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家政服務調研

時間:2022-02-05 04:59:00

導語:婦聯家政服務調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婦聯家政服務調研

幾年來,我市家政服務業(yè)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yè),伴隨著全市的改革和發(fā)展而走入了千家萬戶,受到社會的關注并得到發(fā)展。最近,市婦聯就婦聯系統(tǒng)家政服務機構建設,重點以20*年以來開展工作情況及家政服務現狀進行了調研,形成以下調研報告。

一、婦聯家政服務機構情況

馬鞍山市婦聯于20*年9月經市勞動部門的批復成立了“市婦聯巾幗職業(yè)介紹服務部”,為非營利職業(yè)介紹機構,行政隸屬市婦聯,業(yè)務主管為市職業(yè)介紹服務中心,主要業(yè)務工作是免費介紹下崗失業(yè)失地婦女從事家政服務。20*年起,市婦聯為充分發(fā)揮“巾幗服務部”的服務功能,確定了一名專職工作人員,20*年起,“巾幗服務部”成為市勞動部門的下崗再就業(yè)培訓基地,重點開展家政服務員的培訓和工作介紹。以“巾幗服務部”為依托開展家政服務工作,需要各級婦聯的上下聯動,需要各級勞動部門的配合支持。幾年來,縣區(qū)婦聯都把家政服務工作作為“巾幗建功”活動的重要任務,確定專人負責,城市街道和社區(qū)的婦聯組織具體抓好宣傳動員、組織人員參加培訓等工作。目前,市婦聯“巾幗服務部”有一支300多人組成的較為穩(wěn)定的家政服務員隊伍,她們主要來源于三個渠道:一是在每年舉辦的勞務招聘會上招收一批;二是縣區(qū)推薦的城區(qū)或近郊下崗失業(yè)、失地婦女;三是通過熟人介紹主動到服務部來登記求職的大齡婦女,其中,下崗、失業(yè)人員各占40%,20%為無業(yè)和失地婦女。

二、家政服務員的培訓情況

為了幫助她們增強勞動職業(yè)技能,提高家政服務水平,進一步實現就業(yè)和再就業(yè),市婦聯積極開展了培訓工作。在培訓形式上,婦聯組織由開始的單挑獨辦到整合資源與勞動部門聯辦,提升了培訓能力。20*年以來,家政服務員的培訓,由婦聯負責組織工作,勞動部門負責講課和發(fā)家政服務上崗等證書,每年都舉辦培訓班。一是集中培訓。按照勞動部門關于家政服務員上崗資格證書培訓課時和內容的要求,開展了家政服務人員職業(yè)道德和禮儀、家電使用與保養(yǎng)、護理、烹飪和保潔等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的培訓,努力幫助她們獲得省市級上崗等級證書。二是專題講座。就家政服務員迫切需要的有關知識和技能進行專題培訓。

幾年來,共集中舉辦培訓班7期,專題講座13次,培訓婦女3042人,其中,上崗人數2189,獲市星級家政服務員3人。有2336人通過培訓獲得了勞動部門頒發(fā)的初級和中級職業(yè)資格證書。其中,20*年以來,我市婦聯組織共培訓家政服務員1668名,其中,農村失地婦女和城鎮(zhèn)下崗失業(yè)人員分別占34%和66%。參加家政服務培訓的婦女中,36-50歲的占88%,其中36-40歲、41-45歲、46-50歲的婦女分別占總培訓婦女數19%、48%和21%;35歲以下和51歲以上的占總培訓數12%,其中35歲以下占6%,51歲以上占6%。文化程度:小學文化居多占培訓人數的61%,初中、高中文化分別占31%和8%。

三、輸送家政服務員的情況

目前,我市經各級婦聯推薦上崗的家政服務員有2189人,其中93%即2042人經過培訓,7%即147人未參加培訓。未參加培訓的主要原因:一是工作忙沒有時間。二是憑經驗上崗,她們認為自己已經干了多年,雇主雙方都比較滿意,參不參加培訓都一個樣。

36歲至50歲的婦女是家政服務業(yè)的主力軍,占上崗人員的88%。從上崗人員的年齡結構分析,36-40歲、41-45歲、46-50歲居多,分別占15%、52%和21%,30歲以下、31-35歲、51歲以上上崗人數分別占4%、5%和3%。35歲以下有197人從事家政服務工作,雖然為數不多,但是折射出年輕婦女的折業(yè)觀念有了較大的轉變。

