我們把這些活動分為四個主題系列:

感恩系列。充分利用“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教師節(jié)”等節(jié)日,讓孩子體會周圍他人的不易,理解他們對自己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感恩他人、感恩生活的情感。

珍愛生命系列。通過參與性極強的嘗試性活動告訴學生“自己很重要”,要學會欣賞、保護自己珍貴的生命,并且學會用自己珍貴的生命為他人、為社會奉獻力量。

尊重他人系列。讓學生體會到他人與自己同等重要這一道德主題。

欣賞生命系列。在嘗試性的活動中讓學生懂得要學會欣賞他人,發(fā)現(xiàn)他人的長處,學習他人,超越自我。

在嘗試教育思想指導下的生命體驗活動有很多規(guī)律性的東西,在這里談兩點我們的感受。

1.讓活動說話。嘗試教育理念告訴我們,過多的說教難以進入孩子們的內(nèi)心。因此,在活動的創(chuàng)設中,我們力求老師們少說教甚至不說教,而讓事實說話,讓學生自己說話。例如,在尊重他人系列活動中,禮貌的作用究竟有多大?是一種必要的人際交往行為,還是虛偽的、可有可無的?我們讓學生們自己去找答案。在珍愛生命系列中,正確認識和使用網(wǎng)絡、不沉迷網(wǎng)絡是一個重要選題。展開這一選題時,正逢我校有一位原來品學兼優(yōu)的女孩沉迷網(wǎng)絡中不能自拔,一度想輟學,家長不惜花重金為她請心理醫(yī)生治療,無濟于事,老師使出渾身解數(shù)依然無力回天。面對這一教育難題,我們與區(qū)法院少年法庭取得聯(lián)系,安排她和一些有網(wǎng)癮的孩子去旁聽一起“網(wǎng)絡傷害事件”的庭審,零距離感受了法律的神圣和沉迷網(wǎng)絡的后果。我們感到這是一個很好的嘗試機會,便以這起真實的網(wǎng)絡傷害實例為腳本,模擬法庭的形式,讓學生扮演法庭中的各個角色,身臨其境地去體驗。我們盡量動員深受網(wǎng)絡毒害的學生報名參加,這個女孩在老師的鼓勵下也參加了活動。當時我們并沒有期待她會有質(zhì)的變化,只是想不能放棄,再努力一次。而事實證明,當她以律師的身份參加這個“案件”審理時,她重新拾起了往日的自信,不再萎靡?;顒拥男Чh遠地超出了預期。也許是在一個多月的準備過程中,她領略到了同學的友愛;也許是在資料查詢中,對網(wǎng)絡有了新的認識;也許是在活動中正義的身份讓她感到了對自己的責任;也許老師給予的幫助和同學的大力支持讓她感到深深的悔恨,她用一首詩《我與過去無關》詮釋了她對往日沉迷網(wǎng)絡的認識:……我把往事攤開放在藍天下/讓陽光蒸發(fā)潮濕/讓春風帶走霉氣/僅留下沁人心脾的清香……老師、家長、同學甚至是心理醫(yī)生的苦口婆心都無濟于事,而活動中獲得的強烈體驗,讓學生受到震撼,最終自己說服了自己。

2.新穎的體驗才最有力量。什么樣的心理體驗才更有力量?我們也有過很多思考,一個經(jīng)驗是,提供給學生的材料新穎才會有力量,而一些老生常談不能帶給人震撼,不能帶來新鮮的生命體驗,就沒有教育效果。在感恩系列活動中,有個“十大孝子評選”活動,五月份的母親節(jié)前夕,要舉行頒獎儀式。我們便在大屏幕上播放了一段母親剖腹產(chǎn)子的影片:鋒利的手術刀,血肉模糊的腹部,艱難的過程,新生命出世的喜悅……影片讓在場師生的心靈受到了沖擊,當初生的嬰兒被抱到虛弱的母親身邊時,全場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這掌聲是獻給銀幕上的母親的,也是獻給生活中每個偉大的母親的。在一段悠長婉轉(zhuǎn)的樂曲聲中,我們又播放了孩子們在父母親情呵護中不斷成長的鏡頭。也許是平日大家都太忙了,也許是大家習以為常了,當溫馨的樂曲響起的時候,當心靈沉寂下來的時候,對父母的那種感激、心痛、歉疚充盈了在場每個人的心房,很多人都在默默地流淚。于是,學生向母親獻禮時,“媽媽,您辛苦了!”“祝您節(jié)日快樂,身體安康!”這些常見的問候語都顯得格外真誠,令所有的母親潸然淚下;教師對獲獎學生頒獎詞的激情朗誦,主持人對獲獎學生事跡的生動講述,獲獎學生飽含深情的獲獎感言,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讓材料本身說話,這種體驗勝過了一百句空洞的說教。

二、生命敘事

嘗試教育鼓勵學生間、師生間的展示與交流,通過展示、交流、溝通,掌握了知識和技能,澄清了認識、提升了情感。就像在各式各樣的嘗試教學實踐中都會有小組展示、組內(nèi)和組間的交流一樣,我們相信,在嘗試教育的德育實踐中,也一定需要一個展示、交流的環(huán)節(jié),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可以展示真實的自己,敞開心扉,通過與老師、同學間的交流提升對自己的認識,促進自我成長。

我們的生命敘事活動正是想通過文字的形式,達成師生、生生、家長與學生以及家長與老師間的心靈溝通,保證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具體的活動分為“給未來班主任的一封信”、“學生自我成長敘事”、“生生間互相評價”、“成長記錄”活動,這些活動還與我們的“德育導師制”相結(jié)合,每個孩子都可以與自己的“德育導師”保持長期的書信溝通。我們鼓勵孩子們把自己的心里話,尤其是困惑寫給教師,寫給自己,寫給同學,寫給家長,這樣就為孩子們打開了展示自己內(nèi)心的渠道。我們相信,只要讓一切都展示在陽光下,什么問題都不會長期積累。相較于面對面的談話,我們相信文字是一種更好的展示、交流的載體。

比如,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容易產(chǎn)生情感上的萌動,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到學習和生活。這種例子并不鮮見,我們給孩子們提供了多種與教師書面交流的方式,讓很多孩子走出了情感的誤區(qū)。

我們相信溝通的力量,于是,在每一個我們認為有必要溝通的時刻,我們都會有意識有目的地開展一次有主題的生命敘事活動。比如在新生入學的時候,孩子們對自己的未來有種向往,而家長會對孩子有所期望,雖然孩子與家長天天見面,但也未必認真談過各自的想法,他們之間就需要有一次相對正式的溝通,于是,我們讓孩子和家長互相通一次信。

生命敘事活動能把孩子們的內(nèi)心世界帶到陽光下,讓他們在陽光下健康成長。

三、生命宣言

生命宣言是我們通過儀式對學生心靈進行影響的活動。儀式的本質(zhì)也是一種體驗活動,而這種體驗活動的成敗,關鍵在于儀式的內(nèi)涵。我們通過“入學儀式”、“畢業(yè)儀式”、“入團儀式”、“禮儀承諾儀式”、“每周升旗儀式”、 “人生叮嚀”、“放學前一支歌”等形式,讓學生參與儀式的過程,體會儀式的內(nèi)涵,體驗這種內(nèi)涵帶來的情感,從而達到自強、自悟和自我完善的德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