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經常性教育制度

時間:2022-04-04 04:27:00

導語:黨員經常性教育制度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的意見》,不斷提高黨員素質,鞏固和發(fā)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推進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和黨的先進性建設,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級黨組織要嚴格按照中央《關于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的意見》總體要求、工作原則、方法途徑等,抓好黨員經常性教育工作。

二、各級黨組織要在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基本內容的基礎上,根據(jù)不同領域、不同行業(yè)、不同崗位黨員的實際,明確具體的教育內容和要求,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三、各級黨組織要結合實際,制定好中長期教育培訓規(guī)劃和年度計劃。各縣(區(qū))黨委對基層黨組織書記、市直各部門黨(工)委對所屬單位黨務工作者每年至少要組織輪訓一遍,時間不少于3天。各級黨委每三年要安排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到縣級以上黨校輪訓一次。機關、國有企業(yè)、事業(yè)單位黨組織組織黨員集體學習全年累積不少于12天。其他黨員集體學習全年累積不少于6天。

四、黨員領導干部要根據(jù)分工,分別在基層單位建立聯(lián)系點,每年要有一定的時間,深入基層聯(lián)系點做好黨員教育的指導工作;每年要給黨員上黨課或作形勢報告至少1次。

五、各級黨組織要組織黨員深入開展“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和主題實踐活動。通過黨員責任區(qū)、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戶、黨員承諾制、設崗定責、結對幫扶和志愿者服務等多種方式,亮明身份,掛牌上崗,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反映群眾訴求,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宣傳員、聯(lián)絡員、服務員作用。要有計劃地組織年輕黨員到基層和艱苦地區(qū)、艱苦崗位鍛煉,在實踐中增長才干。

六、縣級黨校要把黨員教育培訓作為主要任務,利用各類院校、培訓機構、革命紀念地(館)和科技示范基地等方面的教育資源,建立黨員教育基地。充分運用現(xiàn)代遠程教育、電化教育等手段和報刊圖書、廣播電視、信息網(wǎng)絡等媒介,拓展黨員教育培訓和黨員自主學習的途徑。加強農村、企業(yè)、街道社區(qū)、機關和事業(yè)單位黨員活動場地建設。

七、各級黨組織要認真堅持“”、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縣(區(qū))黨委、市直各部門黨委(總支、支部)、各企事業(yè)單位黨委每5年要集中開展一次黨員黨性分析評議活動。黨員領導干部每年要在民主生活會上匯報本人的學習教育情況,基層黨組織要將黨員學習教育情況作為民主評議黨員的主要內容,并以適當方式進行一次學習測評。要積極督促引導黨員根據(jù)自身實際和工作需要開展自學,根據(jù)不同行業(yè)、不同崗位特點,對黨員做讀書筆記、撰寫心得體會文章提出量化要求。要建立健全黨員教育培訓檔案和信息庫,把黨員教育培訓情況作為評先選優(yōu)的依據(jù)。

八、各縣(區(qū))黨委要建立由組織部門牽頭,紀檢、宣傳部門和黨校等為成員單位的黨員教育聯(lián)系會議制度,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對黨員教育培訓情況進行督促檢查。

九、黨員教育培訓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教育培訓工作納入各縣(區(qū))黨委、市直各部門黨委(總支、支部)、各企事業(yè)單位黨委基層黨建工作責任目標體系,作為評定黨組織及其責任人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作為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培養(yǎng)鍛煉、獎勵懲戒的重要依據(jù)。對抓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成績突出的要予以表彰獎勵,對思想不重視、工作不得力的要提出批評,限期整改。

十、黨員教育培訓經費要列入各縣區(qū)、各部門、各單位干部教育培訓經費中,并保證各級黨委留存黨費主要用于黨員教育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