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總公司的事跡材料

時間:2022-05-23 09:46:00

導語:水務總公司的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月*日*時*分,*省*縣8.0級特大*,山崩地裂,舉國同殤。隨著抗震救災工作展開,災區(qū)人民的安置問題成為救災工作的重中之重。來自全國各地的援建隊伍紛紛趕赴災區(qū)幫助災區(qū)人民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在這場舉全國之力的弛援中,安陽市水務總公司供水搶險突擊隊作為我市赴川抗震救災援建先遣隊,18名隊員發(fā)揚了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大無畏精神,為*綿竹災區(qū)人民喝上生命之水獻上安陽人民的一片深情。突擊隊臨時黨支部和8名共產黨員經受住了災區(qū)嚴峻的考驗,9名突擊隊員火線入黨,充分體現了在援建工作中黨組織的凝聚力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危急受命為了災區(qū)人民的生命源泉

*月23日*時30分,為了保障災區(qū)人民的生活飲用水,作為市委、市政府派出的第一支赴川抗震救災援建隊伍——水務總公司抗震救災供水搶險突擊隊出發(fā)儀式在水務總公司大樓前舉行。安陽市委書記張廣智,安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張笑東,人大主任張錦堂,人大副主任楊六生,副市長倪豫州,政協副主席董寶,市建委主任高峰、副書記杜和平等領導紛紛趕來送行。市委書記張廣智向突擊隊授旗并宣布先遣隊正式出發(fā)。張笑東市長在講話中動情地說,大家要時刻牢記自己的光榮使命,發(fā)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守紀,特別能戰(zhàn)斗的精神,積極投身到災區(qū)的工程建設中去,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18名突擊隊員帶著*3*萬安陽人民的期望,承載著*00多名安陽水務人的重托。從*月16號,總公司接到省水協關于赴*災區(qū)進行援助工作的緊急通知起,援建工作就成為總公司領導思慮的頭等大事。總經理劉建國親自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各項籌備工作??偣绢I導時刻關注著突擊隊的人員選調、車輛安排、材料、工具配備以及隊員的生活用品籌備情況,組織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多方籌備救災物資。*月18日,公司緊急籌措21萬余元資金專程購置一部嶄新的搶修工程車;購置帳篷、蚊帳、軍用床等生活用品,配備挖掘機和發(fā)電機、切割機、潛水泵、電錘、排污泵等*0余種小型設備??偣靖鳁l戰(zhàn)線上的員工聞訊后踴躍報名,積極要求前往,出差在外的人員還通過短信、打電話的方式報名。他們中有的是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的共產黨員,有的是來自一線的技術骨干,他們崗位不同,姓名不同,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安陽水務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心愿——在這場重大的自然災害面前恪盡安陽水務人的職責。總公司黨委慎重挑選了17名業(yè)務熟、技術精、素質高、作風硬的中青年員工,由總公司副總經理馮國慶帶隊任突擊隊隊長,組成了一支18人的供水搶險突擊隊,赴川執(zhí)行援建任務。在這支隊伍中有8名黨員、1名入黨培養(yǎng)對象和6名復員軍人。其中工程公司安裝分公司經理、共產黨員萬向陽母親剛剛去世,愛人上倒班,孩子小需要有人照料;施工員張玉明雙親年老有病,愛人身體也不好;施工員王海芳小孩還不滿白天,接到通知時孩子正在打吊針;經營公司員工謝寶林常年患有高血壓,家人為他準備了一大摞的降壓藥……所有的個人問題在大災面前都變得微乎其微,18名隊員毅然決然地奔赴抗震救災第一線。

總經理劉建國、黨委書記張俊周對突擊隊員們寄予了深切的關懷和希望,他們要求隊員們要有吃大苦、打硬仗的思想準備,克服災區(qū)十分惡劣的生活條件,發(fā)揚不怕疲勞、連續(xù)作戰(zhàn)的工作作風,團結協作、服從指揮,克服一切困難,全力做好災區(qū)供水系統(tǒng)的重建與恢復工作。同時,希望大家保重身體,注意自身防護,保持充分的精力與體力,沉著冷靜、安全高效,為災區(qū)的重建與恢復貢獻應有的力量,讓領導放心,讓災區(qū)人民滿意。

