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信息化的現狀與思考

時間:2022-11-19 05:41:00

導語:審計信息化的現狀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計信息化的現狀與思考

【摘要】21世紀是信息技術的時代。隨著生產的自動化、貿易中的電子商務的普及、網絡財務軟件的廣泛使用、以及支付手段的多樣化,審計信息化將是21世紀必然趨勢。本文較深入的分析我國審計信息化的現狀:審計人員;軟件條件以及硬件條件。并對我國審計信息化的建設提出了若干建議。

【關鍵詞】審計信息化;現狀;建議

本文所探討的審計信息化是指,被審計對象運用網絡技術進行財務工作和經營時,審計人員為了實現其審計目的,收集必要的審計證據,采取必要的審計程序,對企業(yè)的網絡信系統(tǒng)的合規(guī)性以及利用計算機以及網絡生成的財務信息進行審計的工作。

一、審計信息化的必要性

1、適應審計環(huán)境變化的必要

1998年全球的網上銷售額達到430億美元,據世貿組織測定2000年將達到3000億美元,據世界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到達2003年銷售額將達到15000億美元,是1998年的34倍。隨著信息經濟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迅猛發(fā)展,使企業(yè)在各個方面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企業(yè)確認客戶訂購,安排生產計劃,控制采購計劃,進行賬務處理都由系統(tǒng)自動完成,經營管理走向網絡化與自動化(如BPG管理模式,虛擬的網絡公司)。電子商務與網絡經營使企業(yè)的經營觀念、組織結構、管理模式、交易授權等發(fā)生巨大變化,同時交易中的支付方式也開始轉向電子化。就會計工作而言,也開始由傳統(tǒng)的手工操作轉向電算華會計。我國自1999年4月起開始研究和采用"會計信息化"這一新概念。(《中國財經報》1999年月8日)。

我國組建了信息化領導小組,推動計算機在各個領域的推廣應用,目前已經或正在建立金關工程、金卡工程、金橋工程、金稅工程、金衛(wèi)工程、金文工程等系統(tǒng)。會計信息化的工作這些年也發(fā)展迅速。

所有這些巨大的變化使得審計工作的環(huán)境、審計工作的對象、審計范圍、審計線索等基本的審計要素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tǒng)的審計工作方法一定不能適應這種變化的要求,開展網絡審計,實施審計信息化是社會信息化的必然。

2、迎接加入WTO的需要

國際審計界,尤其是發(fā)達國家的審計事務所,在網絡審計方發(fā)面有了較高的發(fā)展水平.如AICPA和CICA在1997年開始提供電子交易網站的審計----Web認證,香港會計師公會在去年年底成功與兩會簽訂了網譽認證授權發(fā)牌人合約,在港推出"網譽認證"服務。

自l994年中國開始對外開放注冊會計師考試,財政部又了允許境外非執(zhí)業(yè)會員成為中國執(zhí)業(yè)注冊會計師的規(guī)定。另外,從l993年開始,中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還參加了中國服務貿易市場對外開放談判的政府代表團,參與了WTO服務貿易市場的談判,并在1998年的談判中作如下承諾:允許中外合作所的形式保持至20l0年;允許中外合作所、國際成員所在中國境內經批準設立分支機構;中國政府不再對中外合作所的中外雙方控股比例進行限制,而是由事務所自己協(xié)商決定;允許涉外會計師事務所聘請中外方人員;支持涉外會計師事務所按照國際慣例管理事務所。

現今國際上五大會計師事務所均在中國設立了分所。他們十分重視審計信息化。安達信咨詢公司的首席業(yè)務負責人Joe.W.Forehand在1999年11月接受采訪時說,他打算把電子商務納入公司的部分主要業(yè)務,將在今后5年投資10億美元用于網絡業(yè)務。這標志著安達信咨詢公司可能成為從事網絡業(yè)務的最大公司之一。普化永道、安永會計公司為網絡事業(yè)而不惜裁員。1999年普華永道會計公司辭去了200名咨詢人員、1000名行政人員,將節(jié)約的開支用于增加電子商務的計劃。作為全球第三大會計及咨詢公司的永安公司為了轉向電子商務,于2000年初也裁減了近400名咨詢人員。2000年4月,美國畢馬威咨詢公司同意成為SAP公司的網絡伙伴的一員,該網絡由20個分公司組成,共同幫助開發(fā)和銷售公司的產品。SAP公司的業(yè)務主要是銷售企業(yè)軟件和提供資源計劃服務。畢馬威咨詢公司此舉是通過和其他公司的資源互補來加強自身的網絡能力。為了迎接加入WTO,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必須迅速的由傳統(tǒng)的手工審計轉入網絡審計。

