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監(jiān)督調研報告

時間:2022-02-23 05:42:00

導語:機關監(jiān)督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關監(jiān)督調研報告

為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浙江省將成立機關效能建設領導小組和辦公室,負責對效能建設工作的組織、協(xié)調和指導,對機關干部辦事拖拉、工作推諉、紀律渙散和政令不暢等現(xiàn)象進行治理。

新年開始,各地就頻頻傳來改進機關工作作風、提高行政效率的信息,各種與此有關的措施也在推出。浙江之外,北京市朝陽區(qū)人事局對干部考核標準提高到連續(xù)被評為“基本稱職”的,也要“下崗”。青島市近日出臺了效能投訴處理辦法,公務員辦事拖拉將被追究責任。在1月31日召開的江蘇省級機關作風建設動員大會上,江蘇省委副書記王壽亭也揭露了省級機關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七大“病癥”。前一段時間,深圳市政府開展的財政投資的效益審計,也可以算作是政府改進作風和提高效率的一種嘗試。這些規(guī)定、制度和做法,表明行政機關重視自身的機關作風建設和人員素質提高,把行政效率、效能建設提上了議事日程。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也是實踐服務政府的重要舉措。

不過,各級國家機關在長期的管理中形成的辦事拖拉、紀律渙散和政令不通等機關病,是有其客觀條件和根源的,也是非常根深蒂固的,絕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而且,舊的機關病去了,新的機關病還會產生,對此我們應當有充分的準備。

治理機關病,最終要靠制度解決問題。在制度建設上,應當首先注重鏟除產生機關病的制度基礎和條件。如果不從制度根源上入手,而只熱衷于今天成立一個辦公室,明天再搞一個領導小組,想以此來實現(xiàn)改進機關作風和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恐怕難以如愿。多年來,諸如糾風機構、文明機構、機關作風建設機構等,其實也是一直就存在,但是實事求是地講,其效果并不理想。多年來的機構改革和提高行政效率的嘗試,給我們的恐怕更多的不是經驗而是教訓。

要改進機關作風和提高行政效率,政府職能的轉變是根本?,F(xiàn)在的問題是,政府與社會的關系沒有徹底理清,尤其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職能的范圍和作用,還有待于進一步理順。不搞清楚這個根本問題,政府管的事情太多,萬能政府的觀念不改變、父母官的觀念不改變,大政府、大行政框架下的行政效率肯定是不會高的。而今年就要實施的《行政許可法》則是轉變政府職能的一個方向和標準。

行政公開是改進機關作風、提高行政效率、克服渙散現(xiàn)象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過去說,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其實陽光也是克服機關病的一劑良藥。辦事標準不公開、辦事程序不公開、辦事結果不公開,法律制度以外另外增加內部標準等做法,實際上就是機關病產生的土壤。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暗箱操作才會使權力掌握者高高在上,而高高在上的官員是不會有什么服務意識的。所以,應當大力推行和建設行政公開制度,從制度保障上讓一切腐敗、渙散、官僚主義現(xiàn)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成立專門的機構來抓機關和公務員問題,當然是好事。因為這樣可以給老百姓提供一些集中反映和投訴的“窗口”,也有機關來組織、協(xié)調和指導。但這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不能把機關自身監(jiān)督的作用看得過高。相反,社會監(jiān)督、老百姓的監(jiān)督才是我們應當著力建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如果我們在制度設計和建設上,能夠做到社會對行政機關的監(jiān)督經?;?、法制化、程序化,而且切實有效,機關病才能夠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