英勇奮戰(zhàn)用實際行動詮釋安陽水務的團隊精神

突擊隊2*日上午進入*,汽車在盤山公路上疾馳,路邊不時有從山崖上滾落的石塊,印入他們眼簾的是受到*損壞不同程度的房屋,每個人的心情都是沉痛而又急切。下午1*時,突擊隊搶進綿竹第四水廠??偣靖笨偨浝?、突擊隊隊長馮國慶馬上與河南省水協及當地水司的領導見面,了解當地供水現狀。有著13萬城區(qū)人口的綿竹,震后城區(qū)已成一座空城,停水停電,所有受災群眾都聚集在臨時安置點,接通安置點的生活用水迫在眉睫。接受任務后,馮國慶副總經理經理當即召集所有隊員開會,部署具體的施工任務。就在這時,腳下的大地開始顫抖,線桿左右搖晃,汽車不停抖動——他們遭遇了*.*之后最大的一次6.4級的余震。這個突如其來的“見面禮”,讓隊員們意識到他們面臨的環(huán)境是充滿風險的,但這并不能撼動他們堅強的意志。在突擊隊的駐地,突擊隊臨時黨支部宣告成立,高高飄揚的水務總公司供水搶險突擊隊隊旗昭示著一支團結堅強的隊伍將出現在災區(qū)的施工現場。

*月26日一大早,突擊隊員們搶進位于綿竹市第二立交橋東側的1號災區(qū)群眾安置點,這里安置了來自綿竹漢旺鎮(zhèn)等重災區(qū)*000多名群眾,現場施工條件非常差,沒有圖紙,沒有紅線,沒有規(guī)劃,沒有機械,沒有吊車,在這前所未有的施工條件下,每一位突擊隊員只有一個心思:趕快讓災區(qū)人民喝上干凈的自來水!于是,在沒有吊裝機械的情況下,繩子、撬杠、鋼釬成了隊員們最好的工具。直徑31*公分的管道,一根足有300多斤,為節(jié)省時間,隊員們先將10根6米長的管道在地面上進行焊接,然后肩扛手抬,將焊接好的管道下到溝槽內??吹疥爢T們硬是將管道用肩、用手扛舉起來,災區(qū)的群眾連連稱贊:隊員個個都是吊車啊!經過幾天奮戰(zhàn),終于完成了1號安置點的接水任務,當剛剛接通的自來水噴涌而出,災區(qū)群眾露出歡欣的笑容時,隊員們顧不上多看一眼,又奔赴下一個災區(qū)群眾安置點。

災區(qū)惡劣的施工環(huán)境考驗著隊員們的技能,悶熱潮濕的氣候考驗著隊員們的體能,不斷出現的余震挑戰(zhàn)著隊員們的心里素質,這是對隊員個人的考驗,更是對這個代表著*00多水務員工隊伍的考驗。

連續(xù)在烈日下施工,隊員們的皮膚曬得起了水泡,有的手上、肩膀上還磨出了血痕,晚上回到駐地才發(fā)現脖子象針扎一樣難受,根本無法入睡??蛇@些苦隊員們都深深地埋在心里,在這支隊伍里始終充滿著積極向上、樂觀的精神。因為在這里勞動是最快樂的!突擊隊隊長馮國慶是18名隊員中年紀最長的一個,他每天堅持和隊員們戰(zhàn)斗在烈日下,強烈的暴曬使他的皮膚被烤得變黑又脫了皮,隊員們笑稱他是“黑人指揮長”。突擊隊副隊長兼臨時黨支部書記賈寶中,既負責突擊隊的具體工作,又要關心隊員的思想狀況。這位總公司推選出來的奧運火炬手,把傳遞百年夢想的激情同樣投入了抗震救災中。共產黨員段澤友是一名技術嫻熟的管道焊接人員,在施工一線,不怕苦不怕累,總是沖鋒在前,無私奉獻。楊水林是總公司的一名老工人,在技術方面是一個多面手,開車,駕駛挖掘機,從來不怕艱難困苦,總是沖在前面。熱誠開朗的張玉明業(yè)務熟練,不怕吃苦,由于體力消耗過大和氣候原因,發(fā)燒了,大家勸他休息一下,他依然樂呵呵地和隊員們戰(zhàn)斗在救災第一線。入黨培養(yǎng)對象申亞周在18名突擊隊員中,年齡最小,只有24歲,是一名林縣人,平時不善言語,雖然看起來文弱,一但干起工作來,有股子倔強勁,在他的身上展示了當年林縣的“紅旗渠精神”。共產黨員馬佃申是一名業(yè)務熟練的老司機,離開方向盤就跳進溝槽,和大家一樣搶著干。在施工中,因撬杠脫落,手指受傷,衛(wèi)生條件簡陋,致使剪掉一塊肉,縫合了3針,但他仍然一再要求繼續(xù)堅持戰(zhàn)斗在一線。共產黨員、隨隊電工柯成東在大家都休息的時候,他還要檢查維修設備,來到工地上,他放下電工包,就拿起鐵鎬,在緊張的抗震救災的管道鋪設現場,他已經成了一名熟練的管道安裝施工員。為了保證隊員們能在艱苦的生活條件下吃好飯,共產黨員、炊事員肖改軍在有限的條件下,盡最大可能提供可口的飯菜,隊員想吃饅頭,他就和面蒸饅頭,隊員想吃面條,他就手工搟面條,收工回來,總有熱騰騰的飯菜,保證大家有充足的體力。突擊隊宣傳員路尚勤白天在施工現場記錄工作場景,晚上要將圖片進行整理并及時傳送至總公司,由于災區(qū)網絡傳輸速度極慢,為了不影響隊員們休息,他常常一個人到帳篷外工作,不分晝夜,隨時與總公司保持著聯系。有一晚上,為了及時將圖片傳到公司,他從午夜*點一直工作到凌晨*點鐘。還有謝保林、趙金平、劉永賓等技術骨干,司機程杰等,在這個隊伍里,隊員們有著火一樣的工作熱情,他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該干什么,恰到好處及時出現在最需要的地方,緊張有序,默默踐行著自己赴川援建的職責。