二、國內網絡審計的應用現狀

一個網絡審計系統(tǒng)由三個重要的方面構成:硬件基礎、軟件基礎、管理及操作系統(tǒng)的人員。要實現審計信息化,則必須三方面均達到網絡審計的要求。因此我從這三個方面來分析我國網絡審計的現狀。

1.硬件條件

財政部1994年5月4日了《關于大力發(fā)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yè)的意見》。其中關于推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yè)的發(fā)展總的目標是:到2000年,力爭達到有40%~60%的大中型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縣級以上國家機關在帳務處理、應收應付款核算、固定資產核算、材料核算、銷售核算、工資核算、成本核算、會計報表生成與匯總等基本會計核算業(yè)務方面實現會計電算化;其他單位的會計電算化開展面應達到10%~30%。到2010年,力爭80%以上的基層單位基本實現會計電算化,從根本上扭轉基層單位會計信息處理手段落后的狀況。

據中新社消息,國家經貿委獲悉將從明年開始,對國有大公司強制推行財務管理信息化,以解決目前企業(yè)管理中資金散亂、信息失真、監(jiān)督乏力等問題,并試圖與國際企業(yè)通行標準接軌。

從這兩則信息可以說明,在我國管理較好的大型企業(yè),在會計電算化方面應該具備了較好的硬件條件,但是從總體上而言,電算化的硬件條件仍不太高,要實現所有企業(yè)電算化以及非企業(yè)財務部門電算化則有更大的差距,更別說網絡化了。另外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網絡審計,必須達到全社會的信息化,網絡化,實現支護方式,財務數據生成等的電子化,則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2.軟件條件

(1)網絡財務軟件及應用

2000年我國主要的財務軟及生產商:如北京用友,安易,山東浪潮通用,成都金算盤,深圳金蝶等公司的財務軟件來看,大多數具有一定的遠程數據處理與傳輸的功能,都推出了自己的網絡財務軟件。由于互聯網技術應用的普及,中國財務及企業(yè)管理軟件企業(yè)紛紛"觸網",從產品、服務、運營等方面全面向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應用轉型。中國財務及企業(yè)管理軟件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撐起中國軟件業(yè)的一方天地,郭新平(北京用友總經理))。但是這些網絡財務軟件的推出時間大都在1999-2000年之間,所以在社會中使用的面還不太大,同時這些網絡財務軟件覆蓋的核算領域還不太廣??傮w上而言我國的會計電化軟件還是比較理想的,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也不太大。但是要達到審計信息化所要求的網絡財務軟件的水平,由于我國網絡發(fā)展相對于國際先經水平的落后,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我國關于財務軟件的設計,評審等方面的法規(guī)如《財務軟技術據接口標準98001》等均著眼于財務軟件本身。財務軟件在設計時大多沒有考慮專用的審計軟件接口,使得在財務軟件中嵌入適時跟蹤監(jiān)控的審計程序難以實現,使審計人員采集數據出現一定困難。少量的財務軟件雖有數據轉化功能,也只是對于會計賬簿的格式進行了簡單的轉化?,F代財務軟件的編譯采用多種計算機高級語言,如Access、VB、VC、PowerPoint等,但由于軟件的編譯過程沒有規(guī)范的程序,導致財務軟件的庫結構和科目代碼等至今沒有統(tǒng)一的準則。這種現狀對計算機審計的發(fā)展極為不利。計算機審計軟件要發(fā)展,不能專為一種財務軟件而開發(fā),財務軟件的編譯結構不一樣,必然導致計算機審計軟件的編譯過程過于龐大或者對于部分財務軟件的不適用。所以必須像規(guī)定會計準則一樣,規(guī)定財務軟件的基礎結構,使計算機審計能得以順利地發(fā)展。

總之,雖然我國的網絡財務軟件較國際先經水平的差距不大,但是由于推出較晚,目前使用面還不廣。同時網絡財務軟件的設計沒有考慮審計軟件設計的需要,使得審計軟件的數據收集以及其功能的發(fā)揮受到很大的制約。

(2)審計軟件

從1990年11月山西省審計局開發(fā)的工業(yè)企業(yè)財務收支審計軟件成為第一個通過審計署鑒定的審計軟件至今,已有十多個審計軟件通過了審計署組織的鑒定,并在全國推廣使用。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類:

①審計法規(guī)管理系統(tǒng)。

②審計抽樣軟件。

③表格法審計軟件,該類軟件能完成審計表格及有關參數的增、刪、改維護,能輸入審計表格中要抄錄的數據,能計算并填入審計表格中由計算得到的數據,能按預定的格式打印輸出審計表格。

