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19 14:18: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傾聽文本,駕馭教材
傾聽是什么?簡言之,那就是用耳聽,用心理解。在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作為“對話中的首席”,擔負著引領(lǐng)學生走進文本的重任。因此教師自己必須首先要認真研讀文本,琢磨語言,體會意味,學會透過文字符號傾聽文本中那些值得回味的、令我們終身難忘的聲音,教師才能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才能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使自己在閱讀的感知、理解、鑒賞方面優(yōu)于學生。這樣,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才能信心十足地引領(lǐng)學生與文本對話,才能落實三維目標,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傾聽學生,和諧發(fā)展
1、傾聽疑問,因勢利導。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有自己的見解?!泵鎸滩?,學生提出的疑問,可能難易有別,深淺不一,有的能切中文章要害,有的卻風馬牛不相及。這時教師要尊重學生,因勢利導,要學會放棄,突出重點。引導學生相互解決淺顯的,與課文內(nèi)容風馬牛不相及的鼓勵學生課后探討,課中主要引導學生解決的是那些能夠體現(xiàn)課文中心的、作者感情的、寫作特色的等問題。如筆者在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時,學生就提出了這樣一些問題:①本文的作者是誰,她與魯迅有何關(guān)系?②伯父是什么意思?③魯迅先生為什么會受到那么多的人愛戴?④魯迅先生的鼻子真的是碰壁碰扁的嗎?⑤題目中為什么要加上“先生”二字?⑥作者在干什么,是不是革命者?等等。像①②這樣簡單的問題,就可以讓學生相互間解決,像本文的作者現(xiàn)在在干什么,是不是革命者,與本文內(nèi)容關(guān)系不大,可讓學生課后閱讀課外資料解決。而像諸如③④⑤這類的問題,教者要緊緊抓住,引導學生重點解決。這樣不僅完成了課堂目標,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也培養(yǎng)了學生課外探究的能力??梢哉f是一箭雙雕?。?/p>
2、傾聽發(fā)言,科學評價。
在閱讀教學中,師生對話交流是常有的事,但學生的回答往往不令老師滿意。這時教師要有耐心,及時抓出值得肯定的地方并提出合理建議,給學生以客觀公正的鼓勵性評價。當然在評價時也要力戒廉價表揚、肉麻吹捧,要“獎罰分明”、真實坦誠,這樣的語言評價才有分量。學生的優(yōu)點要表揚,不足之處也要予以指出。如:
當學生回答明顯有誤,教師一定要說,很遺憾,你考慮偏了,再試一試(想一想),會有辦法的!
當有學生發(fā)表不同見解時,教師可以說:課堂上只有一種聲音多單調(diào)啊,某某同學為我們帶來了不同的聲音,也給了我們啟發(fā)和思考!
當學生之間進行爭論時,教師說:友誼第一,爭論第二。為了說服對方,請亮出一個正確的理由!
當學生因為堅持正確觀點而勢單力薄,信心不足時,教師說:真理不會以人數(shù)多少來確定,相信自己、堅持到底!這樣才能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也只有這樣,學生才愿意說,只有學生愿意說,教師才能傾聽到學生的心聲,才能了解到學生與文本的差異,從而更好地點撥與引導,把對話引向深入,從而落實三維目標,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傾聽“雜音”,注重生成。
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睂W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是對話的中心。學生個體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因而在語文學習中對同一問題的理解,對同一文本的解讀不可避免地就會有一些“雜音”。對這一個個 “雜音”,教師應給予充分的重視,微笑著耐心地傾聽。因為“雜音”有時候是課堂教學的生長點,是好課的亮點。如我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10冊的《草船借箭》一文時,引導學生概括出文中人物的個性特點,當學生說魯肅忠厚老實時,就有人插嘴:“魯肅并不忠厚,也不老實,。因為他不但對自己的頂頭上司周瑜撒謊,不把諸葛亮借船的事說出來,而且明明知道周瑜在設計陷害諸葛亮,卻沒有將實情告訴諸葛亮。這算是一個忠厚老實的人嗎?要不是諸葛亮神機妙算,那么歷史可能就要改寫了!而他應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顧全大局的將軍?!边@個“雜音”是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體現(xiàn),體現(xiàn)著學生的創(chuàng)造個性,并且他這一說對人物的理解就更加全面、更加準確了,也就有效地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三、傾聽自我,反思提高
篇2
因此,課堂不能再是教案劇的演繹舞臺,不能再是標準答案的散播空間,而應該是珍視孩子們變化的學習需要,精心“預設”與即時“生成”相統(tǒng)一的彈性調(diào)控過程。那么,怎樣預設課堂,才能收獲精彩的生成?