上崗人員文化程度偏低。各級婦聯組織介紹的家政服務員小學文化程度占60%,初中文化占36%,高中文化3.5%,大專文化僅1人。

家政服務報酬逐漸提高。與兩年半前比較,小時工標準從5元提高到8元,每天3小時月工資從200元提高到340元,4小時月工資從250元提高到400至500元,全日制月工資從450元提高到650至750元,增幅為60%至70%。目前,我市家政服務報酬接近甚至超過上海等城市水平。在我們推薦的上崗人員中,小時工占40%,半日制占50%,全日制約10%。據市婦聯巾幗服務部回訪家政服務員的調查反映,有的婦女從事家政服務工作采用靈活多樣方式、按小時工或者一天干兩家,再加上星期天幫助雇主洗滌衣物等,每個月可以獲得1800多元至2000多元的報酬。在近幾年輸送的上崗人員中,以20*年、20*年輸送上崗人數最多,其主要原因是:城郊失地婦女的加入和廣大婦女就業(yè)觀念的轉變。

四、家政服務存在的問題,要求和建議

(一)家政服務工作存在的問題

1、婦聯系統(tǒng)家政服務機構競爭壓力大

目前,家政服務屬于非正規(guī)性就業(yè)。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非盈利性的。如市總工會、市婦聯、共青團及三城區(qū)設立的家政服務中心或介紹所。來自三城區(qū)的家政服務組織隸屬于勞動部門管理,具有較強的人、財、物支撐;總工會也有較強大的服務機構。另一類是盈利性的。主要是來自社會的中介機構和物業(yè)公司。這些機構雖然處于初級層次,缺乏專業(yè)性,市場整體不夠規(guī)范。但相對那些年齡大、文化低、缺乏專業(yè)技能的家政服務員,具有一定的誘惑力,因此擁有很大的勞動力市場,家政服務員可以不受任何制度制約地去謀求一份工作。婦聯系統(tǒng)家政服務機構的壯大和發(fā)展在這種情況下受到一定的沖擊。

2、家政服務供需矛盾較突出

“供不應求”是目前家政服務行業(yè)的普遍矛盾。一是因受傳統(tǒng)擇業(yè)觀念的影響。很多人仍然把家政服務業(yè)視作“服侍人”的工作,低人一等,不少下崗失業(yè)婦女不愿意從事這一行業(yè),即便是本人愿意,但由于家人的阻撓也往往心存顧慮,大多數從業(yè)者把家庭服務業(yè)作為擇業(yè)的最后選擇,因此,家政服務員隊伍增長緩慢。二是月嫂等一些具有專業(yè)技能的服務人員更加難找,因為要求的報酬高,使一些需要的家庭望而卻步。三是春節(jié)前后,家政服務市場需求旺盛,家政服務人員更是高價難尋,供求矛盾日益顯現。

3、家政服務員的素質不適應

一是很大一部分家政服務員參加培訓的熱情不高,主要是怕參加培訓耽誤工作時間,影響了收入,從而也難以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二是一些家政服務員挑剔服務對象,如怕吃虧不愿意從事上午和全天的家政服務,嫌熱夏天不愿意燒飯,嫌臟不愿意護理重病殘老人,挑挑揀揀不愿上崗。三是還有一些家政服務員,因為自身素質原因,多次介紹都不能成功,因為雇主不接受而難以上崗。

4、家政服務人員的合法權益難維護

目前,家政服務員與雇主的關系是提供勞務服務和雇傭的關系,家政服務侵權問題往往發(fā)生在家政服務員與雇主之間,很難有確鑿證據證明自己被侵權,再加上從事家政服務工作的婦女大多來自農村失地、城市下崗或無業(yè)婦女,法律意識比較淡薄,自我維權能力不夠強,遇到侵權行為往往以辭工的消極做法對待。另外,社會保險等問題依靠《勞動法》也無法真正解決。

(二)對策和建議

1、要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

一是建議政府在規(guī)范中介機構經營的過程中,要積極引導成立實體性的家政服務公司,把家政服務人員納入公司員工管理制度,使家政服務實體成為勞務派遣公司,促進家政服務向正規(guī)就業(yè)發(fā)展,解決家政服務員的社會保障等后顧之憂,提高家政服務人員的社會地位和單位職工歸屬感。二是政府對成立初期的實體性的家政服務公司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有條件的也可以通過評優(yōu)獎勵等辦法,從資金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為經營實體公司營造寬松的環(huán)境。

2、要規(guī)范市場管理

要進一步明確家政服務行業(yè)的主管機構,形成工商、勞動、質量監(jiān)督等有關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對違規(guī)操作的中介組織要加大監(jiān)管力度。要制定出臺家政服務的規(guī)范要求和工資標準,以便于加強管理。要建立家政服務員定培訓機制,規(guī)范家政服務員資格等級認證。要逐步建立健全和推廣家政服務員持證上崗及等級工資制度。

3、要提高服務水平

一是大力宣傳擇業(yè)新觀念,幫助婦女端正家政服務再就業(yè)的理念,不斷壯大家政服務員隊伍;二是加強家政培訓工作,鼓勵婦女學習新技能,拓寬家政服務領域,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三是切實維護家政服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家政服務員的普法宣傳,引導家政服務員的依法維權途徑,促進家政服務員學法、依法、用法。四是要實行有償服務,使婦聯系統(tǒng)家政服務工作能夠良性循環(huán),促進家政服務機構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