經過突擊隊1*天的奮戰(zhàn),突擊隊共鋪設水管線892米,其中DN200以上的PE管道832米,安裝閥門、三通1*個,平整可搭建2000頂帳篷的場地一處,挖掘土方300立方米,及時解決了當地居民生活用水問題,圓滿完成了援建任務。綿竹供排水公司古經理拉著突擊隊隊長馮國慶的手感動地說:“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我們考慮需要三個月的工程,你們只用1*天就完成了,真是奇跡?。 ?/p>

增輝黨旗安陽水務人的形象永遠銘刻在災區(qū)人民心中

在災區(qū)那片炙熱的土地上留下了突擊隊員們的汗水,那里的風雨見證了他們的堅韌。繩子拉斷了,撬杠撬彎了,大家一次次跌倒在瓦礫上,載倒在溝槽邊,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災區(qū)鋪設了以后可供10萬人飲用的生命之源。對此,災區(qū)群眾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們比火更熱的熾誠,比巖石還要堅定的信念。

在援建工作中,隊員們不僅出色完成了任務,也給當地駐軍、政府和群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月*日管道鋪設工程剛開始不久,突擊隊就接到當地民政局求助,因國際慈善組織捐贈的2000頂帳篷運抵,要盡快召開捐贈儀式,急需平整場地,給當地的百姓搭建臨時的板房,希望我們的挖掘工程作業(yè)車支援二炮使用,聽到這個情況,馮國慶副總經理二話沒說,立刻把車輛連同司機劉志剛派給了他們,共產黨員劉志剛駕駛的挖掘機有個響亮的名字——共產黨員先鋒崗,在抗震援建中,它又見證了軍民的魚水情深。

這支每天都早出晚歸的隊伍,被水廠的駐軍和員工看在眼里,敬佩在心里。負責水廠警戒任務的某空軍空降兵部隊營副教導員時向東對馮國慶副總經理說,你和我父輩一樣都是復員軍人,我在你身上看到了一名老軍人、老黨員的風采,看到了你們突擊隊的頑強作風。綿竹供排水公司派駐施工現場負責管件供應的趙師傅看著忘我工作的隊員心疼地說,你們晚點上工沒關系,多休息一會兒吧。

面對贊譽,隊員們只有加倍的工作以回報對黨的忠誠。在勞苦搶險的間歇,在悶熱的帳篷里,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申亞周、謝保林、趙金平、劉永賓、路尚勤、楊水林、張玉明、程杰、王海芳9名同志滿懷著對黨組織的無限向往和熱愛,向突擊隊臨時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經過黨小組認真討論,黨支部表決通過,報請總公司黨委研究批準,9名同志在抗震搶險的前沿陣地,面對黨旗,莊嚴宣誓,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一刻災區(qū)見證了安陽水務人的堅毅、果敢和赤誠。

在災區(qū),突擊隊員們聽到老百姓最多的話就是:“你們好辛苦”、“謝謝你們”,他們不戴安全帽的時候,人們都以為他們是人民子弟兵。他們總是指著插在工地上的隊旗,自豪地說:“我們來自甲骨文的故鄉(xiāng),我們是安陽水務人”。

6月*日,已經出色完成任務的突擊隊員就要告別災區(qū)踏上歸程,綿竹市抗震救災指揮部和*省水協的相關領導在駐地為隊員們送行,他們對總公司的無私援助和突擊隊員們的辛勤工作表示了衷心感謝,綿竹市抗震救災指揮部在感謝信中寫到:大恩不言謝,因為我們無以為謝!但,我們——綿竹人將把你們——安陽市水務總公司永遠銘記心中!銘記心中!