一、于無聲中聽驚雷
學生的靈智和欲求,總是發(fā)生在教師的不經(jīng)意之時,稍縱即逝。這種靈智與欲求,往往表現(xiàn)在他們的眼神中,表現(xiàn)在他們的頷首里,表現(xiàn)在他們的一顰一笑間。教師要沉下來心來,摒棄成見,獨具慧眼,去粗取精,于平凡中見偉大;要有一顆靈動的心,要有一雙銳利的眼睛,在文字中窺見其與文本的聯(lián)系,站在學生發(fā)展的角度挖掘教材,“于無聲中起風雷”,如此才能生成可期待的精彩。
如教學《五彩池》,抓好讀的訓練是最好的教學手段之一?,槵槙曋?,學生讀出了五彩池的數(shù)量之多,讀出了五彩池的形狀各異,讀出了五彩池的顏色不同。正當他們讀得聲情并茂、興趣盎然之時,一位學生突然站起來問:“我們能在五彩池游泳嗎?”同學們聽后都哈哈大笑起來??吹酵瑢W們的反應,發(fā)言的同學臉漸漸紅了。作為老師,該如何對待這位學生的突發(fā)奇想?是簡單地和學生一起一笑置之,還是把它視為教育資源加以利用?等同學們笑過后,我問他們?yōu)槭裁葱ΑR粋€學生站起來說:“書上說五彩池大大小小,大的不足一畝,水深不過一丈,小的像個菜碟,水很淺,用小拇指就能觸到池底,沒辦法游泳?!绷硪粋€學生接著說:“池底長著許多石筍,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險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寶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在這樣的五彩池游泳很容易受傷?!蔽铱隙怂麄儠x書,能從課文中找答案后,走到剛才提問的學生面前問:“你為什么想在五彩池游泳?”這位學生小聲說:“因為我覺得五彩池太美了,太神奇了,我好想親自到五彩池里玩水,盡情享受人間瑤池的樂趣?!蔽邑Q起大拇指贊嘆道:“多么美妙的遐想!”同學們似乎也恍然大悟。我又讓學生找出“無數(shù)的水池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耀著各種不同顏色的光輝,好像是鋪展著的巨幅地毯上的寶石”和“有些水池的水還不止一種顏色,上層是咖啡色的,下層卻成了檸檬黃,左半邊是天藍色的,右半邊卻成了橄欖綠”等語言優(yōu)美的語段,并大聲誦讀。讀后又有幾個學生迫不及待地高高舉起了手要求發(fā)言。得到許可后,一位學生搶先說:“五彩池美景如畫,我認為不能到五彩池游泳,不然豈不破壞了五彩池的瑰麗?我真不舍得這樣做?!弊詈笪易寣W生用自己的話表達對五彩池的贊美,可給課文插圖配文,也可為五彩池寫廣告詞。結(jié)果學生躍躍欲試,有的說:“我想馬上飛去,好好欣賞個夠?!庇械恼f:“流走的是清水,留下的是色彩。”有的說:“人間瑤池,美夢成真!”……
可見,大膽而合理地運用課堂生成,不但不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反而能深化課堂教學的預期目標,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于對話中激情感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要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才是真理。”學生只有在具體的情境中,豐富的情感被激發(fā),才會有表達的強烈欲望,在無拘無束的對話中生成新的語言。
我在教學《靜夜思》一詩時,剛出示課題就聽見學生不約而同地背了出來,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如果按照預設進行教學,學生定會感到興味索然。這時我及時改變原有方案,找準學生的認知起點,適當?shù)卣{(diào)高思維的梯度,創(chuàng)設了“大家一起來當詩人”的表演情境,激起學生積極的情緒。學生進入文本,在表演中強化對語言的揣摩,及對作者思鄉(xiāng)情感的體驗;在對話中喚起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形成個性化語言。學生全身心地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生動的表演情境中觸摸語言。學生從對話中,不僅理解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句話,而且在語言實踐中學會正確地運用。此時學生的表達已不是對文本語言的簡單重復,而是通過對話實現(xiàn)了文本語言的實踐與再創(chuàng)造。接著我抓住精彩的動態(tài)生成讓學生“添畫月亮”,引導學生進一步升華情感。此時,課堂出現(xiàn)了小,師生思維的火花互相碰撞,發(fā)出奪目的光芒,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可見,在課堂上,當學生有精彩的發(fā)揮時,教師若能巧妙應對,課堂將更加絢麗多彩!
三、于拓展中尋答案
課堂是動態(tài)的課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預設,但決不能僅靠預設,而要隨時審時度勢,及時改變教學流程,盤活課堂資源,使課堂充滿活力。
如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當學生讀到“她聽到腳步聲,抬起頭來,飽經(jīng)風霜的臉上顯出難以忍受的痛苦”時,一個學生舉手問:“老師,‘飽經(jīng)風霜’是什么意思?”剛說完,就有個同學站起來接口說:“形容一個人老呀!”其他同學聽了,也都紛紛談論起來。這時,我靈機一動引導說:前兩天,不是讓同學們寫了“猜猜他是誰”嗎?你們都非常感興趣,而且寫得很成功。現(xiàn)在,何不用這個成語再來練習描寫人物外貌呢?此時,我并不急著解釋成語,而是將“生成”進行拓展:“你在生活中見過飽經(jīng)風霜的人嗎?怎樣從外貌上看出他是一個飽經(jīng)風霜的人?”馬上就有學生說:“我家對門有個修車的老爺爺。他兩鬢斑白,一張古銅色的臉,顴骨高高突出,額上刻滿了深深的皺紋。一到冬天,他的厚嘴唇上就常會裂開幾道口子?!蔽荫R上表揚說:“你真是一個會觀察的孩子。”又有學生說:“我奶奶是個農(nóng)民,白發(fā)蒼蒼,額頭上的皺紋像刀刻的一樣,手上也布滿了老繭?!绷硪晃粚W生則說:“我的伯父工作特別辛苦,所以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老許多。尤其長期干粗話,他的臉上又黑又粗糙?!蔽倚〗Y(jié)說:“你們真棒,剛才的發(fā)言就是對‘飽經(jīng)風霜’最好的詮釋。你們想把剛才說的寫下來嗎?”學生興致盎然,欣然動筆,寫出來的語句優(yōu)美生動、形象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