④基建工程預決算審計軟件。

⑤工具箱式通用審計軟件,如由北京通審軟件公司開發(fā)的2000通審軟件。

⑥工具箱式通用審計軟件,該類程序是為了完成某些特定的審計任務。例如,公路費審計程序、工會經費審計程序、材料成本差異審計程序等。

《審計署提出信息化建設總體目標和構想》(2001-3-28)中提出了審計系統(tǒng)信息化建設總體目標:用五年左右時間,建成對財政、稅務、海關等部門和國有企事業(yè)單位的財務信息系統(tǒng)、電子數據系統(tǒng)實施有效監(jiān)督的審計信息化系統(tǒng),改變目前審計手工作業(yè)的現狀,增強審計機關在計算機環(huán)境下查錯糾弊、規(guī)范管理、遏制腐敗、打擊犯罪的能力,維護經濟秩序,促進廉潔高效政府的建設,更好地履行審計監(jiān)督職責。為實現這一目標,審計署要加快軟件開發(fā),開發(fā)一套比較有效、實用的審計項目管理、審計操作實施、審計結果匯總和審計文書管理軟件;建立審計數據中心,為審計提供數據和法規(guī)方面的支持,逐步與政府其他部分專用網實現網絡互聯、數據共享,并利用數據中心對各種信息進行分析、選擇、比較,決斷重大審計事項。

《審計署2001年審計技術基礎建設工作計劃》關于審計信息化建設工作的要點如下:

①積極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規(guī)劃》項目工作。

②計算機審計軟件開發(fā)應用工作。

③制定計算機審計軟件的評審標準。

④組織計算機審計軟件評審鑒定工作。

⑤抓好成熟輔助審計軟件的推廣應用工作。

⑥繼續(xù)抓好去年已立項輔助審計軟件的開發(fā)完善工作。

⑦繼續(xù)抓好有關軟件的維護工作。

⑧根據2001年中國銀行審計的需要,今年署里重點研制開發(fā)中國銀行計算機輔助審計軟件。

從以上的信息可以看出,我國的審計軟件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審計署也已經高度重視計算機審計和審計信息化,制定出了相應的計劃。并正在積極的推行現有審計軟件的應用推廣。但是我國現有的審計軟件大都處于滿足穿過計算機審計的階段。還沒有適用于網絡審計的審計軟件。

3.審計人員

審計署提出信息化建設總體目標和構想》(2001-3-28)中指出全國審計系統(tǒng)已有2萬多人具備計算機初級水平,占審計人員的25%;在審計業(yè)務、公文管理、辦公自動化方面運用計算機的水平都有較大提高。計劃加強計算機審計隊伍建設。全國培訓800名審計信息化骨干,提高他們在審計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推動計算機審計的廣泛運用;重點培養(yǎng)200名審計信息化專家,進行IT審計師專家水平培訓。

但是在注冊會計師的行業(yè),由于我國CPA的市場化建設及推行較晚,現行的CPA的素質較低。同時在CPA的考試中也沒有計算機方面的要求,因此絕大多數的CPA運用計算機的水平很低。CPA的審計工作仍然是傳統(tǒng)的手工審計。計算機僅僅用作文字處理或者基本不用。

因此,我們認為我國政府審計的計算機審計的水平高于CPA的計算機審計的水平。但是政府審計雖然已經在一定程度進入了穿過計算機審計的階段,但是仍然處于其初級階段.而CPA的計算機水平僅僅處于繞過計算機審計的階段,僅僅運用計算機進行文字處理,穿過計算機審計的階段還沒有開始,最多有極少數的CPA進入了穿過計算機審計的階段。

三、規(guī)劃與建議

為什么我國的審計網絡化會落后于整個社會的信息化的步伐了,我認為這與整個行業(yè)對這一工作的重視不夠有極大的關系。今后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相關的職能部門應該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并在行業(yè)內大力宣傳審計信息化的重要性。

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有:

1.提高會計、審計教師的計算機水平,改革審計專業(yè)教學中關于計算機審計方面的課程設置:

(1)提高重要的常用軟件如EXCEL應用水平,不能只停留在初級會用作計算的階段。

(2)開設適當難度的網絡安全方面的課程。

(3)開設高級程序語言課程(要隨財務軟件所用的語言同步調整)

2.集中一批既懂財會、審計業(yè)務、由精通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有經驗的專業(yè)人員,開發(fā)適合我國現實情況的審計軟件。

(二)普華永道、安達信、畢馬威這些國際知名的會計公司均不惜采取化巨資以及裁減人員的非常措施推動這一工作。而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為什么沒有能自發(fā)的重視網絡審計的工作。我認為這是由于我國審計質量不高,行業(yè)競爭不公平、以及能實施網絡審計的人才奇缺,使得網絡審計的提高審計質量、降低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率的優(yōu)勢在我國社會審計中并不明顯。因此必須加大行業(yè)監(jiān)管的力度,促使會計師事務所重視會計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計算機審計工作,從而提高會計信息化環(huán)境下審計質量,降低審計成本。

(三)審計可分為政府審計、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這三種審計本身有著不同的作用與實施環(huán)境。應該針對其不同地環(huán)境分別予以研究,同時又要做好他們之間的銜接工作。

1.內部審計:相對而言,其實施的條件僅限于某一個企業(yè)的,實施的條件要容易些。我國目前規(guī)模較大的財務軟件公司各自使用的程序語言不一樣,但是根據各自的財務軟件編制設計的審計軟件則必然很好能較好的解決審計軟件與網絡財務軟件間的銜接問題,而且其開發(fā)成本較低些。同時也能為同用于各種財務軟件的通用的財務審計軟件的實際積累經驗。

2.政府審計:審計署十分重視審計的信息化,制定了審計信息化規(guī)劃。并且派人到國外學習先進經驗。先后開發(fā)出了一些審計軟件,并正在積極的進行推廣??梢哉J為,我國的政府審計的信息化走在了其他審計的前面。

3.社會審計:應該還處于手工階段。我認為為了迅速的提高我國的網絡審計的水平。我國的相關的相關部門:中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國內較大的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在這方面早做規(guī)劃:

(1)可以在中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內設立審計信息化部,積極的進行宣傳,使各成元所深入認識到計算機審計、網絡審計的重要性。由該部推進各成員所盡快進入穿過計算機的審計。促進各成員所制定相應的規(guī)劃。

(2)改革CPA的考試內容??紤]到當今電算化會計的迅猛推進,被審單位提供的會計信息全部存于同張軟盤,而且由于無紙憑證的出現,為失真會計信息的出現增加了另外一些途徑。倘若注冊會計師不懂計算機知識,在計算機面前一籌莫展,是無法對財務信息進行鑒證的。因此,CPA考試中增加計算機,網絡方面的知識勢在必行。

(3)修改審計法規(guī)中關于對審計人員的后續(xù)教育和考核的內容。強行要求現有的審計人員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計算機以及網絡方面的知識。

(四)如何推動內部審計信息化的實現

由于實施內部審計的軟、硬件條件僅僅針對各個企業(yè),因此使得內部審計實現的難度較小。而且內部審計信息化的提前實現,可以為整個審計信息化積累大量的寶貴經驗,推動整個社會審計信息化的進程。我們認為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快內部審計的信息化:

1.有審計署或者內部審計委員會做出規(guī)定:以實現了全面的會計電算化以及國家863計劃CIMS工程示范企業(yè)中制定出時間表,強制推行全方位的計算機審計。從而促使企業(yè)自行開發(fā)審計軟件,也必然推動財務軟件公司對審計軟件的開發(fā)。

2.盡快以《審計機關計算機審計輔助審計》為基礎,研究出更詳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內部審計工作的程序、方法、以及所要求的技術:

(1)會計電算化的組織、管理、操作以及軟件控制。

(2)系統(tǒng)安全控制(研究計算機審計中關于安全方面的審計與計算機專家關于安全方面的工作內容的區(qū)別)

(3)日常工作中軟件應用的控制

3.大力開展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的培訓。如:數據模擬檢測法、整體檢測法、程序編碼控制法、受控再處理法、平行模擬法、嵌入審計程序法、程序追蹤法。

參考文獻

1.《關于大力發(fā)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yè)的意見》財政部1994年5月4日

2.《審計署2001年審計技術基礎建設工作計劃》(摘要)(2001-3-20)審計署辦公廳

3.《審計署提出信息化建設總體目標和構想》(2001-3-28)審計署辦公廳

4.周舟洪,會計電算化企業(yè)審計中的問題及對策,中國審計報

5.李慶,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環(huán)境下審計面臨的問題與對策,中國注冊會計師2000.7

6.張金城,巧學計算機審計,中國審計出版社,1999.7

7.湯云為、單喆敏,網上鑒正業(yè)務-注冊會計師為電子商務的健康發(fā)展所提供的服務,中國注冊會計師2000.5

8.朱建國,會計教育,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8

9.王景新,最新財會電算化(上、下),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0.5

10.葉臻,國際五大會計公司發(fā)展的新趨勢,河北注冊會計師,2000.5.1

11.張恩岳,內部審計,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